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的意见和建议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_第1页
关于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的意见和建议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_第2页
关于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的意见和建议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_第3页
关于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的意见和建议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_第4页
关于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的意见和建议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的意见和建议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要大力促进农村“三变”改革落地生根。农村“三变”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是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加速了农业结构深度调整二是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三是实现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创新了产业扶贫精准模式。以市为例,镇挂镇村11户农民本着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成立了兴农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357户农民入股。全体社员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设备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变身份,成为享受利润分红的股东,同时可以参与种植、维护、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坐地解决了社员打工结业问题,人均年工资收入近2万元,逐步形成人人受益、家家分红的致富效应。但是合作社运作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投资成本大收益慢,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农户收益存在风险,收入无法稳定。为此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一、通力打造“股份农民”“三变”改革的核心就是实行“股份制合作”,让农民拥有股份,打造“股份农民”,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实现“耕者有其股”。要研究制定规范合同样本、资源资金折股量化的具体实施办法,组建农村产权及其他权益类资产评估机构,完善产权交易规则和流程,建立股权收益分配和分红机制、股权退出机制、备案制度,做到可操作、可交易、可进出,让大家规范入股、放心入股。具体实施中,可开展以下工作内容一开展农村土地林地股份化运作。有三种形式农户以承包土地林地经营权直接入股到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农户以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成立股份合作社,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到经营主体成立土地林地股份合作社,自主运营,形成规模化生产。二开展农户住房使用权股份合作。在生态条件较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试点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农民盘活闲置房屋资产,以住房使用权入股,采取“旅游公司农户”、“经营主体集体农户”以及组建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存量资产较大、集体收益较多的试点村,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按照“清产核资、界定成员、量化资产、设置股权、颁证到户人”的要求,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收益等权能,增加集体分配收入,让农民分享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成果。二、合理搭建融资平台一财政资金股权化财政涉农项目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股金。将投入到试点村的涉农项目资金和村集体申请到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厘清公益性资金和经营性资金,分类按不同股比量化为股金,投入到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经营主体,按股比获得收益分红。也可以将分散扶持农村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进行项目整合,投入到农村的基础设施、水电产业、乡村旅游等,形成固定资产项目,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入股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股比收益。财政扶贫到户资金转变为贫困户股金。对试点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将财政扶贫到户或扶贫贷款资金,投入到效益较好的经营主体,确定贫困户持有的股份比例,按股比获得收益分红。二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切实解决农户及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鼓励试点村培育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和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工作充分利用农民住房财产权进行抵押贷款试点。三、科学防范收益风险强化防范体系,努力规避市场风险。农民入股公司、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生产经营不可能只盈不亏。要更加注重产业项目选择,制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选准选好那些保障系数高的盈利项目。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保险、信用担保、财政补贴等风险防范体系,实行有限责任制,如果企业破产,清产核资要按照股份分担风险。要建立健全权益保障、风险监管、审查审计等防控措施,着力堵塞漏洞,严防各种风险。要建立有资质的权威第三方专业评估公司,对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等入股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进行科学评估,避免资产低估,这既有利于维护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防止企业和基层干部的寻租行为。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三变”改革,农民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是实实在在的主角,但大多数农民群众“靠天吃饭、以土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改革谨小慎微,唯恐在生产革新中受损,特别是贫困户大多偏好于“输血式”扶贫,对入股的“造血式”扶贫接受较慢。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要强化培训。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三变”专题座谈、异地观摩学习等培训,让农民群众了解“三变”的内容和现实意义。第二,要典型示范。注重发挥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能人懂技术、会管理、善开拓、敢创新的作用,让少部分人先参与到“三变”改革中,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其他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三变”改革,以“点”带“面”推动“盆景”变“风景”。同时,在发展基础好的村进行先行先试,通过培育“三变”典型村,促进整个区域“三变”改革。第三,要底线保障。由政府层面建立农民权益保底保障机制,消除农民参与改革的“后顾之忧”。五、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培育经营主体。一是壮大一批。引导现有的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组成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延长服务链条,作为“三变”改革的先锋。二是新建一批。积极支持村级组织和本镇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等领办创办生产型、加工型、商贸型、物流型、乡村旅游型等经营主体,让农民群众从情感上接受“三变”、参与“三变”。三是引进一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资源禀赋,包装一批“三变”发展项目,通过PPP模式和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三变”改革。六、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着力丰富改革内涵。农村的可变资源除承包土地等固定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外,还有旅游、山地等自然性资源资产和技术技艺、民俗文化等无形资源资产,应将“三变”改革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特色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康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易地扶贫搬迁等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当地的特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三变特色产业”“三变山地旅游”“三变特色文化”“三变商贸服务”等新路径,拓展丰富“三变”改革的领域、内容和形式,走符合本地实际的“三变”改革路子。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进入相对强势复苏轨道,周期性因素和内生增长动力增强,金融环境改善,市场需求复苏。国内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市域经济总体发展态势稳中有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接近两位数增长,但与十强县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如何实现后发比肩或赶超,单靠传统单一动能难以实现,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下一轮新兴产业中未雨绸缪,提前“布子”,把准摸清新经济下一个“风口”,通过“换道超车”,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后发先至和跨越发展。一、解放思想,坚持做到四个结合改革开放初期,市的乡镇企业能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创造了誉满江淮的“速度”,凭借的是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当前发展的迫切要求仍然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要在深刻把握十九大精神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解放思想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解放思想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加快发展。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发展不够、产业结构不优。要通过解放思想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解决理念不新的问题。要切实破除观念传统、方法陈旧、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思想,树立全球思维、战略眼光和现代意识,在与时俱进中等高看齐,在创新发展中勇立潮头。二是解决企业不强的问题。要努力解决部分企业开放不够、管理不精、产业不新的问题,着力在加大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升水平、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三是解决体制不活的问题。着力瞄准创新不够、人才匮乏、机制不活等关键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潜力、资本带动力、全社会创新活力。四是解决作风不硬的问题。重点围绕干部的使命感不足、工作标准不高、担当意识不强的问题,加强过程控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解放思想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一是要有看齐意识。有比较才能认识不足,发现差距,看到距离。才能见贤思齐,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二是要有目标意识。要把解放思想与完成目标任务相结合,制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奋发有为,踏实工作。三要有干事意识。要始终在岗在干在状态,“在其位谋其政”,做到“业精于勤,不荒于嬉”,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三解放思想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在构建产业新体系上,着力解决“老办法不管用,蛮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进一步创新理念、方法和思路,切实做到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坚持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主体不动摇,坚持以园区带动发展不动摇,努力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上,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上,树立品质优先的意识,以宜居宜业、高品质的城市建设促进发展。在加大文旅产业发展上,围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扎实打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条件,促进消费升级。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围绕镇村一体化发展,打牢产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配套,大力提升集镇承载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提高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帮扶企业发展上的服务效能、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四解放思想与真抓实干相结合。要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在精神状态上、工作标准上形成高度自觉。在工作效果上要落地见效,三分布置,七分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知行合一。在过程管理上,明确目标任务加强工作调度,完善考核考评体系,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有为”者有地位,为敢于担当者“兜住底”,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培育新动能,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覆盖一二三产业,重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是实体经济发展升级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在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在聚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推进“产业融合”中培育新动能,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一推进战略新产业集聚发展。通过编制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强化资金引导、要素保障,促进两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聚焦新一代通信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如启动盛运环保垃圾处理设备、中建材浚鑫模组、中节节能生物质固体成型等项目建设,加速工业转型升级。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盛运、金田等总部经济发展,推进中车集团与顺驰电缆、东方电气与驭风风电、国机集团与中节节能等央企、知名民企成功合作。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继续开展“暖企行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分类调度,分类指导。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创建省质量强市。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传统零售业提标升级。扎实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工作,推进镇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鼓励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落户园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境电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文化、休闲、养老、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引导发展个性化、智能化、定制式消费,继续推动研发中心、服务外包、科技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创建工程,强化项目资金整合,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和形象,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品牌链、全生态链”。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巩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探索新机制,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随着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效应不断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目前,市政府权力由3198项精简到1912项,镇、街道权力事项平均为171项和87项。组建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个事业单位中介服务职能全部与政府脱钩。实行注册资本由“实缴”改“认缴”,在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基础上,实行“五证合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营改增”试点稳步推行,实现征管无缝衔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制。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健全完善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指挥部和专项改革领导小组作用,以上率下,上下互动,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合力。要按照“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原则,对重点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