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公司锰系合金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_第1页
xxxx公司锰系合金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_第2页
xxxx公司锰系合金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_第3页
xxxx公司锰系合金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_第4页
xxxx公司锰系合金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社会意义在国家宏观大战略的有序引导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激励下,西部地区尤其是大多数相对欠发达地区,通过推进工业化、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来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积极性不断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促进了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工业园区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简单的工业集聚发展成为链接全球经济的重要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112经济意义(1)我国钢铁工业“十一五”期间,2008年钢产量突破5亿吨,雄踞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但还不是强国。锰系合金产品是钢铁工业的配套生产设施,也是钢铁生产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俗称“无锰不成钢”。伴随钢铁产量的增加、品种的扩大、质量结构的优化,对锰系合金产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可以说锰系合金产品市场是在相应的增大或增长,其在炼钢品种结构调整中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2)“十一五”期间我国铁合金工业逐步向大型封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节能环保、产品纯净等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建大关小”,并限期淘汰一批落后生产力。该项目具有原料运输方便等条件,是冶炼铁合金较为理想的选择。(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项目选用33000KVA大型封闭式锰系合金电炉,并设置煤气回收装置,不但生产优质产品,同时回收CO含量6070的高热值煤气,此煤气可用于烧结、发电等,从而可以降低能耗,起到增产和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113任务由来XXX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管理要求,对所属项目组织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特委托我公司进行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50万吨/年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01第6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1994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1第7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令1987第105号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6云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09第10号令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49号令8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23号令9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25号令1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21号令1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第27号令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13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14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1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16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24号令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122技术规范和标准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6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8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11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1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17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1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1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20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危害信息指南GBZ/204200721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22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23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24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2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2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27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28空压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29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3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3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3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3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3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3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3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160332004)3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3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GBZ/T160132004)123基础依据1委托书2投资项目备案证3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技术资料13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131评价目的131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31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1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32基本原则13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32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1323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1324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14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以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评价将对该项目投产后,生产运行中(不包括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15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投资专项经费概算等。16评价方法根据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复杂程度,有针对性地采用类比法、工程分析法、经验法、检查表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161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162工程分析法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163经验法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164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它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65综合分析法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评价项目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17评价程序171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172实施阶段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包括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173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本项目评价程序见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调查分析3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筛选重点评价项目拟订预评价方案确定预评价方案质控审查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现场、类比汇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编制预评价报告书提交正式报告专家评审图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注1质控审查由本机构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召开内审会。注2专家评审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卫生部规定执行。18评价的质量控制为确保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质量,根据评价目的及要求,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应对评价质量进行控制。本报告的编制全过程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和我所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见图12质量控制程序图。1向建设单位全面收集并研读预评价所需的相关资料,在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及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检索评价所需的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2报告由具有评价资格的人员编写,报告须做到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评价力求准确、完整、清晰、严谨;类比资料选择合理、真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进行预测和评价;结论观点明确、客观。3对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评价所需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工程分析过程中检索的资料、类比资料等认真研读、评审、核实。4质量负责人全过程监督质量。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成后,组织内部专家评审讨论,审核修改后再报审。技术负责人审定定合格报告书接受建设单位委托送审稿由外部专家评审预评价报告书修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人员开展现场调查、收集资料,进行风险评估及审核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编制、审核、确定预评价方案依据预评价程序及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书预评价报告书修改不合格报告书预评价报告书修改报告书报批和发送所长签发图12质量控制程序图第三章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311项目名称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年生产线建设项目。312性质项目属于新建项目。313自然环境概况(略)314社会环境概况略315拟建地点厂址位于略316生产规模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50万吨/年。317生产制度生产制度采用白班制和三班连续工作制两种制度结合,生产车间实行三班连续工作制,年工作天数为330天,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318岗位设置及定员共计480人。31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A生产装置本项目主要生产装置为1048500KVAB辅助装置原料系统有贮料场、原料加工及配料上料系统等C公用工程本项目配套的公用工程有给排水处理系统、制氮站、空压站、烟气净化及通风除尘系统等。D总图运输外部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3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资金总需求量为145002万元。其中静态建设投资98745万元3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和副产品、中间品、产品的名称和产量321原料名称及用量1)锰矿石锰系合金生产所用的锰矿石,其化学成分如表37所列。2)硅石入炉合格料耗量为188020T/A入炉硅石的化学成分列于表38中。3)白云石。入炉白云石其化学成分如表39所列。4)焦炭入炉合格料耗量为652800T/A;入炉焦炭的化学成分如表310所列。5)电极糊电极糊的消耗量为83300T/A;主要原料用量详见下表322原料化学成分3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331总平面布置该项目预计总占地面积约790亩土地,工程总平面布置以工艺流程配置顺畅为原则,结合厂区地形,将各车间按性质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大体一致、各种管线运输短捷的原则进行布置。全厂道路原则上人流、物流分开。合金电炉车间布置在厂区中部,成品库、水冲渣池、电极糊库、电极壳车间、配料站布置在同一区域,即成品库布置在锰系合金电炉车间南侧,水冲渣池、电极糊库、电极壳车间、配料站布置在锰系合金电炉车间北侧。原料系统布置在厂区北部。厂前区布置在厂区南侧。循环水站、总降变电站、电极壳车间和锰系合金电炉车间布置较近,具有管道电缆等短捷、顺畅、工艺合理之优点。详见附件5总平面布置图。本项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南北东风,拟建项目生产区位于上风侧,产生高温的车间主要为熔炼单位,其车间纵轴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45夹角。绿化面积654104M2,绿化占地率为20。332竖向布置竖向布置建筑包括变压器跨、炉子跨、浇铸跨等。变压器跨共设6层。1至6层分别布置有炉变室、电炉控制室、高压室和电容器室、低压配电室、动力变压器室、液压站等。浇铸跨主要为浇铸间,浇铸间设有铸铁机及修包区。设有二台50/10吊钩桥式起重机。3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341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1)工艺流程根据工艺要求和原料条件,锰矿粉料需压球;加工整粒后的合格原料输送到贮料仓,贮料场内各种原料用装载机堆料和取料。其中石灰石、焦炭为合格粒度运入贮料场。锰矿石需要进行破碎、烘干、筛分处理;配置一套原料焙烧预还原系统。该系统生产所需的气体燃料主要为电炉煤气,与原料混合的固体燃料为焦粉,来自原料焦炭的筛下粉焦。锰粉矿、锰矿除尘灰原料场混匀成为化学成分均匀的混匀矿,混匀矿及合格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用胶带机运至系统配料槽;固体燃料经粗破碎及细碎后,采用胶带机运入配料槽。并经配料系统按配比将电炉冶炼所需原料输送到电炉车间。含锰原料、熔剂、燃料经自动配料后,进入一次混合和二次混合室,混合后的物料由梭式布料器等布料装置均匀地布到预还原系统台车上,经点火、保温、抽风过程进行焙烧预还原,烧成的焙烧饼经破碎、冷却及筛分整粒,分出铺底料、冷返矿和成品焙烧矿,分别用胶带机送入焙烧预还原室、冷返矿配料槽和铁合金冶炼炉。锰系合金生产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他包括原料准备、配料上料、电炉冶炼、出铁浇注、炉渣水淬,以及成品精整等工序,其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342生产设备及布局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有电炉和原料加工及配料上料系统,电炉变压器及供配电控制系统、导电系统、出铁及浇铸系统、水冷系统、起重吊装系统、炉渣处理设施(水淬)、烟尘回收、粉矿造球等。35建筑卫生学厂房,结构为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相结合,厂房墙壁采用预留、留孔,进行自然通风。部分区域采取耐热处理措施。主车间屋面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屋面,为天沟有组织外排水;根据工艺专业所提的散热量主要集中区设置天窗及挡风板。围护结构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墙板,07M以下设砖墙;厂房内部地坪没有特殊要求时为素混凝土随打随抹地坪及碎石垫层等。门窗采用彩色涂层钢板门及窗采光带等,厂房的大门采用平开钢大门等。拟建项目主要建筑物还包括原料跨、浇铸跨、电炉垮,分别呈东西走向,开口朝西。35KV配电所及电炉冶炼车间设事故照明、工作照明,其他车间一律设工作照明及应急照明。照明采用吸顶式、吊杆式的金卤灯(4米高度以上)或电磁感应灯(4米高度以下)、高效荧光灯以及节能灯。正常照明系统的电压等级为380/220V,控制方式采用集中及就地两种方式。第五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11评价单元的划分本评价报告对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工程分析,结合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设备布局等综合分析,将分布相对独立的各系统进行单元划分,将拟建项目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原料单元、熔炼单元、公辅单元。根据拟建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原料单元、熔炼单元、公辅单元所在的厂房建筑物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分别所在的跨间相对独立。另外,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所以各单元的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对比较固定,便于对各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进行充分的评价以及便于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51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来自于生产工艺过程本身物理、化学过程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中物理加工、化学反应条件等密切相关。该项目中进厂原料通过汽车外运至原料堆场,在原料堆放的过程中,由于原料落差导致粉尘逸散,产生的粉尘种类与原料的种类以及其自身的颗粒大小有关,根据拟建项目中堆放的原料的种类,拟建项目使用的原、辅料有石灰石、硅石、原料矿石成分以锰为主,所以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石灰石粉尘、锰尘、矽尘以及其它粉尘。各种矿石经破碎、筛分的过程中,锰矿石粒径须达到1080MM,硅石粒径须达到2060MM,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矽尘、石灰石粉尘以及其他粉尘;破碎、筛分过程还产生机械性噪声,噪声源为破碎机和振动筛。锰粉矿和其他原料、辅料等混匀成为化学成分均匀的混匀矿,混匀矿及合格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用胶带机运至系统配料槽,皮带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和噪声;并经配料系统按配比将电炉冶炼所需原料输送到电炉车间。含锰原料、熔剂、燃料经自动配料后,进入一次混合和二次混合室,混合后的物料由梭式布料器等布料装置均匀地布到预还原系统台车上,经点火、保温、抽风过程进行焙烧预还原,在锰系合金电炉中进行焙烧过程产生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为主)、噪声以及高温等。锰系合金电炉中煤气成分中以一氧化碳为主,达606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均与原料本身成分相关。混匀矿经焙烧成饼再经破碎、冷却及筛分整粒,分出铺底料、冷返矿和成品焙烧矿,分别用胶带机送入焙烧预还原室、冷返矿配料槽和铁合金冶炼炉。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为主,另外,刚出炉的焙烧饼在冷却前产生热辐射,即成品焙烧矿堆放场所可能存在高温。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公辅单元相关设施除尘系统、供排水系统、变配电机房、制氮站等运行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混合尘、噪声、工频电磁场(不作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等。检化室使用的化学试剂量较少,而且都是常用的试剂,不作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13生产环境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略。514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本项目生产制度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劳动组织、作业制度合理,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不存在静力作业和轻动态作业。从人体工效学角度分析,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劳动者姿势、作业环境(气温、噪声、照明、颜色)的不良因素影响程度轻微。通过上述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过程、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按照评价单元,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如下表51所述表5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单元岗位(工种)接触人数(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原料单元原料处理46石灰石粉尘、锰尘、矽尘以及其它粉尘、噪声尘毒经呼吸道吸入噪声经听觉器官传入冶炼工367炉前236熔炼单元出铁35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其它粉尘、噪声、高温和热辐射尘毒经呼吸道吸入噪声经听觉器官传入高温身体体表接触配电57噪声行车工8其它粉尘、噪声化验40检化用酸机修34混合尘、噪声公辅单元电钳修理56其它粉尘、噪声尘毒经呼吸道吸入噪声经听觉器官传入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当其达到一定的暴露时间及浓(强)度时,对机体可能产生的固有的健康危害,是一个综述性内容。本报告主要从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理化性质、侵入途径及毒理学特征和中毒后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概述。521粉尘5211粉尘的概念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固体微小尘粒实际是分布于以空气作为胶体溶液里的固体分散介质。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5212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1)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研磨、碾轧而形成,经气流扬散而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物质加热时生产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形成的烟尘。(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5213粉尘的分类以形成粉尘的物质分类,可将粉尘分为以下三类(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煤尘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铜、锰及其氧化物粉尘等;人工无机性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等;(2)有机性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兽毛、鸟毛、骨粉等;植物性粉尘如谷物尘、烟草尘、茶法尘等;人工有机性粉尘如合成纤维尘、有机染料尘等;(3)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类或同类粉尘中的几种物质的混合物。5214生产性粉尘的职业危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粉尘可随呼吸进入呼吸道,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并不全部进入肺泡,可以沉积在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内。影响粉尘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沉积的主要因素是尘粒的物理特性(如尘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等),以及与呼吸有关的空气动力学条件(如流向、流速等),不同粒径的粉尘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沉积的比例也不同。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引起各种尘肺。生产性粉尘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危害因素之一。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系统刺激、粘膜刺激、各种尘肺病等。本项目可能存在的粉尘有石灰石粉尘、矽尘、锰尘以及其它粉尘。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生产性粉尘分为十三类,对每类粉尘的定义,其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以及接触行业举例都作了规定和说明。而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规定了47种粉尘的卫生标准。在职业病目录中,尘肺及矽肺是99种职业病之一。522生产性噪声5221生产性噪声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视为生产性噪声。例如生产过程中机械运转、摩擦、撞击发出的声音,风机、泵以及电动机发出的声音等。5222生产性噪声的分类52221生产性噪声按其声音的来源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L)机械性噪声由于机器转动、摩擦、撞击而产生的噪声。如各种车床、轧钢机、球磨机等机械所发出的声音。2)空气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体积突然发生变化引起压力突变或气体中有涡流,引起气体分子扰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鼓风机、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发出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音。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所发出的声音。52222生产性噪声根据持续时间和出现的形态,可分为连续性噪声和间断性噪声;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或脉冲噪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变化大于40分贝的称为脉冲噪声,如锻锤、冲压等。声压波动小于5分贝的称为稳态噪声,如一般环境噪声、高速空调噪声、电锯、机床运转噪声等。声压变化较大的则称为非稳态噪声,如道路噪声、火车通过的噪声、锻造机械的噪声、铆枪的噪声等。生产性噪声一般声级比较高,且多为中高频噪声,常与振动等不良因素联合作用于人体,使其危害更大。5223生产性噪声的职业危害影响噪声对人体危害的因素有噪声强度(声压)大小,频率高低和噪声暴露时长短,一般认为声压大、频率高,暴露时间长则危害大,其它如噪声特性(连续噪声或脉冲噪声),接触方式(连续或间断接触)及个体敏感性有关。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连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大。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50DBA以上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A以上干扰交谈,妨碍听清信号,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90DBA以上,长期接触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如连续接触高强度噪声,噪声聋进一步发展,尚可出现神经衰弱的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52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5231理化性质及侵入途径浅灰色硬而脆的金属,似铁。熔点1244,沸点1962,密度72G/CM3。易溶于稀酸而放出氢,同时生成二价锰离子。其盐遇水可缓慢生成氢氧化锰。锰蒸气在空气中很快氧化成灰黑色的一氧化锰和棕红色的四氧化三锰烟尘,其中以二价锰最稳定。各种锰化合物的毒性不同,锰蒸气毒性大于锰尘,新鲜锰尘毒性较大,化合价愈低毒性愈大,溶解度大的锰化合物较溶解度小的毒性大。侵入途径以蒸气、烟尘的形式主要经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吸收缓慢而不完全。锰基本不经皮肤吸收,有的有机锰可经皮吸收。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锰的烟尘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疾病,尤以锥体外系损害最为明显,并可伴有精神情绪障碍。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属于法定职业病。5232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毒理学(1)氯化锰LD50275450MG/KG(小鼠经口),250275MG/KG(大鼠经口),400800MG/KG(豚鼠经口)。(2)二氧化锰致死量500MG/KG(小鼠皮下),454MG/KG(兔静脉)。氯化锰致死量180250MG/KG(小鼠皮下),18MG/KG(兔静脉)。(3)兔静脉注射MN215MG/KG,随即抽搐,眼球外凸,15MIN后死亡。兔静脉注射MN325MG/KG,轻瘫和呼吸困难,50MIN后恢复(10H后死亡)。(4)IDLH500MGMN/M3(锰化合物及烟)。(5)中毒机理吸收入血的锰与血浆的1球蛋白结合为1球蛋白转运蛋白而分布全身。小部分进入红细胞形成锰卟啉或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迅速由血液中转移到富有线粒体的细胞中,以三价锰蓄积在肝、胰、肾、心和脑中。在中枢神经系统贮存时间较长,尤其在豆状核和小脑中贮存较多。毛发和指甲亦可检出锰。90锰随胆汁排入消化道,由粪便排出,小部分由尿排出。锰通过抑制线粒体内ATP和溶酶体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性能。锰主要侵害基底节,其中以纹状体,即豆状核(包括苍白球和壳)及尾状核的变性为主,丘脑及脑干其他神经节也可出现变性。大脑皮质、小脑甚至脊髓和周围神经也要受损。5233临床表现(1)口服高锰酸钾中毒,可致口腔、咽喉及消化道黏膜腐蚀、水肿、糜烂,腹痛、呕吐、血便、休克等,吸收后可引起感觉异常、定向力障碍、心动过速和帕金森综合征。其致死量为519G。(2)金属烟热,吸入大量锰氧化物烟尘后数小时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寒战、高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一般在2448H内消退。(3)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较明显时,出现锥体外系损害,并可伴有精神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和中毒性精神病。(4)锰尘肺与“锰毒性肺炎”在锰矿工或锰冶炼中可以出现肺纹理增加,肺门增大,细小结节;或呼吸困难,X线胸片见散在斑点状阴影。5234处理原则(1)口服高锰酸钾中毒者,用清水洗胃,直至洗出液无色为止。再口服牛奶和蛋清,以保护胃肠黏膜,喉水肿引起窒息立即气管切开,吸氧,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维持谁、电解质平衡。(2)吸入新生锰氧化物烟尘者,脱离接触可自行好转。重症可适当补液,口服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预防肺部继发感染。(3)MMT皮肤吸收引起的症状,立即用清水冲洗,适当对症治疗。(4)慢性中毒,早期可用金属络合剂如依地酸二钠钙等治疗,并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损害或中毒性精神病时,治疗原则与神经精神科相同。(5)锰尘肺治疗原则清除病因,保护肺巨噬细胞,抑制肺纤维化,增加肺代偿功能以及预防感染,治疗并发症。524高温和热辐射5241高温作业的概念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5242高温作业的职业危害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但如超过一定限度,机体热负荷过大,体温升高,可能导致高温中暑和热痉挛,这也是职业病目录中99种法定职业病之一。5243临床表现(1)中暑先兆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2)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3)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5244处理原则(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3)重症中暑迅速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525一氧化碳5251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比重0967,几乎不溶于水,空气中浓度达到15以上易发生爆炸,它是含碳有机物燃烧不全时的产物,是大气和车间空气中常见的气体,属于高毒物品目录中有害物质。5252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由于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O2)与HB亲和力大240倍,故可迅速取代氧气,干忧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产生,又因HBCO的解离速度比HBO2慢3600倍,从而造成机体缺氧及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有多汗、烦燥、步态不稳、口唇粘膜呈樱桃红色,并进而出现虚脱或意识障碍。重度中毒出现深度昏迷、抽搐、脑水肿及肺水肿等,甚至死亡,有的患者往往在清醒后再次昏迷,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统神经症状等后遗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约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表现;锥体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5253处理原则(1)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对发生猝死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2)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有条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促进HBCO的离解,加速CO排出。一般采用150180KPA(1518ATA)。(3)积极防治脑水肿,密切观察生命指标的变化,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宜早应用高渗晶状体脱水剂、速尿、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4)改善微循环及溶栓剂,可采用金纳多、尿激酶等。(5)对症治疗,对合并有筋膜间隙综合征者要及早切开减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宜及早进行血液透析;对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要给予对症治疗。526二氧化硫5261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SO2)为具有辛辣及窒息性臭味的气体,比重233,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是工业废气的常见成分和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5262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与人体粘膜上的水分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因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轻、中度中毒时有明显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引起化学性肺炎甚至肺水肿,当浓度极高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造成窒息。慢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和鼻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状,但多数人长期接触可产生一定耐受性。527氮氧化物5271氮氧化物的性质氮的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N2O5等几种,总称氮氧化物,常以NOX表示。在通常的燃烧温度下,煤燃烧生成的NOX中,NO占90以上,NO2占510,而N2O只占1左右。人为排放的NOX90以上来源于各种燃料的燃烧过程,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有三种方式热力型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NOX;燃料型NOX,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而又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快速型,它是燃烧时空气中氮和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反应生成的NOX。氮氧化物在空气中以NO2为主,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不燃,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等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氯化烃类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5272毒理学及侵入途径(1)LC50126MG/M3,4H(小鼠吸入)。(2)IDLH20PPM(3)对人的急性影响70MG/M3,黏膜刺激作用,能耐受几小时;140MG/M3,只能支持半小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220290MG/M3,立刻发生危险,可致肺水肿;560940MG/M3,致命性肺水肿,窒息;1460MG/M3,很快致死。(4)三致特性A致突变性。B生殖毒性。C致胚胎毒性和死胎。(5)中毒机理属高毒类。NO2的生物活性大,毒性为NO的45倍。水中溶解度小,主要作用于深呼吸道。到达深呼吸道后,缓慢溶于肺泡表面的液体或水蒸气中,渐与水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毒物吸收在血中逐步转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前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管扩张等,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NO2以肺的损害最为明显。NO以高铁蛋白血症的中枢神经损害最为明显。侵入途径经呼吸道吸入。5273氮氧化物的危害及临床表现氮氧化物作为酸性气体,NOX是仅次于SO2形成酸雨和酸雾的大气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巨大危害。炉膛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在排向大气过程中氧化成NO2。NO2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分解成NO和O。在空气中NO浓度越大,毒性明显增强,而NO2的毒性更大,它对人体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血液组织有强烈损害。(1)刺激反应吸入后出现一过性胸闷、咳嗽等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胸部X射线无异常表现。(2)轻度中毒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肺部有散在干啰音,胸部X射线示肺纹理增强,可伴边缘模糊,符合急性支气管炎或周围炎。(3)中度中毒胸闷加重,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咳痰或咳血丝痰等,体征有轻度发绀,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射线示肺纹理紊乱、模糊、网状阴影,符合间质性肺水肿,或斑片状阴影、符合支气管肺炎。血气分析呈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4)重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剧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明显发绀,两肺满布湿啰音、水泡音,胸部X射线示大片状阴影,符合肺泡性肺水肿。血气分析呈重度低氧血症。也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较重的气胸、纵膈气肿或窒息。5274处理原则(1)迅速安全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避免活动,立即吸氧,并给予对症治疗。(2)刺激反应者,应观察2472H,期内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安静。(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雾化吸入、支气管解痉剂、去泡沫剂(如二甲基硅油),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4)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5)合理氧疗。(6)预防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531粉尘根据对拟建项目的工艺流程和原理以及原料成分、存在状态的分析,结合本项目初步的人员岗位的设置,本项目粉尘(石灰石粉尘、锰尘、矽尘以及其它粉尘)存在的单元主要是原料单元,以原料处理岗位为主,可能接触上述粉尘的人员为44人。原料单元的粉尘主要是铁矿石原料运输至原料堆场卸料过程中经机械性撞击、破碎过程中研磨、碾轧而形成,经气流扬散而悬浮于空气中;研磨后的混匀料通过皮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熔炼单元存在的粉尘以混合尘(锰尘、其它粉尘)为主,存在岗位(工种)包括冶炼工、炉前工、出铁,接触混合尘的人员有231人。公辅单元接触粉尘的岗位及人员较少,可能接触粉尘的机会较少。类比现场粉尘浓度精整岗位粉尘TWA值和粉尘超限倍数超标,浇铸、进料岗位粉尘超限倍数不符合卫生标准外,其余岗位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根据工程分析,结合类比项目现场监测结果认为本拟建项目大部分粉尘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根据经验分析,精整、浇铸作业属粉尘轻度危害作业,进料岗位粉尘超限倍数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一般由于扬尘所致,采取湿式作业可降低粉尘浓度。通过对本项目可能接触粉尘的单元、岗位及人数的分析,结合以往对冶金行业原料、熔炼单元粉尘浓度的评价经验,认为拟建项目粉尘浓度可能暴露程度较高,又由于粉尘接触人员多,分布面广,所以认为本项目粉尘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32噪声拟建项目噪声以机械噪声为主,生产过程中机械运转、摩擦、撞击发出的声音,风机、泵以及电动机发出的声音等。各个单元均不同程度存在噪声,其中,公辅单元的噪声源较多,分布面较广。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中规定新建项目工作场所稳态噪声接触限值为85DB(A),类比现场岗位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但开堵眼作业场所噪声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另外,根据经验除尘风机噪声一般较大,需要设置隔音操作室,操作人员需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通过对本项目中噪声源的识别,结合类比项目检测结果、经验分析,认为本项目中噪声强度较大的岗位有破碎、风机、泵房等,其它工作场所如皮带运输、筛分、配电、行车等均不同程度存在噪声,但噪声均属于稳态噪声,强度一般不会超过85DB。认为本项目采取防护措施后噪声作业场所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综上所述,该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的暴露水平一般,对工人的危害程度属于一般。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53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本项目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锰矿石,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来源于粒状锰矿石在电炉中高温熔炼,在高温条件下,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进而以烟尘形式逸散出来,以锰烟尘形式悬浮于空气中,部分锰以其无机化合物的形式进入作业场所降尘中。所以该拟建项目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熔炼单元,涉及的岗位有冶炼、炉前、出铁,可能接触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的人员有231人。类比现场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监测结果表明,进料、浇铸、精整岗位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同粉尘浓度监测结果。由于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混合于粉尘中,通过拟采取的烟气、尘毒处理系统,作业地点含锰烟尘浓度会相对降低,可达到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结合以上两方面综合分析,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在本项目中可能接触的人员较多,暴露程度较高,并且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锰尘、锰烟)属于高毒物品目录中第38项,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所以认为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属于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34高温和热辐射本项目中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于锰系合金电炉,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分布在熔炼单元,存在高温和热辐射的岗位主要是冶炼、炉前、出铁,可能接触高温和热辐射的人员有231人。根据经验,出铁时由于铁水温度较高,产生的热辐射较强,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如超过一定限度,机体热负荷过大,体温升高,可能导致高温中暑和热痉挛,属于职业病目录中99种法定职业病之一。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中规定高温作业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类比项目现场高温WBGT指数检测结果均大于于25。结合体力劳动强度和接触时间率综合评价均合格。根据工程分析、建筑卫生学调查分析,作业人员每次在高温区域操作时间不长,因此认为在加强防暑保健措施后,可减少高温热辐射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综合分析,认为本项目冶炼、炉前、出铁可能存在高温作业,高温和热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属于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35一氧化碳根据报告前面章节对锰系合金电炉煤气的数据分析,以及国家相关标准对煤气的分析资料,一氧化碳在炉气中含量较高,并且一氧化碳属于高毒物质,所以一氧化碳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类比现场一氧化碳均未检出。根据工程分析,结合类比项目现场监测结果认为本拟建项目在防毒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一氧化碳浓度基本能有效控制。但因其属高毒物质,且该拟建项目工艺中存在一氧化碳,故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536二氧化硫根据本报告中表37锰矿石的成分分析,由于矿石中含有少量硫,在锰系合金电炉中高温熔融及发生化学反应后,会产生少量二氧化硫。类比资料监测结果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二氧化硫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根据工程分析,结合类比项目现场监测结果认为本拟建项目在防毒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二氧化硫浓度可以有效控制。由于本项目所选用的矿石含硫量较低,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硫量较少,二氧化硫暴露机会较少,对人体的危害水平一般,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37氮氧化物本项目中氮氧化物主要是由于锰系合金电炉在高温状态下,氧化物与氮、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类比资料监测结果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要求,氮氧化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根据工程分析,结合类比项目现场监测结果认为本拟建项目在防毒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氮氧化物浓度可以有效控制。所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氮量较少,二氧化氮暴露机会较少,对人体的危害水平一般,不作为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4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项目进行单元划分,按照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空间,根据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危害的途径、方式以及项目的生产能力、人员定岗综合考虑,认为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灰石粉尘、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烟尘及其它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和热辐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另外,根据类比资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浓度较低,可不作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均未检出,但由于一氧化碳属于高毒物质,且极易引起急性中毒事故,所以综合考虑分析认为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灰石粉尘、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烟尘及其它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第六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61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分析611防毒设施设置及分析6111防毒设施设置本项目在可燃、有毒气体可能泄漏的场所,如电炉车间内设置可燃及有毒气体探测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燃、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确保装置安全。(1)在有泄漏可燃/有毒气体的控制室各自独立设盘装式可燃/有毒气体报警控制器,系统所需电源在控制室内由UPS供给。(2)现场可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安装在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安装高度为距地坪(或楼地板)0406米,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或有毒气体时,安装高度为高出释放源052米。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工艺装置框架钢柱或顶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