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_第1页
二年级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_第2页
二年级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_第3页
二年级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_第4页
二年级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国学校本教材目录一、总序二、入则孝三、出则悌四、谨五、信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释文弟子,学生也。学是学习。生是生活。规是规定。依老师(圣贤)的规戒在日常生活确实奉行。心行自然容易得定(不散乱)。孔子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逾矩是规(善)。从心所欲是定(巧)。”圣是圣贤此根据圣人孔子的训示。中国历史上的圣贤都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规范。弟就是悌,做人首先一定要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其次在言行要谨慎,时时提醒在做人处事要诚信。信包含仁义礼智信。广泛来爱护一切大众。众指生活环境。而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以上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心力,再来学习知识。孔子的有关资料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家世与生平孔子是鲁国人,其先祖乃宋国贵族,为商人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72岁时娶18岁的颜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徵在曾见到麒麟。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孔子像宋马远孔子生而首上圩顶2,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周时尺寸,大约1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思想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思想核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有三种看法仁,礼,仁与礼。人生境界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命题。有一次,樊迟就此请教,孔子说“爱人。”很多学者指出,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爱有差等。但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仁的原则在于博爱。颜渊也曾问仁,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解释同样颇具争议,但至少指示了礼的重要性。不过,孔子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礼是外在的规范,而仁才是内在的德性。根据仁的原则,人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孝,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当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孔子告诉子贡可以一生奉行的恕。恕是一个基本原则,孔子告诉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和文采两面均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泰(安舒)而不骄(傲慢),小人骄而不泰。”【问题与思考】1、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吗2、你能说说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吗二、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释文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马上答应不可借故拖缓。父母交待的事情,马上去做,不能偷懒。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敬听从。父母的责备,必须顺受奉承。冬天要使父母温暖,夏天要使父母清凉(即使父母温心、开心)。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向父母问好。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一定要面告母(表示要负责有交待)。起居要遵守规律学习态度不要时时改变。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事例一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事例二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事例三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事例四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问题与思考】1、在家中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2、你和父母吵过架吗你是怎么处理的3、假如父母偷看了你的日记或信件,你会怎样对待父母怎样处理此事【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释文事情虽然很细小,不要任意去做。假如任意去做,自己的道理就有亏损。东西虽然很小也不可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隐藏就会让父母心里伤心。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小故事】汉朝时的文帝,叫做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文帝的天性,生成是很孝顺的,他虽然做了皇帝,每天要处理的公务都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忘记到母亲的房间进行问候;朝朝夜夜,奉养这位母亲,从来没有懒惰的意思。有一次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后,把侍奉母后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文帝服事他母后的病,总是殷殷勤勤,看护得精心周到。夜间睡的时候,眼睛也没有闭好,衣带并没有解开过,没有睡一个安稳的觉。对于母后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确定热度和甘苦(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常言道久病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个年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后的身体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母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古诗词赏析】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问题与思考】当父母有错误时,你是怎么做的三、出则悌【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释文称呼长辈不可以连名带姓,在长辈面前也不可以炫耀逞能。长辈站的时候,晚辈不能坐,长辈坐的时候,叫我们坐下才能坐下。在长辈面前,说话的声音要低,但是低到听不见,却又不合适了。事奉叔伯等长辈要跟事奉父母一样,对待堂表兄长等要像对待自己兄长一样。【小故事】张释之敬老张释之是西汉法律学家,法官。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生卒年不详。汉文帝元年(前179年),以赀选为骑郎,历任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景帝立,出任淮南相。张释之对文景之治的实现,是有重要贡献的。有一信奉黄老的道家老者来到了张释之的府衙门前,这位老者姓王,人们尊称他为王生。王生老人见到张释之后,当着众人对他说道“你给我把鞋和袜子脱下来。”张释之没有犹豫,蹲下身子给他脱掉了鞋和袜子。过了一会儿,王生老人又对张释之说道,“你再给我把袜子和鞋穿上。”张释之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又异常平静地当着众人给他穿好了袜子和鞋。王生老人看了看张释之,然后哈哈大笑,扬长而去。所有看到这景象的人都很生气,很多人当场就指责他这是在戏弄朝廷命官,直到王生站起来走了,指责之声仍然不绝于耳。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在纷纷指责这位“为老不尊,老不知耻”的王生老人。王生的一位老友为此专门找到他家,当面质问他为何如此羞辱张释之,只听王生老人慢慢地说道“张廷尉为我们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他是深受我们老百姓爱戴的清正廉明的好官啊。可是你知道吗他现在有了难处了。我一生贫贱,也没有什么别的能力来帮助他,只好用这种羞辱他的办法来进一步地提高他的声望,现在,当京城里的人都在骂我为老不尊,老不知耻的时候,他的尊老敬老的美名也就同时传遍了天下。如此以来,全天下的人都在关注张廷尉,我想,他的处境也许就会好的多了。”【尊长名言】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四、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释文早晨要起得早,夜晚要睡得迟(不可过迟),人很容易老了,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时间。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同时还得漱口刷牙,大小便后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纽扣必须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好绑好。放置帽子衣服要有一定的位置,不可以胡乱放置,否则容易使衣服脏污。穿衣最重整洁,不在华丽,要配合自己的身份,大小长短要适合自己的身材。【小故事】囊萤照读晋代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但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因此浪费晚上的时间他觉得十分可惜。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他见室外到处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几十只萤火虫吊在书本的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节俭的晏婴晏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辅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堪称是三朝元老。晏婴虽然身居相国的高位,但是生活却非常的俭朴,一件狐皮袍子一穿就是三十年,不仅自己不讲究吃穿,还严格要求家人不穿丝绸,不戴昂贵首饰。齐景公十分器重晏婴,多次封赏,但都被他拒绝。晏子认为,在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才能领导百姓,改善社会风气。齐景公看晏子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地势低洼、潮湿狭小、脏乱嘈杂、尘土飞杨,不是一个良好的住所,便想帮他换一座干爽安静的新屋。晏子不肯接受,委婉的辞谢,说我的祖先世代居住在这里,我还担心才德不足,没有资格继承这所房屋,因此能住在这里我已经很满足了。而且这里靠近市场,早晚出去买东西都很方便,又可以多了解民情,实在不敢再劳烦君王为我另建新屋。【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问题与思考】说说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饮食、勿拣则、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释文对于饮食不要挑剔偏食,饮食要适量节制,不可过量。年纪还小时不能饮酒,饮酒过量导致酒醉不但对自己的身体不好,而且行为最容易犯错失态。走路不慌不忙,站立姿势端正,作揖鞠躬身体要深圆,外表仪容要恭敬。走路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歪斜不正,坐时双脚不要叉开,更不要摇摆小腿(包括大腿)。三种走路姿势可以治病坚持步行有很多好处,能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其实,除了健身外,一些特殊的走法还能防治多种疾病。扭着走据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老师介绍,有效地扭着走有点像竞走,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特别是对于减少直肠癌的高发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赵老师解释道,人的内脏器官在胸腔、腹腔内由极细的网膜悬挂着。当我们坐或躺着的时候,内脏是极其拥挤地“堆”在一起的,当身体抖动起来时,身体的内脏就会因获得活动的空间而倍感“舒适”。所以大步走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肢体动作,比如腰部的扭动等,会有效刺激内脏的搅动,相当于“按摩”我们的心、肝、胃、肠等内脏器官,可以有效地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抬腿走抬腿走,就像走正步一样,不仅可以防治跌倒,还可以防止疝气。赵老师解释说,在脊椎骨两侧的前面有两条肌肉叫卡腰肌,卡腰肌对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这种功能性退化就容易引起疝气,尤其是越瘦的老人越容易得。但是如果每天坚持定时定量的正步走,就可以达到预防老年人疝气的效果。弹力走赵老师认为,很多人长脚垫,跟缺乏脚部锻炼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不锻炼脚部,就容易使脚底的肌肉退化。其实,脚底肌肉不单单起到支撑脚弓的作用,脚部的血管必须依靠脚底健康的肌肉保持良好的状态。而现在很多人走路都是甩着大脚片子,脚不用力,这也是脚容易骨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会弹力走,并且每天这样走,那么每走一步就会使脚下几十块对生命非常重要的肌肉保持健康的活力。赵之心老师信心十足地说“凡是有脚垫的人,只要坚持弹力走,三个月以后基本可以使脚垫减轻或消失,而且可以降低脚踝骨骨折的几率。”嵇康的养生之道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嵇康生的极其俊美,晋书很严肃,极少在人物的相貌上花费笔墨,对嵇康却破例作了详尽描述“身长七尺八十,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这不仅靠的是先天的因素,后天嵇康的修养和才气也是加重了他的气质和风度。那么嵇康是如何养其形的呢他崇尚的养生方法又是什么呢嵇康他崇尚老庄学说,信奉服食养生之道,所撰稽中散集重点论述养生之道,世称养生论。在养生论中,嵇康首先提出“导养得理”,可以延长寿命的观点。嵇康说聪明的人懂得,人的形体必须依赖精神才能形成,精神必须借助形体才能存在而生命的正常活动,最容易遭受破坏。因此应当以陶冶情性来保养精神,使心智安定来健全体魄情感上不产生过分的爱恋和憎恶,意念中不留下过分的忧愁和喜悦清静淡泊而不妄想,从而使气血平和而保持健康。再加上呼吸吐纳,服食药饵,使精神形体结合在一起,表里之间相互协调,如此就能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嵇康认为,声色酒食容易损伤形体,喜怒思虑容易耗伤精神,精神活动、生活方式的失常,是减损寿命的重要因素。所谓“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措身失理,亡之于微。”而“情虚静泰,少私寡欲”等养生之道,可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快来行动吧】制定一个时间安排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实时还、后有急、借不难】释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公开向人请求,如果对方不知道就拿去用就是偷窃了。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给人家,以后如有急需用到时,要再向人借就不会发生困难。【诚信小故事】宋濂借书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问题与思考】1、找找你还有哪些不足2、制定出以后的改正计划。五、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释文凡是说出口的话守信为第一重要、欺诈与妄语怎么可以呢话说得太多不如少说话,每句话一定要实在,不说谎,不可以花言巧语。奸巧、花言巧语、下流骯脏的话,一般老百姓粗俗骂人的话,一定要戒除不可染上。凡是看的不是很真实不要轻易说出口,凡事知道的不够确实不要轻易传扬。事情不是很适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了做与不做就都不好。凡是说话读诵声音要用力而且舒缓,不要急促匆忙,不可不清楚不明白【有关诚信的名言】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序伦)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朱镕基)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是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郭晋龙,深圳注协)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诚信小故事】曾子杀猪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说道做到。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起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在家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孩子一整天都在家里等母亲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找他玩,他都拒绝了。半晚,母亲回来了,孩子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要搀死了。”母亲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怎么能随随便便说杀就杀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把刀拿了出来,径直走到了猪圈。妻子问“你到猪圈里干啥”曾子说“杀猪,你不是答应过孩子杀猪给他吃吗,既然说到就要做到。”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的,和小孩子说话怎么能到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当说道做到,不然,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惭愧的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猪给孩子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也要付诸行动,不能言而无信。晏殊诚实守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只赚一文钱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叫赵二。在集市上开了酒馆,取名“实惠酒家”。开始的时候,东西卖得很实惠,碗大,酒香,价钱便宜。每天生意兴隆,客人爆满,不到天黑,酒就卖完了。赵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就动了歪点子,把大碗变成小碗,但还是大碗的价钱,并且欺骗客人说在酒里加了名贵的中草药。客人相信赵二的话,客人不但没少,比以前更多了。赵二赚了不少钱,赵二尝到甜头,又往酒里加水,而且越加越多,几天后,客人越来越少了。一天,进一位白胡子老头,问赵二“你这店里怎么会这么冷清啊”拿笔来,我告诉你一个秘方。赵二拿来纸笔,老头写了两个字诚信。赵二于是把酒店改为“只赚一文钱”。从此诚实经营,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