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完整推荐_第1页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完整推荐_第2页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完整推荐_第3页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完整推荐_第4页
最新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完整推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1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上期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二、教材解读“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一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二板块分析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第页2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具体说明如下(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3)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4)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进行联系。三、教学目标1“植物”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会生长和死亡。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3)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2“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第页3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学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乐于在情境中学习,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四、单元词汇和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1)单元词汇根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茎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茎能输送水、无机盐和养料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并有贮存养料和支持枝、叶、花、果实等生长的作用。叶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通常由叶片和叶柄组成,通称叶子。(2)材料清单第页4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子,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冬青叶,牵牛叶,梧桐叶,松树叶,月季叶,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片等。2第二单元(1)单元词汇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以视觉为主,与其他感觉融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比较对比同类事物的异同。猜想比预测更随意,通常凭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预测综合以前的经验及当下的观察做出判断。测量按照某种标准使用工具来观察,并且使用数据对事物做出量化描述。距离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拃张开的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2)材料清单打印纸带、记号笔、纸质弹跳蛙、小立方体、橡皮、回形针、小棒、有图表的纸等。五、具体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第页5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六、教学设计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182893编写教学计划、备课294910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3911917第一单元1我们知道的植物4918924第一单元2观察一棵植物5925101国庆节放假6102108第一单元3观察叶71091015机动810161022第一单元4这是谁的叶910231029第一单元5植物是“活”的吗101030115第一单元6校园里的植物111161112机动1211131119第二单元1在观察中比较1311201126第二单元2起点和终点141127123第二单元3用手来测量151241210第二单元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612111217第二单元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1712181224第二单元6做一个测量纸带1812251231第二单元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91117元旦放假2018114机动21115121总结评价第页6教学内容科学始业课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师生彼此认识2、了解科学是丰富多彩的3、了解本学期科学课的基本内容4、为下节课做准备,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是丰富多彩的,为下节课做准备。教学难点常规养成。教学准备一片多肉叶子(或者绿豆红豆苗)一张有圆孔的纸和五角一元枚硬币活动手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设计洪峰1、互相认识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是科学洪峰老师。以后大家可以称呼我洪老师。板书洪峰HONGFENG老师2、你听过的“科学”你听过别人提过“科学”两个字吗请举手说一说。介绍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和黑猩猩的故事。有谁举例子说说,你猜想中,科学都是跟什么事什么物有关系请举手说一说。你觉得科学课应该学点什么请举手说一说。好,同学们说的这么多想法,有很多都是同学们想学习的,想了解的对吗而我们的科学课都会带领大家慢慢的一一了解学习。3、带你走近科学小实验那么我们能做什么跟科学有关的事呢有很多科学小实验十分的有意思,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老师这里有一张有一个小圆孔的纸,这个圆孔刚好就是五角硬币的大小,刚刚好穿过去,那么我们有办法在不破坏这个圆孔的情况下,把这枚一元硬币穿过这个圆孔吗和老师打招呼重复老师的名字预设科学家科学达人科学实验预设太空水电机器人预设之前说的所有内容。可能天马行空。可以想象尝试。预设纸被弄破、没有办法穿过、顺利穿过、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看到老师的培养的实物,激发自己也培养一个豆苗宝宝的兴趣。第页7老师上面的小实验是不是很有意思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老师在假期也做了一个实验,大家请看多肉植物的叶插苗或者一颗发芽的绿豆或者红豆等种子豆苗为例这只是一颗豆子,经过老师精心的照顾,他就变成了一棵可爱的小豆苗,你们想拥有一棵自己的豆苗宝宝吗那么我们就从下一节课开始,自己培养一棵豆苗宝宝。也可以是一头大蒜或者一颗小土豆哦从下次课开始,我们就要一边照顾我们的植物宝宝,一边学习植物的知识啦请大家拿出我们的活动手册,这本活动手册将会是我们这个学期很重要的一本“日记本”,我们要每次课都带着他,及时记录我们每一节课的收获。我们还会有一个班级记录表,老师会和大家一起记录的哦4、为下次科学课做准备着重强调下次准备的材料给家长发信息说明活动家长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准备不提过高要求预设想。可以培养别的吗学生准备大蒜一头或萝卜、土豆一小个、几颗豆子和有土小花盆等等在这个里边选一两种,也可征求家长意见后带其他物品。可以翻看活动手册写名字等彼此说说可以带什么你想带什么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页8教学内容1我们知道的植物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会生长和死亡。能说出周围常见的植物名称及其特征。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中感官观察植物。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的内容。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能种植一颗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珍爱植物,认识到身边的植物很重要。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4、塑料花是植物吗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发动学生讨论第页9设计洪峰老师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2、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2、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四、拓展活动。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学生分组活动学生发言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实践、观察、记录板书设计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二、交流资料。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四、拓展活动。作业布置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教学反思第页10教学内容2、观察一棵植物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构成。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设一、引入你家里栽培了哪些植物二、了解植物的构成。1、聚焦1、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怎样观察2、出示一盆菊花,问谁认识它3、出示一张菊花开花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盛开的菊花再次猜测植物的名称,并说说在哪里见过它2、探索1、出示图片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2、那我们关注植物的整体,指认出菊花的根、茎、叶等器官。3、那我们知道植物的根一般在哪里吗4、观察准备的植物,是否具有植物的这些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回答植物的名称,说出许多菊花的生长地点和生长环境。观察、交流。第页11计洪峰老师部分。5、我们还可以感受这棵菊花的高度、茎的数量,叶子的数量、颜色等,谁来说一说6、通过观察活动,你知道了什么3、画画这棵菊花。1、指导画菊花的步骤先画地面,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画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4、观察它的茎和叶。1、我们之前说的观察方法有哪些2、对了,可以运用看、摸、闻三种方法观察颜色、形状、软硬、气味等。3、在观察时你就可以边观察边修改自己活动手册中自己画的菊花了。4、同学们都画好没有啊现在我们交流一下你观察到的茎和叶是什么样的5、研讨说说你观察到的植物。在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都回家种植一棵植物,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植物长得怎么样了,哪位同学能展示、交流第一课的记录表三、拓展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这节课谁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画边观察边修改自己的学生活动手册,结合自己的图画,用语言进一步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征思考、交流。板书设计2、观察一棵植物一株完整植株由根、茎、叶等构成作业布置将你观察到的植物画到科学活动手册上。教学反第页12思教学内容3、观察叶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感受叶也是有生命的,了解叶的生长变化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堂教一、复习导入复习植物的基本构成根、茎、叶。谈话引出课题观察叶。二、聚焦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三、观察各种各样的叶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观察、回答、讨论。第页13学设计洪峰老师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3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四、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五、画一片叶(活动手册)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六、拓展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自己选择树叶,做一幅叶画。板书设计3、观察叶形状颜色大小作业布选择一种植物的叶,观察并画一画,完成活动手册P3。第页14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4、这是谁的叶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科学态度目标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教学准备课件、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1、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吗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猜叶”的游戏。选两片自己喜欢的叶画在活第页15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2、画自己喜欢的叶。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1、我们学校里有你喜欢的这种植物的叶吗让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吧2、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三、研讨1、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2、在哪里找到的3、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动手册上。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到教室附近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交流、研讨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板书设这是谁的叶特征叶的轮廓、叶脉的走向、叶片的颜色。第页16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5、植物是活的吗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堂一、谈话引入1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二、聚焦1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1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1回答问题。第页17教学设计洪峰老师2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中。三、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1活动一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接下来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最后,教师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2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活的吗它有叶吗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3活动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说说同一棵樱花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四、研讨过程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2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1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1思考,举手回答。2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1举手回答。2举手回答问题。板书设第页18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6、校园里的植物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一、谈话引入1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1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第页19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2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二、聚焦1出示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21根据回答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2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三、观察校园里的植物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要求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三、研讨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3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2倾听。1观察和描述图片。2举手回答问题。1叶、开花、有果实等2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1倾听老师说的话,按照老师要求来完成科学活动。2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1举手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2举手上台展示。3思考问题。板书设第页20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1在观察中比较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即时表达所见所闻。第页21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二、聚焦问题1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2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3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三、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2提出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31引导学生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2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3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4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四、研讨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3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五、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2举手回答问题。1比一比,给恐龙排序。2按老师要求完成。31进行观察比较。2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4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21个别学生发言自己是如何比较恐龙的大小的2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找出不同的方法。完成P8页比较的表格给恐龙模型排队从高到矮1234从长到短1234第页22从胖到瘦2431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完成P8页比较的表格给恐龙模型排队从高到矮1234从长到短1234从胖到瘦2431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2起点和终点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科学探究目标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学习用纸带测量。教学难点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一、游戏导入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游戏。第页23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跳远,其他学生观察。二、问题聚焦1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2根据回答,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3揭示课题起点和终点。三、活动探索纸蛙跳远比赛1体验纸蛙跳远。1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跃一段距离。2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3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1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2老师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3纸蛙跳远比赛。1发材料。2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3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点。4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四、研讨1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的关键步。2提问“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1举手回答问题。2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11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2思考问题。21先倾听,然后按照老师要求完成。2全班要统一标准。1分小组活动。2自己练习。31比较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2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1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2思考,举手回答问题。3倾听。第页24吗”3教师在比较中需反复提醒对齐起点确定终点。五、贴纸带与展示用同样大小的纸折一个飞机,看看谁的飞机飞得远。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用同样大小的纸折一个飞机,看看谁的飞机飞得远。2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3用手来测量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科学探究目标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意识到细致的一一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教学难点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向每位学生提供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教师准备课件。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第页25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一、问题引入1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2追问“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测量工具呢你怎么用它测量的”二、聚焦主题1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一拃”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2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三、探索活动测量桌子的高度1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2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拃与一拃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3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我们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一致。4先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5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代表地面粘贴好。四、研讨2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比较纸带上的拃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4小结人手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一般都是以拃作为测量单位。但由于人为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五、拓展与思考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1倾听。2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1看课件,倾听。2倾听。1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指一拃的长度,最后做出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拃的预测。21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2谈谈测量的体会。3倾听。4按照老师的要求测量纸带的长度。5举手上台展示。1先观察一会儿纸带。2思考问题。3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很难做到每一拃的长度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完成P10页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第页2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2、完成P10页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科学探究目标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科学态度目标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测量单位的标准化给交流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教师准备课件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课一、复习导入第页27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1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的一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桌子的高度。2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二、聚焦任务1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2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三、探索活动测量1物体的选择。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提问“你们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2测量桌子和书。1教师要先提醒学生测量注意事项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2分发材料。3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4还需指导学生解决不是一个测量单位时的读数问题。3汇报测量结果(也可让学生汇报数据由教师填写)四、研讨1提示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2讨论“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3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引导学生对比纸带正面和反面用物体测量与用手测量的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一的长度不同,测量结果不够准确。1回忆上节课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过程和结果。2思考问题,举手回答。1倾听。2倾听。1小组讨论,选择两种物体,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上画“”。21学生测量桌子和书的长度。1做小组实验。3让部分先完成测量任务的学生将数据写在黑板上的班级记录表里。1观察数据。2可能出现的观点有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桌子高度,结果很不一样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桌子高度,结果非常接近用同一个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能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用不同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较出物体的长短。板第页28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科学探究目标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科学态度目标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小立方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教师准备课件等。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或师生互第页29动堂教学设计洪峰老师一、复习导入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不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然后指出,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数值不能比较,所以我们需要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二、聚焦1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1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呢”2发标准物。2分小组汇报。1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种标准物的优缺点2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比较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比较小。小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到准确。三、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1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2提问“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减小组织教学的难度。3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4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分发材料。5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用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小立方体之间要紧紧挨着,不能有缝隙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6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四、研讨1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全班同学测量的讲台长度的结果。2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意义,它使得测量的长度可以进行量化比较。3讨论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又快又准确。4教师应再次总结小立方体作为测量工具的倾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11看课件,思考问题。2学生观察标准物后,尝试测量桌面的长度,然后小组讨论。21举手回答问题。2小组做实验。1学生观察桌面、讲台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2学生回答后,上台演示。十个小立方体一组,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3举手回答问题。4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5把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6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学生汇报后由教师填写。1学生说出数据的特点很接近,准确度高2全班对比教师讲台的长度和学生桌面的长度,哪一个更长一些第页30特点。五、布置课外活动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3学生各抒己见。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6做一个测量纸带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