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书_第1页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书_第2页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书_第3页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书_第4页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申报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所属专业大类加工制造类项目学校盖章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所属市州长沙市项目负责人项目联系人办公电话手机号码联系方式电子邮箱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制1目录序言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二)建设基础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二)指导思想(三)基本思路(四)建设目标三、重点建设内容四、主要保障措施(一)机构设立(二)保障机制(三)过程管理(四)经费保障五、实施步骤六、经费预算2序言根据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精神,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对照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试行)的标准组织进行了自评和调查论证,结合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认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具备申创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基础条件;同时,向县、市教育局进行专题汇报,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鉴此,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决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申报“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并组织编订本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对接宁乡经济开发区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宁乡县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南,以湖南省中等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要求(试行)为标准,将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性特色专业。打造宁乡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引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本项目建设规划书由文辉、吴治国、肖义军、罗脉、陈坤、毛先锋等同志负责起草编制,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党委、行政召开专门会议审定通过。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我国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人才的需求分析3电子电器行业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新技术最多,产品使用范围最广,影响老百姓生活最深的一个行业。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洗衣机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电冰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6,空调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据美国器具杂志的分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家用电器白色家电制造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电子电器行业一般可分为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办公自动化设备三大部分。白色家电包括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电风扇、冷冻箱、微波炉吸尘器和电饭锅等;黑色家电包括电视机、组合音响、汽车音响、录放像机、摄像机、收录机、激光唱机CD机、激光视盘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微机、传真机、速印机、电话机、手机等。电子电器行业是一个技术领先,渗透到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行业,电子行业群多,行业岗位人才需求量大需要大量一线初级、中级操作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产品营销人员和售后维护人员。2区域经济发展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需求分析宁乡为130万人口的大县,改革开放以来,宁乡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基础雄厚,全县拥有3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形成了建材、机电、化工、矿产、食品、服装六大支柱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家用电子产品畅销,镇、乡、村的售后服务人员需求量大增;“农业、工业、商业”等行业的用电快速增加,农村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工技术、电力安装与维护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初级、中级技术人员需求量急速增大;宁乡近年发展起来的电子企业如湖南省宁乡县银河电子有限公司、湖南玉潭电器有限公司、宁乡县瑞良电子有限公司、宁乡悦驰电子有限公司、宁乡县4新量电子科技厂、宁乡县华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宁乡县流沙河镇宏博电子厂、宁乡县科信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宁乡县沙田乡铭达电子厂等大都以电子产品生产为主。学校所在的工业园区周围大、中型电子企业达12家之多,以此辐射全县各乡镇小型电子生产厂达十几家。这些大、中型企业将急需大量生产和管理一线专业技术员工。3电子电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电子电器产品使用范围之广,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之深远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现在每年生产的电冰箱、电视机、空调器、PC机、电话等几十种电子电器产品,多则超过千万台,少则有百万台。这些产品90均在国内销售。现在每个家庭所使用到的电子电器产品少则几种,多则几十种。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每天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器设计与生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而掌握电子新技术的设计与生产人才奇缺,各电子企业急需一大批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中等技术应用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电子设计加工人员短缺100多万。因此,电子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4政府、教育两级部门高度重视,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为我校电子电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009年6月,我校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亿元在金洲新区建设全新的职教中心,已于去年8月份实现了整体搬迁。其中,新校区实训楼、实习车间面积达5000M2,本专业新投入实习、实训设备100多万元,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为加快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电子电工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二)建设基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有着26年办学历史的品牌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明显。1依据市场调研,探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我校“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必须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每两年一次专业市场调研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技术与技能的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2009年又建立了由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建立了“专业园区”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章程及具体实施办法。对接园区经济,学校不断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利用寒、暑假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深入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另一方面,每年均邀请园区企业专家参加专业调整和课程开发研讨会,共同修改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学校与宁乡瑞良电子、长沙威胜电子签订了“电路板安装、维修合作协议”。另外,通过学校培训中心,为宁乡三博士电器、宁乡世宁电器科技进行员工岗前培训、员工操作技能定级考核等,实现校合作企互利双赢,也为学校培训创收开辟了途径。3积极探索了“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创办于1985年,2005年被长沙市教育局认定为长沙市重点建设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区域和行6业经济发展培养企业一线所需的技术工人。26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是学校的传统专业,又是拳头专业,为社会输送了3000多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本形成了适应本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为本地域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4初步形成了由“模块课程学习板块”组成的“大专业、小工种、多方向”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工作任务特点,确立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内容,组织模块教学内容,确立课程门类,形成“学习板块”。5拥有一支本科学历比例占90,高级以上职称比例占20,实践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人数达20人(兼职教师4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6拥有功能较完善、设施较完备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现拥有电子电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电子产品装配、制冷空调模拟实训、制冷基本技能实训、维修电工、多功能机房(电子CAD)、PLC、音视频设备维修等基础类实验实训室和专业类实验实训室共11个;拥有威胜电子、瑞良电子、美的空调等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7日益丰富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我校现已建设好功能齐全、运行流畅的校园网,所有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都并入了校园网,电子电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空调原理与维修都已转换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等)。可网上学习、在线辅导,实现教学和学习资料共享。8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制度7我校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信息化管理,创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全面建立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形成根据市场需要实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机制。电子专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课时比例为223;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9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效果好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在校学生规模现已达360人。每年市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100;毕业生就业率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3,企业满意度高,就业学生收入高,家长反响好,如赵新宇,99年毕业于我校电子专业,现任天津奥林华诚集团董事长,天津湖南商会副会长,年薪达100万以上。我校确定了“服务县域经济、推动富民强县”、“从学历教育为主转移到学历教育和培训同步”的工作思路。利用专业教育资源,开发了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项目,每年培训达1000人;为宁乡瑞良电子、宁乡三博士、湖南华良电器等企业开展了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10示范引领作用我校电子电器应用维修专业成为我县职业教育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县潇湘、恒宇等民办职业学校培训电子教师多次;培训宁乡农民工达600多人;为我县电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如谭建民老师为湖南华良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设计了多功能消毒鞋柜,文辉老师为宁乡长城节能灯公司设计了高效电子整流器,文辉、吴治国、胡杰、张寿军等老师多次下乡进行电工培训。8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虽然具备了建设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与宁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与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1、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方面,合作的范围比较窄,形式单一,融合的深度不够,企业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运行机制需下大力气完善。2、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结合、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的结合、实训环境与生产环境的结合等方面仍然不足,需要进一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型设计。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改革方向的专业带头人和企业兼职教师,尤其是需要加大对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的引进力度。5、在教学实验实训配套建设方面,校内实训条件在规模、水平和功能等方面都有待继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仍需完善,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6、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建设省示范性特色专业为契机,加大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9条件建设、相关专业群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创新办学特色,提高服务辐射能力,为提升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主动适应湖南省大力发展经济的新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走校企合作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落脚点,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依托企业,服务社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办学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本专业又好又快发展。(三)基本思路根据学校“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信息化、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基本定位,依据“教育理念是先导、课程改革是核心、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实训条件是基础”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专业建设的科学管理,规范专业建设的管理制度;坚持校企共建,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础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完善教学考评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1面向企业,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10学一体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与企业共同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合作完成学生顶岗实习,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2立足产业,打造示范示范特色专业紧扣宁乡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向,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工学一体化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创新管理机制,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实力和办学水平。专业建设的主线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岗位群整合设立专业群,以岗位群职业所需知识、素质与关键能力培养设立专业方向,以企业就业岗位需求通过细化服务面向构建专业教学体系的原则,创建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的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设计。开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形成以综合素质养成为主线,职业岗位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3依托行业,打造卓越“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以“双师型”建设为核心,充分吸收企业管理、技术骨干,充实本专业的教师队伍;根据专业的调整和改造,调整师资进修、培训的比例。充分重视对中职11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培养,构建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若干支优秀的教学团队。4贴近岗位,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致力于工学结合,建设课程体系系统化,科学设置与岗位能力相匹配的课程模块,建立起工作岗位基本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素质和拓展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5加大投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将按照现代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管理运作模式的特点,改进和完善实训车间的环境设计、工位设置、操作流程、人员配置,以及环保与安全要求等,提升实训基地(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建立起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开发和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6增强社会服务,扩大辐射力不断增强本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辐射力,依托职业技能鉴定站,为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为职业学校提供师资培训和学生实训,使本专业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电子电工类的劳动力职业能力“加油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成为宁乡县农民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基地。(四)建设目标1建设总体目标(1)不断完善“专业园区”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把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社会认可度高、辐射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示范性特色专业。(2)立足湖南省的电子电器行业,对接县域内的相关企业,形12成以培养电子产品制造、安装调试与维修等技能为核心的“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教学体系,提高本专业服务于湖南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的能力。把本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校企合作紧密、实训设备齐全、师资队伍一流的重点专业,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2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宁乡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情况,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在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维修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术能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主要面向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企业、销售和维修服务部门,从事日用电器、音频视频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装配、调试、销售和检修等工作。其主要的业务工作岗位群是在生产部门,可以从事电子电器设备和相关产品的技术工作;在维修部门和检验部门,可以从事电子电器设备的修理和检验工作;在营销部门,可以从事电子电器设备的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工作;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宾馆,可以从事电子电器设备的保养、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对接电子产品生产产业,构建基于电子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销售、维修等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13养方案。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和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把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建设实用电子电工技术、电气控制与维修、制冷空调原理与维修、电子CAD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3本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色校本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3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对现有的家电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制冷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等实习实训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二是利用学校创建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的契机,按照现代电子专业实践教学设施标准,增建小型中央空调模拟室、单片机实训室、PCB制板实训室等。通过三年建设与努力,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教学条件要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实验实训设备技术含量高,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100。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课余向学生周开放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实训的时间15小时以上。重点建设宁乡县职业中专家电维修部、美的电器宁乡售后服务部、宁乡瑞良电子三个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电子电器各专业方向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要求,满足建设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一流的校外实训基地设施需求。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术应用能力强、教学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到2013年底,专业教师达到30人,其中,兼职教师10人,专任专业教师中,副高或相当职称以上职称比例30,双师比达到90,5位能引领本专业发展的省市级专业带头人,1410位中青年的骨干教师。5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目标完善政、校、企合作的运行与管理体系建设,编制政、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流程、职责,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对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任务的分担机制。完善基于“专业园区”的校企合作运行与管理体系建设,建设校内模拟加工和真实生产车间机构设置、员工职责、材料与产品生产与管理、车间作业规范等运行管理制度。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立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流程和各部门的职责,制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企业管理制度,编制学生顶岗实习日志、教师顶岗实习指导周志等记录文件,制定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3预期效益专业建设效益。通过实施示范建设,构建“工学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示范专业体系,将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引领专业建设发展方向,辐射和带动湖南省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建设效益。通过实施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构建工学一体化等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4门,新编专业核心教材实习指导书3本。核心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形成具有中职教育示范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效益。通过实施示范建设,按照“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思路,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人才库,逐步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机制。15实训基地建设效益。通过实施示范建设,新建1个校内综合实训中心,新建实训室4个,改造扩充规模2个实训室,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个,并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进一步充实实训软硬件资源,实现示范建设专业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效益。通过实施示范建设,建立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岗位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制度等规范文件,开展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队伍培训,构建适应“顶岗实习”、“跟班实习”、“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效益。通过校园思想文化、形象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种文化建设,全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实践氛围、鲜明的职业特征,形成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文化励志、文化奠基,成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社会能力建设效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宁乡经济建设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办学为载体,建设期内累计为职业学校师生、企业职工、下岗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创业培训2000人次以上,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重点建设内容(一)完善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1建设目标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16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实时跟踪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与技能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建设思路依据专业市场调研,适时动态调整专业结构。3建设内容每年开展一次专业市场调研,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技术与技能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4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如表31表31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年度经费投入(万元)序号建设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0102012市场调研0202013电子新岗位、新技术调研020201小计050603总计145保障措施教务科教研组工作制度中明确了专业调整措施,及责任制度。(二)形成互利共赢的“专业园区”的校企共建合作机制1建设目标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形成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校企共建、工学结合、企业冠名办班的“专业园区”的校企合作机制。2建设思路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成立校企联盟理事会,着力制订人项目教学校内基地建设校外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师资队伍17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推进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在创新多样化办学模式方面构建长效合作机制。3建设内容4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如表32表3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及资金预算表年度经费投入(万元)序号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2011年2012年2013年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完善由学校、企业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0303042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专业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计划、课程体系改革及校本教材开发12153师资队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委派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员工培养0505054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报告会与职业素养宣传020303185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完善“校企共建”的运行机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0202026建立健全“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文件、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顶岗实习应急预案、企业顶岗实习协议030303小计253632总计935保障措施(1)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2)成立项目建设监督机制(3)建立责任人的奖惩制度(三)健全“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目标以专业特色为品牌,努力完善“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园区企业提供“理论够、技能强”的实用型技能人才。2建设思路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基于“零距离”就业和服务园区经济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突出“就业、个性、发展”的工学结合育人思想,逐步为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3建设内容1完善“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为贴近企业需求,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缩短19日常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不断优化运行机制,定期测评运行效果,确保“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长期有效地运行。为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建3个工学结合项目教室,使学生实验性实训与生产性实习合二为一,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整合,构建以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校内工学交替的形式;对已经具备良好基本技能的高年级学生,主要在合作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加强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锻炼,缩短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2实行冠名办班的订单式培养。本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由合作企业相关人员、行业专家和本专业教师根据企业对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实际需要共同制定,按企业具体岗位的需要采取“校内工学交替校外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毕业时,企业从中选择适用的人才录用,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3)完善顶岗实习机制。加强校企顶岗实习制度、学生管理考核办法的建设,实行边学习,边培训,边上岗,达到“无缝对接”。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形成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符合企业需求,并力争使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达到100。4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表33才培养模式进度与经费表资金预算(万元)序号建设项目2011年2011年2011年责任人1工学交替方案制订与运行333沈平2顶岗实习方案制订与运行222李波3订单式培养方案制订与运行333李波小计88820合计24(四)全面构建适应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1建设目标形成由“模块课程学习板块”组成的“大专业、小工种、多方向”课程体系2建设思路学校依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特点等,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学方法上加大“教、学、做合一”的力度,根据专业特色和学校实际,充分加强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力度。精心组织并实施毕业实践环节,形成以学生作品为主,以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为辅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有效地实施双证书教育;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态度、职业态度、身心健康的培养,健全学生的评价体系。3建设内容(1)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工作任务特点,确立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内容,组织模块教学内容,确立课程门类,形成“学习板块”。使教师的教学有目的,学生的学习有目标。具体培养方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专业教育阶段,主要培养专业通用能力;第二阶段为小工种(模块化)教育阶段(含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工种岗位特定能力(相应特种职业资格证)。如表34表34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学习领域归纳21工作岗位学习领域职业能力家用电子产品电子电工基础、家用电子产品具备电子产品维修工初中级能力制冷空调设备小型制冷设备、家用空调器、中央空调具备制冷空调维修工初中级能力电子产品营销电子产品检测、市场营销具备产品的营销策划能力维修电工电子电工基础、低压电器设备与维修农村实用电工技术具备维修电工初中级资格能力(2)在现有“分层次、模块化、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双证书、工学交替”,实现工学结合。(3)按岗位群将每个岗位层次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组合出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最终构建层次化、模块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4)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根据“模块课程学习板块”的课程体系,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进度,建设制冷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电子CAD、实用电子电工技术、电气控制与维修4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制冷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制冷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建成为体现“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色校本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具体如表3522课程开发流程表35优质核心课程实施计划表序号课程名称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资金预算万元1电子CAD借鉴国内外优质教材资源进行课改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实训指导教师162实用电工电子技术借鉴国内外优质教材资源进行课改制定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案253电气控制与维修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164制冷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制定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和实习指导书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新工艺、新技术聘请企业技师担任兼职教师25合计824保障措施(1)学校成立领导督查小组(2)申请各级拨款保证经费运行(3)设立奖励制度(五)建成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231建设目标建成一支在数量上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现场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培训面达100。2建设思路通过“聘”、“引”、“培”等多种方式。到2013年底,专业教师达到30人以上。其中,兼职教师9人以上主要负责专业技能实训、生产性实习指导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培训讲座,专任专业教师中,中高(或相当职称)以上职称比例达30,“双师型”比例达到90,具有5位能引领电子电器专业发展的省市级专业带头人,9位具备较强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将兼职教师队伍按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师和顶岗实习指导师四类进行聘用与管理,将他们的待遇提高到与专任教师一致,切实保证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25以上。3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1)专业带头人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对现有肖义军、文辉、张命军3位老师省市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基础上,继续培养23名在本专业领域能熟悉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省市级专业带头人。如表36。表36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与经费预算年度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培养效果经费预算2011肖义军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国内外电子行业最新发展动态2万24文辉职业教育应用理论调研掌握国内外最新职业教育应用成果撰写发表优秀专业论文年张命军新技术学习与交流了解国内外行业最新发展动态05万肖义军文辉行业企业调研考察科研了解电子产品最新制造工艺05万谭建民吴治国2012年胡杰学术培训活动园区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技术与专业工作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课题研究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万谭建民吴治国2013年胡杰学术交流活动横向课题研究行业企业、高校调研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与研究结合学校,用最新的国内外职业教育应用成果指导专业建设结合行业企业实际,进行横向课题开发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5万合计75万(2)骨干教师建设对中级职称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提升其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的骨干力量。如表37表37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与经费预算年度培养人次培养方式培养效果经费预算20113各模块新技术培训、教育理论学习成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骨干力量。15万20123各模块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业与课程开发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15万20133学术交流、企业锻炼、承接课题进行科研课题开发撰写发表专业建设论文2万合计5万引进新教师的培养25表38引进新教师培养计划与经费预算年度培养人数培养方式培养效果经费预算2011年3教育理论学习,现场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双师培养1万2教育理论学习,现场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双师培养06万2012年3学历提升、新技术培训,专业技术深造双师培养1万2教育理论学习,现场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双师培养06万2教育理论学习,新技术新专业技能培训双师培养1万2013年2学术交流,企业调研双师培养2万合计62万教师职称结构的改善根据现有专业教师队伍情况,按照省示范性专业教师职称结构要求,为专任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压上担子,指定任务进行课研、课改,使之专业务不断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职称结构符合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要求。3教师团队建设(1)结合本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要求,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的研究。到2013年,建成由肖义军牵头的新电子产品方向,吴治国牵头的电气控制方向,文辉牵头的家用电器方向专业教学团队。每个团队至少邀请现场专家12人参加。主要工作为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工学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特色教材的研究;企业26“订单式”培养方案的研究;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国家、省部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等。(2)专业技能实训团队建设以文辉老师牵头、各部门协助建设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专业技能实训团队。按新校区本专业基地建设要求,每一实训项目有12名(一名来自企业)实训指导教师的储备。到2013年全部完成各实训项目的技能实训团队建设。(3)科研团队建设由谭建民老师牵头的科研建设团队。团队成员为专业科研能力强的专任老师、企业兼职老师、企业科技开发专家,负责专业横向课题、应用项目的研究。建立技术咨询推广机制,为电器产品提供工艺规划、技术革新、设备开发等服务。通过3年建设,团队逐步从建立、项目开发,到最后实现公司化运作。4企业兼职教师建设将兼职教师队伍按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师和顶岗实习指导师四类进行聘用、培养与管理,将他们的待遇提高到与专任教师一致。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30名以上兼职教师资源库。按设计、工艺、管理、检验、技能等专业方向进行分类管理,每学期有8名以上到学校或企业担任教学或实习指导。切实保证兼职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同时,建立兼职教师激励与淘汰机制,使兼职教师从聘任、培养到管理都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5资金预算。如表39表39师资队伍建设总经费年度预算表27经费预算万元项目名称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小计专业带头人培养3554125骨干教师培养151525引进新教师培养1163662教师职称结构改善02020206教学团队建设151525兼职教师建设1113合计771081282335、保障措施(1)明确责、权、利。(2)建立团队作用评估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六)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工位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1建设目标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硬件基础。到2013年建成充分体现本专业特色和办学水平,数量和质量上均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并体现生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建设思路学校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实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开展产教结合,把实验实习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实习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建设内容(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28一是借学校整体搬迁的契机,采用“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设备、人员、技术;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优先投入,优先发展。现拥有基础类实验实训室和专业类实验实训室共9个。见表310。表310专业实验实训室及资金预算总表资金投入(万元)序号实验室名称主要配置及功能建设方式2011201220131电子电工实训室电工基本实训数字模拟电路实训信号与系统实训已建(维护)0303042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项目电子产品焊接组装调试实训已建(维护)0303033PLC实训室PLC基本技能实训、PLC模拟控制应用实训变频器、触摸屏的综合应用技能实训已建(维护)0404044电冰箱、空调器模拟实验室电冰箱电器元件及电路空调器元器件及基本电路冰箱空调的运行监测已建(维护)0202025制冷基本技能实训室制冷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技能空调器安装与维修空调器元器件及基本电路检测已建(维护)0607086多功能机房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训电子CAD实训已建(维护)0202037音视频设备维修室电视机维修实训VCD、DVD维修实训音频设备、功放维修实训已建(维护)0707088维修电工实训室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训配电板的安装实训已建(维护)04040529序号实验室名称主要配置及功能建设方式资金投入(万元)201120122013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实训9家用电器维修室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电饭锅维修实训已建(更新)3023510电动机装配与维修实训室电动机故障维修实训单相、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绕组的重绕工艺扩建5080811小型冷库及中央空调实验室冷库常用器件和系统组成中央空调的系统运行和维护计算机组态监控和远程控制的实现方法和实际应用待建150212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实验室万用表、示波器、综测仪、频谱分析仪的测量使用与保养风炝,烙铁的使用及保养BGA,CSP、贴片元件焊接技术手机主板的焊接工艺待建120213单片机实训室单片机应用实训考核单片机开发综合实验箱单片机控制的模拟实训系统待建160214印刷电路板工艺实训室PCB板的制作工艺实训待建1003小计11157289合计772二是按照现代电子电器专业实践教学设施标准,以校企合作方式增扩建单片机、中央空调等5个实验实训室。通过三年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能同时容纳300人进行实践教学;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100,完好率90以上;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总课时的60以30上。使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成为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的“技能教室”,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项目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课余向学生周开放时间15小时以上。同时,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还能充分发挥其四大功能一是满足校内学生各种技能培训的需要。二是为县电子电工行业提供各级各类培训、举办技能比赛、专业人才选拔交流等活动;三是承担电子电器、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与培训,及进城农民工提供电子电器、维修电工方面技能的培训。四是承担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与继续教育。4项目实施计划与资金预算(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园区企业,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将与楚天科技、华良中意、威胜电子、美的空调、湘炬智能电子等十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实习、“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以满足电子电器各专业方向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要求,不断创新“校企互动”。5保障措施(1)争取政策支持(2)企业援助(七)建设优质共享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1建设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建成一个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素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图书阅览室和网络学习平台,支撑随时学习。2建设思路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贴近岗位实际工31作,对接职业标准,构建适应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3建设内容(1)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新校区现有基础,建设2个平台。一是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校内资源共享;二是电子电器示范性特色专业网站建设,扩充专业教学资源,继续依靠湖南省职教新干线平台,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公开与共享。(2)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使专业主干课程拥有与现场专家共同开发的融技术先进性、教学互动性、实践标准性、内容科学性为一体的电子电器专业系列校本特色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3)纸质图书资源建设继续订购本专业新书、期刊资料,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保持生均藏书30册以上;通过企业参与,教师下企业调研等形式,收集专业职业岗位新标准、新要求,补充到专业教学资源库。(4)多媒体课件、教案开发组织教师不断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提高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覆盖率。3年建设期内,每年完成1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建设网络课程、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库等教学资源;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教师上传教学资料,学生上传学习资料,实现教学和学习资料共享;4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实行数字化教学。324、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表311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与经费预算表经费预算万元序号项目名称2011年2012年2013年小计1课程改革研究11132课程标准建设050202093校本教材建设2522654资源库建设1050525信息化平台建设1126专业教学资源库151515457更新图书资料2225658多媒体课件开发11139职教新干线空间02020206合计7710499285、保障措施(1)成立建设小组,明确责任人制度(2)经费专款专用、年度审计。(八)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1、建设目标建立健全以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信息化为目标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体系。2、建设思路根据当今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学校实际,通过校企共建,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法完善专业教学工作和常规管理工作制度。3、建设内容33(1)继续完善和执行实验实习制度,设备使用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维修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使实验实习设备的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制定相应实验室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安全地学习提供保障。(2)学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规范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职责。二是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机制。教务科和专业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安排、教材开发与组织、教研教改、落实教学环节;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设立质量督导办,及时对教学进行督促检查和反馈,纳入月绩效考核。三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度。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质量。4、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表312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计划表完成时间项目内容资金预算2011年完善实验实习制度、实习实训设备使用规范和实验实训安全条例完善教师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师理论和教学质量评价办法1万2012年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05万2013年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毕业生评价体系05万合计2万5、保障措施34(1)成立领导小室和督查(2)建立负责人责任制(九)加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1建设目标专业建设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技术服务与推广基地。2建设思路加强专业教学,提高毕业生质量。增强本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辐射力,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