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3#层东部矿井初步设计_第1页
某煤矿3#层东部矿井初步设计_第2页
某煤矿3#层东部矿井初步设计_第3页
某煤矿3#层东部矿井初步设计_第4页
某煤矿3#层东部矿井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矿3层东部矿井初步设计目录第一章井田概述及地质特征2第一节井田概述2第二节地质特征9第二章井田开拓21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21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6第三节井田开拓27第四节井筒31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32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35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35第二节矿车35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36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37第一节采煤方法37第二节采区布置40第三节巷道掘进43第五章通风和安全44第一节概况44第二节矿井通风45第三节安全55第六章矿井主要设备58第一节主、副井提升设备58第二节通风设备63第三节排水设备66第四节压风设备67第七章建井工期68第一节建井工期68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69第一章井田概述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述一、交通位置XX矿地处大同市南西65,直线距离14公里。整个井田从东向西北方向呈不规则狭长的马鞍形。东西长约105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本矿有运煤专用铁路经口泉到大同,与京包线、同蒲线、大秦铁路相接,可达北京、张家口、太原、呼和浩特、包头、秦皇岛等地,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具体铁路运距如下表起点到达运距(KM)起点到达运距(KM)XX口泉27大同太原3550口泉大同200大同呼和浩特2860大同北京3820大同包头4340大同张家口1830大同秦皇岛6530本矿公路交通也十分便利,井田东侧有同(大同)泉(口泉)公路,向西有经忻州窑矿通西三风井、南信庄等地公路,公路运距如下表起点到达运距(KM)起点到达运距(KM)XX矿务局25矿务局大同西门外130附图1井田交通位置示意图二、地形地貌该矿井位于大同煤田的南西部。井田范围内为平缓的丘陵地形,洪水冲刷切割剧烈,沟谷发育,最高点在井田西南部南信庄村的北面,标高13624M,最低点位于四号井的西面,标高10582M,最大相对高差3042M。三、气象本区属黄土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风沙严重。1气温气温一般较低,以年温差与日温差大为特点,年平均温度为51。极端煤峪口矿最高温度为393,极端最低温度为35,年最高最低温差可达60以上,一般日温差在20左右。2降水量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最大降水量为6283MM,年最小降水量为2593MM,最大日降水量799MM。3蒸发量全年日照时间为28803140小时,平均为3011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8;历年来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一般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5倍。年蒸发量为16442105MM之间,平均为18477MM;47月间,月蒸发量为200300MM,最大日蒸发量为192MM。4风大同地区向来以风沙严重而著称,西北风几乎贯穿全年,每年有风时间占全年时间70,多集中于冬春季节,年平均风速为32M/S,最大风速可达17M/S。5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最大相对湿度为100,最小相对湿度为0。6冻土历年冻土月份为11月至翌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161M。四、地震近年来大同地区主要地震情况如下11962年6月5日左云发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纬40,东经1126,震级45。2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起,在大同县与阳高县之间发生地震,据大同日报1989年10月24日报道,截至22日17时共发生大小地震2016次,其中61级1次,559级5次,449级11次,震中在大同县册田乡和阳高县友宰乡之间,震源深度在地下1315KM,共发现15人死亡,145人受伤。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五、矿井周边小窑情况井田西北部有大同市南郊区荣华煤矿,东部有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里南沟煤矿,大同市矿区XX北坡煤矿,大同市南郊区八道沟煤矿14号层扩区。其中,荣华煤矿现开采3号煤层;里南沟煤矿开采2号煤层;XX北坡煤矿开采10号和11号煤层;八道沟煤矿开8、9、11、142号煤层;万人坑煤矿开采14号煤层;八道沟煤矿已于1999年8月封闭。1987年荣华煤矿曾越界,三条巷道进入本矿410盘区81002工作面后退回,后在煤柱内做永久密闭三座。今后,在生产中应严格遵守矿界,不能发生越界开采现象,同时,应随时监测各小煤矿的开采情况,水文情况及瓦斯等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小煤矿情况调查如下表井口坐标生产能力万吨/年名称位置井筒名称纵坐标X横坐标Y批准文号设计实际开拓方式开采煤层主井4439143192541484054荣华煤矿井田外西北部副井444096419675402晋煤生字1984第1395号文15090斜井开拓3号主井443521819119681010705里南沟煤矿井田外东部副井4435551709196807960509060盘区后退式2号主井4435569431968233918副井4435637551968210796北坡煤矿井田内东部省煤便函生1984第87号文15038斜井开拓10号11号六、矿区工农业概况及供应等情况木材由国家从东北调拨。水泥由本地解决,主要厂家为大同水泥厂,矿务局水泥厂,大同市红旗水泥厂,及其它地方水泥厂。高标号水泥由大同水泥厂出产。钢材由国家统一挑拨,本地生产极少。炸药、雷管由同煤集团化工厂供应。其它建筑材料如石片、河砂、砖、碎石、白灰均由当地解决,夏季货源较紧,冬季货源充足。七、水源、电源情况本矿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均由时庄水源地供给,供水量为3000M3/D。水质类型总硬度1741,固形物529,PH值75,阴离子HCO3329083MG/L,SO4212550MG/L,CL4461MG/L,阳离子CA25210MG/L,MG24573MG/L,NAK7493MG/L。矿内供电由神头和大同热电厂的输电线路供给。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层地质构造1、地层本井田地层出露较全,自下而上为奥陶系下统、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中统大同组和云岗组,以及第四系。太原组和大同组是主要的含煤地层,山西组和云岗组亦含薄煤层或煤线。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是太原组和大同组,大同组是目前正在大规模开采的对象。太原组含煤虽然也比较丰富,但至今只有3个钻孔穿过,正处于资源勘查阶段。大同组岩性主要是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砂岩颗粒成份主要是石英、长石、石英岩和燧石,含白云母和炭屑。胶结物成份为泥质,其次是钙质和少量硅质。颗粒分选差一中等,次棱角一次园状,发育板状和收敛状交错层理。粉砂岩岩性致密,发育水平层理和缓波状层理,并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碎片。砂质泥岩含完整的植物叶片化石,淡水瓣鳃类动物化石和遗迹化石。从岩相类型来看,河流相约占剖面的一半,浅水湖泊和沼泽相约占40,而泥炭沼泽相约占10,在走向和倾向上岩相都比较稳定。2、地质构造井田内构造较为简单,仅发育一些宽缓褶皱,断距大于10米的断层很难见到,落差30010米的断层为数也仅几条,但落差300米以下的断层比较发育。下部将井田内主要构造形迹作一概述。(1)大同煤田主向斜横穿井田西部,向斜轴位于463714737148366,大致呈近东西向延伸。向斜两翼产状都比较缓,南翼地层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12。向斜北翼地层走向北西西转为北东向,倾向南西南东,倾角13,在与忻州窑交界附近,该向斜表现为一系列极为宽缓的次级小褶皱,向永定庄、四台沟方向向斜逐渐变窄、抬高,向南东方向向斜变得开阔,在井田内延伸约3600米。XX主要褶皱构造如下表名称发育位置两翼产状延伸方向井田内延伸长度米大同煤田向斜井田西部,向斜轴位于463714737148366号孔一线北翼13南翼12NW753600XX向斜井田东部52341533325304孔一线附近北东翼58南西翼15由近南北向偏转成NNW向2500西部背斜井田西部4839147384473834737547374孔一线东翼13西翼13由NE28向西偏转成NW292400(2)XX向斜该向斜是本井田表现最为显著的褶皱构造,位于井田东部,向北西延伸进入井田中部。向斜轴大致位于52341533325304孔一线,在井田南部呈近南北向,向北延伸,向西偏转呈北西30。XX向斜与口泉断裂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在向斜北东翼,地层倾角大,井田东部岩层露头区地层近于直立甚至发生倒转。向井田内地层迅速变缓,在一公里之内地层产状呈近水平状态。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北西向,倾向西南西,倾角58。向斜南西翼地层平缓,地层走向呈北西向,倾向北东,倾角35。该向斜向南仰起,变窄。向北延伸进入忻州窑井田。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500米。(3)西部背斜位于井田的最西北部,背斜轴位于4839147384473834737547374孔一线。由西向东,由北东25逐渐向西偏移成北西30。背斜向南东方向倾伏于大同向斜的北翼。背斜西翼地层走向北北东北西,倾向南西和北西西,倾角13,东翼地层走向NE3060,倾向南东、倾角12。该背斜向北延伸进入云岗井田,在本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400米。(4)次级褶皱在XX向斜的东翼,发育次一级的背向斜褶曲,其轴向平行于主向斜轴,高差起伏达十几米,长500600米,宽约200米,致使开采过程所送巷道高低起伏。该次级褶皱在9、10、11、12、142号煤层中发育均明显。此外,在井田西部还发育一些轴线平行于大同主向斜的小型宽缓褶皱。2断裂构造除露头区发育二条逆断层之外,目前井田内揭露的断层均为正断层。井田内断层不很发育,落差大于10米的断层仅有一条,510米的断层也只有一条,落差35米的有4条,主要发育的是落差小于3米的断层,其中31米的断层24条,1米的断层,未作统计。这些小断裂常呈带状分布,形成断裂分布密集区。从断裂的延伸方向来看,本井田的断裂可分为如下四组XX井田断裂统计如下表断层落差断裂构造等级10米105米53米311米发育位置井田东部井田西部309盘区西南角井田中部和东部全井田分布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和西部全井田分布以井田中部404盘区,西部408,307,305盘区为主发育程度一条,006条/KM2一条,006条/KM2四条,023条/KM2二十四条135条/KM2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影响盘区布置影响盘区和工作面布置影响盘区和工作面布置影响工作面布置形成断裂带影响工作面布置和顶板管理(1)北北东向这组断层最为发育,主要分布于井田的西部和东部。包括底斜坑断层F13、F14、F17、F18、F20、F25、F37、F35、F31、F28、F29等断层。(2)北西西向该组断层比较发育,主要分布于井田的中部,包括F1、F2、F3、F4、F5、F6、F7、F8、F9、F11等断层。(3)北东向主要分布于井田的东部和西部。主要包括F16、F15、F21、F24、F27、F30等断层。(4)北西向这组断层最不发育,主要分布于井田西部,包括F34、F32、F12等断层。上述各组断层中以北北东向断层最为发育,断层落差也比较大。其次是北西西向断层和北东向断层,北西向断层最不发育。在平面分布上,井田东部以北北东和北东向为主,井田中部主要发育近东西向断层。井田西部发育多组断层,以北北东向断层为主,北西向和北东向断层也比较发育。二、煤层及煤质1、煤层大同组含煤20余层,本设计计划开采3号煤层上距2号煤层25704742M(2号煤层是大同组最上部的一层位于云岗组K21标志层之下0302M的零星可采煤层。煤层厚度0138M,平均060M。该煤层分布局限,煤层可采指数046,厚度变异系数6563,属极不稳定煤层。),平均3797M。煤层厚度3862M,平均厚度464M。煤层结构简单,大部分地段不含夹石。夹石厚度变化在011060M,但一般小于020M。根据71个见煤点统计,3号煤层可采指数为085,厚度变异系数3833,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特征如下表顶板煤厚间距(M)伪顶直接顶老顶底板33862M/49425704742灰灰黑色砂岩灰白色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灰白色粗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2、煤质3号煤层(原煤)水分含量为231501,平均346。灰分含量为3702083,平均765。井田中部灰分含量较高,平均896,井田东部和西部较低,平均值分别为53和762。3号煤的全硫含量是所有煤层中最低的,为014139,平均值仅033。含硫量的变化趋势与灰分相同,即井田中部含量高,井田西部和东部都比较低。3号煤的含磷量也是各煤层中最低的,为0000900036,平均00017。发热量(QGRVDAF)为26293420MJ/KG,平均为3296MJ/KG。3号煤为低灰分、特低硫、特低磷,特高热值煤。煤质特征表如下表分类煤层项目含量煤层号MAD(原)AD(原)VADF(洗)STD(原)PD(原)QGR,V,DAFMJ/KG(原)GRI(洗)3231501346370208376522133292296101413903300009000360001726293420329605三、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大同煤田位于大同盆地之西,介于口泉山脉、牛心山脉之间,呈北东南西方向不对称向斜构造,东南翼窄,地形及构造复杂;西北翼宽广,地层平缓,构造简单。煤田四周为强烈上升的中高山地形,煤田内部呈低山丘陵,沟谷发育,相对高差200300M。区内沉积岩厚度达数百米,从地表第四系至煤层基底,均为各类碎屑岩相间成层,岩石胶结致密,裂隙少,且纵横方向上连通性差,影响了含水层的发育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降水量少,又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及大型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补给来源贫乏,岩石含水性从上至下逐渐变弱,中深部、深部的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地层含水性较弱。综观煤田内部,大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1)太古界集宁群在煤田东部边缘出露,岩性主要为结晶的花岗片麻岩,岩石坚硬,风化不深,裂隙少,泉流量不大,一般在03L/S以下。因位于口泉山脉山麓,汇水面积有限,推测含水性弱。(2)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出露于煤田西南、西部边缘之西石山脉及东部边缘的口泉山脉,由南向北逐渐变薄,一般厚520820M。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性极不均一,在岩溶裂隙发育地段含水性较好,一般含水性弱极弱。单位涌水量0000009095L/SM,渗透系数0000880M/D,灰岩地下水具承压自流特征,具统一的静压水面,补给来源主要来自北部玄武岩地下水,其次为西部奥陶系灰岩,极少量来自东部露头,水力坡度310,向东、东南方向排泄,神头泉为主要排泄点。水质类型HCO3SO4MGCA型水、HCO3CLKNACA型水,固形物3241598MG/L,总硬度116931德国度,PH值7384。(3)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0004020L/SM,一般含水性弱。(4)侏罗系永定庄组、大同组、云岗组砂质泥岩、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04020L/SM。但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相适应的河谷地段基岩风化壳与冲积层及地表水有水力联系者,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050180L/SM,渗透系数336M/D。在十里河云岗镇南岸阶地上,大同组含水层地下水出现自流,自流水头0671135M,单位涌水量060L/SM。水质类型一般SO4HCO3CA水,固形物685976MG/L,总硬度28223892德国度,PH值7274。(5)风化壳不分地层时代,与地形相关,在沟谷低洼地段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020188L/SM。在地形较高地带,赋水条件差,岩层漏水或含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030235L/SM,渗透系数028106M/D。(6)第四系河谷冲积层位于河谷两岸一、二级阶地及河漫滩,厚度0601131M,含水层为砂土和砾石层,厚度060M,单位涌水量121947L/SM,渗透系数5224M/D,富水性强,十里河、口泉河河谷两岸因矿坑排水影响,冲积层潜水位变深,水量变小,两条河巨变为渗透性河谷。水质类型为SO4HCO3CAMG型水,固形物8951083MG/L,总硬度38405德国度,PH值7179。2、矿井充水条件(1)、地表水井田内地表水体不发育,仅发育一些东西向的沟谷。沟谷的最大切割深度达60M,沟谷两侧及谷底基岩裸露。除雨季外,这些沟谷均干涸无水。里南沟是井田内最大的一条沟谷,由井田东南方向经过主、副井后向西延伸,长约3KM,汇水面积69(KM2)。洪水期水位猛涨,1985年7月曾淹没高25M,断面为866M2的主涵洞。除此之外其它沟谷汇水面积都比较小。(2)、井田内的含水层与隔水层大同组地层岩性变化大,由粉砂岩、中、细粒砂岩、粗砂岩、砾岩及煤层组成。粉砂岩和细砂岩胶结致密、孔隙度小,为隔水层。中、粗粒砂岩和砾岩胶结较差,孔隙度大,渗透性好,单位涌水量为0000463L/SM,渗透系数为000104M/D,为弱含水层,在XX向斜轴部含水性增大。大同组地层主要有七层中、粗粒砂岩层,由上而下分别是第一层为3号煤层老顶,厚3003652M。第二层位于4号煤和8号煤层之间,厚2633066M,第三层厚1202206M,分布于8号和9号煤层之间。第四层位于10号和11号煤层之间,厚3003665M。第五层分布于11号与12号煤层之间,厚6932000M。第六层位于12号与142号煤层之间,厚155831M。第七层是142号和15号煤层之间的中、粗粒砂岩,厚2251383M。此外在15号煤之下还广泛分布一层中粗粒砂岩和含砾砂岩。3、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内地表水体不发育,仅发育一些东西向的沟谷,除雨季外平时均干涸。里南沟为最大的一条沟谷,一般干涸或细流(矿井排出污水或民用污水),雨季才有洪水暴发。本矿井既无大的地表水体又没有长流水,再者有村庄、矿界等保安煤柱的存在,地面有防洪堤坝的拦堵,因此,地表水一般不会补给井下。本井田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34894912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区内沟谷发育,地表植被稀少,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只有一小部分沿裂隙流入大同组煤层采空区补给井下积水;现采的大同组煤系地层为不含水或弱含水层,12号煤层至K11砂岩裂隙水为井下的主要充水因素,但其含水性较弱,对井下补给量不大。据四十多年来的生产证明,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是风化裂隙水,其次为层状裂隙水,但含水性均较弱,对井下补给量不大。矿井水源则是老窑或采空区积水。断层虽多但其破碎带大部分不宽且紧密,为不导水或半导水断层,充水水源通过岩层孔隙、裂隙、节理,个别断层破碎带以淋滴水形式进入井下,不足以给生产造成危害,但人工通道,采空冒落带则多是老窑积水和采空区积水突入井下的通道,应加强监控与排放。综上所述,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4、矿井涌水量预算该矿井下涌水主要来自采空区积水和顶板孔隙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断层裂隙、开采裂隙以及封闭不良的钻孔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本井田共打专门水文地质孔2个。一为49351孔(旧孔号白17),终孔深度54407M,终孔层位为奥陶系下统,其主要用于奥陶系、石炭系、侏罗系永定庄组含水层的抽水试验;另一为49353孔(旧孔号白22),终孔深度57941M,终孔层位太原组,用于大同组含水层抽水试验。49353号孔,水位深度8900M,抽水2次。采用计算公式为渗透系数K073Q(LGRLGR)/(2HS)/S影响半径R575S(HK)1/2抽水试验及计算结果如下第1次S13015MQ100145L/SK10009M/DR113141MQ10000481L/SM第2次S24895MQ200218L/SK20000119M/DR224684MQ20000445L/SM由涌水量与采出量之比所得到的含水系数(K),其最大为K0590M3/T,最小为K0253M3/T,平均0346M3/T。因此,采用该含水系数利用富水系数比拟法能很好地预测以后的矿井涌水量。采用的计算公式为矿井涌水量QKT(矿井日产量)若矿井年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其矿井涌水量预计最小为1546M3/D,最大为3606M3/D。5、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本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受水害影响不大,由于本矿井水害主要是采空区积水,所以防治水工作应该围绕预防、治理采空区积水而进行,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对于回采过程中遇到封闭不良的钻孔或顶板含水可能较大的地段时,要进行预测、预报,做好防治水工作。配齐、备足排水设备。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顶底板条件3号煤层伪顶由灰灰黑色砂岩组成,厚005050M。直接顶为灰白色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在煤层被冲刷处,顶板岩性有时为中、粗粒砂岩,厚25M。老顶为灰白色粗粒砂岩,厚815M。底板岩性为灰黑色粉砂岩,厚05020M。2、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1、瓦斯瓦斯最大涌出量为143M3/日吨,一般情况下均小于1M3/日吨,本井田瓦斯含量低,除与煤层本身特性有关外,与煤层埋藏深度及裂隙发育好有关。2、煤尘煤尘爆炸指数为39,层爆炸危险的煤层。3、煤层的自燃性本井田的煤层具有自燃发火的危险,发火期一年一年半。3、环境地质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南西部,属黄土高原,地貌类型为平缓的丘陵地形,地表黄土覆盖广泛,基岩出露较少,煤层中的有害无素对环境的影响甚微。区内沟谷发育,洪水排泄较畅通,黄土下伏基岩面较平整,地表岩体相对稳定,大面积滑坡的可能性不大,但坍塌现象可能发生。本区大面积的开发,特别是采用先进的回采工艺,势必导致保护煤柱的留设大量减少,造成顶板岩层大面积垮落,从而引起地表塌陷裂缝,应引起重视。此外,随着煤层的不断开采,地表煤矸石的堆放及煤尘飘散,可能对区内土质和空气造成一定污染,坑下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也可能造成地表水及土质污染。因此,在今后生产的同时,应做好以下防治措施1随时对地表进行监测,发现裂缝式塌陷,应立即用黄土填实;2煤矸石应集中堆放后用黄土覆盖或进行煤矸石的综合开发利用,并搞好绿化工作;3矿坑水和生活废水要进行集中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用于生产用水。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本井田换算大同独立坐标系,其井田范围拐点坐标如下(1)X4433562Y554607(2)X4433313Y554729(3)X4433196Y554671(4)X4433208Y554502(5)X4433162Y554457(6)X4433046Y554442(7)X4432617Y554068(8)X4432285Y553737(9)X4432494Y553504(10)X4432516Y553213(11)X4432558Y552910(12)X4433585Y550068(13)X4433939Y549121(14)X4435797Y548097(15)X4435447Y547463(16)X4437391Y546374(17)X4437869Y547039(18)X4439268Y547030(19)X4439297Y548239(20)X4438797Y548239(21)X4437881Y548748(22)X4435390Y549956(23)X4434643Y551960(24)X4434640Y553070(25)X4434394Y553561(26)X4434292Y553898(27)X4433706Y554466整个井田从东向西北方向呈狭长不规则形。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二、储量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本次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煤层为XX矿批准开采的3煤层东部矿井。2工业指标确定本井田的煤种为非炼焦煤,煤层倾角小于25,所以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为最低可采厚度080M,最高可采灰分40,最高硫分3。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有关参数的确定在3煤层15000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上采用地质块段法估算储量,因煤层倾角10,煤层厚度和面积不再换算,采用估算公式为QSHD/10式中Q块段储量,万T;S块段面积,K(M2);H块段煤厚算术平均值,M;D煤的视密度,T/M3。对于形状规整的块段,或者划成规整几何图形的块段,采用几何法计算各块段面积,对于不规整块段,利用求积仪计算出各块段面积,面积读数精度均达千分之二。有关参数的确定1面积用求积仪对块段面积进行三次测算,其中两次面积之差不允许超过2/1000。然后用三次面积读数的平均值做为该块段的面积。2几种边界线的确定(1)采空区边界线,破坏区边界线及储量注销等边界线由该矿提供;(2)可采边界线及暂不能利用储量边界线用内插法求出;(3)保护煤柱边界线矿界保护煤柱由矿界内推20M。大巷保护煤柱大巷两边各留40M作为保护煤柱。铁路保护煤柱铁路线外推40M作为保护煤柱。(4)可采边界当见煤点的煤层厚度低于最低可采厚度时,煤层稳定和较稳定并且有渐变规律的情况下,用插入法求出可采边界。对未见煤钻孔,采用相邻钻孔连线的中点作为零点,然后用插入法求出可采边界。3煤层平均厚度煤层平均厚度为块段内各见煤孔和生产点煤层利用厚度的平均值。煤层利用厚度根据如下原则确定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大于005M时,夹矸与煤合并计算,煤层利用厚度为煤层与夹矸厚度之和。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小于080M时,被夹矸所分开的煤分层作为独立煤层,分别估算储量。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小于080M时,煤分层不作为独立煤层。煤分层厚度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煤层的利用厚度为上、下煤分层厚度之和。夹矸不稳定,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的复杂煤层,当夹矸的总厚度不超过煤分层厚度的1/2时,以各煤分层的厚度之和作为煤层利用煤厚。煤层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受最低可采厚度的限制。4视密度3号煤层视密度数据为130T/M3。4、资源/储量估算结果井田内能利用储量ABC级共计59794万吨,其中A级储量50608万吨,B级储量1916万吨,C级储量72660万吨,AB级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为801。二、可采储量可采储量计算公式DKEGPC式中EG工业储量P永久性储量损失(万吨),根据本次设计要求,永久性储量损失按工业储量的10计算即PEG10597941059794万吨C采区回采率,取K80经计算,井田内可采储量为538146万吨。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根据规范24条规定,确定本矿井工业制度见下表年工作日数日工作班数班工作时数日净提升时数备注3004614回采与运输提升不同此表内所列作业班数及时数为均一般情况。二、矿井生产能力确定本井田可采储量为628146万吨,煤质优良,是很好的动力用煤,市场需求量大,且本区内交通便利,矿井技术装备较先进,参考规考26条之规定,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为120万吨。三、服务年限依公式TPK/AK(年)式中PK矿井可采储量(万吨)A矿井生产能力(万吨)K储量备用系数取K12设计规范若干条修改则T538146/120123737(年)第三节井田开拓一、矿井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工业位置的确定原则(1)有利于第一水平的开采,并兼顾其他水平,有利于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石门工程量少;(2)有利于首采区布置在井筒附近的富煤阶段,首采区少迁村或不迁村;(3)井田两翼储量基本平衡;(4)井筒不宜穿过厚表土层、厚含水层、断层破碎带、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弱岩层;(5)工业广场应充分利用地形,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且避开高山、低洼和采空区,不受崖崩滑坡和洪水威胁;(6)工业广场宜少占耕地,少压煤;(7)水源、电源较近,矿井铁路专用线短,道路布置合理。本井田地形地貌属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西北部多山地交通不便,东南部地势较平坦,交通便利,根据交通地形特点,及保证井田两翼储量基本平衡的原则确定工业广场位置宜选择在井田走向中部,倾向南部区域。该处的地质构造清楚、简单、开采条件好。主、副开凿在井田走向中央的工业广场,可减少保护煤柱的损失。二、开拓方式的确定对井筒形式根据地面标高及煤层埋藏深度可采用立井斜井两种方式。这样布置是为了保证矿井提升能力及工业广场布置,且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主井用来提升煤炭,副井用来提升人员、材料、矸石以及通风。三、开拓方案的选定(1)、方案一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主、副井口及工业广场布置在井田东南侧49362钻孔附近,自然地形标高13101315米,高差5米。采用三条水平大巷沿煤层走向布置,位置在井田南部靠近矿界,全井田沿走向中央划分为两个盘区,在工业广场和矿井走向中央各打一回风斜井分别为两个盘区回风服务。附图2方案一开拓示意主主2主1主(1)、方案二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主、副、风井口及工业广场布置在井田走向中央靠南侧49352钻孔附近,自然地形标高13101317米,高差7米。采用三条水平大巷沿煤层走向布置,位置在井田南部靠近矿界,全井田沿走向以工业广场为界划分为两个盘区。附图3方案二开拓示意上述两个方案在技术上各有优缺点,两方案技术比较如下方案优点地面交通比较便利,可直接利用现有的公路铁路网络。开拓初期的运料,排矸,运煤方便。工业广场占用的煤柱较少。采用后退式开采顺序,开采一段封闭一段,水平大巷压力控制和采空区管理容易。缺点采用后退开采水平大巷的开拓周期较长。运输及通风线路长,多打一条回风斜井增加了开拓工程量。方案主1主主主主2主优点运输及通风线路短。管理相对简单,成本降低。两翼开采,水平巷道的开拓时间比方案一缩短一半,见效快。缺点地面交通不太便利,需要另外建设一部分运输网络。采用后退开采,末期主副井筒周围煤柱的压力增大,可能增加维护工程量。综上所述,方案开拓时间比方案缩短一半,投产见效时间快,正常生产期间的运输成本,通风成本都比方案低,供电,排水线路短,吨煤成本低等优势,本设计推荐方案为矿井主要开拓方式。附图XX矿3层东部矿井开拓平剖面图(15000)四、盘区的划分及开采顺序(1)、盘区的划分受水平运输大巷的影响,以及井田范围的限制,本井田倾向长度在16KM左右,走向长度55KM左右,采用条带式开采,水平运输大巷沿井田走向布置于井田南部边界根据当前采掘设备的使用状况,及其开采手册中关于采区划分原则,并考虑到盘区设计面积在逐渐增大的趋势,按井田范围划分为2个盘区。同时生产盘区为1个盘区,保证矿井产量。(2)、盘区开采顺序404盘区402盘区第四节井筒一、井筒数目及用途本井田开拓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井田内布设两个风井,其中西部风井为了生产前期使用,东部风井为生产后期使用。二、井筒布置及装备主斜井三心拱断面,净宽45M,净断面1505M2,支护形式锚喷,装备大倾角皮带。副立井圆形断面,直径7M,支护形式,装备双层罐笼。西风井三心拱断面,净宽4M,净断面1221M2,支护形式锚喷。东风井三心拱断面,净宽4M,净断面1221M2,支护形式锚喷。附图巷道断面图(150)井峒特征见下表位置井峒名称井峒作用XY井口标高(M)长度(M)倾角(度)方位角(度)主斜井提升煤炭44315500655266461913156974816174副立井上下人员、材料、提升矸石443908755518646191320210900西部风井通风、大型机电设备442937554756523113326952316174东部风井通风、大型机电设备442937555251512413107054516174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一、井底车场形式的选定主、副井落底后分别沿3煤层布置胶带运输大巷和轨道运输大巷,在副立井井底设井底车场,初步设计已确定为立式环形,东西两翼来车均由绕道进入井底车场。3吨固定式矿车做辅助运输。电机车采用10吨架线式。二、井底车场硐室名称及位置(1)、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硐室是全矿井下电力总配电站,为了节约输入输出电缆线、配电均衡、安装维护方便和便于提供新鲜风流等目的,宜将变电所置于副井与井底车场连接的附近。其断面按所选的具体变压器型号确定,同时,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不得违反有关规程。变电所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如选用混凝土或料石砌碹,条件许可也可采用不燃性锚喷支护。硐室必须设置易关闭的既防水又放火的密闭门,门内可设向外开的铁珊门,但不能妨碍门的关闭,从硐室出口防火门起5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它不燃性材料支护。变电所的地坪,应比副井重车线侧的硐室通道与车场巷连接点处的标高高出05M。硐室不应有滴水现象,电缆沟应设置一定坡度以便将积水随时排出室外。中央变电所应根据规定,设置灭火器材。如配置灭火设备和充足的砂箱,为此在硐室设计尺寸时,应留出相应的位置。(2)、中央水泵房水泵房硐室是井下主要硐室之一,能否正常安全运行关系重大,故水泵房硐室位置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管路敷设最短,不仅节约管路电缆,而且管道阻力和电压将最小。一旦井下发生水患,人员、设备便于撤出,同时便于下放排水设备,增加排水能力,迅速排除事故恢复生产。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以上要求,硐室位置应选在井底车场与副井连接处附近空车线一侧,以便于设备运输,与中央变电所硐室组成联合硐室,即使有特殊原因也要尽可能靠近副井。中央水泵房硐室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采用锚喷支护,在坚固的岩层中也可采用锚喷支护,但不得有淋水。出口通道处须设置向外开启的能防水防火的密封门,从硐室出口防火门起5采煤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它不燃性材料支护。泵房硐室的地坪应高出通道与车场连接处地板05M,设置流水坡,以防硐室积水。水泵工作的总能力应能满足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用水量。三、水仓容量与数量水仓是按矿井正常涌水量计算的,同时主要水仓必须含有主仓和副仓。一条水仓长度为84M,本设计水仓断面为半圆拱形,用混凝土砌碹。为使淤泥易于沉淀和清理,水仓向配电房方向设立反坡,其坡度常为12。在水仓最低点即清理斜巷地不应设积水窝,再清理水仓时能将积水排出,以方便清理工作。四、等候室在副井井筒附近设置等候室,作为工人候车跟休息的场所,等候室和工具房相邻,以便工人领取工具。五、其它硐室其它硐室主要有调度室、电机车房和电机车修理间、防火门峒室、火药库等。附图4井底车场布置示意图123546789101主斜井2副立井3主煤仓4候车室5轨道大巷6皮带大巷7主变电所8主水泵房9水仓10调度站1电机车修理间井底车场示意图3、井底煤仓的形式和容积井底煤仓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倾斜煤仓,连接皮带大巷和主井。煤仓断面积16M2,倾角65O,容量01矿井日产量400(吨)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一、煤炭运输方式选择主井运输采用DX400型强力皮带,大巷运输采用皮带运输运煤,3吨固定式矿车做辅助运输。电机车采用10吨架线式。二、辅助运输方式选择大巷采用3吨固定式矿车做辅助运输。电机车采用10吨架线式。副立井采用罐笼提升,负责矿井排矸,下料,上下人员之用。第二节矿车井下辅助运输主要是材料、设备、矸石。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矿车选用900MM轨距,3吨固定式矿车、平板车等。矿井达产时各类矿车规格特征及数量见下表矿车类型使用地点矿车数量备注MG339B井上、井下300MP159B井下50MCP189井下100PRC189/4井下100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皮带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方式,选用DX5型钢绳芯胶带输送机,技术参数如下输送量2050T/H输送长度3000M输送带速度24M/S带宽1200MM电机功率1154630KW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第一节采煤方法一、采煤方法的选择采煤方法指采区内的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两个方面。采煤方法要考虑到煤层的赋存状态。当前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及本地区已取得的采煤方法经验,现以本井田达产的404盘区为主作业如下论述404盘区地质构造简单,各煤层均为中厚,倾角18左右,赋存较稳定,无夹矸,各煤层顶底板均为砂页岩和砂岩。起伏很小,根据现有的开采技术水平及大同局以往的生产经验,采用倾向长壁采煤法。二、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结合本地区实况,为了加强开采能力,降低吨煤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大幅度推广机械化采煤均采用单一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以下叙述回采工艺过程。(1)、落煤用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自开缺口,一次采全高,采煤机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2)、装煤利用采煤机滚筒的螺旋叶片和弧形挡煤板将煤装进工作面刮板运输机。(3)、运煤装进工作面运输机的煤,拉运到顺槽转载机,转上顺槽皮带运输机,然后到矿井水平皮带大巷、井底煤仓、主斜井皮带运出地面。综采工作面设备技术特征如下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功率单位数量双滚筒采煤机MXA300/45300台1液压支架ZY3500/25/47台115刮板输送机SGD730/320320部1转载机SZZ730/110110部1顺槽可伸缩胶带输送机DSP1080/1000125部2乳化液泵站XRB110/32075台2乳化液箱X10RX台1KSGZY500/12500KVA台1KSGZY630/12630KVA台1移动变电站KSGZY500/0693500KVA台1三、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四、采煤工作面的日进度、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综采工作面采用四六制,即三班出煤一班检修,每个生产班完成三个循环(进三刀),昼夜完成九个循环。工作面循环进度05米,日循环进度45米。采煤工作面年进度日循环进度年工作日循环率45300091215M工作面长度为M,一次采全高。五、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3煤层为厚煤层,依据煤矿工业设计规范,采区回采率取80,工作面回采率取93。第二节采区布置一、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采区数目、位置和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1)、采区数目和位置全井田采用条带式开采,更距走向长度和工业广场位置等因素,布置两个盘区402,404盘区,分别位于工业广场东西两翼。一个盘区,一个大采高工作面保证矿井产量,其中404为初采盘区。(2)、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A采LBHRC式中A采工作面生产能力,T/AB工作面长度,170ML工作面年推进度,1215MH采高,46MR容重,13T/M3C工作面回采率,093则A采1701215461309311487MT/A掘进煤量按回采煤量的10计为114871011487MT/A矿井总产量为114871148712636MT/A满足矿井120MT/A设计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生产采区回采工作面特征如下表采区工作面装备煤层平均机采高长度年推进年生产名称个数厚度/M度/M/M度/M能力MT3层404盘区1大采高综采46246170121511487二、首采区尺寸及巷道布置(1)、首采区尺寸矿井移交生产及在达到生产能力时首采区为3层404盘区,采区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16KM,东西宽约2KM,面积约35KM2,采区设计可采储量21021MT,服务年限175年。(2)、首采区巷道布置首采区主要巷道采用矿井水平的三条煤层巷道,水平皮带大巷沿3煤层底板布置,水平轨道,回风大巷沿煤层顶板布置。回采工作面的两顺槽沿煤层底板布置。附图盘区巷道及机械配备图(12000)三、采区运煤、辅助运输、通风及排水系统(1)、运煤系统工作面顺槽运输巷水平皮带大巷主井煤仓主斜井皮带巷地面煤场(2)、运料系统地面材料场副立井副井底车场水平轨道大巷运料、回风顺槽工作面(3)、通风系统新鲜风副立井水平轨道大巷运输、进风顺槽工作面新鲜风主斜井水平运输大巷运输、进风顺槽工作面污风回风顺槽水平回风大巷西部风井地面(4)、排矸系统盘区内矸石水平轨道大巷副井底车场装罐副立井地面矸石山第三节巷道掘进一、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副立井为圆形断面、砌砼支护;副斜井、风井为三心拱形断面、锚喷支护;三条水平大巷为三心拱形断面、锚喷支护;工作面顺槽为矩形断面锚杆、锚索支护。附图巷道断面图(150)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立井井筒基岩80M/月;斜井岩巷90M/月;水平大巷煤巷150M/月;工作面顺槽煤巷200M/月。三、掘进工作面个数及装备根据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和巷道掘进进度,为保证矿井正常采掘衔接,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生产期间工布置三个掘进工作面,两个顺槽面,一个大巷面。煤巷掘进使用EBH160掘进机。四、矿井达产时采掘比例关系,矸石量预计矿井达产后,共布置一个回采面,两个掘进面,采掘比12。矿井移交生产时,大部分巷道为煤后,矸石量很少,预计为5000T/A。五、井巷总工程量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总长度为。立井井筒岩巷200M;井底车场煤巷600M;岩巷200M。斜井井筒岩巷27001400M;水平大巷煤巷325007500M。第五章通风和安全第一节概况一、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1、瓦斯瓦斯最大涌出量为143M3/日吨,一般情况下均小于1M3/日吨,本井田瓦斯含量低,除与煤层本身特性有关外,与煤层埋藏深度及裂隙发育好有关。2、煤尘煤尘爆炸指数为39,层爆炸危险的煤层。3、煤层的自燃性本井田的煤层具有自燃发火的危险,发火期一年一年半。4、地温据调查,本地区地温梯度小于2O/100M,正常区。二、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3煤层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5M3/MIN,最多相对涌出量为143M3/吨,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第二节矿井通风一、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根据井田开拓部署,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系统。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矿井生产初期,西部风井既投入使用,达产时采用抽出式通风,副立井和主斜井作为进风井服务年限与矿井服务年限相同,西部风井为出风井服务于西部404盘区。矿井生产后期,东部风井投入使用,采用抽出式通风,为出风井服务于402盘区。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矿井移交生产后,井下共布置三个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选用JBT62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四、矿井风量、负压及等积孔的计算(一)、矿井风量矿井的风量计算主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山西省煤管局生产矿井风量计算和通风能力计算标准和大同矿务局有关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只考虑用各需风地点需风量分算累加法确定矿井需风量。(一)、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AI4NK式中4每人每分钟供给4M3的规定风量,M3/MIN;N矿井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00。K矿井通风系数,115。故工作面风量QA4100115460M3/MIN。(二)、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需风量总和计算Q总Q采Q掘Q峒Q其它K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Q峒独立通风硐室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Q其它其它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K矿井通风系数,115。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根据矿井安全规程规定,按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沼气的浓度不得超过1的要求计算。即QAI100Q采KAI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K该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一般情况下KAI1221,在这里取K15;Q该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风流中沼气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这里Q125M3/MIN故工作面风量Q100Q采K100125151875M3/MIN2)按工作面气温与风速的关系计算Q60VS式中V回采工作面风速,取V15M/S;S回采工作面平均断面积,3煤层工作面采用掩护式支架故S46675466753105M2;所以工作面风量QA6015310527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