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服务——it制造行业研究报告201106_第1页
现代物流服务——it制造行业研究报告201106_第2页
现代物流服务——it制造行业研究报告201106_第3页
现代物流服务——it制造行业研究报告201106_第4页
现代物流服务——it制造行业研究报告2011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物流服务IT制造行业研究报告201106一、行业管理体制、法律法规21、行业管理体制22、行业主要规范性法规23、国家和地方主要产业政策3二、行业现状及发展态势51、国外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52、国内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6(1)我国物流业发展成效显著,总体增长态势良好6(2)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广阔10(3)物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但目前呈现加快恢复增长态势11三、行业竞争状况131、竞争主体多元化13(1)竞争主体划分13(2)竞争主体发展趋势14(3)各主体的竞争关系分析142、竞争领域专业化153、竞争目的从争夺市场份额转变为追求客户忠诚164、竞争重点从功能竞争发展到以仓储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竞争16(1)系统竞争已成为现代物流竞争的重点16(2)仓储管理环节仍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17四、进入现代物流行业的主要障碍181、客户资源壁垒182、人才壁垒183、技术壁垒194、资金壁垒195、细分行业壁垒20五、行业利润变动趋势及原因20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1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21(1)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21(2)IT制造业及其物流外包需求不断增长22(3)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24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5(1)现代物流行业高端人才匮乏25(2)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低端物流服务25(3)传统企业经营理念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制约25(4)资金短缺限制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25七、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26八、行业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271、行业的区域性272、行业的季节性27九、行业主要竞争企业28现代物流服务商,从事IT制造业相关硬件设备和零件的进出口通关、货运代理、物流配送、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反向物流等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和执行。一、行业管理体制、法律法规1、行业管理体制目前,国家已取消针对现代物流行业的行政性审批,现代物流业成为完全竞争性行业,不存在市场准入、生产额度等限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授予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各项职能。2、行业主要规范性法规我国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规范运行和平稳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3、国家和地方主要产业政策现代物流业作为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大力度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陆续出台了各类规划和政策。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和地方亦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以支持包含IT制造业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有关现代物流业、IT制造业主要产业政策如下二、行业现状及发展态势1、国外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现代物流业作为全球高速发展朝阳产业,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制造业进入精益化、流通业进入连锁化以及居民消费进入个性化时代必然产物。现代物流业发展主导着新的社会大分工,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新的推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部门随之成为企业内部独立的职能部门;随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以其加速周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系统集成功能,逐步从各经济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产业得以加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成果绝大部分是由通信和运输成本降低带来的,经济自由化以及运输和通信成本的日益下降将继续推动经济一体化。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了由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和现代物流产业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已被普遍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经济领域的黑大陆”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体系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系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国内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1)我国物流业发展成效显著,总体增长态势良好物流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国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采购中心和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随着全球制造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产业政策对现代物流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物流业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物流行业总额和增加值分别为1,254,130亿元、27,310亿元,比2001年增长545倍、268倍,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01、1558。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20022010年,国内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25以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表明国家一直支持物流业基础建设投资,对于加快物流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I、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91万公里,增加4,986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398万公里,增加12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1万公里,增加500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1,774个,新增125个;民用运输机场通航175个,新增9个。2011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总里程预期分别达到99万公里和410万公里,增长88和3,其中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为13万公里和83万公里,分别增加4,700公里和9,000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10,400公里,增加400公里;通航机场达到181个,增加6个。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万公里。II、物流园区建设提速,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近几年来,各地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更为合理,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一批适应不同需要、定位明确的专业物流园区的开工建设和一些功能健全的综合物流园区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物流网络组织节点开始形成,有效地促进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的集成整合,有利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运营的物流区、在建的物流园区、规划中的物流园区共675个。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新型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业内优势企业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已由1998年的2020下降到2010年的1784,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反映了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物流技术及装备不断升级,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I、物流技术与设备作为现代物流活动工具与手段,是提高物流活动效率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物流产业发展,客户需求与科技进步推动集装技术、单元化装载技术、货物跟踪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等物流专业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加快更新换代。II、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是现代物流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物流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各地各类物流信息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作为振兴物流业的主要任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物流信息化典型发现和试点示范工作已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展开。在国家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循序渐进,出现了由企业到行业、到区域、到整体物流运行环境全面推进的发展势头。(2)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总体运行质量不高,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4,远高于发达国家910的水平;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自身进行配套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建设尚有待加强;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物流服务一体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因此,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成效虽然显著,但由于发展历史不长,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粗放式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业将面临广阔的成长空间。(3)物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但目前呈现加快恢复增长态势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2009年一季度物流需求增长速度继续延续下降趋势,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增长幅度大幅下降。物流市场需求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货代、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期间,物流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部分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物流市场和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有利于加快行业整合,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主动提高物流业务外包比例,为业内领先的物流服务商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恢复高增长趋势明显2009年,我国物流业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呈现止跌企稳、加快回暖的良好趋势,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呈现出由2009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3,上半年同比下降08,转为前三季度增长2,全年增长75的良好回升态势。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2010年物流总额增幅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387、321、268和244,但2010年全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提高3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良好的快速增长态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税收、交通、投融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等六个方面的“60条”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政策作决策参考;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通过加强和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研究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加快部署,尤其是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支持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落实,将有力促进物流需求增长,现代物流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增长期。三、行业竞争状况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总体来看,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呈现如下特点1、竞争主体多元化(1)竞争主体划分目前,国内物流竞争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2)竞争主体发展趋势上述四类企业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以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包括本公司在内的“新兴现代物流企业”最具活力、发展最为迅速,业务规模和服务质量逐步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得到稳固;中远、中外运、中邮物流等大型国有背景物流企业以及大型生产、商贸流通企业下属物流企业积极向现代物流转型,所服务行业主要集中于超市物流、家电物流、服装物流、化工物流等传统行业;外资物流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UPS、敦豪、英运物流、马士基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兼并收购、成立中外合资物流公司或独资物流公司、将亚太地区物流枢纽转移到中国等方式进入国内市场。(3)各主体的竞争关系分析对于“新兴现代物流企业”中的少数龙头企业,其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于该领域的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如本公司作为专注于IT制造业的物流服务商,竞争对手主要为辛克、叶水福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提供IT物流的大型外资企业以及新宁物流等少数在中国大陆提供区域性IT物流的民营企业。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对国内物流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外资物流企业为我国现代物流带来了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服务理念,激活了市场竞争意识,推动专业物流市场发育和成长;另一方面,外资物流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在争夺优质客户过程中具有竞争优势。相对于外资物流企业,国内现代物流企业在物流资源、运营成本和文化理念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少数业内领先企业在稳固传统优势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综合竞争优势日益明显。2、竞争领域专业化不同行业物流需求各有特点,运作方式各不相同,相互之间物流操作差异很大。现代物流发展实践表明,物流服务商只有深入掌握所服务行业特征和规律,才能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只有专注某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物流服务,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物流服务市场具备业内领先的比较优势,并形成向相关行业拓展的坚实基础。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定位,特别是新兴现代物流企业,逐渐从普遍服务向行业服务转变,通过熟悉和掌握行业规律,制定符合行业要求的物流解决方案,与所服务行业共同发展。目前,现代物流市场逐步细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专注于不同行业的专业化物流市场,如IT物流、医药物流、汽车物流、超市物流、家电物流、服装物流、冷链物流等。从物流服务的行业划分看,由于IT、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全球配置资源型行业,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整合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而对于传统的能源、原材料行业,现代物流虽有发展,但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于新兴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产业将进一步细分与整合,从而强调更加专业化的物流分工和更加集约化的供应链管理。3、竞争目的从争夺市场份额转变为追求客户忠诚帕累托的“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现代物流服务业,少数优质大客户直接或间接构成主要利润来源,培育和维护这些客户忠诚度直接关系到物流服务商的生存与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按照自身资源状况和运作能力确立其目标市场,通过与目标行业内高端客户的深入合作,不仅可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还可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持续提升客户忠诚度,为进一步提升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4、竞争重点从功能竞争发展到以仓储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竞争(1)系统竞争已成为现代物流竞争的重点现代物流业的竞争不仅反映为运输、仓储或包装等不同功能之间的单一竞争,还体现为多种功能的综合竞争,而后者已成为竞争重点。资讯技术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使功能竞争向系统集成竞争转变,现代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而偏重于单个或少数物流功能或环节的传统竞争模式已不能满足客户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关注物流活动全过程、协调不同环节之间物流活动、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构建物流体系和供应链整体优势,成为物流企业竞争的重点。(2)仓储管理环节仍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现代物流服务商无一例外的注重仓储管理和服务,源于仓储管理处于现代物流领域的核心地位首先,从物流发展史来看,物流研究是以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就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和缩短周期的目的;其次,从微观案例来看,仓储环节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集中了上下游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仓储管理则实现了这种整合。在许多具体案例中,物流的整合、优化实际上归结为仓储管理方案的设计与运行控制;最后,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最大差别也体现在库存环节上,传统仓储业的商业模式是向客户收取保管费,因而库存越多越好,违背了物流的宗旨,而现代物流商业模式建立在物流总成本的考核之上,以整合流程、协调上下游为目标,静态库存越少越好。四、进入现代物流行业的主要障碍1、客户资源壁垒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的竞争,集中地体现为能否凭借良好的服务获得优质客户的信赖。高端客户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选择物流服务条件苛刻,要求物流服务商具有良好的品牌声誉、丰富的行业经验、高效的运营系统、广泛的业务网络。物流服务商只有通过客户的相关认证,达成与客户的初步合作意向,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客户认可之后,才能逐步赢得客户更多的服务外包,并且通过不断延伸服务链,实现自身与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最终成为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和价值同盟。为避免高昂的转换成本,客户不会轻易更换物流服务商,即便在开拓新市场的情况下,也会与原物流服务商继续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由于难以在短时期内获得客户充分认可,较大程度上制约新进入者介入特定物流服务领域累积客户资源。2、人才壁垒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复合性产业,涉及运输、仓储管理、货代、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行业,作业过程复杂、信息量大、对技术要求高,且各种物流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大、难以管理的特点,因此,现代物流业属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现代物流人才提出较高要求。目前物流人才供给中,规划类、营销类、管理类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的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匮乏,短期内难以网罗或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对新进入者形成较大障碍。3、技术壁垒现代物流是现代技术的产物,其运作和发展在根本上是对现代技术的应用。目前,现代物流服务业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技术格局。随着现代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加剧,物流相关技术将不断升级,以应对个性化、全方位的市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趋势下,物流技术的自动化、运作管理的信息化、运作流程的智能化、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集成化成为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对现代物流技术的掌握需要较长时期的项目测试和经验累积,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4、资金壁垒在现代物流服务中,除租赁或购置土地、仓库需要资金外,还需要较大资金投入用于配置符合特定行业物流需求的现代化仓储配套设施,其中用于存放部分高价值、高技术含量零部件的仓库,由于需满足恒温、恒湿等特定要求,资金投入相对更大;此外,为持续保持业务竞争优势,现代物流业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资讯系统的引进、研发和维护。5、细分行业壁垒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物流市场中形成比较优势和专业特长,物流服务商往往专注于某一行业的物流服务。以IT制造业为例,由于IT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不确定、成本和价格变化快等特点,准确、高效的物流服务已成为IT制造企业的生命线;此外,IT产品结构复杂、品种繁多、生产多为小批量等特征,更是加大了该领域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因此,IT制造业对精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协调发展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对新进入者形成较大障碍。五、行业利润变动趋势及原因现代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其与客户共同创造的价值,通过不断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从而与客户创造更多新价值,即“第三利润源”,这种新价值是由现代物流企业和客户两方共同分享,因此,现代物流企业为客户节约的物流成本越多,其利润率越高。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石油、土地等成本的上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多数物流企业利润率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国内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传统运输、仓储业务,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不能实现产业化、信息化、低消耗、高产出,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而现代物流服务商通过不断整合物流资源、延伸增值服务链和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为整条产业链创造越来越多的新价值,从而维持业内较高利润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物流产业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相继建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近年来陆续出台各类产业政策,积极引导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指出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产业地位第一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对中国物流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发20098号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成为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的生产性服务业。IT制造业产业政策IT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行业地位。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发20097号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2009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九个重点领域,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三大任务确保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加大国家投入、加强政策扶持等七项配套政策。综上,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物流业以及IT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IT制造业物流服务持续发展创造有利外部条件。(2)IT制造业及其物流外包需求不断增长IT制造业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12007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出现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信息产业自2009年下半年起开始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生产增速低位回升、出口下滑速度放缓、经济效益降幅收窄,总体回升态势基本明朗,预计未来几年IT制造业销售收入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未来,我国IT制造业仍面临良好发展机遇首先,全球IT制造业将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我国IT制造业规模将不断扩大;其次,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将进一步拓展IT制造业发展空间;第三,国家产业政策加快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发展,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和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将对IT产品市场及其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第四,新技术发展、新产品涌现,以及IT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将引发更多需求,开拓更多新的市场。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2009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约占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80以上,而IT制造业作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其销售收入约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销售收入的50,因此,未来中国IT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IT制造业物流外包将持续增长由于IT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不确定、成本和价格变化快等特点,准确、高效的物流服务已成为IT制造企业的生命线;此外,IT产品结构复杂、品种繁多、生产多为小批量等特征,更是加大了该领域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企业如自行组织物流环节,由于缺乏专业优势,难以对数千种零部件、数十家相关企业进行精细分类和有效管理,物流自理的弊端日趋明显,基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考虑,越来越多的IT制造企业主动提高物流外包比例,为业内领先的物流服务商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3)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信息技术进步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目前,全球领先的物流信息系统已推广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条形码、智能标签、RF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现代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系统规划,即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融入客户管理过程,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联接,大大降低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送货延时、运输不可控等风险。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现代物流行业高端人才匮乏相对于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物流教育一直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困境,而通过企业内部培育现代物流业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又需要较长周期,导致我国高端物流人才缺乏问题突出。(2)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低端物流服务目前国内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传统运输、仓储业务,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仍比较落后,无法实现物流服务的产业化、信息化、低消耗和高产出。(3)传统企业经营理念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制约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保持着“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在这种传统经营理念影响下,企业承担从采购到销售的多个或全部环节,既不利于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也不利于现代物流业产业化、社会化。(4)资金短缺限制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资金瓶颈直接制约国内物流服务商的资源整合和网络扩张速度;其次,资金短缺影响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引进先进物流技术方面推进速度;第三,现代物流服务商所需运营资金亦在迅速扩大的业务规模中捉襟见肘。七、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根据企业的业务侧重点、资产特征和盈利模式,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可分为两大类基础物流服务商、综合物流服务商。我国物流企业经营模式比较分析如下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基础物流服务商注重原有业务拓展的同时倾向于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延伸服务链,扭转毛利率逐步下降局势,其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多年业务运营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发展趋势为从传统货代企业、储运企业或贸易商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化;综合物流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则体现为服务模式变革和创新以及对现代物流服务中仓储服务运营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等关键节点投资和运营能力。整合物流资源、加强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趋势。八、行业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1、行业的区域性珠三角地区最早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企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比较完整,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庞大的厂商群落,是中国IT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立足于人才高地和良好的金融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以及稳定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形成了由微电子、通信及网络、计算机及软件、电子元器件和信息服务组成的信息产业群。目前两大区域集中度继续提高,区域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珠三角、长三角区域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合计达到了70以上,其中,珠三角区域占比相对稳定,而长三角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两大区域由于开放时间较早、投资环境相对较成熟,在投资规模、投资质量及产业链完善程度方面都优于国内其他区域,从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物流业务开展的主要集中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