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汽车驾驶理论2_第1页
技师汽车驾驶理论2_第2页
技师汽车驾驶理论2_第3页
技师汽车驾驶理论2_第4页
技师汽车驾驶理论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驾驶理论2,第十九章 交通工程学,第一节 交通工程学概述,一、交通工程学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学科。它是将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统一在交通环境中进行研究,以寻求使道路的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交通公害最低的科学措施,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目的。,研究对象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科学措施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交通公害最低。目的安全、迅速、方便、舒适、经济与低公害。,二、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与交通流特性;3、道路;4、道路通行能力;5、交通管理与控制;6、交通安全;7、汽车公害与环境保护; 8、静止交通。,一、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 教材P349页二、改善目前城市交通的措施:1、改善道路状况,提高平均车速。2、实现交通分离。3、交通量均分。 交通量均分,延长高峰时间,使单位时间的交通量降低。 方法有:错峰上班制;可变车道;单向通行;禁止左转弯等。,4、交通总量削减。 措施有: (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减少过境交通和入境交通。 (3)搞好换乘和减少自行车交通。5、加强交通管理,实现交通控制自动化,提高交通科学管理科学性,增大道路通行能力。,第二节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一、视力:1、静视力静止时视力。2、动视力行车过程中的视力。 (车速动视力,年龄动视力)3、夜间视力在黑暗环境中的视力。 (亮度视力)。,二、视力适应性:1、 由明处到暗处,眼睛逐渐习惯视力恢复暗适应;2、 由暗处到明处,眼睛逐渐习惯视力恢复明适应。 暗适应比明适应所需时间长。,三、视距: 就是驾驶员为安全起见能够看到的道路前方的距离。1、停车视距驾驶员发现障碍物,为防 止碰撞所必须的制动停车视距。2、超车视距:只有两个车道的道路上超车时,为了防止与对向车碰撞所必须的视距。(1)全超车视距车辆开始超车加速时在 原车道的位置与对向车的距离;(2)最小超车视距车辆通过超车加速进入对向车道后与对向车的距离。,三、视野: 眼睛在注视某一点时,眼睛在这个方向上所能看到的范围。 (一般用视角表示) 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的关系,行车速度越高,视野越窄。比如:40公里/小时 视野90100 72公里/小时 视野6080 105公里/小时 视野40,四、视野盲区: 汽车行驶中驾驶员因地形建筑物,交通工具的影响使视线受到限制,这些观察不到的地区,称为视野盲区。1、行车线路上的视野盲区: 指在道路两旁被建 筑物、街道、树木等遮蔽所形成的视野盲区。2、路上停驶车辆形成的视野盲区:(汽车与行 人互为盲区)3、车辆阻碍形成的视野盲区:,4、地形障碍形成的视野盲区: 如弯曲的盘山路、傍山转弯处、道路起伏、纵断面转折处等视野盲区。5、超车、会车都可形成视野盲区: 因此,驾驶员驾驶车辆时,要随时注意,尽量克服视野盲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在遇到上述情况,要降低车速,发出信号,认真观察,谨慎驾驶,以便于防备突然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六、驾驶员视觉特性: 是指视觉随车速和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车速变化时,驾驶员对车外的环境的判别能力也发生变化,运行和静止时知觉的判断能力也完全不同。 因此,视觉特性在车辆行驶中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行驶速度。,1、车速越高,视野越窄:2、视线的焦点随车速增加距离愈远: 如:20km/h 眼睛至焦点距离为67m。 40km/h 眼睛至焦点距离为200m。 60km/h 眼睛至焦点距离为 335m。3、动视力比静视力下降1020%,特殊情 况下降3040%:如:车速 60km/h 、看清240m处标志; 80km/h 、160m处标志都看不清。 驾驶员年龄越大,动静视力差距也愈大。,4、驾驶员视力与亮度有关,亮度加大可增强视力: 黄昏时刻对驾驶员来说是最坏时刻。黄昏时,光线较暗,汽车开大灯时,其亮度和周围亮度相差不大,因此驾驶员不易看到周围的车辆和行人,容易引起事故。,5、导致动视力下降的因素: (1)随车速增加而下降: (2)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动静视力差距 也愈大) (3)随视觉对象显示时间长短而变化: 视觉对象显露的时间越短,动视力下降的程度就越大。 (4)与被视物对动视力的移动速度有关: 角速度(角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大,视力越低。,(5)与亮度有关:(照)亮度增大,视力增强,亮度减小,视力下降,成线性关系。 当环境亮度突然变化时,由于视觉 的惯性,眼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运 行中出现明暗变化较大的情况时,眼睛 不能适应,会发生约10S左右的视力危害,从而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第三节 驾驶员的反应特性,一、反应时间: 指从感觉器官受到刺激 到作出反应所 需的时间。二、简单反应和选择反应:1、简单反应:对于一种刺激,只须作出一种反应。2、选择反应:对于两种以上刺激物时,每种刺激物要作不同的反应,有选择的作反应。 选择反映时间比简单反映时间长,而且刺激物越多,反应时间越长。,三、制动反应时间:1、制动反应时间: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 况到把右脚移到制动踏板上去所需要的 时间。2、制动器作用时间:从开始踏制动踏板 到出现最大制动力的时间。3、持续制动时间:从出现最大制动力到 使车辆完全停住的时间。4、制动非安全区:上述三个时间内汽车运行的距离。,四、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1、外界刺激的影响:(1)刺激信息包括:早显信息交通标志预告的各种交通信 息; 突显信息突发信息; 潜伏信息不能直接观察的信息; 微弱信息刺激量小信息; 先兆信息信息到来之前具有某种征兆信息。(如超车、酒后开车、违章),(2)分析:早显、先兆有准备情况下发生,易作出正确判断。微弱、潜伏集中注意力捕捉和发现,若疏忽大意,动作迟缓,易错误判断。突显极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常措手不及,造成事故。2、年龄与性别的影响:3、驾驶环境的影响:4、疲劳对反应的影响:,五、人一机特性驾驶员反应特性 (人一机调节系统) 驾驶人员驾驶车辆时,必须根据交通环境的变化提供的信息来控制车辆,一般称为人一机系统。 但还应考虑时间因素。因此,更确切地说,驾驶员从交通环境中得到的情报80%以上的通过视觉获得这个信息大脑(经过处理)经远心神经手脚等运动器官传递命令信号操作车辆。,人对情报的处理分为三个过程:(1)人用眼睛等获得情报的过程;(2)大脑根据情报进行判断的过程;(3)根据判断进行处理的过程。 三个过程中哪一个不正确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不同驾驶员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不同,外界的刺激不同,上述三个过程的反应是不同的,这些反应的规律称为反应特性。,第四节 交通流特性,一、交通流量的基本概念:1、交通量: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2、表示方法:(1)平均交通量: 将一年内的交通量总数,除以当年的总天数得出的平均值。(2)高峰小时交通量: 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期间连续一小时的最大小时交通量。,(3)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中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小排列序号为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美国和日本取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交通量的变化规律: 一天24小时内的交通流量有它的规律性,白天的车流量大于夜晚,占全日流量的85%以上,在南方盛夏季节,夜间行车较多。 掌握交通量的变化规律,对于交通设施管理,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二、车速和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1、车速的分类: (1)地点车速:(点车速或瞬时车速) 车辆驶过道路上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 (2)行驶车速:(运行车速) 指车辆在某一路段所行距离,用有效行驶时间除之所求的车速。 评价路段线形和通行能力(不包括停车与损失时间),(3)区间车速:(行程车速、综合车速) 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之比(包括停车时间,不包括装卸、掉头时间)。 评价道路行车的畅通程度与估计行车延误情况。 提高区间车速,可提高运输效率。(4) 设计车速: 在交通和气候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5)临界车速:(最佳车速) 道路通行能力达到最大值时的车速。,2、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1)驾驶员的影响: 与驾驶员个性、年龄、性 别和婚姻状况有关。(2)车辆的影响:车型及其车辆技术状况的影响。(3)道路的影响:受道路条件的影响(类型、平纵线型、坡长、车道数和路面类型、视距、侧向净空、叉路口等),(4)交通条件的影响:交通量:交通量越大,交通密度越大, 车速越低。交通组成:快慢车分离比快慢车混行(车速高);三块板道路比一块板道路(车速高);行人横穿,交通量大(车速低)。交通管理:车辆能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交通设施完善,有利提高车速。,(5)环境的影响:山岭、重丘区公路平均车速为 33.9km/h;平原微丘区公路平均车速为39.9km/h;后者比前者快15%;白天平均车速比夜晚高;穿越城镇、居民区,交通情况环境复杂的路段,车速比较低。,三、交通密度: 1、什么是交通流: 道路上的人流和车流。 由交通流量,交通流速,交通密度三个参数表示。 2、交通密度:是指某一瞬间单位道路长度的车辆数,以1km为长度单位,用辆/km表示。(反映道路上的车辆的密集程度),3、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之间的关系:(1)当交通密度趋于零时,交通流量为零,速度可达到最大值,这时车辆可畅行无阻,此时车速为畅行速度。(2)当交通密度增加,流量增大(达到道路通行能力),交通流量达到最大值,对应的交通密度为最佳密度。车速低且均衡(形成车队跟随现象,接近于平均车速)(3)当交通密度继续增大,直至达到最大值,此时密度为阻塞密度,交通流量等于零,车速也接近于零。 最佳密度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 阻塞密度发生交通阻塞时的密度。,第五节 道路通行能力,一、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道路或一条车行道上某个截面的最大车辆数。又称道路容量、交通容量。(容量)单位为辆/h。,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 (1)车速和道路附着 系数; (2)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 (3)汽车的类型。,三、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1、基本通行能力: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断面的(理想条件下的通行能力)最大车辆数。2、可能通行能力: 现实条件下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3、实际(设计)通行能力: 要求道路承担的通行能力;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基础。 实际通行能力比可能通行能力低些。,四、道路服务水平1、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 是指道路的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得到的服务程度。2、什么是服务交通量? 在选定一定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断面所允许通过的交通量。3、评价道路服务水平的指标有: 速度和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受限制的程度)舒适、方便、安全、经济。,4、道路服务水平等级划分: 美国分为A、B、C、D、E、F六个等级; 我国分为一级(A、B)、二级(C)、 三级(D)、四级(E、F)。A级服务水平:表示自由流,在交通流内选择所需速度和驾驶自由度很大,舒适度,方便性是优越的。B级服务水平:稳定流,交通流内有其他使用者,但速度和驾驶自由度不受影响,但略有下降,舒适和方便程度比A级差些。,C级服务水平:稳定流范围内,但在交通流中受其他使用者的影响开始,且影响速度的选择、舒适度和方便性显著下降。D级服务水平:高密度但是稳定的交通流。速度和驾驶自由度受到严格限制,缺少舒适度及方便性,甚至影响运行。(交通量有增长)E级服务水平:接近通行能力值,车速降到很低,驾驶自由度极少,舒适、方便程度极差,运行受阻,不稳定,流量再增大或微小波动,会引起交通中断。,F级服务水平:强制流或间断阻塞流,在这些地点形成了等候的车队,队列中运行出现停停走走交织的现象,极不稳定,到达的流量超过驶离的流量而形成排队。,在我国,公路设计中采用的服务水平等级为:(1)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至线连接处、 交织区)二级服务水平;(2)多车道的公路路段,平原、微丘的乡区 二级服务水平;(3)重丘山岭地形、近郊三级服务水平;(4)双车道公路三级服务水平; 混合交通双车道路路段三级服务水平,第六节 交通管理与控制,一、交通管理1、基本概念: 国家机关依据国家颁布的法规、规范,采用科学措施和强制手段、对 人、 车、路综合管理,使交通尽可能安全、畅通、公害小和耗能少。,2、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1)交通分离原则: 将道路上各种交通形状在空间时间上进行分离。方法有:交通标线、隔离墩、立体交叉、专用道路分离“法”。 交通信号控制的时间分离。,(2)交通流量均分原则: 为了充分、合理和科学地使用现有道路,必须使交通流量均分。方法: :单向交通;禁止交通;禁止左转弯;控制过境交通;错开上、下班高峰的制度。,(3)交通连续原则:(4)交通总量削减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布局公交站点线路及自行车、 轿车等的行驶线路;搞好换乘、减少自行车交通;注意交通规划、标志、标线的科学性和连续性。,(5)“置右”原则: 车道的排列按低速“置右”原则。 (6)优先原则: 包括交通流向优先和某种车流优先两类。 如直行车优于转弯车;主干路车优于次干路车; 特种车辆优先;公交车优先等。,3、交通管理工作由几方面组成:(1)技术管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安装信号设置;建立单向交通和专用车道;安装道路照明及其管理。(2)行政管理组织单向行车,限制车辆左转弯或出入某区,禁止某种车辆或某种交通方向,实行错峰上班制或组织可逆性行车,对于某种人(老人、残疾人、孩子)予以特殊照顾。,(3)法制管理颁布法规、执行交通条例;执行车辆检查驾驶员管理制度;建立各种违章处罚规则并监督实施。(4)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驾驶员培训考核,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对人民群众(青少年)进行交通法制和安全教育。,二、交通信号控制:1、基本类型:(1)孤立的交叉路口控制:(点控制) 是信号化交叉路口交通控制的基本形式,它只考虑一个交叉路口而不考虑相邻交叉路口的交通状况。,(2)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线控制) 是将一条主干道上的所有交叉路口作为控制对象,它要统一考虑这些交叉路口的交通状况,并对其(交通状况)进行协调控制。 也称联动控制:在主干道上连续若干个相邻的交叉路口,施行互相关连的自动信号控制。 即汽车沿主干道保持一定的速度(4050km/h)行驶,可以不停地通过各交叉路口。,(3)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面控制) 是将城市小区的所有信号化交叉路口作为控制对象,对该区域所有的信号化交叉路口间交通流进行协调控制。 对一个区域内形成的道路网络交通,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的全面控制。,2、交通信号的基本时间参数:(!)相位: 是指一个信号周期内有几个控制状态,每个状态称为相位。 特点:减少交叉路口的冲突,相位增多,冲突就减少,但延误时间加大,通行效率降低。(2)周期长度: 是指信号在主或次干路上红、黄、绿灯色各显示一次的时间之和,以秒计。,特点:周期长度增加,可以提高交通量。 但周期长度过长,交通量提高相对减少, 延误时间加大,同时会造成红灯方向严重堵车。(3)绿信比: 是指在一个周期内,绿灯时间所占周期时间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 绿信比=绿灯时间/周期,第二十章 交通事故和交通安全,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一、交通事故的定义: 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二、构成交通事故的六要素:1、车辆: 当事人有一方或一方以上是使用车辆的。 车辆是构成交通事故的重要条件。2、在运动中: 当事人中必须有一方以上是在使用车辆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在运行中如互撞、与行人或固定物碰撞等。,3、在道路上: 道路是构成交通事故的空间条件。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 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4、后果: 有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害结果的事件,没有损害结果不能称其为事故。,5、过失: 人员是构成交通事故的主体,人员的违章行为是构成交通事故必要条件。(1)人员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从事 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2)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造成的。(3)即不是主观上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6、违章: 有违章行为。交通违章不一定都发生交通事故,但交通事故的发生必定有交通违章行为的存在。,二、交通事故的分类:1、按事故原因分类:(1)责任事故:指因违章而造成的交通事 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2)机械事故:指因车辆机械部分突发故 障面导致的交通事故。 (3)道路事故:指因管理部门未在危险、施工等地段设立标志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或道路原因(严重损坏、倒塌、技术标准降低等)的事故。,2、按当事方分类: 机动车事故与机动车有关的事故。 非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负主要以上 责任的事故。 行人事故由于行人过失或违章而发生的事故。 其它方事故在道路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人员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3、按事故后果分类: 轻伤 重伤 死亡 损失(直接)元轻微事故: 12人 无 无 机动车1000元以下 非机动车200元以下一般事故:3人以上 12人 无 3万以下 重大事故: 310人 12人 36万特大事故: 11人 3人 或8人 以上 同时死亡1人 6万以上 5人以上 同时死亡2人(7天之内死亡归入死亡统计,7天之后,按死亡事故处理),三、交通事故的现象: 1、碰撞: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 撞、迎头碰撞。 2、碾压:车轮滚动状态下把物体轧过。 3、刮擦: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物之间 轻微接触(交会刮擦、超越刮擦) 4、翻车:分为侧翻和大翻。 5、坠落:与翻车的区别在于是否始终与地面接触,车辆离开地面,产生“落体”过程为坠落。 6、爆炸:行驶中因故引起爆炸事故。 7、着火:,四、交通事故的责任:1、认定交通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