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发展研究综述.pdf_第1页
齿轮发展研究综述.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齿轮发展研究综述3王丽娟黄清世邹雯(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笔者对齿轮从古代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对各过程的齿轮(从材料和齿形两方面)特点、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现有齿轮存在的问题,最后综述这些缺点,提出了错联齿轮,以解决各种齿轮的不足。关键词:齿轮;渐开线;啮合;承载能力中图分类号:TH1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414(2008)01-0017-02ResearchonthesummarizationofthegeardevelopmentWangLi-juan,HuangQing-shi,ZouWen(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ofYangtzeuniversity,HubeiJingzhou434023,China)Abstract:Theauthorsummedupthegearwheeldevelopmentprocessfromancientrytotoday,anddetailedlyintroducedvari2ousgearscharacteristicandapplyingcondition,thenpointedouttheirproblems.Finallybroughtforwardthenewtypegear-alternate-linkedgeartoresolvetheseshortcoming.Keywords:gear;involute;mesh;carryingcapacity1引言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它具有速比范围大、功率范围广、结构紧凑可靠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中,成为现有机械产品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种传动。齿轮从发明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更新换代,主要向高速、重载、平稳性、体积小、低噪等方向发展。2齿轮发展历程齿轮的发展要追溯到公元前,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传递动力,发明了齿轮,这一发明实现了转动的传递,在我国汉代发明的指南车上就有齿轮的传动装置,当时的齿轮是用木料制造或用金属铸成的,只能传递轴间的回转运动,不能保证传动平衡性,同时齿轮的承载能力也很小。在国外,机械传动的记载始于古罗马时代,人们在水力碾磨中也用到了木制齿轮传动,但齿轮的齿形是直线形,同样不能保证运动的平稳性,并且木制齿轮的承载能力也受到限制。在瑞典,人们在谷物碾磨中使用石头做成斜齿轮传递动力,虽然比木制齿轮承载能力高,但加工困难。到了14世纪,钟的发明使人们开始研究金属齿轮传动以减小尺寸,以便在钟中得到应用。18世纪初,蒸汽机问世,并被很快运用,这进一步促进了齿轮传动的发展。此外,这一时期水力纺织机械、冶金机械的发明与运用,又促使大功率、高质量的木制、金属的齿轮传动问世。在齿轮材料没有改进的情况下,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研究齿轮的齿形,并向小型化、长寿命、更可靠的齿轮传动装置发展,促进了对齿轮传动的研究,20世纪初摆线齿轮和渐开线齿轮相继出现。但由于摆线齿轮制造和安装较困难,限制了发展,目前只在钟表领域应用。渐开线齿轮传动的类型有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和蜗杆传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渐开线齿轮主要采用滚齿加工工艺,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齿轮硬度不高,接触强度低、寿命短,而用在船舶、电厂涡轮机的大型高速齿轮传动由于其节线速度高,要求这些齿轮有高精度,于是加速了磨齿加工工艺的发展。斜齿轮是在直齿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直齿轮寿命短,承载能力有限等缺点,从而在后来的机械传动装置中,人们开始尝试在同样厚度的齿轮上,增加接触线长度的斜齿,即斜齿轮,它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加工上,都较直齿轮复杂,但在斜齿轮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对传动系统不利的啮合力的轴向分力,为此又发明了人字齿轮,但人字齿轮的加工更复杂1,2。21世纪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齿轮由金属材料逐渐向高分子材料转变,如塑料齿轮已被广泛应用,以减轻齿轮的重量。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使用工具也越来越追求完善,为了实现传动性能的优化,人们对齿轮的认识逐渐深入。20世纪40年代,渐开线理论开始出现,到50年代为了提高承载能力,提出了齿轮齿廓和齿向修形的设计方法。6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直齿、斜齿和锥齿轮等的表面疲劳强度和可靠性,研究表明渐开线齿轮传动在啮合点是纯滚动,因此其传动平稳性、效率、使用寿命受到限制。在国际齿轮会议上71第21卷第1期2008年2月机械研究与应用MECHANICALRESEARCH&APPLICATIONVol21No120082023收稿日期:2007-12-07作者简介:王丽娟(1979-),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方向:机械传动。Essen提出圆弧齿轮具有润滑性能好的特点,啮合摩檫损失减小,提高了齿轮的寿命3,4。我国已将错齿双圆弧人字齿轮列入国家标准,2002年,文献5中对它的刚度,以及错位前后的刚度变化作了分析。70年代,出现了曲线锥齿轮、环面蜗杆、点接触蜗杆以及圆弧齿轮等新型传动装置。80年代,齿轮传动系统中又增加了少齿差行星传动、新型伺服传动、新型蜗杆传动等新类型。这时的设计理论有弹性变形、热变形、制造误差的啮合理论、局部共轭、失配啮合理论等2。90年代国外的产品在技术上普遍经历了一次新的更新换代,使承载能力大幅提高,模块化设计程度更高,更容易实现零件的批量化生产,此外进一步采取降噪措施,改进了密封和外观。3新型齿轮的发展齿轮传动主要靠轮齿的啮合,由于渐开线外齿轮传动的轮齿啮合是凸廓对凸廓,接触应力大,使其承载能力受到限制。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了双圆弧齿轮,它是凸凹面接触,虽然降低了接触应力,提高了承载能力,但适用于低速重载的场合。21世纪,世界齿轮研究的重点在于高速、重载、长寿命、低成本传动系统的研究,人们分别从齿轮的齿形6、齿轮啮合的原理着手7。在计算机日益发展的时代,机械也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于是趋向运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研究齿轮的啮合原理,运用优化、有限元等现代设计理论方法设计齿轮逐步发展,其目的在于获得新型的,高效、低噪声、高性能齿轮。很多作者对齿轮轮齿齿廓进行了研究,例如文献8中表述了一种新型曲线的齿轮,被称为LogiX齿轮,齿面曲线是由一系列微线段组成,在各线段的连接处,让曲线上相邻点的相对曲率半径为零,这种齿轮具有承载能力高、小型化等优势。文献9中的点线啮合齿轮是2004年发明的一种新型齿轮传动形式,在这样的一对齿轮副中,两个相啮合的齿轮的齿面分别为内凹和外凸的齿面轮廓形式,笔者详细介绍了这种齿轮副的齿面形式、啮合状况和加工方法。这种齿轮传动类型具有大功率、低噪音、高效率、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蒋立冬在文献10中对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这种齿轮在同一轮齿上两侧齿廓的渐开线不对称。齿形的变化,增加了设计与加工的难度。随着机械加工手段的提高,非圆齿轮的加工成为可能,在机器人设计与制造中,机器人腕部的球形齿轮也可以生产,从而扩大了齿轮传动的研究范畴。4错联齿轮随着整个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齿轮的传动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提高承载能力就是主要方面之一。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曾经采用内外摆线、圆弧、抛物线、变态长幅渐开线等曲线作为齿廓曲线和一些新型齿轮,它们都可以有效增大轮齿的综合曲率半径和齿根截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这些齿廓均无可分性,同时对制造、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错联齿轮是笔者在导师的指引下提出的一种新型齿轮,该齿轮采用具有可分性且制造容易的渐开线做齿廓,能较大地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错联齿轮传动的齿面重合度较原传动有成倍的增加。这样既可提高承载能力,也可提高传动的平稳性。而且,错联齿轮传动还可用于原来无法用直齿轮传动实现的超短齿、少齿数情况,适应了微型机械的发展需要。错联齿轮有望在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获得应用,目前笔者正在进行错联齿轮理论方面的研究。参考文献:1石照耀,李秀明.中国齿轮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双月策划,2005(6):11-13.2秦大同.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2):37-43.3武昭晖,王铁.低速重载齿轮传动的解决方案J.煤矿机械,2000(3):21-23.4朱孝录.齿轮承载能力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孙俊岭,崔学政,路永明,等.错齿双圆弧人字齿轮的刚度计算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3):69-71.6WangPizeng,ChenWenxian,ChuYunmian.Thedesignoftheinvo2lute-circulararcgearingC.Zhengzhou:Theinternationalconfer2enceongearing,1998,1(5-10):59-61.7PeterOmandRasmussen,TorbenOleAndersen,FrankT.Jorgensen,etal.Developmentofahigh-performancemagneticgear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yapplications,2005,41(3):764-770.8FengXianying,WangAiqun,LindaLee.StudyonthedesignPrinci2pleoftheLogiXtoothprofileandselectionofitsinherentbasicpa2rametersJ.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4,24(11-12):789-7939Qihanluo,Haixing,Junrongwang,yuchuanzhang,etal.Transmis2sionof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