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鉴赏 全套教案(14单元以后)_第1页
高中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鉴赏 全套教案(14单元以后)_第2页
高中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鉴赏 全套教案(14单元以后)_第3页
高中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鉴赏 全套教案(14单元以后)_第4页
高中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鉴赏 全套教案(14单元以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目标1、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音色美,了解古琴曲淡薄、优雅的风格特征。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的概况和古琴的相关知识,如古琴的历史、古琴谱、古琴的传说故事等相关内容。3、小声跟唱流水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再次熟悉古琴音色;积累鉴别古琴泛音的特殊音色。4、对比欣赏古琴曲、古筝曲流水片段,准确辨别两种乐器的音色。5、聆听古琴曲广陵散,再次感受古琴曲的古老韵味。重点难点1、鉴别古琴与、古筝的音色及音色特点。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2、视唱流水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加深对古琴演奏法的了解。3、记忆泛音旋律及特殊技法泛音这种以特殊音色而创设的情景交融场景,追忆古老的文人情致。教学内容安排1、本节课以欣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广陵散为浏览性欣赏内容。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像资料,完整欣赏与重点段落聆听相结合,了解古琴各种演奏法,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对流水乐曲“起承转合”结构有初步了解,体会泛音演奏的特点。2、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音视频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观赏古琴的历史、古琴形制、琴谱以及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来丰富知识。3、教师尽可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古琴这一乐器的形态、结构、性能、音乐、演奏技法等知识,讲解古琴乐器历史发展演绎过程。4、写出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的体会与感受。教学资源建议1、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以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和丰富的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可听、可看的教学资料2、学生提前上网查询古琴的相关信息和故事,预听MP3古琴音乐,为课堂做前期铺垫。3、学生可在课上交流展示预备的信息成果。4、学校教师提供乐器实物或较为清晰的图片,教师或学生如有演奏特长可发挥作用,直观感受了解乐器特色更好。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也可采用“边听、边看、边讲、边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2、古琴知识性教学内容,根据课前提供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自学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活动,启发学生自己探索。3、教师、学生可以发挥个性特长,在课堂上展示弹奏乐曲的片断。4、拓展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知道古琴流水的音乐“遨游太空”响遍宇宙的音乐故事,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展示设计意图时间导入引导学生听辨古琴音色聆听古琴曲流水,初步感受古琴音色中国十大名曲曲名,古琴曲背景音乐知道中国十大名曲,初步了解古琴在中国古曲中的地位5结合古琴的结构,介绍其相关文化根据老师提供的古琴部分结构的名称,与实物对位古琴各部分名称学生通过猜测活动,较为容易的理解认识4介绍古琴琴谱了解琴谱减字谱图片介绍琴之礼,提出问题琴师弹奏有如此神效,有何妙法且看操琴之讲究学生根据这段话,总结弹琴之讲究介绍古琴相关故事,介绍古琴古筝二者联系学生深入了解古琴文化及初步了解古筝课件展示古琴文化简介古筝结构对比古筝、古琴两种乐器的区别音乐片段通过介绍,加深对古琴的认识8播放乐曲聆听古琴曲流水流水进一步感受古琴曲6乐曲欣赏提出问题乐曲是如何描绘流水的不同景象描述乐曲旋律是如何演奏的学生进一步体验乐曲情绪2视唱流总结古琴演奏识谱哼唱流技能训练5水片段技法三音天音(泛音)、地音(散弦)、人音(走音)重点介绍天音水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乐曲片段欣赏播放乐曲再次体验泛音演奏的特点泛音演奏片段熟悉泛音音响3对比欣赏播放多种乐器演奏的流水分辨出每一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多种乐器独奏的流水音频检测学生对古琴音色的认知5乐曲欣赏播放广陵散泛音演奏的片段聆听广陵散广陵散加深学生对古琴音色的把握和泛音演奏的特点5小结提出课后问题学生归纳总结2教学评价建议1、在两段古琴曲中能够听辨出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2、播放埙、编钟、琵琶、笛、古琴,辨别乐器音色。3、围绕本节课内容,以“古琴音乐文化带给我的”或“古代音乐带给我的思考”等为题写短文。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目标1、聆听阳关三叠,感受音乐情绪、体验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音乐思想及初步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2、学唱阳关三叠,初步了掌握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特征,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悲伤、惜别、期待的不同情感变化。3、聆听扬州慢,学生使用探究的方式,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做简单评论的尝试。重点、难点重点听赏、演唱具有“极品”意义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初步掌握相关知识。难点合唱曲阳关三叠中“三叠”的不同情绪表达的掌握。教学内容安排1、本节课以聆听合唱曲阳关三叠为重点内容,并学唱阳关三叠,在亲身参与演唱过程中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歌曲的特点“起承转合”,“三叠”及风格。2、聆听扬州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学生对中国古代歌曲情感风3、欣赏名家演奏的多版本阳关三叠,开阔音乐视野。4、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拓展与探究的内容,建议使用拓展与研究的第1、2题。学习资源建议1、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课件资源,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2、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准确的把握好中国古代歌曲的韵味与风格特点。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1、聆听与学唱结合,引导学生从自我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谈感受与同学交流体会。2、以合唱曲阳关三叠探究、体验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特征,以扬州慢引导学生使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对作品简单的评论尝试。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搜集关于古代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拓展式的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我国歌曲在原始社会就产生并发展了,最早有书本记载的为春秋时期的诗经。其中“风”为北方十五国的民歌。南方楚辞;“相和歌”、“元曲”等。歌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看教材上介绍的中国古代歌曲的知识。用中国古代歌曲历史发展引出本课课题。3分钟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片段这首歌曲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第一遍欣赏,理解“三叠”的涵义,并分辨出哪一段重复演唱了三遍。读书,了解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年代及歌曲中相关的音乐知识。聆听阳关三叠,通过旋律、歌词等音乐要素,正确的分辨三叠的位置。熟悉歌曲,掌握“三叠”的划分及涵义,体会诗句中作者告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情感。8分钟(古琴曲230合唱曲530)教师分析乐曲中的“起承转合”,与器乐曲中的介绍相互呼应。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用音乐的基本要素谈谈对第一遍聆听的感受。如旋律、速度、节奏通过欣赏谈感受使学生了解器乐曲和歌曲中的异同点,为学生独立分析歌曲做铺垫。5分钟第二遍欣赏阳关三叠,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聆听三叠中下阙不同的歌词,体会悲伤、惜别、期待,三个层次不同的情感体验。聆听、探讨、分析通过音乐要素具体分析作品的情绪情感。8分钟(曲长530)学唱阳关三叠上阙的主旋律,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学唱歌曲,并自信演唱。感受中国古曲的风格特点。6分钟再次欣赏阳关三叠,古琴曲演奏的片断。聆听加深感受中国古曲的韵味。3分钟(曲长230)聆听扬州慢,要求学生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等内容做简要评论。聆听、讨论。以阳关三叠为例,独立分析扬州慢,巩固学习成果。8分钟(曲长316小结学习中国古代歌曲,学会用音乐的要素对歌曲进行分析,掌握作品的风格及特点。总结、点题。2分钟评价建议1、学唱歌曲阳关三叠,掌握音乐要素中,旋律、节奏、速度及情感体验,课堂中以个人或小组演唱形式,检验学生对作品演唱的把握程度。2、欣赏歌曲扬州慢,用以掌握的音乐要素独立分析歌曲的情绪情感及音乐风格,留适当的课外文字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目标1、聆听、黄河、祖国歌,并演唱歌曲送别,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在听赏和歌唱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2、能运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能在讨论、探究中简单叙述说“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赏析、体验“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并了解其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难点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教学内容安排1、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中歌曲送别的片段,感受并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极端的痛苦和压抑笼罩着每个人。如何唤醒民众“学堂乐歌”这种新型的音乐形式自然而生。学生从中了解什么叫“新音乐”和“学堂乐歌”。2、聆听体操兵歌、黄河和祖国歌,引领学生了解世纪初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音乐教育的水平状况,并使之尝试理解这个时期作品的风格及特点,拓深学生的知识面。3、带领学生试唱送别、竹马和体操兵操,体会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感受“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体操兵操此曲是我国最早的校园歌曲之一,地位显著,歌曲浅显易懂,旋律发展自然,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在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时代特点的前提下,演唱歌曲,对作品印象较为深刻后再视唱送别、竹马,对三首作品在音乐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样才会易于教师开展提问和帮助学生了解此类作品的风格。教学资源建议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阅读。教师在展示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尽可能避免出现和课本知识点相同的内容。2、利用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源,选择电影城南旧事为切入点,搜集中不拘泥单一的形式(如文字上可从网络中,生活中,游戏中,其余教科书等各个方面上运作),同时教师也应当从此类方向上着手进行搜集,课堂资源中应当有部分数量的资源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如儿歌两只老虎和“学堂乐歌”打倒军伐之间的联系。)3、可参考网络学生参考艺雅音乐在线网中国音乐简史(十二)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论文在线和久和中文社区网学堂乐歌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开端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本节教材中应注意运用比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对体操兵操、黄河和祖国歌三首作品的逐一欣赏,从而启发学生理解三首歌曲引申出的三个层面强壮国民身体维护民族尊严热爱祖国。2、本课所呈现的歌曲都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具有当时的时代印记,突出音乐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性。教学中可以注重以介绍当时的音乐史为主,引导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分析、了解、认识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思想。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教材中的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拓展与探究”栏目的安排,它的意图在教材中已明显呈现。教师在本节的教学中,应结合自身素质和学生水平,有针对性的涉及此专题的教学。4、教师要求学生复听作品时,尽可能自弹自唱,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指导策略建议学会带有目的性的静心聆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结尾片段,结合欣赏送别歌曲,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唤醒民众,就要学习西方的文化,解放思想。“学堂乐歌”自然而生。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中歌曲送别的片段,感受并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极端的痛苦和压抑笼罩着每个人。如何唤醒民众“学堂乐歌”这种新型的音乐形式自然而生。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音乐”和“学堂乐歌”。(学生从书中了解“学堂乐歌”的来历、特点多数是填词歌曲、对我国音乐教育的从学生最了解的歌曲与电影入手,启发学生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带给音乐发展的迫切需要。6影响是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即最早的音乐课。)介绍三首代表作品从歌词分析“学堂乐歌”产生的影响。1、体操兵操2、黄河3、祖国歌欣赏三首歌曲,带领学生分析歌词,(歌词简单,很容易接受、理解与记忆。)进一步加深当时社会状况的理解和感受。认识和了解“学堂乐歌”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及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欣赏体操兵操带领学生欣赏,引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唤醒民众,人民要觉醒,首先要锻炼身体。1、通过分析歌词,了解“身体强壮”是民众走出水深火热生活的根本。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不仅要唤醒民众要锻炼身体,还要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3、通过分析歌词,了解人们的身体强壮,国家的领土完整,祖国才会强大,人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从歌词上分析三首“学堂乐歌”在唤醒劳苦大众起来抗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所产生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强壮,国家的领土完整,祖国才会强大。学生从中体会“学堂乐歌”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7介绍三首代表作品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分析旋律、节奏、曲式等要素,了解“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中国的音乐作品强调旋律线,感情表达细腻。西方的音乐作品强调立体的和声感,采用大小调体系。三首歌曲旋律都很简单,容易琅琅上口,人们很快可以学会,并且深入人心,不仅要会唱,更能唤醒民众内心的迸发。1、体操兵操歌词浅显易懂,意味深长,一段体,曲调简洁、上口、易记。2、黄河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着重描绘了长城外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学生了解“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12三首歌曲的音乐中都多多少少的加入了西方大小调音乐的色彩。虽然有些地方中国音乐色彩还很浓郁,但西方音乐的手法与思想已经慢慢渗透,两者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了解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和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以及“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河套边壮伟旷然的景色,紧凑的节奏与附点音符的多次运用,使中音区的旋律带有一种悲壮萧瑟的意境。第二段音调高亢激越,节奏先紧后宽,最后结束在昂扬豪放的长啸主音上,全曲一字一音,铿锵有力,表达的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3、祖国歌以民族民间的音调,(老六板)曲调流畅,节奏活泼的丝竹乐曲。琅琅上口,唱起来亲切、动听。音乐实践一带领学生试唱送别、竹马和体操兵操,体会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感受“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学生试唱送别、竹马和体操兵操,体会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与情感表达,进一步感受“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通过学生的演唱,进一步亲身感受“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8音乐实践二学习“学堂乐歌”的创作手法,和学生完成课后拓展与研究第三题。教师举例如儿歌两只老虎和“学堂乐歌”打倒军伐之间的联系。学习“学堂乐歌”的创作手法,尝试创作自己喜爱的“学堂乐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自创作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学堂乐歌”。从中体验感受“学堂乐歌”对我国近现代学10校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总结和作业教师和学生总结,布置作业。学生浅谈“学堂乐歌”的历史价值及影响。学生完成课后拓展与研究第二题,进一步感受“学堂乐歌”的历史价值及影响。2教学评价建议可以采取网状评价方式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来开展。具体方法有让学生以短文、短句的形式写音乐短文,题目不限。(例我眼中的“学堂乐歌”、我学到了XXX,身边的“学堂乐歌”等)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总结、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体会等。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目标1、聆听、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其在歌曲创作上的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讽刺时政的社会现实意义。2、在聆听、学唱、讨论、比较活动中认知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内容,并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3、80的学生能够基本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同时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难点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能够用语言表述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教学内容安排1、演唱歌曲问,赏析问、渔阳鼙鼓动地来,感悟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艺术价值。2、略听歌曲抗敌歌、玫瑰三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认识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与艺术价值。3、了解清唱剧的基本知识。教学资源建议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20世纪新音乐运动中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和影响。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一定要反复聆听、演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2、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3、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名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4、教师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导入41、设问假设我们今天来创作一首歌曲问,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困惑,第一句的旋律线条你会怎么来设计2、设问歌曲如何用旋律线条表达内容,播放歌曲问。1、联系实际生活,设计歌词和旋律线走向。2、聆听歌曲问。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线条对表达歌曲内容的作用。播放歌曲问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歌曲问。歌曲问101、钢琴伴奏一起视唱。1、用视唱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旋律线条。学生展示自制课件。把旋律这一要素作为切入点,学生体2、引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爱国人士是如何用音乐来表达他们的困惑。3、由萧友梅引出作曲家黄自简介及代表作品。2、学唱歌曲,分析问。3、展示自制课件介绍萧友梅验、演唱歌曲,展开分析,感受歌曲内涵。过渡由萧友梅简介引出与他同时代作曲家黄自,简介黄自生平及代表作,引出清唱剧长恨歌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展开歌曲渔阳鼙鼓动地来201、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歌曲渔阳鼙鼓动地来分析歌曲及背景。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借“以古讽今”的手法反映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3、引出清唱剧,了解“清唱剧”的概念。4、引导、提示学生理解作品。1、反复聆听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视唱音乐主题16小节。2、用歌唱的方式体验、对比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两个段落一松一紧情绪上的对比。3、学生对比思考清唱剧与歌剧的区别。4、对比长恨歌中第三乐章和第八乐章在不同音乐要素上的差别,对表现作品的不同作用,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艺术价值。播放渔阳鼙鼓动地来的音、视频用讨论、对比、反复聆听等方法,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艺术价值和黄自的贡献。拓展8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二三十年代专业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2、指导学生完成“拓展与研究”第三、四题。1、聆听艺术歌曲玫瑰三愿。2、结合本单元内容,完成“拓展与研究”第三题3、针对“拓展与播放玫瑰三愿用同时代的音乐作品,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专业音乐创作作品的理解。研究”第四题,课后进行调研活动。小结适当给予补充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3分钟开放式小结,给学生留下自主、反思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述测评本节课完成情况。教学评价建议1、经过课堂抽测,大多数同学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2、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学唱中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当堂检测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3、在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结构的基础上,对比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在各音乐要素上的差别,能说出自己的感受。4、利用“拓展与探究”的第三、四题来展开评价,但第四题需要学生在课下用大量时间来进行调研工作,同时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的老师一起辅导学生完成这个社会调查。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教学目标1、聆听金蛇狂舞,学唱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知道其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2、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聂耳音乐创作的艺术性与革命性。3、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4、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演唱毕业歌并体会歌曲表达的时代精神。2、通过欣赏金蛇狂舞感受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艺术魅力。难点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旋律写作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1、学习金蛇狂舞并了解聂耳简单生平及简单的歌曲创作背景。2、学习毕业歌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3、通过探究与拓展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学资源建议1、学习金蛇狂舞并了解聂耳简单生平。2、学习毕业歌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3、通过探究与拓展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利用教材配套课件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但一定要结合教师本节课教学安排重新组合。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广泛搜集网络中的素材。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思路导入21、播放国歌2、提问这首歌曲曲名,作者、创思考、回答。国歌音响播放以熟悉的作品进行导入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作年代。并做到温故而知新。1、作者简介2、作者主要创作作品简介聆听、学习教材配套课件展示了解聂耳的生平。1、播放作品金蛇狂舞2、作品简介聆听、体验教材配套课件展示了解聂耳音乐作品创作的艺术性。感受金蛇狂舞红火欢腾的节日氛围。介绍“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学习教材配套课件展示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找到“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的写作特点。给出“螺蛳结顶”的基础乐句。在基础乐句上进行“螺蛳结顶”即兴创作体验。课件展示1、深入学习“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2、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性。金蛇狂舞18金蛇狂舞播放作品金蛇狂舞聆听、体验视频播放完整欣赏作品,对作品有全面深入了解。聂耳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他以音乐作为武器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唤起广大民众走上抗日救国的战场。展开展开毕业歌201、播放作品毕业歌1、聆听、体验教材配套课件展示1、了解毕业歌的创作背景及聂耳音乐作品创作的革命性。2、增强学生2、作品简介2、根据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课堂表述。的参与性。教唱毕业歌注建议采用跟唱法,最后一遍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1、学习、演唱。2、找出能够表达号召性的典型节奏。3、根据对作品理解,进行歌曲演唱处理。教材配套课件展示1、深入学习毕业歌。能有感情跟琴演唱毕业歌。2、了解切分音与附点音符在歌曲演唱中表达情感的作用。3、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拓展3指导拓展与探究第3题分析作品、填表练习、回答教材配套课件展示检测学生了解聂耳创作歌曲的情况。课后延伸2聂耳创作的作品不但富有时代富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革命性而且为新音乐运动开辟了道路,并且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例如贺绿汀课后延伸要求请同学们课后举出一到两位左翼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思考、研究教材配套课件展示探究这一时期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及学习这些歌曲的现实意义。教学评价1、能有感情跟琴演唱毕业歌。2、通过课堂即兴创作体验“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3、通过填充列表检测学生了解聂耳创作歌曲的情况4、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影响的掌握情况。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教学目标1、聆听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部分乐章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2、认识、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记住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3、了解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声乐套曲和协奏曲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感受怒吼吧,黄河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把握该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力度的变化。难点理解并思考音乐要素在该作品中发挥的作用。教学内容的安排1、聆听怒吼吧,黄河整体感受作品情绪。2、了解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3、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教学资源建议1、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图片、曲谱、学生用的MP3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2、运用录音机、电视机、VCD机、电脑等多媒体资源。3、利用网络、阅览室、图书馆等资源,搜集整理所需要的文字、音响和音像等学习资料。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课前指导学生分专题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学习资料。2、课前引导学生用MP3先自听全曲黄河大合唱。3、课上老师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怒吼吧,黄河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4、拓展鉴赏聆听殷承宗、郎朗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不同版本,开阔学生眼界,感受其中不同的演奏风格。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1、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2、提问演唱的1、聆听保卫黄河全曲1、通过熟悉的旋律,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2、复习初中所5分钟形式、作品名称等2、思考并回答问题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并引出下一环节展开教师引导并补充说明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音乐资料使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及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钟感受播放视频怒吼吧黄河聆听并思考感受音乐的情绪5分钟体验弹奏怒吼吧黄河动机跟随伴奏学唱体验情绪上层层递进的变化3分钟深入展示谱例并分段播放音频教师针对该乐章各段落中音乐情绪的变化及音乐语言的运用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谱例分段赏析并思考音乐要素在该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并把握该作品各段落间音乐情绪和音色的变化以及音乐力度、速度的对比等音乐语言的运用(如“同音重复”、铜管乐器烘托气氛的作用等)。15分钟拓展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教师针对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和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及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的异同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对比钢琴协奏曲与大合唱中相关乐章之间的联系及异同让学生比较在同一主题下两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如轮唱、轮奏、转调等相关音乐语言的运用,陕北民歌东方红的主题在黄河钢琴协奏曲中所具有的特殊涵义等)。10分钟小结老师总结提炼讨论“黄河”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体现音乐的社会功能。4分钟教学评价的建议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用对比、讨论,抢答等方式,了解和掌握相关音乐知识。2、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对冼星海及其相关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作出评价。3、学生结合实际浅谈该作品的现实意义。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忆秦娥娄山关,感受旋律、速度与艺术处理等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感受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并对比独唱与合唱版本音乐表现上的不同。2、聆听谁不说我家乡好、祝酒歌两首群众歌曲,通过音乐表现要素的对比,尝试了解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并初步感受群众歌曲的特征和体裁风格。3、跟唱我和我的祖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歌曲创作的繁荣景象,体会音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音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体裁特征。难点感受不同歌曲中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教学内容安排1、导入用毛泽东诗词导入本课。毛泽东诗词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本也选择了不少毛泽东诗词作品。然而学生并不了解毛泽东诗词歌曲在新中国创作歌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七律长征是学生熟悉的作品,由此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综合语文、历史等学科,让学生形成对重点作品忆秦娥娄山关的期待,直接进入主题。2、新课A、忆秦娥娄山关聆听作品,结合乐谱分析旋律、速度、艺术处理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及作用,感受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对比不同演唱版本的异同。B、谁不说俺家乡好聆听作品,结合乐谱对比相同表现要素(旋律、速度、艺术处理)的特点及作用,体会群众歌曲的特点及其与艺术歌曲的不同。C、祝酒歌聆听作品,体会音乐作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D、跟唱我和我的祖国,熟悉作品旋律。E、拓展与探究列举“祖国颂歌”题材的作品,完成课后探究活动第5题。教学资源建议1、引导学生到相关的音乐网收集“祖国颂歌”题材的作品,使着唱一唱作品的重要旋律。2、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课件资源,整合适合自己及学生的课件服务于教学活动。3、教师应主动参与,在情感上与学生实现互动,有条件的教师尽量范唱,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教学方法与教学指导策略建议1、比较分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在不同作品中的作用于体现,分析不同体裁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等。2、探究在聆听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音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设计思路导入1出示毛主席诗词2提问1朗诵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2回答问题除七律长征外,学过或知道哪些毛主席诗词2通过毛主席诗词引出忆秦娥娄山关新课一娄山关11出示毛主席诗词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3播放录音1朗诵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2师生互动3结合乐谱欣赏忆秦娥娄山关5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介绍歌曲背景娄山关2分析作品1感受歌曲速度变化的作用2体会歌曲跌宕起伏的旋律3注意歌曲中的艺术处理4从音乐表现要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娄山关3播放忆秦娥娄山关的合唱版本1欣赏2对比两个版本音乐表现上的不同3略听作品,感受两个版本的不同知识介绍艺术歌曲结合刚才所欣赏的歌曲和书中艺术歌曲的定义,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艺术歌曲4此环节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既总结艺术歌曲,又可引出群众歌曲,连接下一环节。新课二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引出群众歌曲阅读书上群众歌曲的相关文字,并尝试自己总2教师在此环节并不对学生的结论结做任何评判,只是引起学生的期待,使学生在下一环节中更积极的思考及理解作品。新课三谁不说俺家乡好1提问2师生总结带着问题聆听并思考从旋律,速度,艺术处理等音乐表现要素上对比两首歌曲。5相同的音乐表现要素在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两种不用体裁歌曲中的体现过渡1介绍吕其明2引出施光南及其作品祝酒歌聆听并思考2此环节为承上启下环节,介绍吕其明可使学生知道,群众歌曲也亦是由专业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新课四祝酒歌播放祝酒歌聆听作品结合书上文字说说哪几个乐句最能体现“举国欢庆十月胜利”的喜悦之情。5此作品不作为重点作品,只做浏览性的欣赏,重点体会音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新课五我和我的祖国再次渗透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欣赏并跟唱8通过对此作品的欣赏和演唱,再次强调音乐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即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新课六拓展与探究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探究活动第五题列举所知道的以“祖国颂歌”为主题的歌曲,并标明这首歌曲的体裁3拓展探究总结回顾本课所学歌曲,结合书上文字总结本2总结课收获。教学评价建议1、抽查学生跟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情况。2、对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情况进行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聆听音乐的体会与感受。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目标1、聆听乱云飞,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2、通过对比聆听、体验、分辨中西乐队,比较中西乐队的风格色彩3、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概况,简单了解彭修文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乱云飞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难点分辨中西乐队教学内容安排1、导入激活聆听京剧片短,结合以前所学,按乐器组写出传统京剧乐队中文武场乐器有哪些2、新授课乱云飞A、聆听民乐演奏乱云飞按乐器组写出传统京剧乐队中文武场乐器有哪些B、播放民乐队演奏的乱云飞,按乐器组写出民族管弦乐队乐器并回答问题C、演唱主题熟悉作品D、介绍民族管弦乐队发展概况和编制E、观看金色大厅演出片断乱云飞,按乐器组写出西洋管弦乐队乐器3、小结教学资源建议1、本模块的音乐课件,教师铺垫的相关影音资料民乐合奏与李胜素的乱云飞2、学生自主查阅中国器乐创作发展概况的相关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如用一节课完成此内容,可选一首为主,另一首一带而过2、本课选用乱云飞为主因为乱云飞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平时接触民族管弦乐队较少,因此用时较长,另外用此作品也可详细讲解民族管弦乐队概况3、导入播放京剧片断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4、主要介绍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编制及彭修文5、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问题欣赏,并谈一谈对采用外来乐器创作民族音乐作品,有什么看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方法设计意图时间导入播放京剧霸王别姬音乐片段,同学聆听并回答问题聆听京剧片断,按乐器组写出传统京剧乐队中文武场乐器有哪些表格视频资料找出传统京剧乐队中乐器,为新课铺垫,3播放民乐队演奏的乱云飞,提出问题1、音调以什么音乐素材创作的2、按乐器组写出都有什么乐器与刚才听到的乐器组合有何不同3乐队指挥是谁聆听作品、按乐器组写出民族管弦乐队乐器并回答问题课件表格感受、体验古为今用,分辨乐队组成的不同之处12教师进行点评整合请同学简单介绍新中国器乐创作发展相关知识简单介绍彭修文熟悉新中国器乐创作发展相关知识5简要介绍作品背景并带领学生演唱乱云飞主题熟悉(歌唱)主题教师教唱熟悉音乐主题,5新课请同学观看金色大厅演出片断乱云飞,再次分辨乐队构成与前面的不同之处按乐器组写出西洋管弦乐队乐器学生感受与前面两种乐队组合形式的不同以西洋乐器为主加入京剧伴奏乐器。表格课件体验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乐队形式10小组讨论谈一谈对采用外来乐器创作民族音乐作品,有什么看法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互评课堂学习效果5教师评价学生根据刚刚的观摩印象,以下表中的民族乐器为素材,排列出民族管弦乐队演出时的各种乐器(乐器组)的位置。(P220页练习)在课本上完成并上交反馈本节课学习效果,为教师反思提供5教学评价建议1、能认识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分类,编制及演出乐器位置2、能分辨中西乐队3、能出对采用外来乐器创作民族音乐作品这一形式,有什么看法附表格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教学目标1、在聆听中熟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4分11秒)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3分10秒)这两首作品,初步探究这两首新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乐器组传统京剧乐队文武场乐器民族管弦乐队乐器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管乐器组拨(弹)弦乐器组弓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2、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片段,体验用音乐四要素形成的歌剧浓郁民族地方特色。3、聆听蝴蝶夫人(4分16秒)片段,对比中外歌剧作品,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因时代、民族、地域、体裁、创作方法而异,重点作比较分析中西歌剧在题材、形式、风格的不同特点。4、在参与扮演人物角色歌剧片段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以及新歌剧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认识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聆听和学唱中熟悉两首作品,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难点体验音乐四要素对歌剧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响。教学内容安排1、聆听中熟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片段,体验音乐四要素所形成的地方民族特色。2、拓展欣赏蝴蝶夫人图兰朵中的一个经典唱段。教学资源建议1、多媒体课件中的音像资料与经典歌剧唱段整合使用2、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范唱某些唱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指导策略建议1、比较分析对比中外歌剧作品,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因时代、民族、地域、体裁、创作方法而异,重点作比较分析中西歌剧在题材、形式、风格的不同特点。2、探究在聆听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音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初步探究这两首新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了解新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及其在歌剧中的作用3、学生参与在参与扮演人物角色歌剧片段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以及新歌剧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认识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播放视频独唱、表演唱、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片段,鉴别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二、提问欣赏、辨别、归纳、分组回答1、以上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2、能否说出歌剧及该唱段的名称和产生的年代3、请哼唱出歌剧片段中一个乐句。新歌剧的时代划分及一般特点(PPT或看课本该内容说明)观看PPT,了解新歌剧的时代划分及其特点教学过程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与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出示题板题。2、播放两个歌剧音乐片段1、聆听两个唱段,感受并说出唱段的速度、情绪变化的不同点(分组做题板选择题)。2、跟唱两个唱段片段根据旋律特点,鉴别音乐等要素对作品民族地方特色的影响。3、各组推选、一位代表,选择你认为两个作品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特点的一至两个乐句进行演唱,并可各抒己见。播放(拓展)蝴蝶夫人讨论对比中外歌剧作品,了解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因时代、民族、地域、体裁、创作方法而异。重点作比较分析中西歌剧在题材、形式、风格的不同特点。播放图兰多尾声1、欣赏2、小结什么是歌剧艺术评价做好记分评价的组织工作,并决出胜负。分男、女两队,记录总分,举行“歌剧知多少歌剧一乐句接龙唱”PK活动教学评价建议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口头表扬,或记分评价的方法。可采用链条式评价方式与发展性评价方式的方式来开展。链条式评价方式是指随着课堂的深入探究而贯穿始终。发展式评价则是在教学最后给学生以可持续发展性的评价。具体方法如分男、女两队,记录总分,举行“歌剧知多少歌剧一乐句接龙唱”PK活动。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和懂你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创作风格和音乐情绪,认识其题材、体裁。2、演唱懂你好汉歌歌曲的相应部分,在聆听、体验、表现的基础上,感知艺术表现贵在个性创造,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信歌唱。3、探究通俗歌曲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及所体现的社会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完整聆听三首音乐作品,演唱懂你好汉歌的相应部分。难点演唱时对作品风格的把握。教学内容安排建议1、聆听几首通俗作品的片段,导入本课主题。备选东方之珠明月几时有等。2、引导学生对比聆听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片段,感受、探讨通俗音乐的特点。3、聆听好汉歌,听辩歌曲的演唱方式、歌曲情绪,思考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再对比河南民歌王大娘锯缸,探讨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紧密关系。4、聆听思念懂你清唱部分片段,感受两首歌曲的基本情绪,以情感为主线,从题材入手深入理解作品中对亲情的真挚情怀。5、正视学生喜爱通俗音乐的现实,引导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进行探究和拓展练习。教学资源建议1、教师应加强对流行音乐文化知识与作品的了解与学习,力求与学生的音乐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期产生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2、让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3、充分利用课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4、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具有社会价值特征的流行音乐作品,加深对流行音乐社会价值的正确认识。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1、教师自身注意加强对流行音乐文化知识与作品的了解与学习,能够运用最新鲜的流行音乐素材,并且力求与学生的音乐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期产生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2、深入挖掘学生自身资源,让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3、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具有典型社会价值特征的流行音乐作品,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流行音乐社会价值的正确认识。4、充分利用教材课件,或者铺垫一些相关的流行音乐资料以利于学生学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聆听歌曲思考并关注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播放经典流行歌曲东方之珠等。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开门见山,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关注。5分钟1播放古典与民族音乐片段对比聆听,讨论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相比,通俗音乐具有那些特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通俗音乐的特点。播放一首古典音乐摇篮曲舒伯特和一首民族音乐茉莉花片段。引导学生讨论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在风格上的差异。了解通俗音乐的一些特点。5分钟2、欣赏好汉歌学生对比聆听好汉歌、王大娘锯缸,思考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并用简练语言回答。学生演唱歌曲片段,体会作品风格特点,思考用什么样的音量和播放好汉歌,引导学生思考歌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再对比播放河南民歌王大娘锯缸,启发学生思考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见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探讨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8分钟情感歌唱。3、学习思念懂你聆听思念懂你并清唱其中部分片段,感受两首歌曲的基本情绪,以情感为主线,深入理解作品。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音量、情感歌唱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风格。学生歌唱作品片段。教师播放2个作品,清唱懂你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中细腻情感的体验。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音量,情感歌唱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风格。通过演唱好汉歌,懂你的片段感受通俗音乐的不同风格。7分钟4、歌唱懂你好汉歌演唱之后,根据学生演唱小组进行互评。要求学生分组演唱懂你好汉歌,鼓励学生自信,有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