[硕士论文精品]江西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研究_第1页
[硕士论文精品]江西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研究_第2页
[硕士论文精品]江西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研究_第3页
[硕士论文精品]江西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研究_第4页
[硕士论文精品]江西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人的知识J下在取代土地、资本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并直接产生价值。入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资源所具有的其他资源所无法超越的独特属性,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显现出来,人才资源本身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江西人才资源及其开发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实际,较系统的对江西人才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新的视角阐述了江西人才资源开发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了江西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人才使用效益低等问题。同时,还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江西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本文着重就江西人才资源开发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加大人才宏观调控力度,转变人才资源开发观念;提高人才资源数量;提升人才资源质量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改善人才资源开发环境等。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江西人才工作提供一己之见,从而对加速江西人才资源开发有所裨益。关键词人才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江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ODAY,THEINVEN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HASBEENTHESUSTAINEDMOTIVEFORCEOFECONOMICDEVELOPMENTHUMANKNOWLEDGEISREPLACINGLANDANDCAPITALITISBECOMINGTHEDIRECTFACTOROFPRODUCTIONANDMAKESVALUEIMMEDIATELYWITHTHEDEVELOPMENTOFAGES,THESPECIALVALUEOFTALENTSRESOURCEHASBEENEMERGINGTALENTSRESOURCEHASBEENTHEFIRSTRESOURCEOFTHESOCIALDEVELOPMENTTHEEXPLOITATIONANDUSEOFTALENTSRESOURCEHASBEENTHEMAINPOWEROFECONOMICRISETHISTHESISDISCUSSESTHEQUESTIONSABOUTEXPLOITATIONOFHUMANRESOURCEINJIANGXIFROMMACROSCOPICANGLETHISTEXTHASEXPLAINEDTHEIMPACTOFTHETALENTSRESOURCEINJIANGXIANDTHEWRITERANALYSESTHEIMPORTANCEANDCURRENTSITUATIONOFEXPLOITINGTALENTSRESOURCEINJIANGXIACTUALLYATTHESAMETIME,THEWRITERFINDSOUTTHEWEAKNESSOFEXPLOITINGTALENTSRESOURCEINJIANGXITHETOTALOFTALENTSISLOWTHEQUALITYOFTALENTSRESOURCEISLOWTALENTSINDUSTRIALSTRUCTUREISUNREASONABLE;ANDMANYTALENTSDONOTWORKASTHEYCANMEANWHILE,THEWRITERALSOANALYSESTOITSMAINREASONTOFORMACCORDINGTOTHEQUESTIONTHATEXISTINTHEDEVELOPMENTOFRESOURCESOFTALENTSINJIANGXI,THEWRITERPUTSFORWARDSOMESUGGEAIONS011DEVELOPMENTOFRESOURCESOFTALENTSINJIANGXIPROVINCEINTERMSOFMACROSCOPICEMPHATICALLY,NAMELYTHEGOVERNMENTSHOULDMAKEARESERVATIONTOTALENTSSTRATEGICSCIENCE,CHANGETHEIDEAOFTALENTSDEVELOPMENTOFRESOURCESCONSCIENTIOUSLY;WESHOULDIMPROVETHEQUANTITYOFTALENTRESOURCE;IMPROVETHEENVIRONMENT,PROVIDESAFEGUARDFOREACHLINKOFDEVELOPMENTOFRESOURCESIHOPETHATCANOFFERANOWRLSEEINGFORTALENTWORKINJIANGXITHROUGHTHEANALYSISOFTHISTEXT,THUSITISBENEFICIALINTHEEXPLOITATIONOFTALENTSRESOURCEINJIANGXIKEYWORDSTALENTSRESOURCEEXPLOITATIONECONOMICDEVELOPMENTJIANGXIU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节却而缸日期舻JJ月V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吖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纠F为莨日期船F1月妒日指剥雠吝、I丽明日期加心年,F月V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问题的提出1导论江西地处全国中部,在经济上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比较大,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在经济日报和经济杂志推出的桂昭明教授将人才资本的概念进行了完善,把人才要素从经济增长模型中分离出来,构建了人才资源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数学模型、人才资源使用效益模型,论证得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力人才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并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流失、人才的运营等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思考,在国内正式推出了人才资本理论。14研究思路文章结合实际,较系统的对江西人才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新的视角阐述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了江西人才资源开发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了江西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质量不高;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人才使用效益低等问题。同时,还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江西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本文着重就江西人才资源开发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加大人才宏观调控力度,转变人才资源开发观念;提高人才资源数量;提升人才资源质量;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改善人才资源开发环境等。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江西人才工作提供一己之见,从而对加速江西人才资源开发有所裨益。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人才资源开发对江西发展的影响人类进入2L世纪,世界竞争的焦点已从争夺资源与市场逐步让位于人才竞争、知识竞争、高技术开发的竞争。实践证明,谁拥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谁拥有一支高效率的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管理专家队伍,谁能充分开发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行之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1江西人才资源基本状况211人才总量增加,初具规模据统计,2003年末,江西人才资源总量达192万人中专以上或初级职称以上。比1995年增加775万人,增加677。其中,各级机关拥有人才数为1935万人,占人才总量LO08;国有企事业单位10692万人,占5569;非公经济组织2285万人,占1190;挂编、个私企业及社会人员4095万人,占2133。此外,还有离退休人才164万人。212人才的产业结构分布根据江西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LO抽样数据和2003年江西省人事统计简要资料数据的统计测算结果表明见表21,江西人才在三次产业的人才结构比为50182768,三次产业的人才比率分别为081、562和1996”。从江西三次产业的人才分布的现状分析有限的人才集聚在第三产业,而第一、二产业人才奇缺,尤其是第二产业的矛盾十分突出。2000年江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社会GDP总值的350,而人才总量比例仅占182,且“九五”以来第二产业的人才比重仅从1995年的180提升至2000年的182,这种人才分布结构与江西以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形成明显的反差。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1江西省在业人口分产业的职业构成2000年单位2、专业技术人3、机关公务合计1、管理人员4、其他员员合计100O673370709526第一产业100O270460009927第二产业100051170O009779第三产业LOO1459432418670备人才,其中L234的比例为100。213人才的学历构成后根据江西省委组织部统计汇总的42004年江西省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务员情况统计表,整理得到2003年江西省从业人员不同职业的人才学历构成比例见表221。表22江西省在业人口分职业的人才学历构成2003年单位孑具有研究具有本科具有大专具有中专具有初级合计其他职业生学历学历学历学历职称合计100O0309929231804292471、管理人才100O0749625102629O0043382、专业技术人员100O3913743226405412360713、机关公务员100O3614234623212400017944、其他100O0104L1411570009660注具有初级职称的指不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但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才。214专业技术人才的行业分布2001年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为696万,平均每万人口中,工程技术人员22人、农业技术人员为5人、卫生技术人员为24人、教学人员为87人、经济人员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O人、会计人员为9人、统计人员为2人。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见表23。表23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单位人农采制电建地交批金房社卫教科林掘造力筑勘、地】互零融服生育研产199840404670O34084051524006004127933LT22000446L36614O24O831,1417417O06006149337113200L4392015“O24O8514917416007O0S149337814215人才的年龄构成2003年,江西省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才占总人口的204,36_45岁之间的人才占总人口的1,4654岁的人才占总人口的043,55岁以上的人才占总人口的O37“。22人才培养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教育,只有加快各类教育的发展速度,才能全面提升全省的人口素质,把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各地区都将加大投资作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教育投资的增加,将会比对工业投资的增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对江西省政府20002004年5年间在工业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投资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见下表24。表2_4江西教育科研等投资回归分析单位亿元教育投资的工业投资的回年份教育科研等投资工业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回归系数归系数2000年1036104282003072001证1340119421762002篮2138181332450542482003矩78353297828302004熊王LO5171349594O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表21的分析可看出,教育科研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工业投资,一个地区人才资源越多,劳动者素质就会越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将会更大。为此,人才资源培养的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3人才引进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许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繁荣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得人才而兴,失人才而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据研究,随着以网络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即使是人才高度聚集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在未来10年中也会面临人才严重短缺自Q情况。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老区,在国家级学科带头人、著名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战略人才、有高新技术成果的科技人才等方面严重缺乏。由于本身在人才培养上的“造血”功能不强,而且这些人才又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解决的,往往需要较长期的市场锻炼。因此,有目的的引进这些人才,则能以较小的成本,较快的速度解决瓶颈问题。这些引进的人才,利用自己所长,在江西这块土地上积极工作,对江西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学博士高国兰同志,1999年被中组部、团中央选派为赴江西博士服务团成员,任江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因工作成绩突出,2000年作为江西省委、省政府重点人才引进并任江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在专业上,高国兰同志对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有较深的造诣。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2项,主持江西省科委课题5项。江西省卫生厅课题2项,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多次参加全国性及国际性妇产科学术会议和活动,被列为“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当选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在行政管理上,她锐意创新,进行了实现江西省肿瘤医院跨越式新发展的“攻坚战L以全员竞聘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以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以社会化、企业化为方向的医疗后勤服务政策三大改革,使得医院总收入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基础设施“脱胎换骨”,职工收入从她管理前人均200元到现在最高的可拿3000元,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她留下后,为了给江西培养医疗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才,高国兰成功地动员母校2001年恢复在江西招收本科生,请专家到江西讲课。同时她还设法请上海、北京等地的多位著名医学专家到她选择的第二故乡来效力。近几年来,江西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引进了不少人才,到2004年底,全省建立了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科研工作站,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通过这些平台,江西全省柔性引进海外人才和外国专家3000人次,柔性引进两院院士50多名,给江西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使得江西人才聚集效应逐渐显现。这一系列成果都显示出人才资源的引进对江西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24人才使用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据世行测算,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中,发达国家为49,发展中国家为31。那么,江西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呢据专家分析,在19902003年的14年问,江西每年的产出增长率平均达到了1008,物质资本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357,人才资本年均增长率为954,其中,物质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444,人才资本增加量的贡献份额为4798。这说明,在使用过程中,物质资源的贡献率仍然偏低,人才资源对江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物质资源,因而,与物质资源的使用情况相比,人才资源的使用仍然是更有效的,我们应该加速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同时,江西人才问题调研课题组利用1990_2001年全国平均水平、江西和河南这两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浙江和广东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各地人才、结构、政策三大因素对于各地人均GDP产生的影响,结果如表25C16】表25各地区回归方程的自变量系数人才因素结构因素政策因素全国360304254广东697727057浙江642411494江西O66299098河南O60一503307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表2不难发现,在同样的时间里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因素对人均GDP的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区别。在欠发达的河南和江西,人才对经济的作用远没有广东、浙江明显,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人才影响力度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和浙江这两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其人才对经济的影响力度大大超出全国平均的影响程度,这两个省份单位人均人才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人均GDP增加的影响是江西和河南两地的近10倍。在影响人均GDP的人才、结构和政策因素中,全国和浙江的人才因素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第一位的作用。而影响江西经济增长最突出的因素是结构因素,人才因素的影响仅略大于政策因素,人才和政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很低。这说明,江西人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低于发达地区,甚至河南。这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江西和浙江这两个面积和位置相当且80年代初期,其经济和人力资本水平相近的省份在近20年里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也就是说,这两个省人才发挥作用的大小以及入才对经济影响程度的差距造成了经济上的差距。虽然广东的人才因素影响程度也处在第二位的位置,但它远远高于江西“”。由于结构因素的调整可能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而江西作为中部地区又不具有政策方面的突出优势。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江西发挥人才作用程度的差距决定了江西与其他省份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因此,江西人才问题确实是江西崛起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此外,从经济增长模型发展的历程分析,人才资源的使用对江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生产函数是形如下式的著名的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总量生产函数YAKLBAB1其中,Y代表产量,K代表资本投入量,L代表劳动投入量,A表示技术状态,A是资本的产出弹性,B为劳动的产出弹性。该总量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上式表明,产量取决于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和技术状态三大要素。然而,资本投入包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且后者还含“能级”很高的“人才资本”,劳动力投入包含劳动数量和质量的投入,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对社会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贡献量相当于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低素质的劳动力,技术进步中也更是包含人才的因素。因此,桂昭明教授将“人才”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设定为R,从总量生产函数中的三要素K、L、A中分离出来,也就使总量生产函数变为如下人才一经济增长模型形式ITSYRA。KL该公式突出强调了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物质资本的投入,只有通过人才的有效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均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物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人才来实现;人力人才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人力人才资本来量化体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力人才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物质资本是有限的,如果这些有限的物质资本还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那么中部崛起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江西现有人EL四千多万,只有当所有人的受教育程度都达到一定水平,即都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时,人口优势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进而转化为人才优势。否则众多的人口只能当作一种潜在优势,甚至作为一种包袱牵制经济发展。人才资源开发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人才资源开发还提升了人类对自身尊严和价值的认识,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随着人才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人类自身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水平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对江西人才资源的大力开发势在必行。1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江西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1江西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九五”时期相比,江西人才资源状况尽管从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人才结构布局有所改善,人才素质有一定提高,为“十一五”及今后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但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新的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西要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同周围兄弟省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江西人才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整体状况欠佳已成为铝口约本省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与“人才强省”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江西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311人才总量不足江西年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都超过了10年,国内一些发达省市也达到了10年。江西还有的县市、区没有完成“两基”达标任务,其他不少地方虽然实现了“普九”,但却是低标准的,且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教育的公平性还存在很大问题。从人口素质的开发指标啪1看,江西人口整体素质虽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人口素质的重心偏低。在总人口中,每十万人拥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总数达72121人,比重达70以上,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却十分低下,江西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和高中包括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分别只有2576人和9819人,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58和982,在与中部地区六省市人才资源开发状况的比较中,仅高于安徽,位列第5位,这说明江西人口受教育水平以接受义务教育为主,具有中高学历的人才比率相对偏小,人口素质重心偏低,见表3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12000年中部地区APJ“资源数量比较成人识字小学文人均受教育2000年每十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人率化程度年限年犬专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小学全国平均93283577623611111463396135701江西9484389755257698193321939902山西95823176802342311562389283LM1安徽89943734698229776253278037342河南9413331977226741003L3939233196湖北928535417773989125953431135416湖南953538_327802927111253565638328312人才质量不高江西全行业人才比率和高层次人才比率在中部地区比较中处于中游地位,但无论人才总量还是高层次人才比例均显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更大。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0长表抽样数据显示,2000年江西全行业人才比率和高层次人才比率分别为712和3,93,均位于中部地区的第3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达到118个和O73个百分点,比例偏低;全行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84年,与全国平均水平有O15个百分点的差距,在中部地区位列第5见表32。江西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人才密度与整体素质,在中部地区六省中仅居中游,而且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0T和1029,低于全国4026和1354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为525个和32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六省市高层次人才的比较中,均分别居于倒数第二。2000年江西管理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46,管理人员人才比率为4419,管理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16年,三项指标在中部地区六省均位居中游,指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7、4674和1224年。特别是2000年江西管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比重,比重显著偏低,只有942,在中部地区名列倒数第二仅略高于山西,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差近两个百分点。1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22000年中部地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2001年三次产2000年全部从2000年全行2000年全行2000年第三次业从业人员结业人员人均受业人才比率业高层次人产业人才分布构比重教育年限年才比率结构比重全国平均50022327779983046645236719上海12541745810062213T383073513“1辽宁3722523779OL124584630271699江西51614334178457123139335O182769山西4692452868711938253213124_3726安徽587163250720们5965305654192754河南63118118881425776335576201723湖北48418133580449721531254227719湖南60S14425180937064375477186737注1括号内为6个中部地区按指标排序号。2全行业人才比率指全行业中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数未包括不具中专学历但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全行业高层次人才比率指全行业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数未包括不具大专学历但具有嘴职称的人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资料来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13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在江西现有产业结构下,江西人才仍处于传统型阶段,人才相对集中于传统服务业,人才的产业分布不均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10抽样数据显示,江西第三产业人才占其人才总数的77左右,是中部六省市中最高的,而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仅分剐占其总数的18和S,其第二产业人才比例是中部六省市中最低的E这种人才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江西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于江西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构建新兴制造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极为不得利。在地区分布上,江西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赣北、赣西,面赣中、赣南相对较少;在行业分布上,江西人才在教育、卫生部门比较集中,物质生产部门相对偏少,特别是农业和乡镇企业的人才依然严重不足;在所有制分布上,江西人才分布较“九五”初期虽有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据江西省委组织部统计资料,至2001年底,江西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696万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人才只有369万人,人才层次分布严重失衡;人才在企事业间的分布也很不合理,作为经济发展主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战场的企业单位,江西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52万人,其中正高级职务只有14人;在领域分布上,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领域的人才偏少,特别是与新兴产业和新兴领域密切相关的各类外向复合型人才,各类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人才、高级技工、学科带头人等关键型人才极为稀缺,不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大,与中部省份比较也相对居后。314人才使用效益低近年来,各部门、各单位对科技人员比较重视,比较重用,比较关心,制定了有关政策措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闲置、流失的科技人员仍不少,尤其在企业使用效率偏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身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二是闲置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甚至下岗失业;三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现象带来的结果就是江西人才使用效益偏低见图31E21。圈3_L全国人才资源使用效益轰图3I中,O数轴上方各地区的人才资源使用效益属较好的或好的,其中上海最好,且在各省省市区中遥遥领先。O数轴下方各地区的人才资源使用经济效益属较差的或差的,而江西的人才使用效益就属于较差的行列。32江西人才资源开发滞后的原因分析321人才战酶定位不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形象地说明了人才流动的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模糊的。江西地处中部,改革步伐慢于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对落后,所以形成一种跟随东部沿海的被动局面,被动地开展各式各样的人才引进活动。但我们应该重点引进哪些人才,是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哪个岗位的人才这些人才来源于哪里,是盘活本地人才,还是从外省引进或从外国引进这些重大问题很少研究。目前江西正是由于我们在人才开发战略方面的摇摆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江西成为人才长期大批流失的被动局面。322人才资源培养方式滞后1人才培养工作不适应国际国内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较弱。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应达到高中以上水平,并在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岗位,还必须具备职业资格。但目前江西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42,且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比例不尽合理全国为5446,江西为6535,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而且,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较弱,研究生比例太低。从结构上看,重职前教育,轻职后教育继续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应用技能培训。无论高新技术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还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紧缺。2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历年来我省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非常单薄。如对教育投入不足,远远不到国家上世纪就明确提出过的占GDP蝴的目标,每万人的科普经费投入,我江西省也位居全国下游,对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培训投入,也不能适应发展要求,这些必然会影响人员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实现。如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也远未达到国家上世纪就明确提出的占GDPI的目标,从而使科研项目的设立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缺乏力度,这就肯定会影响科技人才的吸引和成长。而且,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机制尚未形成,办学环境有待改善。3高教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层次、学科结构的调整力度与全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服务的工科类专业培养能力严重不足。基础学科偏多,应用学科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偏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明显薄弱。本科教育规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4职业教育与人才市场对接不至U位,影响职教品牌的创建。目前,江西不少职校办学目标不清,游离市场需求,就业导向不强,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意识不强。受培训基地和专业师资缺乏,劳动力培养、劳务输出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办学日趋艰难。少数民办职校和办学机构忽视教育培养人的基本规律,学生进校一年半载甚至数个月,便以“带薪学习”名义送往生产第一线,成为变相“低廉劳动力”,使学生缺少最基本专业知识培训,缺少就业岗位替代能力和深入提高发展的潜能。从长远讲,必将影响我省职教整体教育质量和竞争力与职教品牌的创建。323人才资源引进手段落后11缺乏引进高素质人才的自信心。江西在人才引进上存在自卑心理,总囿于江西经济不发达,现代化程度不高,总体氛围不及兄弟省市的偏执中。认为江西的吸引力不及浙江、江苏,更无法与上海、广东比,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即使招来,也是“容”不下,养不起,留不住,忽视了我们江西特有的优势,对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的认识不足,争人才、抢夺人才的信心和勇气不够。21用人单位缺少引进高素质人才的主动性瞳“。改革开放20年,江西有关职能部门为引进入才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有些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用人单位对引进高素质人才主动性不够,认为引进人才是政府的事。自己引进则要求迅速回报,有严重的等、靠思想。3缺少对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共溶性。高素质人才作为“空降兵”,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及个性特征。这对于一些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较深的人来说难以接受。他们更习惯于用与自己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相近的人。”。由此,在人才使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排外心理,造成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问题。4缺少对引进高素质人才战略性、长远性的认识M1。一些用人单位总希望引进人才后获取“回报”要“立竿见影”。重视对本单位短期内可以产生效益的应用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才,而忽视基础型、研究型人才,认为他们成本高、风险大。殊不知,应用型人彳重要,研究型人才更重要,他们对企业、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5缺乏配套服务,影响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效率。一是信息传播不足、不畅、不准。江西急需哪些人才哪些高素质人才在什么条件下想入江西对供方研究不透,很多人单纯地认为只要高薪、高待遇,就可以引进“金风凰”,却忘了继续培育“梧桐树”。如高素质人才的后续教育,对引进人才适时走访、慰问、召开各种类型的引进人才座谈会、恳谈会,组织其定期交流、外出旅游、参观考察等活动。三是引进手法单一。对于借智、短聘、请顾问、按项目合作、联手攻关、知识入股及风险投资等多种引进人才智力的方式重视不够。324人才使用机制不健全1用人机制的传承性,形成了引进人才的巨大屏障。以企业为例,江西国有企业在经济总体上的比重远远大于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而目前国企传统体制的改革还不彻底。而组织配置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经营者是对组织负责而不是对企业经济目标负责。这些人有主管部门,有行政级别,在这样的用人机制下,很难建立起市场化、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队伍。又由于调配模式陈旧,人才归部门所有,分层管理,导致了人才流动不畅,使一些用人单位在用人问题上“论资排辈”、“内外有别”、重学历不重实绩、凭关系不看能力等等。庸人难下,弓进的能人只好闲置,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障碍。2分配机制的单一性,抑制了引进人才价值的实现C27A高素质人才作为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应有明确的价格,才能顺应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而目前,江西分配方式单一化,基本上是月薪加奖金。虽有政策规定对高素质人才的待遇要优厚,但到位率低,用人单位以收入差距过大、群众难以承受为由而不敢承诺、不能兑现,没有真正体现人才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3激励机制的效仿性,缺乏对人才引进的激励作用。没有激励机制就引不进人才。江西在用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力度不够,缺少江西特色,出台的措施多数是模仿发达省份,而我们要在中部崛起,必须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激励举措因为发达省份的经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抄,毕竟我2L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们的经济基础不如东部沿海省份。41市场配制机制不健全,雀内人才难以流动。人才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资源,也是社会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利用应遵循最优选择规律。但是江西的人才资源却没有根据市场来配置,还处于以人定岗的状态,是为了人而去设置岗,而不是为了事去设置岗,进而由岗位职能去选择人。而且由于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人还是单位上的人,没有成为社会人,没有流动起来,使得人才找不到最适合的位置,因而埋没了人才,恰如大家所说的,江西不是没有人才,没有把一些本应是人才的人用起来,打压了本土人才的积极性。5、缺乏人才发挥作用的事业。人和事不可分离,在中部崛起是江西目前最大的事。问题是“崛起”的支撑点或支柱产业是什么对此还有许多不透明的地方。人才的“才”是成事的条件,也只能在成事中显现出来,没有事业,是造就不了人才的。所以,谈人才,首先要立事业,这样才能发挥出人才的效益,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而江西目前在提供创业岗位这一块做得还很不够,缺乏具有开发前景和占市场一定份额的产品研究项目,使事业引人,事业留人难以落实到位,让人才无用武这地,因而本土人才难以盘活,外流现象也时有发生。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江西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人才资源开发包括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我们必须紧抓这三环节,完善现代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达到“加大人才动力,激发人才活力,提高人才能力,增强人才合力”的新境界C2A,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江西在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41加大人才宏观调控力度,转变人才资源开发观念411政府应对人才战略科学定位江西人才战略如何定位从江西现有高层次人才的总量来看,与居于全国人才聚集地顶端的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其差距十分明显,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全国性人才聚集地。另一方面,江西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发展滞后,全国性的、有影响的重点院校、重点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很少,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纯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来说吸引力不大。这说明江西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全国性研究型人才高地,更不可能成为综合性全国人才聚集地。在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重点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1实行人才集聚战略,加强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1。要占领科技制高点,实现人才的相对集中,采取点、线、面立体推进方式,以区域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为基点,以南昌、九江、赣州等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主体,构筑“人才科技发展极”,再扩散到集镇这个“人才科技辐射面”,将经济中心城市及集镇的人才优势转移到区域经济带,造就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生力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电子、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占领重点阵地,同时确保汽车、化工、医药、仪器等领域的人才需求。2实施整体开发战略,稳定、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队伍。要针对目前江西国有企业人才既富余又短缺,既总量不足又素质不高的状况,加大人才资源调整力度,优化人才结构,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造就一支企业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营管理者队伍和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队伍。盘活现有企业人才,引进企业所需人才,分流富余人员,促进人才与资产的优化配置。3填平低谷,发展、壮大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江西是农业大省,要实施县域经济突破,必须彻底改变农村目前科技人才匮乏的局面,解决人才总量严重不足、门类不全和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状况。要通过倾斜配置、智力引进、对臼支援等形式,充实加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促进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412转变人才资源开发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新发展,江西要开发人才资源,首先要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创新。1提高对人才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口。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背后是高级人才之争。一国、一地是否拥有足够的若干学科领域的科技人才,决定一国、一地是否能够在某些前沿领域居技术优势地位,进而决定着该国、该地的整体竞争能力A1O现在,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宽松的人才环境,正面向世界尤其是把手伸向发展中国家,不择手段地争夺人才。面对这样的严重现实,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抢占人才制高点。江西要从战略高度上把握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真正认识到“江话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省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本省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2L世纪江西崛起的全局”,从而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研究有效对策,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人才争夺战O“。2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舆论环境。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宽松环境,是每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也是开发人才资源的关键所在。为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优秀人才的精神风范和奋斗业绩。宣传人才在改革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宣传科技人才政策。各行各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事业要重点宣传在生产第一线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典型,鼓励知识分子争当激流勇进、技高艺精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拔尖人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和宽松环境。3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资源”的开发。江西省内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把开发人才资源工作同经济工作、社会发展工作同等看待,真正放到总揽全局的重要位置上去抓。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研究在市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与人才交朋友,做贴心人,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本地人才的配置和开发问题。42提高人才资源数量421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个地区、一令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教导,应该真正成为江西制定教育发展新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全省上下的一致共识和行动。改革是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政府在协调同教育利益相关的政策规定时,要坚持向教育倾斜的原则,加大协调的力度,要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使全省的政府公共教育投入朝着占GDP5的方向努力。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每年向中央争取教育专项资金含国债资金,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民间的外资教育贷款和各种赠款,积极争取华人、华侨的教育捐赠。积极争取国内各个方面组织和个人教育捐赠。与此同时,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资金来源局限。在投资结构上,应推行多元模式,向社会要钱,向资源要钱,向资产要钱,向管理要钱,向银行要钱,以观念的大转变求得经费的投入。以经费的大投入求得事业的大发展。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从江西省的省情出发,制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规章和办法,保证政府投入的稳步增长;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运作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以加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快包括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步伐在内的各项建设。422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龙头”。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带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并实现互动3310江西省一定要敢闯新路,加大高教创新力度,在创新中使江西高教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江西高校数量相对较少,竞争实力偏弱,必须进一步优化高教资源,形成新的增长极。1适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要求,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为此,要加强工科专业建设,有条件的院校均要设置和发展工科专业、院系;增设一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就对“入世”挑战的专业建设,培养英语、计算机、国际贸易、金融、国际法等专业人才及专门谈乒人才;建设好为江西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为江西工业化以及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作好人才准备;进一步做好重点专业学科建设。2加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步伐,争取研究生培养工作更快发展。今后20年,江西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最快的应该是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要大大超过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发展速度。首先,要加强重点学位点建设,优化学位点的专业结构,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加大投入,着力建设好省“示范性硕士授权点”,引导高校建设一批校级示范性学科专业。其次。要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规范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好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优秀研究生导师队伍。再次,要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程度,将国内、国际两个合作贯穿于江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