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_第1页
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_第2页
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_第3页
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_第4页
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目录第一篇背景篇1一、项目概况1二、现状条件1第二篇理念篇1一、规划依据1二、规划原则1三、规划理念1第三篇规划篇2一、规划定位2二、规划结构与布局2三、道路交通2四、绿地景观2第四篇建筑篇3一、住宅建筑设计3二、公共建筑设计3第五篇技术篇4一、道路竖向规划4二、给水工程规划4三、雨水工程规划4四、污水工程规划4五、电力工程规划5六、电讯工程规划5七、经济技术指标5第一篇背景篇一、项目概括该用地处于某中等城市中心地段,北为居住用地;西邻旧城商业区,东靠居住区用地,南面是河流。二、现状条件1地质条件本案自然地貌属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中部有丘陵山缘坡地,规划全部平整。该区地质基础较为稳定,无活动断裂带,地下岩层主要为古生代界寒武系和石炭系地层,岩性为石英砂岩,砂质页岩和砂质泥岩,上覆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岩性构成为砾石、卵石和棕红粘土层,碎石粘土层、粉质粘土层。第四系地层自北向南逐渐变厚,地下水位一般为78米埋深,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20280KPA,工程地质条件适于建设新区。2气候条件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中亚热带北缘的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6502100小时之间,日照率为40左右。第二篇理念篇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居住区规划设计重庆大学朱家瑾主编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编著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王仲谷主编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二、规划原则时代性用带有高品质感的建筑艺术手法,体现项目高品质,高档次的小区的形象。人文性结合城市文化特征和目标客户群的特点,以及建筑文化的融合,设计方案要具有独特的人文特性。合理性结合项目为综合商住小区的特性,充分考虑各物业类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各物业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分合有序。人性化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通过合理的平面设计、小区的配套设计布局以及人性化的细部处理,体现项目“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生态性整体项目规划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就势,突现山地建筑的特色,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三、规划理念混合社区功能混合,建筑样式多样,居住群体都一样。生态社区丰富的绿化形式,宜人的绿化空间。和谐社区加强社区互动,提升社区公共交往空间,引导,营造和谐社区。第三篇规划篇一、规划定位1市场定位环境优美,建筑美感营造视觉享受;功能复合,打造商娱文居复合社区;能级提升,配套齐全商业中心;生态支撑,引导滨河景观渗透。2风貌定位通过建筑造型的美学雕琢,结合小区的地形特征,引入沿河的滨水风光,营造一场视觉盛宴。小高层住宅采用具有古典韵味而不失简洁明快特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以平屋顶为主;而多层住宅则采用具有亲切感与亲和力的坡屋顶,凸现回归乡野的主题,同时体现建筑的典雅格调。建筑色彩以淡暖色墙体结合底层的天然石材,同时穿插醒目的白色线条和大块面的透明玻璃,并以兰灰色坡屋顶与蓝天、碧水取得呼应。二、总体规划布局该小区切合当地的气候,日照特点,及地形,风向,周边道路的特点。小区主干道贯穿商业区,引导人流活动。居住组团规划在东北方向,通过绿化景观与商业区形成相对分割,亦达到动静分区和功能分区的效果。社区设计为“中心辐射”的总体规划结构。其分别形成绿荫活力景观轴,商业步行景观大道,文化广场和艺术广场。5道路交通社区道路设计原则满足人行车行的交通便利,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社区车行道路等级主要三个等级,社区主路为10米,组团主路为7米组团支路为4米。满足每栋建筑都有直通建筑底层的车行道路,这样不仅方便居民日常生活,还满足消防要求。6绿地景观随着居住社区化发展,本方案景观设计采用新型社区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单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手法,单一中心式景观由集中式向带状多中心公共空间发展。本方案景观设计主要以中心建筑景观为主导,活力景观带贯穿社区各轴线,轴线以共享性景观为主,设计有艺术广场和文化广场,同时设置少量运动休闲节点,是社区活力休闲带生态景观主要是引导滨河水文景观渗透,以增加社区的品质和活力。社区的外围景观主要有河滨走廊景观带,其形成社区的外生态系统,与设计形成很好的景观渗透作用。道路后退绿化带是指北部沿干道路后退15米绿化景观带,作用是减少道路对社区的影响。第四篇建筑篇一、住宅建筑设计小区以成为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现代精品住宅区为目标,以创造具有大众性、超前性、示范性、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指导思想,力争在住宅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有所突破。在保证安全、美观、实用、经济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新型建材,并达到住宅设计的先进性及新颖性,起到示范作用。1、住宅户型设计住宅采用南北向,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良好。根据市场调查和小区的定位,本区的住宅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以90110平米/户为主力房型,占20。双拼多层住宅户型面积面积120150平米/户,占80。二室二厅,2、住宅套内设计(1)套内分区住宅套内分区明确,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区、动静分区、寝居分区、干湿分区。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住宅套内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经济实用。(2)起居室与主卧室强调大起居厅的活动空间和良好视野,主卧室与起居室均朝南,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复式套型内巧妙的利用交通空间安排上下的楼梯,并使楼梯成为起居室内的一景。(3)厨卫设计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整合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的要求。厨房具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争取冰箱入厨,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与冰箱机位,同时设置排烟道,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油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等功能应适当分离与组合,以减少使用干扰。大套型设双卫或多卫,复式套型应分层设卫生间。有条件的套型,可设家务房或设备间。(4)阳台各房型除朝南设生活阳台外,在厨房外均布置服务阳台。(5)储藏套内尽可能安排贮藏间,并在卧室内留有壁柜的空间。(6)阁楼住宅顶层的阁楼空间在不增加坡屋顶高度的前提下,对坡顶内净高大于2米的空间加以利用,并向南形成大平台和屋顶花园。为保证小区建筑彼此间的协调,强化总体景观控制,必须对小区建筑风格提出基本的设计导向,规定建筑的尺度、形式、材料、色彩等设计要素,使小区的建筑风格既具有特色又协调统一。二、公共建筑设计社区公共服务设置主要有社区日常服务配套,幼托,休憩广场3大部分组成。日常服务配套主要布置在公寓式住宅的首层,增加了配套设施的利用率。根据社区的人口规模和周边教育设施的综合分析,该社区需要配套有一个8班的幼托,幼托布置在社区的东北角,社区规划打造高质量配套幼托。第五篇技术篇一、道路竖向规划规划道路最小纵坡一般控制在03,最大纵坡控制在1以内。鉴于本规划对道路标高和场地平整有特殊要求,局部道路规划标高低于03,因此,排水系统设计施工时必须做特殊处理,如加大管径、适度深埋、加密排水口等。对于局部高差大的特殊地段,在满足区内道路通行的技术条件下,可适当提高最大纵坡,但最大纵坡应不大于3,并满足坡长要求,且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二、给水工程规划1规划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给排水设计手册2用水量预测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确定,居住用水为250升/人,居住人数为882人;共建用水标准5升/平方米,公建建筑面积为1244平方米;道路绿化面积为20升/平方米,道路绿化面积7620平方米,其他未预见用水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总生活用水量为1096吨/日。三、雨水工程规划1雨水量设计暴雨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Q升/秒公顷1590432LG68127PTTT1MT2式中参数P降雨重现期,根据规划区重要性取值13年T1地面集水时间,规划取值1015MINM折减系数,暗管取值2,明渠取值12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A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立升秒)Q设计暴雨强度(立升秒,公顷)地面径流系数,根据规划区地面种类取值06085流系数商业区08,居住区075,仓储区07A汇水面积(公顷)2雨水管网结合道路竖向规划,按照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则布置雨水管道。沿东西向道路设置雨水干管,沿南北向道路设置雨水支管,沿途设置进水口,收集建筑、道路、绿化、地面雨水等,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河流和接城市污水管网。雨水管管径DN400DN600MM双侧布置。四、污水工程规划1污水量预测规划区污水量按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污水排放系数取075,供水日变化系数155,预测污水总量为1041立方米/日。2污水管网规划根据城市道路的标高及社区道路竖向设计标高,社区排水主要运用重力排水,污水管径为DN200DN400MM五、电力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1)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2)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做到技术经济合理。2电力负荷预测根据用电负荷户数每户容量同时系数,按住宅每户容量510KW,系数取0407社区户数为2113户,社区居住用电负荷为10565KW,商业及共建用电负荷为50100W/平米,商业建筑面积为40887平方米,其他共建面积为10420平方米,商业及其他公建用电负荷为9612KW社区总用电负荷为6167KW3变电所规划规划区电源从市政电网引来。结合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变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