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禹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终稿2011.10)_第1页
[精品文档]禹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终稿2011.10)_第2页
[精品文档]禹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终稿2011.10)_第3页
[精品文档]禹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终稿2011.10)_第4页
[精品文档]禹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终稿2011.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禹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保证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规划管理活动。第三条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应以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为直接依据,尚未批准的城乡规划或者城乡规划未明确有关内容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本规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本规定对有关城乡规划管理事项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行政管理权限合理确定。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四条城市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用地性质按照以中类为主、大类与小类为辅的分类方式进行规划管理。第五条建设用地的规划性质应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未经审批的,应参考其规划成果并考虑用地的兼容性。第六条建设用地的使用应遵循成片开发建设的原则,不宜零星插建,应尽量与周边用地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实施。第七条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地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指标为强制性规划指标,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更改。第八条用地性质的兼容,是指建设单位申请的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不一致时,规划用地性质具有的多种选择。具体用地可兼容的性质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表一及具体申请内容研究确定。表一各类建筑用地适建范围表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绿地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R1R2R3C1,C2C3,C4C5,C6M1M2M3W1W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G1G21低层居住建筑2多层居住建筑3高层居住建筑4单身宿舍5居住小区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机构)6居住小区商业服务设施7居住小区文化设施(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文化馆等)8居住小区体育设施9居住小区医疗卫生设施(卫生站、街道医院、养老院等)10居住小区市政公用设施(含出租汽车站)11居住小区行政管理设施(派出所、居委会等)12居住小区日用品修理、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R1R2R3C1,C2C3,C4C5,C6M1M2M3W1W2G1G2加工场13小型农贸市场14小商品市场15居住区级以上(含居住区级、下同)行政办公建筑16居住区级以上商业服务设施17居住区级以上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纪念性建筑等)18居住区级以上娱乐设施(影剧院、游乐场、俱乐部、舞厅、夜总会)19居住区级以上体育设施20居住区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21特殊医院(精神病院、传染病院)需单选址22办公建筑、商办综合楼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R1R2R3C1,C2C3,C4C5,C6M1M2M3W1W2G1G223一般旅店24旅游宾馆25商住综合楼2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27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和业余学校28科研设计机构29对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的工厂30对环境轻度无干扰、污染的工厂31对环境严重无干扰、污染的工厂32普通储运仓库33危险品仓库34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35社会停车场、库36加油站37汽车维修、专业保养场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R1R2R3C1,C2C3,C4C5,C6M1M2M3W1W2G1G2和机动车训练场38客、货运公司站场39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40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火葬厂41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备注1、表示适建;表示不适建;有条件适建,由规划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2、表中未列出的其他建设用地不能设置与其他用地性质不同的建设项目。第二节建筑容量第九条建筑容量的控制内容包括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第十条居住用地的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不应超出表二规定的参考值;商业金融及办公用地的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不应超出表三规定的参考值;工业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有关规定对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进行控制;仓储用地参照工业用地进行控制。同一建设项目内有不同规划性质的用地的,应根据其规划性质划定不同类型用地,分别计算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表二居住用地的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参考值S3HA3HAS20HAS20HA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居13层083507532073046层183017281626717层282826262424住用地18层382535223220表三商业金融及办公用地的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参考值S3HAS3HA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H24M2750254524MH50M35453040商业金融及办公类用地H50M50404035备注1、S用地面积(HA)、H建筑高度(M)。2、建筑层数计算从建筑室内地坪正负零开始计算第一层至建筑屋顶。顶部跃层及高度低于22米的夹层及设备层不计算建筑层数。3、建筑高度计算由室内地坪正负零算至檐口顶面或女儿墙顶面。4、表内容积率指标为单一层数类型的居住类用地或单一高度类型的商业类用地对应的上限值,由不同层数类型的居住类用地(或由不同高度类型的商业类用地)混合组成的建设用地,其容积率指标应按不同层数类型,根据用地比例参照上表确定。5、居住、商业混合类型建设用地的容积率指标根据用地比例参照上表确定。第十一条居住类项目中的拆迁安置用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类型的项目,其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指标可在表二及表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商业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等特殊功能区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其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参照本规定在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确定。第三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管理第十二条本规定所称地下公共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市政道路、广场、绿地、车站等公共用地地表以下以及其他各类建设用地与地表垂直深度超过15米的空间。第十三条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积极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优先。第十四条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保护空间资源,在浅层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再向深层空间发展。根据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下公共空间资源按竖向开发利用的深度可分为以下层次(一)浅层空间地下015米(含15米);(二)中层空间地下1530米(含30米);(三)深层空间地下30米至更深范围。第十五条开发利用地下公共空间应兼顾人民防空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地下人防工程的建设应有利于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应坚持平战结合的方针和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及修改涉及人防建设的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须征求市人防主管部门意见。第十六条地下公共空间的规划条件应包括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相关内容,还应明确地下公共空间的水平和竖向联系、水平投影范围、垂直空间范围、出入口标高等内容。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或地下空间之间可按垂直空间深度分层确定规划条件,由不同建设单位分别进行开发建设。第十七条地下建设工程应当在地下空间规划及用地规划条件中确定的空间层次内进行建设,不得占用其他层次空间。规划条件中无明确规定的,开发深度应控制在15米以内。有特殊要求的,须另行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十八条地下建筑物的退界距离,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其最小值为3米。第三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一节建筑间距第十九条本规定所称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外墙结构外围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正向间距与侧向间距。第二十条平行布置的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一)南北向平行布置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与其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平行布置的,其建筑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24米以下的各类多、低层遮挡建筑与北侧被遮挡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应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要求。2、建筑高度24米以上(含24米)、36米以下的各类高层遮挡建筑与北侧被遮挡的高层、多层、低层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应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要求且最小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0米。3、高度36米以上(含36米)的各类高层遮挡建筑与北侧被遮挡高层、多层、低层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应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要求且最小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6米。(二)东西向平行布置被遮挡居住建筑朝向为东西朝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以内(不含45)的,在其东西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物与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高层建筑不小于相对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25米,多层建筑不小于相对高度的07倍,且不小于15米。第二十一条垂直布置的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一)南北向(含南偏东、西45以内)的居住建筑与遮挡建筑垂直布置时,遮挡建筑位于居住建筑的南、北侧,其建筑间距应当符合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遮挡建筑位于居住建筑的东、西侧,其建筑间距按照侧向间距的规定控制。(二)东西向(含东(西)偏南45以内(不含45)的居住建筑与遮挡建筑垂直布置时,遮挡建筑位于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南、北侧,其建筑间距按照侧向间距的规定控制;遮挡建筑位于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东、西侧,其建筑间距不小于相对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12米。第二十二条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与山墙间的侧向间距,以及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与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多层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间的侧向间距不小于6米,高层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各种层数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间的侧向间距不小于13米。(二)前款最小间距内山墙原则上不得有外露楼梯,设有出挑阳台时,应按阳台外边计算建筑间距,同时需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三)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与非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的侧向间距,按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侧向间距规定控制。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与非生活居住类建筑主要朝向的侧向间距,按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山墙与主要朝向的规定控制。当建筑朝向为非正南北向(指南偏东、西45以内)时,其建筑间距可按下表规定的折减系数进行换算表四不同方向建筑间距折减值表方向角015(含)1530(含)3045(含)折减值10L090L080L注方向角为正南向偏东或者偏西的方向角;L为正南向平行布置的标准建筑间距;本表为特殊情况,仅适用于无其它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第二十三条生活居住类建筑与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平行布置的建筑间距居住建筑位于非居住建筑的南侧,非居住建筑为多层时,其建筑间距按同类生活居住类建筑间距的07倍控制,且最小不得小于15米;非居住类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其建筑间距按同类居住建筑间距的08倍控制,且最小不得小于20米;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其建筑间距按同类居住建筑间距的07倍控制,且最小不得小于25米。(二)垂直布置的建筑间距南北向(含南偏东、西45以内)的居住建筑与非居住类遮挡建筑垂直布置时,遮挡建筑位于居住建筑的南、北侧,应符合第二十条中对南北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款规定;遮挡建筑位于居住建筑的东、西侧,其建筑间距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符合消防间距规定。第二十四条工业、仓储、交通运输类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非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其它办公、商业等民用非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按以下要求控制(一)高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平行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20米;东西向平行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18米;非平行向布置(含垂直布置)最小间距不小于15米。(二)多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平行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倍,且不小于12米;东西向平行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10米;非平行布置(含垂直布置)最小间距不小于8米。(三)高层、多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平行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16米;东西向平行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13米;非平行向布置(含垂直布置)最小间距不小于10米。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多层与多层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侧向间距,不小于6米。(二)多层与高层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侧向间距,不小于9米。(三)高层与高层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侧向间距,不小于13米。第二十五条计算建筑间距的外墙结构不包括挑檐、建筑物楼梯间、阳台等突出部分,但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一)建筑屋面挑檐挑出宽度大于或者等于08米的,挑檐计入计算遮挡线。(二)建筑物的阳台或凸出部分长度之和大于建筑总长的1/3,突出部分计入遮挡线。第二十六条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是指遮挡建筑檐口(有女儿墙的指女儿墙顶端)相对于相邻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室内正负零的高度。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底部若干层为非生活居住性质、以上为生活居住性质的,计算遮挡建筑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被遮挡建筑底层至最低生活居住层以下的高度,但最大扣除高度不大于8米。同一裙房之上的生活居住类建筑,计算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裙房高度,最大扣除高度可不受限制。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局部突出屋面的辅助用房,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顶平面面积四分之一,且突出部分相对面的宽度不超过主体相对面宽度四分之一的,不计入建筑相对高度。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其他屋面突出部分,不计入建筑相对高度。当建筑女儿墙顶部设有透空栏杆时,透空栏杆不计入建筑相对高度。第二十七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居住类建筑,是指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包括住宅、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及中、小学教学楼等。第二十八条建筑间距还应符合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程管线、地下空间、人防疏散、建筑保护、施工安全等要求。第二十九条受遮挡建筑为违法建设、临时建设的建筑物,除满足必要的消防等间距要求外,本节所规定的建筑间距不予考虑。第二节日照标准控制与日照分析第三十条凡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申办建设工程项目,可能对生活居住特征建筑产生日照遮挡影响的,建设申请人在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审查核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方案时,须进行日照分析并提交日照分析报告。第三十一条申报生活居住类项目建筑日照应满足下列要求申报项目建筑日照标准(一)住宅每套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大寒日日照时间不小于3小时,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应有二个居住空间大寒日日照时间不小于3小时。日照分析报告中如申报项目外原有住宅建筑不能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相关利害关系人可通过协商或协议方式解决,并将相关材料作为日照分析报告的要件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新建住宅不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的,不应作为住宅使用。已经过规划审批,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住宅建筑项目,按原批准的标准执行。(二)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三)老年人居住建筑(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及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的主要居室(卧室和起居室)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四)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少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五)中小学教学楼普通教室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六)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第三十二条申报项目外生活居住类建筑日照应满足下列要求(一)申报项目以外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原有日照时数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考虑申报项目的日照影响后,仍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二)申报项目以外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原有日照时数不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考虑申报项目的日照影响后,原有日照时数不降低。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原有日照时数不在主要日照方向获得的,不计入原有日照时数。第三十三条受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在申报建筑高度18倍扇形日照阴影范围内确定,但该扇形半径最大不超过180米。受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确定后,在其东、西、南三个方向各60米范围内确定其它遮挡建筑。第三十四条规定范围内的下列生活居住类建筑作为遮挡建筑时应当纳入分析,作为被遮挡建筑时不纳入分析(一)未办理任何规划许可手续且未取得合法房屋权属证件或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使用性质的生活居住类建筑;(二)规划确定待改造区域内且已办理拆迁许可证手续地块内的建筑。第三十五条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方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以南北向为主要朝向。南北向是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内(不含45度),下同。住宅建筑应确定一面作为主朝向,其它朝向为次要朝向,次要朝向可不考虑其日照要求。有日照需求的生活居住类建筑不宜东西向布置。第三十六条进行日照分析所需收集的基础资料及其分析计算应符合禹城市日照分析技术规程的要求。现状地形图及其电子数据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测绘单位提供,已批规划建筑或在批规划建筑的有关资料可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申报建筑的相关资料由设计单位提供。进行日照分析和计算时,现状生活居住类建筑须采用窗户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规划生活居住类建筑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和已审查确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生活居住类建筑,采用窗户分析方法。未审查确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生活居住类建筑,采用多点沿线分析方法。大寒日日照计算起止时间为8001600,冬至日日照计算起止时间为9001500。计算标准日为分析当年的大寒日或冬至日,如当年是闰年则顺延一年。一般窗户以外墙窗台面为基准计算,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有阳台的窗户也以窗台面的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宽度大于24米的,按24米计算,以窗户的中点两侧各延伸12米为计算范围。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须委托具备规划或建筑设计相应资质的日照分析单位进行日照分析,日照分析单位须使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使用的日照分析软件。建设单位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资料必须真实、全面、准确,不得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因建设申请人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资料等原因导致日照分析报告结论错误,产生损害后果的,由建设申请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日照分析单位对日照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对日照分析单位因故意或过失等原因造成日照分析结论错误,产生损害后果的,由日照分析单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需做多点沿线分析的,日照分析报告须计算出其主要朝向的沿线有效日照时数,并绘制多点沿线日照分析图,注明不满足日照要求的位置。需做窗户分析的,日照分析报告须计算出其每一分析窗位在申报建筑建成前后的日照时间段和有效日照时数,并列出日照时间表,注明不满足日照要求的窗位,明确不符合日照要求的窗户数及户数。第三十八条规划部门对建设单位所提报的日照分析情况有异议的须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规划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复核,复核有误的,须通过建设单位返回日照分析机构重新进行日照分析。第三十九条申报项目内不满足建筑日照标准的房屋,不得超过总户数的3,且不得作为生活居住类建筑使用。如确需出售或分配,建设单位在提交承诺书的基础上,在房屋销售或分配时应在相应合同中予以明示,在竣工验收前将合同交与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第三节建筑退让第四十条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沿用地红线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及各类市政线路(管线)等布置的,其退让地界及各类市政控制线的距离应满足建筑间距、建筑日照以及防、抗震、防汛、防爆、电力、水源保护、环境保护、绿化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本章的规定。第四十一条建筑退地界须满足下列要求1、先行建设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在北侧,退南侧地界不小于相应建筑日照间距的一半。南侧后行建设的建筑退足遮挡建筑。2、较低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在北侧,较高的遮挡建筑在南侧的,较低生活居住类建筑按其相应建筑间距的一半退让用地界线,其余部分由较高遮挡建筑退足。3、高层建筑裙房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按裙房相应高度对应的退让规定执行。4、工业厂房、仓库建筑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应不小于5米,用地界线外为绿地、广场或非建设用地的,各类建筑的退用地界线的距离可适当减小。5、用地边界既非东西又非南北的,用地边界走向小于45度的,参照南北向退让标准执行,大于等于45度的,参照东西向退让标准执行。建筑退让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规定的最小距离。表五建筑退让地界最小距离表生活居住类建筑非生活居住类建筑建筑类别退让距离建筑朝向最小退让距离(M)最小退让距离(M)低层75多层1210主要朝向高层1513低层3需满足消防间距多层3需满足消防间距次要朝向高层6565注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8米的,其离界距离按主要朝向离界距离控制。受用地形状、建筑布局、建筑功能等特殊条件限制,难以满足一般退让要求的,征得相邻用地单位书面同意,建筑退用地界的距离可适当减小。第四十二条一般区域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已有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根据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要求退道路红线;没有批准规划的区域,应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两侧沿街立面完整性以及现状建筑关系等因素确定退让道路红线的距离。建筑物主要朝向临城市道路的,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原则不小于下表规定表六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最小距离米建筑高度退让距离道路宽度小于24米无沿街商业、办公等小于24米有沿街商业、办公等2450米无沿街商业、办公等2450米有沿街商业、办公等大于50米无沿街商业、办公等大于50米有沿街商业、办公等40米以上10201525203025米40米5101015152525米及以下5108131520注1、高低层组合的建筑后退距离按建筑不同高度分别控制。2、规划道路两侧留有15米以上绿化带的、无沿街商业、办公、公益等,可在绿化带外1米内修建小区透景墙。在满足前款规定的基础上,建筑退让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还须符合以下规定(一)临城市支路以上级别道路的大型商场、游乐场、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等大型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并留有足够的、与城市道路相连的集散场地。(二)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退让按多层建筑相应退让要求控制。(三)旧区改建项目,在满足消防和交通要求前提下,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定,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下一级道路的退线要求。(四)商业街、小街巷两侧的建筑,退让距离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核定,但不得超越道路红线。(五)各类建筑在退让规划道路红线的范围内,建设或者设置雨篷、阳台、檐口、踏步、灯饰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超越规划道路红线。(六)其它特殊区域如城市标志性地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距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区之内的公路两侧应当划定建筑控制区,建筑控制区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公路设施除外)。建筑退公路两侧路缘石(砖)向外的距离如下(一)高速公路不小于50米;(二)国道不小于40米;(三)省道不小于35米;(四)县道不小于25米;(五)乡道不小于15米。沿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铁路设施除外),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沿高速铁路两侧新建建筑物,距最外侧轨道中心线距离不小于50米。(二)沿铁路干线两侧新建建筑物,距最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三)沿铁路支线两侧新建建筑物,距最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15米。(四)沿铁路专用线两侧新建建筑物,距最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10米。(五)沿铁路两侧修建围墙的,距最外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大于3米。第四十三条建筑物退徒骇河堤顶内侧不小于140米,退洛北干河口边缘不小于50米,退其它河道距离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结合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已编制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按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四十四条【退架空电力线】在电力架空线路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建筑物退让各级电压架空线路保护线的距离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05至10千伏的线路,不得小于5米;(二)35至110千伏的线路,不得小于8米;(三)220千伏以上的线路,不得小于10米。市区和城镇人口密集地区电力架空线路保护区的范围可以略小于上款规定,具体标准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电力管理部门确定。第四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多层建筑物退让各类绿化带(不含居住区以下级的绿地)的距离不宜小于3米,高层建筑物退让各类绿化带的距离不宜小于5米。第四十六条在人防、文物保护单位、机场、电台、电视台、通讯、微波、气象台(站)、地震台(站)以及各种市政管线等设施附近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其退让距离应符合人防、文保、净空、视距、传输、抗干扰、隐蔽伪装以及相关专业专项技术规范和规定等的要求。当建筑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市政控制线时,其退让距离应满足退每一市政控制线距离的要求。第四十七条地下建(构)筑物(包括汽车坡道)外墙退让地界、道路红线、河道蓝线以及绿化带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退让地界的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底部的距离的07倍;按上述退让用地红线距离要求确有困难的,可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和有效的施工方法,其离界距离可适当缩小,但最小值应不小于3米。(二)退让规划主、次干道的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距离的05倍,且最小值不小于5米;退让规划支路的距离不小于3米。(三)退让河道蓝线的距离不小于8米。(四)退让绿化带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米,确有困难的,可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但最小值不小于1米。地下人防、地下通道、地下轨道交通以及其它公益类建筑的退让距离,可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具体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第四节建筑与城市景观第四十八条建筑物的高度、面宽及建筑外部景观应符合城市设计及相关规划对城市景观的要求。第四十九条建筑物的高度必须符合建筑间距、消防、安全、日照等方面的要求,并应根据项目区位、用地条件、功能要求、周边建筑及景观要求合理确定。除有高度控制的区域外,鼓励新建高层建筑。第五十条在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等有净空高度和信号通道限制的特殊设施周围及其通道上,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高度应当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通道限制和景观视廊的规定。第五十一条建筑物的面宽,除已确定相关规划的,一般按以下规定执行新建住宅、写字楼等建筑物的面宽,一般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主体高度大于24米小于或等于32米的,高宽比一般不小于081,宽厚比一般不大于321。(二)建筑主体高度大于32米小于等于50米的,高宽比一般不小于131,宽厚比一般不大于321。(三)建筑主体高度大于50米小于等于80米,高宽比一般不小于201,宽厚比一般不大于201。(四)建筑主体高度大于80米小于等于100米,高宽比一般不小于271,宽厚比一般不大于131。(五)建筑主体高度大于100米小于等于150米,高宽比一般不小于321,宽厚比一般不大于131。第五十二条建筑色彩主要为素雅的色调。城市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应具有协调统一的主色调,不同的城市色彩控制界面或节点的建筑色彩特征应有所不同。第五十三条沿101省道、迎宾路、北外环、汉槐街、行政街、富华街、市中路南段(汉槐街以南)、人民路南段(汉槐街以南)、通衢路南段(汉槐以南)、石凤街、解放路南延、南环路、东外环等道路原则上不得新设沿街门店;特殊地段可根据相关规划按程序进行批准后方可设置。严格控制物流项目沿街店面宽度,征地长(沿街)宽比不大于12(即控制沿街长度,要求向纵深发展)。第五十四条沿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应注重建筑界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沿徒骇河、洛北干两岸、糖城新湖、101人工湖等周边的建筑,应保持生态景观廊道的通透性。沿大禹公园、汉槐公园、糖城广场、九一广场等各类城市公园、广场周边的建筑,应与公园、广场景观相协调。建筑附属太阳能设施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建筑有机融合。在建筑外墙设置空调室外机搁板、各类管道等时,各类搁板、管道的位置和形式应结合立面统一设计,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并设置装饰构件以达到统一美观的效果。临城市道路或广场一面一般不得修建围墙,如确需修建围墙的,应结合整体景观统一设计透空型围墙,且高度不宜大于2米。第五十五条设置广告、招牌、指示牌应当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并应符合交通、消防、通风、采光、卫生、安全等要求,其外观和造型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一般建筑物上的附属大型广告、招牌的位置、尺度等应与建筑立面统一设计,整体效果应与建筑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城市纪念性建筑、教育文化设施、政府行政办公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等,不应设置商业广告。第五节停车设施第五十六条建设工程配建停车库(场)的规划设计,必须保障交通安全,配置合理,方便使用,满足道路动态交通及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并使停车库(场)与建筑基地出入口、主体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基地内道路的关系合理衔接,鼓励相邻地块统一设置出入口。地下停车库每个机动车停车位建筑面积宜为30至35平方米,露天停车场每个机动车停车位占地面积宜为25至35平方米,非机动车每个停车位占地面积不宜小于15至18平方米。停车场场地应平整、坚实、防滑,并应满足排水要求。一般停车场地坪坡度不应小于05,停车库的楼地面坡度不应小于1,且最大坡度不大于4。非机动车停车库(场)应设置在城市道路红线以外,不宜设在道路交叉口附近;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有垂直式和斜列式两种。停车库(场)停车位的设置,应以小型车为计算标准,居住区内居民汽车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20。第五十七条各类建设工程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一般应符合表七的规定。表七建设工程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普通商品住宅车位/户0610住宅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车位/户0305餐饮、娱乐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0市级、地区商业中心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812商业零售其他地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10行政办公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810商务办公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812办公建筑工业、其他办公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1批发交易市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10市场农贸市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3市级及市级以上医院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512医院其他医院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206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308旅馆三星及以上星级车位/客房0204其他星级宾馆车位/客房0103普通旅馆车位/客房0102一类体育场馆车位/100座1530体育场馆二类体育场馆车位/100座1020电影院车位/100座255影剧院剧院车位/100座305自然风景公园车位/1公顷占地面积15游览场所其他公园车位/1公顷占地面积5010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1520对外交通建筑机场车位/千名旅客4060中小学校(幼儿园)车位/100名学生0515学校大、中专院校车位/100名学生1020工业工业厂房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206第六节绿地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第五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在用地范围内设置相应的绿地及配套设施,并与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第五十九条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项目绿地率不宜小于30;(二)行政办公、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科研设计等建设项目,绿地率不宜小于35;(三)商业金融、交通枢纽、市政公用设施等建设项目,绿地率不宜小于20;(四)工业、仓储等建设项目,绿地率一般不得超过15;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旧城改造项目的绿地率在前款规定的基础上可酌情降低。第六十条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零星绿地面积。作为绿化景观组成部分的小品、亭台、水池、溪流、步道等,可一并计入绿地面积。仅采用植草砖铺装的停车位,按照铺装面积的30计入绿地面积;采用植草砖铺装的停车位,且每个车位种植一棵以上高大乔木的,按照铺装面积的50计入绿地面积。满足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可一并计入绿地面积。第六十一条居住区应根据规划布局相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绿地,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中心绿地设置内容与最小规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第六十二条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应标准控制。第六十三条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相关专业、专项规划的要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可结合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酌情增减。第六十四条无法一次性完成全部建设,需分期实施的居住类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项目的分期实施方案,提出分期实施建设计划。第四章交通设施规划管理第六十五条高速铁路两侧绿化保护带控制宽度自外侧轨道外缘向外50米;干线铁路绿化保护带控制宽度自外侧轨道外缘向外30米;铁路支线及专用线两侧绿化保护带控制宽度自外侧轨道外缘向外15米。高速铁路、干线铁路与公路及城市道路相交应采用立体交叉形式。新建铁路与规划道路相交,应按规划预留道路实施条件。第六十六条公路的道路红线按照其相应等级、规划功能及相衔接的城市道路红线宽度进行控制。城市规划区内高速公路绿化保护带控制宽度自围网向外不小于50米;国道两侧绿化保护带控制宽度为道路红线向外2030米;省道两侧绿化保护带控制宽度为道路红线向外1020米;其他等级公路两侧需设置绿化保护带的,控制宽度为道路红线向外不宜大于10米。第六十七条城市规划区内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相交需设置出入口的,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一级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相交,宜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采用平面交叉形式的,应当采取交通渠化方式并设置交通管制设施。第六十八条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个等级。城市道路的用地范围与道路红线一致。快速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070米,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60米,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540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5米以下。城市快速路两侧绿化保护带宽度为1550米。第六十九条规划宽度大于12米的城市道路应当设置人行道,人行道单侧宽度不应小于25米。在道路红线外侧设有宽度大于10米绿化保护带的,人行道可结合绿化保护带进行设置。宜结合各类城市绿地、公园、商业步行区设置与城市道路人行道相通的人行设施,以逐步形成城市内完善的步行空间系统。在设计城市道路人行设施时,应当按有关标准规范设置无障碍设施第七十条人行天桥或地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要求。有特殊需要并具备条件的,可设专用过街设施。第七十一条加油站、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选址除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城市内不应新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二)加油加气站城市内平均服务半径宜为0912公里;镇内平均服务半径宜为1014公里;沿公路设置间隔宜为78公里;为高速公路服务的应当设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三)排水泵站的设置应结合周围环境,并与居住建筑和公共设施建筑保持必要的防护间距第七十二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城市道路上可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一)道路上单向机动车道3条以上;(二)公共汽车流量超过100辆/小时;第七十三条在城市主干路及有条件的城市道路上宜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公共汽车专用道旁应当设置港湾式或月台式公交停靠站。停靠站站台可设置在道路绿化分隔带或人行道内侧(根据流量适当设计长度)长度仍不满足要求的可纵向间隔50米后增加设置停靠站站台。第七十四条镇区道路等级及宽度应当符合镇规划标准的要求。第五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管理第一节供水及排水工程第七十五条城市规划区内供水采用集中供给体制,城市内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作为自备水源。有条件的区域,应当逐步采用分质供水。供水管网一般应当设置为环状。枝状管网供水区域内不允许间断供水的,用户应当设置安全水池。第七十六条新建城市水厂、加压泵站用地规模应当按照规划供水量确定,用地指标应符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要求。城市水厂、加压泵站用地外围应当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的绿化防护带。绿化防护带内不得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及敷设污水干管。新建建构筑物与现状水厂、泵站用地边界的距离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不得小于10米。(建议供水公司提出建议)第七十七条城市(新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旧城区应当结合排水设施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城市规划区内污水处理采用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体制。不经过处理及处理后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第七十八条污水处理厂规划用地面积应当按照最终处理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符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应当采取防护措施,在厂区周边应当设置卫生防护带。环保部门审批的污水处理厂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生活居住类建筑。第七十九条城市中水站一般按地下式安排,并采取防护措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处理规模不大于1万吨/日的城市中水站,用地指标宜采用07平方米日/吨。中水站地上附属建筑物面积应当尽量压缩。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区域,可结合河道保护带设置地下式城市污水收集及中水设施,地上仍做为河道保护带使用,并强化景观及生态绿化设计,不得影响河道防洪除涝功能。第八十条排水泵站用地面积按照泵站性质、规模确定,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的要求。排水泵站应当采用独立院落,并设置围墙,与生活居住类建筑间应有不小于10米的防护距离。采用地下式布置的排水泵站且地面部分布置为绿化的,防护距离可适当缩小。第八十一条城市道路、广场铺装的基层、面层材料应按透水性结构设计。进行广场、绿地规划设计时,考虑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第二节能源工程第八十二条城市规划区内变电站结构型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城市内新建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应当采用户内式结构;(二)城市外35千伏及以上等级变电站可采用半户外式结构或全户外式结构。第八十三条变电站用地面积应当符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规定。第八十四条城市内新建10千伏配电所,应当采用户内式结构或占地较小的箱体结构,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需设置10千伏开关站的,宜与10千伏配电所合并设置。第八十五条35千伏以上架空高压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宜按表八进行控制,并符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的要求。表八电压等级(千伏)50033022011035规划走廊宽度(米)7545402520第八十六条电力线架空线路及电力电缆敷设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城市内新建22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应当采用地下电缆,无入地条件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宜沿道路绿化保护带、河道保护带同塔多回架设,且线路边导线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垂直投影不应侵占道路用地空间;(二)地下电力电缆宜采用沟槽方式或排管方式并在人行道下敷设;(三)同一路段上的各级电压电缆宜同槽敷设。第八十七条城市燃气主要由长输天然气管线供给,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作为辅助补充气源。第八十八条天然气门站、高中压调压站、储配站等设施位置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燃气专项规划中确定。天然气门站用地面积不宜大于15公顷,高中压调压站、接转增压站、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用地面积不宜大于10公顷,储配站用地规模根据调度储气量合理确定。各级调压站与周边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当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第八十九条燃气管道压力大于40兆帕的超高压燃气管道,管道保护距离应当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九十条燃气管道敷设除满足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压、次高压、中压输配管网宜成环状布置;(二)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下穿越,但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除外;(三)燃气管道不得在动力和照明电缆沟道、易燃易爆材料堆场、腐蚀性液体堆场、铁路车站及货场内等场所敷设;(四)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不得在高压供电走廊下、桥梁上敷设。第九十一条城市内供暖采用大集中供热系统。城市热源位置、规模由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确定。城市供热工程应当明确服务范围,在服务范围边缘供热管网不得重复敷设。结合城市道路建设,逐步实施城市供热管网“汽改水”节能改造。第九十二条城市热源厂、锅炉房、加压泵站、隔压换热站等城市供热设施用地规模应当通过设计合理确定。第三节管线综合第九十三条市政管线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一)电力电缆、给水配水管线、中水配水管线、燃气低压管线宜设置在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下。(二)电信管孔、热力管线、给水输水管线、中水输水管线、燃气中压管线、电力排管、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宜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下或者机动车道下。(三)各类通信管线(含广播电视)应当同沟共井埋设。(四)给水管线、电力电缆、供热管线宜在道路西侧或者北侧敷设,通信(含广播电视)电缆、燃气管线宜在道路东侧或南侧敷设。(五)城市内新建线路应采用地下电缆,现状架空线路应当结合城市建设逐步入地敷设。第九十四条新建市政管线宜在道路红线范围内敷设;不宜开挖路面、道路内无敷设空间且道路两侧有绿化保护带的,可在绿化保护带内设置。城市快速路机动车道下不宜设置市政管线。规划宽度小于30米的城市道路,各类市政管线应当单排布置。规划宽度3040米的城市道路,可双排布置电力电缆、供水配水、燃气低压管线。规划宽度大于40米的城市道路,可双排布置通信管线、排水管线。新设各种电力变压器、通信交接箱、燃气调压器(箱)等设施,不得占用城市道路的盲道。第九十五条为避免重复开挖,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管线工程应当同步设计并实施。新建道路内的各种管线应当预留支管或者接口;各种管线的附属设施以及专用管线,应当设置在城市道路红线以外。第九十六条下列地点不宜新建管线,确需建设的应当采用非开挖技术措施(一)竣工十年内的城市快速路;(二)竣工五年内的城市道路,或者竣工三年内的大修城市道路;(三)市中心交通繁忙的道路交叉口,以及商业网点集中的路段。第九十七条当遇下列情况时,市政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一)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建设轨道交通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二)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三)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四)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五)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六)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七)开挖后难以修复的路面以及某些特殊建筑场所。第九十八条各类市政管线交叉及垂直排列顺序应当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第四节环境卫生工程第九十九条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一百条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等城市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应当在城市以外(不准确,请重新界定)集中设置,用地周边应当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