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立交桥拓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311项目背景3111项目名称3112项目建设性质3113项目承担单位3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3115编制单位资质3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4117研究工作的范围4118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512项目概况6121建设内容6122拟建地点6123整体工程建设规模6126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7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1021项目建设单位1022项目提出背景10项目背景1123项目建设必要性11第三章需求分析1431需求现状1432需求分析17第四章建设内容和规模1841建设规划原则1842建设内容和规模18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2051场地现状20511地点与地理位置205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2052场地建设条件20521地貌形态205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0523气象条件22524水文情况22525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23526交通运输条件24527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25528拟建项目所在地区政府和法律的支持条件26529征地拆迁、移民安置27第六章总图与工程方案2861总图规划28611规划依据28612规划原则28614项目构成2962工程方案29621主要建、构筑物结构方案29622设备方案30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31第八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3381环境和生态状况33第九章工程招投标4091招投标依据4092招标范围4093招标组织形式4094招标方式40101建设进度安排原则41102建设进度安排计划41103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41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111投资估算依据43112投资估算431121投资估算范围431122投资估算方法431123建设投资估算441124建设期利息估算471125流动资金估算471126总投资4711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481131资金筹措481132资金使用计划48第十二章财务评价49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1131可行性研究推荐方案概述51132建议52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市大道立交桥拓宽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3项目承担单位承担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市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115编制单位资质资格等级乙级;证书编号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市大道立交桥拓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3、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市城市总体规划6、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17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上述文件和有关资料,经过本公司调查研究,将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范围如下项目的背景与发展概况;需求分析;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与工程方案;节约能源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118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市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邻武汉通黄石,西接荆州达三峡。318国道和宜黄(沪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襄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南北。是全省平原湖区唯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通达度居全省前列。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流经境北面的汉江,建有2个港口,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市地处湖北省以武汉城市圈、襄樊都市区和宜昌都市区为支撑的“品”字型城镇空间格局的中心腹地,湖北城镇发展主轴沪蓉高速公路湖北段城镇发展轴之上。市是武汉18城市圈城市之一,处在武汉城市圈的西缘,与仙桃、天门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圈的西翼。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城市圈逐渐扩大,中心区域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湖北省市大道杨市立交桥始建于1992年,桥梁全长8796M,桥梁全宽1250M,桥梁净宽900M,上跨汉宜高速公路,经实测桥梁最小设计净空为511M,上构为2347M35M2347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下部构造为双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桥两端连接线长约640M,宽12M,接线纵坡接近3。该桥连接园林、杨市两个工业园区,是市南北交通的咽喉。随着市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该桥所处路段交通量急剧增长,现有通过能力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而且该桥与道路不等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杨市立交桥已经成为制约市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急需进行扩宽改造。12项目概况121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连接道路、桥梁、人行道及绿化工程。122拟建地点大道123整体工程建设规模一,道路道路全长785米,宽405米。二、桥梁涵洞一座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1、车行道工程26240平方米2、人行道工程4710平方米;3、道路绿化带工程180平方米;4、排水工程378米;125主要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项目片区自然条件优越。二、地势条件高程分析项目规划区东高西低,绝大部分用地现状高程坡度都在35M以下。坡度分析规划区内现状坡度变化平缓,绝大部分用地现状坡度都在8以下,地势平坦,具备良好的开发建设条件。三、土地条件沿线地形起伏不大,影响本项目的地形地貌因素主要有老桥、与汉宜两面三刀匝道相连的交叉。126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一、总投资与总资金量本项目总投资为3,1977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3,07896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1880万元。二、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为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09776万元,占3433,项目法人申请银行贷款2,100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594),占6567。三、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虽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作为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成后对市的综合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城市形象;2、便利交通,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建设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指标单数量备注号位1建设内容M211车行道工程M22624012人行道工程M2471013道路绿化带工程M218014M215M16M17M18M2总投资万元3,212200建设投资万元3,09320建设期利息万元11880流动资金万元0003资金来源万元3,21220资本金万元1,11200申请国内银行借款万元2,10000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21项目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605亿元,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是市政府经营城市的载体,即对外融资总平台,城市土地总储备,城建资金总帐户。其具体经营范围为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和营运,土地收购储备及开发经营,政府公共资源或产品的特许经营,市域内企(事)业、产业及项目的融资、投资、委贷、咨询与评估服务;物业管理,房产开发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各部室职能明确,运转有序,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管理高效的现代企业。2009年,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认真履行“对外融资总平台、城建资金总帐户、城市土地总储备”的职能,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对外融资882亿元,经营土地1049亩,综合收益1835万元,按时足额偿还各项贷款本息12905亿元,为推动城市建设步伐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2项目提出背景项目背景是武汉81城市圈成员城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连大武汉,西通大三峡,公路网络完善,通达率居全省前列,全市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211公里,境内有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219、249省道纵穿南北,县乡公路交错密布,乡村公路通村达户,市域内“五横三纵”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全市21个区、镇、处、场通了二级公路,371个行政村(分场)通了油路、水泥路,构筑了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网络。道路客运网络已延伸到全国26个省市,市区通往乡镇班车通达率达100,通公路的行政村基本通客车,人赴京、沪、穗、蓉都可朝发夕至,一日还乡。市江河纵横,航道交错,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汉江沿市区北部东西向流过,东荆河顺城市中部南北向贯穿,内荆河连接大小支流、湖泊。主要有汉江、内荆河、东干渠等7条通航河流,通航里程25986公里。汉江建有泽口、红旗2个百万吨级港口,拥有机动船舶70艘,总载重吨48933吨,航行区域通江达海。随着港口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港已发展成为江汉平原腹地重要的枢纽港口和货源基地。此外,全面动工建设的汉宜(沪蓉)高速铁路过境,并设立客货二站,交通运输铁、水、公整体联通初现规模。23项目建设必要性231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围绕工业兴市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增创竞争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市域经济在提升中提速。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92亿元,增长1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6亿元,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7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增长1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市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全省最佳信用县市”、“湖北省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2008年开始,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立足实际,提出了建设“中部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于此,市拟于2010年改扩建大道立交桥,建成后,将园林经济开发区(星火高科技园区)和杨市工业园充分连接,并按照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开发区规范建设文件要求,整个开发区、园区资源,设为园林经济开发区杨市工业园区,将极大的助推经济发展。232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随着市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该桥所处路段交通量急剧增长,现能通过能力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而且该桥与道路不等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拟改扩建项目由于交通繁忙,道路荷载压力大,路面损坏严重,影响了城区交通及城市面貌。项目的实施,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出口通道等级,实现内外交通网络的无缝对接的同时,对于优化市城区交通环境,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实施项目,对于改善市区域路网络结构,为该市更好融入武汉城市圈,带动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章需求分析31需求现状311市域现状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离宫章华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史上,这块饱含灵气的土地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的李汉俊、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文坛泰斗曹禺等众多英才。市水乡园林特色独具。这里系古云梦泽一角,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林木葱郁茂盛,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20世纪70年代初,一部反映风貌的纪录片水乡园林在联合国公映,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作家碧野盛赞“这是一座绿色的城”市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素称“鱼米之乡”。目前,已成为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特种水产、速生丰产林、瘦肉型生猪、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创汇七大基地,已形成油气开采、冶金机械、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拥有制药、江钻股份、幸福实业等三家上市公司。石油钻头的生产,占亚洲市场份额的50以上;拥有国家唯一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制药”;中国牛磺酸生产基地“永安药业”,销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围绕工业兴市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增创竞争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市域经济在提升中提速。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92亿元,增长10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6亿元,增长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7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增长1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全省最佳信用县市”、“湖北省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312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杨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园林办事处是市政府所在地,为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园林办事处辖区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辖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302万,其中,农业人口336万人,城市人口966万人。2008年,全处全年共完成地域财政收入20474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9315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29052万元,工业增加值91294万元。杨市地处市南城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公顷,人口45万人,辖25个村,3个场。杨市交通极为便利。东接武汉通上海,西邻荆州达三峡。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以及沪蓉高速铁路横穿东西,襄(樊)岳(阳)公路纵贯南北,宽阔的大道将杨市南城区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杨市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医药、机械制造、建材、服装、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众多的工业生产体系。上市公司制药,属全国眼科用药生产基地;湖北江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属全国十强环保企业,其生产的环保系列产品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近几年,七喜实业、东颢制衣、颢利制衣、杨阳纺织、旭日纺织、鼎力机械、精工机械、开源冶金、盛世彩印、大桥建材、振宇食品、通达路桥、华升建材等一批企业都相继落户杨市。杨市教育、卫生、广播电视、邮电通信等事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格局,章华职业技术学校属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杨市卫生院属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习基地;有线数字电视、自来水供应与城区并网;万门程控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信息高速公路连接五洲四海,11万伏变电站建设项目正在兴建,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工程都已贯穿杨市,并设有供气站。杨市投资前景十分广阔,杨市工业园总规及详规已经完成,园区内配套的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七喜集团计划投资25亿元的翡翠半岛五星级会议酒店项目也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竣工。沪蓉高速铁路客货两用火车站也已开工建设,一个集服装生产中心、物流中心、会务中心、休闲中心的新杨市正在变为现实。中心城区正在向东向南不断扩展,杨市已加速融入主城区。一个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新杨市指日可待。32需求分析据市统计局预测,2010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10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1,市域城镇人口总量为546万人;2020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11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3,市域城镇人口总量为743万人2020年,市中心人口每年平均增长约2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年建设用地增长220公顷。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可以有效连接和整合园林经济开发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杨市工业园两个工业园区,使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能实现共享,更好促进工业园的共同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将改善现有路网结构优化城区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第四章建设内容和规模41建设规划原则1、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吸收国内外修建高等级道路的经验,努力使本工程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2、充分考虑利用老路路基,正确运用,妥善理整体与局部、远期与近期、公路建设与工业、农田基本建设的关系,注意与原有公路、发展规划相配合,并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3、路线设计符合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法规定要求,设计中尽量考虑少占良田好地,少拆迁房屋。4、路基防护工程根据沿线水文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选用经济合理、环保、实用、美观的工程措施;加强对水体的保护意识。5、慎重处理高填路基,对低填及挖方路段考虑地下水和毛细水作用,做好排水设计,保证路基稳定。42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连接道路、桥梁、人行道及绿化工程。项目工程有车行道工程、人行道工程、道路绿化带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桥梁函洞、公路设施工程。建设规模详见表41。项目建设规模表表41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1路基工程挖方M25863填方M350410防护与加固KM07852路面工程KM07852人行道工程M247103道路绿化带工程M21805排水工程M35280道路长的25倍6供水工程M10500道路长的125倍7供电管网工程M21000道路长的25倍8供气管网工程M10500道路长的125倍9通讯管网工程M168000道路长的20倍第五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51场地现状511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建设为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自红梅西路起至318国道复线。5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项目区域内土地权属为建设征用划拨用地。项目建设占地336000平方米(约504亩)。52场地建设条件521地貌形态地貌形态。境内无山,亦无丘陵,地貌形态单一,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地表形态相似的平原地貌类型,面积占9866;二是位于西北部的平岗地,占134,属河湖相沉积物和现代河流冲击物组成的平原水网地区。5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拟建地地层由更新世未至晚新世中期沉积的一套冲积、冲洪积、湖积的粘土、粉质粘土、砂砾卵石层组成。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根据周边钻探揭露,场地地层,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耕植土浅褐色,不均一,疏松,厚度0210M。2、粘土灰褐色,稍湿,软塑顶面埋深02M,厚度1022M,呈透镜状。3、质粘土黄色、浅黄褐色、浅灰褐色,稍湿,较可塑。顶埋深0213M,厚度0275M,一般075260M。分布比较稳定,成层性较好。4、粉砂浅灰黄色、浅灰色,饱和,稍密,以石英、长石、云母片成份为主,颗粒均匀,手捻具有较明显的粉质感。顶面埋深055M305M,厚度005M,一般175M95M。5、细砂深灰色、灰绿色,颗粒均匀,饱和,稍密。以长石、石英、云母碎屑为主。分布比较稳定。顶面埋深1751310M,层厚320124M。6、中砂灰色、灰绿色、浅黄绿色,颗粒均匀,饱和,中密。以石英、长石风化颗粒为主。顶面理深11501660M,层厚0501M。7、砂砾石深灰色,紧粒结构,粒径大于2MM占30,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凝灰岩。砾石磨圆度好,粒径53MM。钻进较慢,机械稍有振动。饱和,锥探N12092(82986),中密。顶面埋深15501726M,层厚0187M,一般130187M。8、砾卵石杂色,卵石为肉红色、浅绿色、灰白色,紧粒结构,成分为凝灰岩、辉绿岩、闪长玢岩、硅质白云岩。粒径2010MM5095MM,占30以上。磨圆度好,分选性较差,饱和,锥探N120119(117125),密实。层项埋深15911804M。9、砂砾石深灰色,粒径35MM,顶面埋深2223M,层厚L00M左右,饱和,中密。10、砂砾卵石杂色,卵石成分为凝灰岩、辉绿岩、闪长玢岩、硅质白云岩。粒径一般5075MM,占30以上,大者为100150MM。在层面埋深280M处见卵石,一般100150MM,钻进极为困难,机械振动剧烈。饱和,锥探N120(171476),密实。该层出露稳定,强度高。场地土覆盖层为一套松散、稍密的砂土层,厚度约175M左右。用标贯击数判别,NNCR,为不可液化砂土。经验判别VS80N1/3177MS,场地土类型中软弱土,属类地层。523气象条件改扩建公路沿线所经地区位于江汉平原,属亚热带气候,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3,79月为高温季节,极端最高气温41312月至翌年2月为低温期,并伴有霜冻和降雪发生,极端最低气温181。524水文情况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1、2、3层为孔隙潜水,以下层为孔隙承压水。水位埋深06196M,一般埋深在160M左右。水质分析显示该水质在地层中出现时对任何水泥拦拌制成的砼均无侵蚀性。525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来以“水乡园林”着称。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394公顷,总人口1002万,其中城镇人口488万人(其中中心项目非农业人口36万)。辖15个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管理区。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16个县团级国有农场。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始建县。1988年5月撤县建市,1993年11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市,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多次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市。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邻武汉通黄石,西接荆州达三峡。318国道和宜黄(沪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襄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南北。是全省平原湖区惟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通达度居全省前列。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流经境北面的汉江,建有2个港口,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科教实力雄厚。全市共有科研机构24个,中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就座落在市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万人拥有自然科技人员230多人。“大专以上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为394,“高中和中专人数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425。高考屡创辉煌,2002年为清华、北大输送优秀学子19名,并勇夺全省“理科状元“。中心项目建成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4827,市区日供水能力27万吨,居民燃气率985,年供电总量超过8亿千瓦时。市区内有园林、广华两个组团,呈星座式城市格局,其间有连接组团的绿色长廊、体现特色的森林公园、装点城市的道路绿化、确保生态的河堤林带。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45。面积达200公顷的国家级平原人造森林公园座落在市郊,公园内有珍稀树种275种,被誉为江汉平原第一座亚热带植物园。投资1600万元的南门河游园工程已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园内栽植大小树木3万余株,草坪2万平方米。著名作家碧野盛赞“这是一座绿色的城”。曾获“湖北省一类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省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526交通运输条件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市是湖北省3个直管市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中国明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通武汉,南连监利,西邻荆州,北接荆门,隔汉水与天门相望,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与318国道横贯全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市集中力量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取得显著成效,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区公路网络试点和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度和通达度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6464公里,21个区、镇、处、场通二级路,371个自然村、分场都通了公路。市域“五横三纵”(五横广泽大道、318国道、沪蓉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华容公路;三纵潜监线、荆潜线、幸福公路)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个干支相通,内畅外连的公路网络已具雏形。流经境内的汉江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全市交通正趋于国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镇处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综合运输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现代化水平。527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商品鱼、速生丰产林、牲猪“四化”、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汇“七大农业基地”和油气综合开采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盐化工业、石化科研、对外服务“五大工业基地”。地下蕴藏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的30倍,卤水136亿立方米,富含溴、钾、碘、硼、硅、锶、镍、锰、锂、铯、铷等18种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稀有微量元素,其矿化度均超过国家开采标准。,区位优越交通发达。东接武汉通黄石,西邻荆州达三峡,北依汉水,南接长江,内河航运四季畅通。318国道和宜(昌)黄(石)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江)监(利)和襄(樊)岳(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南北,在流经北境的汉江边建有年吞吐能力达300万屯的泽口、红庙两个港口。,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区主要干道发展到358公里,项目主要街道60条,联结市区,纵跨南北。市区日供水能力达27万吨。居民燃气率达985,城乡通电率达100。年供电总量超过6亿千瓦时,已开通国际国内程控电话7万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和具有国际国内联网功能的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全部投入使用。项目绿化覆盖率达35,面积达200公顷的国家级平原人造森林公园座落在市郊,拥有珍稀树种达275种,被誉为江汉平原第一座亚热带植物园。,科技智力实力雄厚。有科研机构31个,中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中心就座落在市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员21万人,万人拥有自然科技人员226人,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方兴未艾。已有“三资”企业近百家,工业产口出口企业36家,其中自营进出口企业9家,已形成内地有基地、沿海有窗口、境外有市场的“三点一线”格局。全市在“三沿”地区开办窗口30多个,先后与德国海登海姆市、辽宁新民市和广东普宁市结为友好城市。,水乡园林独具特色。市区内园林、广华、泽口三个组团呈星座式格局,其间有连接组团的绿色长廊,体现特色的森林公园,装点城市的道路绿化,确保生态的河堤林带。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赞“这是一座绿色的城”。528拟建项目所在地区政府和法律的支持条件本项目是市人民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政府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享受系列优惠政策。规划部门已出具规划选址意见。国土部门已出具项目预审意见。项目已经由市环科院完成环境影响评价。529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本项目拆迁任务有伐成树,拆防抛网,拆标志牌,拆护栏,拆广告牌,拆电讯杆,拆电力杆,拆路灯杆;等等。按相关规定,予以价值补偿,补偿费973600元。项目不涉及搬迁居民问题,因此,项目没有移民安置任务。第六章总图与工程方案61总图规划61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0年);4、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5、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6、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湖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7、湖北省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的相关文件。612规划原则1、功能单元的深化及调整对各功能单元进行定性的深化和定量的细化。合理布置电杆、电讯杆、护栏、标牌、广告牌、防抛网、花草、树木等景观,使功能和美化有机结合。2、道路系统的调整与深化上层次规划的干道系统为基础,确定道路断面形式,理顺各层次交通。开放空间的深化及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有机结合,形成景观宜人、使用舒适的开放空间,并将开放空间建设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相结合,形成高效的交通空间。3、公共配套设施的深化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落实重要的强制性内容,即“六线”控制及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用地控制,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图则。614项目构成拟建项目由车行道工程、人行道工程、道路绿化带工程、桥梁工程、城市广场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供电管网工程、供气管网工程、通讯管网工程、路灯照明工程、公用绿地工程等12项工程组成。62工程方案621主要建、构筑物结构方案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有道路及道路两旁各项管网和绿化等。1、道路规格本项目建设道路根据道宽设计的有人行道,慢车道、绿化带和快车道,各道路横断面指标详见表61。建设道路规格表表61单位米道路名称人行道慢车道绿化带快车道快车道绿化带慢车道人行道道宽环城西路342111124340占地道路按照建设规格各道路占地详见表62。规格其中备注道路名称长宽面积车行道人行道绿化环城西路8400403360002520005040033600合计3360002520005040033600结构项目区道路采用砼基础,厚200MM,部分路面沥青刷黑。人行道大理石或者水泥砖贴面。2、绿化本项目绿地主要为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的绿化隔离带,隔离带绿化主要以常青小树为主,绿化面积33600平方米。3、管网本项目建设管网有排水管网、供水管网、供电管网、供气管网、通讯管网等,项目所有管网全部为地下铺设。622设备方案本项目设备主要为各项管道,即排水管道、供水管道、供电管网管道、供气管网管道、通讯管网管道和路灯等。管网购置详见表62。管网购置表表62序号设施设备单位数量备注1排水管道M352802供水管道M105003供电管网管道M210004供气管网管道M105005通讯管网管道M1680006路灯盏420第七章节能方案分析实施节能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我国的能源增长速度,总是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节约能源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建筑物设计和建造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200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科技部颁布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本项目能源消耗主要是电能。项目所在区域电源供应充足。项目建设用电和运营期用电均与供电部门、城管部门签订初步协议。建筑消耗指标,国家没颁布硬性指标。7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731节能措施1、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要求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建设期节能和运营期节能的要求。2、建筑施工选用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经常检修设备,提高运转效率。3、采用节水型龙头,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滴漏现象。4、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冲洗石子废水沉淀后心可能回收再次利用。5、选用节能环保材料。选用节能电气产品。6、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732节能效果按照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要求,要求建筑节能以2005年的建筑能耗指标为基础,节约5055。第八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81环境和生态状况811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污水经城市污水管网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城南河,城南河属农灌渠,根据市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相关规定,环境功能区划为V类水体,水质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根据市环境质量公报地表水的环境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81。表81城南河水质监测结果表(MG/L)监测断面项目CODCR总P高锰酸盐指数NH3N标准值(V类)40041520南门河监测值2101408由表81可看出,城南河主要污染物现状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体”水质要求。8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市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相关规定,该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类别属于“二类区域”,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本次评价根据市环境质量公报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82表82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污染物日均值(MG/M3)标准值(MG/M3)最大超标倍数SO200050095015NO200050074012TSP0077009703由表82可见,按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评价,项目所在区域SO2、NO2、TSP的日均值未超标。评价结果表果,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要求。81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市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相关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3类区和4A类(318国道两侧),声环境质量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和4A类标准要求”,为查明项目周围环境噪声状况,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的有关要求,本次评价对项目厂界周围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点设置见附图2,监测结果见表83表83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现状(单位LEPDBA)测点编号测点位置昼间监测值达标情况夜间监测值达标情况标准值1东侧厂界525达标492达标东2东侧厂界502达标493达标3南侧厂界503达标497达标南4南侧厂界502达标496达标5西侧厂界502达标492达标西6西侧厂界504达标495达标昼间65DBA夜间55DBA7北侧厂界555达标512达标北8北侧厂界554达标516达标昼间70DBA夜间55DB(A)由表83可见,项目所在地厂界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和4A类标准”要求。82项目建设期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821建设期噪声及其防治1、噪声源1机械性噪声2空气动力性噪声3电磁性噪声4爆炸性噪声2、防止噪声的措施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要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政府主管部门申报同意后方可施工。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音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降噪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监测。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822建设期废水及防治1、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或河流。2、现制水磨石作业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现制水磨石作业产生的污水,禁止随地排放,作业时严格控制污水流向,在合理位置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而后进入市污水处理厂。3、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823建设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建筑主体、安装施工时应从建筑物底层外围开始搭设防尘密目网并且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M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2、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3、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封闭材料应选用防尘密目网,并配合洒水,减少扬土污染。4、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5、散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对露天存放水泥应用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土。6、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配合洒水,杜绝扬尘。7、在城区内施工,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搅拌扬尘。8、在城区外施工,搅拌站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方可进行施工。9、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作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10、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11、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进行土方开挖时,堆土要相对集中,存土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短时存放的要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12、遇有四级以上的天气,停止土方施工。824建设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1、清场废物处置。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表层土可集中堆存,用作绿化用土。暂时不用的土堆可用草代、塑料薄膜覆盖,不适于本地土地利用的表土可供附近填筑低凹地,或作其他用土。2、施工弃土处置。地基开挖的废土除部分回填外,应统一规划处置,对弃土应设立堆土场,进行集中处置。3、施工生产废料处理。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以免影响施工和环境卫生。4、施工生活垃圾处置。应指派专人定期将垃圾定时清运至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应心可能分类堆放。83抗震设计说明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015G,基本风压为04KN/M2,基本雪压为04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设计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第九章工程招投标91招投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中有关规定。92招标范围对项目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供电管网工程、供气管网工程、通讯管网工程、路灯照明工程、公用绿地工程的设计、建筑、安装、监理统一实施招标;设备和材料除个别常规设备及一般材料直接购买外,重要设备和材料均实行招标。93招标组织形式上述招标范围,将采取委托有关资质的单位组织招标。为保证工程项目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序的原则下进行,工程项目招标由有关部门组成专门机构整体把握、控制、调整。评标工作按照严肃、认真、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竞争优选、严格保密的原则进行,保证所有的投标人的合法权益。评标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大于成员总2/3。专家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监督。94招标方式对工程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重要设备和材料等均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101建设进度安排原则为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使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项目采取边建设边投入使用,整个建设在2年内完成。102建设进度安排计划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如下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评审2个月2、规划设计2个月3、土地收购储备8个月4、初步设计和评审2个月5、完成施工图设计2个月6、完成招投标1个月7、道路管网施工14个月8、广场绿化施工8个月9、行政楼和还迁楼施工10个月10、其他施工4个月11、工程验收并投入使用5个月103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详见表101。12345678910112123456789101129还迁楼施工7序号时间(月)工作内容4初步设计和评审28广场绿化施工完成招投标表9161工程验收并投入使用10其他施工道路管网施工3土地收购储备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评审规划设计5施工图设计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第1年第2年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投资估算依据1、国家和轻工总会颁发的有关轻工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2、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3、湖北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4、湖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的相关分册;5、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年);6、主要设备生产厂家2007年第4季度的报价;7、建筑、工艺等各相关专业提供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12投资估算1121投资估算范围本项目投资范围有建设投资(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基本和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等。1122投资估算方法本项目总体建筑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估算,电力设施和给排水工程采用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估算,土地征用按照实际征用价格估算,其他按照有关规定估算。1123建设投资估算一、建筑工程费投资估算建筑工程费估算主要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和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进行估算。本项目一期工程主要是新建5条道路车行道部分,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见表B11。土建工程费用估算表附表B11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工程量单价(元)费用合计(万元)备注1车行道工程车行道工程M2252000180004,53600黑化M2155400150002,331002人行道工程M2504001200060483道路绿化带工程M233600600020164排水工程M3528012000423365供水工程M10500120001266供电管网工程M21000150003157供气管网工程M105006000638通讯管网工程M16800060001,00800合计9,608。76建筑工程费总额为9,60876万元。二、设施设备投资估算本项目设施设备主要投资为排水管道、供水管道、供电管网管道、供气管网管道、通讯管网管道和路灯等。估算详见表B12。设施设备购置费估算表表B12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单价费用备注1排水管道M3528015000529202供水管道M1050015000157503供电管网管道M21000300063004供气管网管道M1050012000126005通讯管网管道M1680003000504006路灯盏4204,8000020160合计1,58130设施设备投资1,58130万元。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各项费用科目的费率或者取费标准估算。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的08计算。勘察设计费按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的15计算。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的13计算。工程保险费按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的035计算。开办费按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的02计算。土地征用费主要为拆迁还建居民用房的补偿,本项目所涉及居民拆迁还建费用为1,30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见表B13。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表B14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计算依据费率或指标总价备注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565511固定资产其他费用43417111建设单位管理费建筑、设备投资之和0808952112勘察设计费建筑、设备投资之程建设监理费建筑、设备投资之和12013428114工程保险费建筑、设备投资之和0353916115环境影响评价费建筑、设备投003336资之和116引进设备商检费到岸价银行牌价050117联合试运转费118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12无形资产1,30000111技术咨询费112土地使用权113其他无形资产1,3000013其他资产费用2197131生产准备费2238132开办费建筑、设备投资之和020223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总额为1,75655万元。五、预备费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以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乘以基本预备费率进行计算。基本预备费率国内配套部分按5计算。基本预备费总额为64733万元。涨价预备费以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为计算基数,乘以涨价预备费率进行计算。由于进年来我国的物价比较稳定,价格上涨指数基本上接近于零,故本估算未考虑涨价预备费。六、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为13,59395万元,估算详见附表B1。1124建设期利息估算本项目建设资金需向国内银行贷款9,80000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