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教案(同名27172)_第1页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教案(同名27172)_第2页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教案(同名27172)_第3页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教案(同名27172)_第4页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教案(同名2717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学时54学分3使用教材RONALDHBALLOU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参考书1、王之泰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2、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教学方法主要为课堂讲授与案例讨论考核方法考试10绪论物流现代化的含义一方面表现为物流必须进行技术革命,以当前先进的物流科学技术取代落后的物流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对物流活动进行现代化管理,从而使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沿海四大物流圈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深圳、天津都将“物流”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广州市则将在东、西、南、北全面规划物流产业,分别建立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商品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上海则瞄准“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着重发展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并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完善法规,配套环境”的指导思想去运作实施北京市具体规划了北京物流港、三大物流基地、四大物流中心此外,山东、浙江、大连、青岛等地都在制定物流方面的规划物流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当沿海地区物流开始热了的时候,中部、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甚至有些地区还没有启动我国的物流企业以海尔物流崛起为代表的企业集团,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市场化的业务流程改造传统产业。他们将现代物流构筑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了精确化、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一些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通过改造正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如中远、中外运、中储等等。同时,也生长出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像广州的宝供,深圳的中海物流等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中国物流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不够,还存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正当我国加入WTO的时候,许多跨国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如美国联邦快递、德国邮政、丹麦马士基,日本佐川急便等。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物流业人才的缺乏物流理论需要从物流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物流理论要为物流实践服务物流学的概念物流管理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和时间效益的科学。11物流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物流科学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物流学是一门进行系统分析的科学物流学又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物流基本概念和物流的分类;了解物流业的发展;掌握物流基本活动;供应链的内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活动的构成。(三)课时分配8(四)教学内容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的概念。20多年来随着我国理论界对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企业的大量的物流实践,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加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417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第一节物流的概念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BAKER)认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1922年,克拉克(FE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12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的简称。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认为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场所转移过程”。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中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CANADIANASSOCIATIONOFLOGISTICSMANAGEMENT)定义物流“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LOGISTICS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DONALDJBOWERSOX1986出版物流管理)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二、现代物流理念(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动的过程。在20世纪20年代,物流还是被作为流通的附属机能。30年代起,人们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质分布过程”的合理化管理,其核心部分正如日本学者羽田升史所说“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的理念,今天人们又给予了新的内涵其一为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其二为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为潜在的市场机会。其三为物流被看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其四为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军火和军需品的战时供应中,运用后勤管(LOGISTICSMANAGEMENT)方法。二战后,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后,其定义中包括下列一些业务活动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贮存,用户服务等。13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84年对物流重新定义为“为了符合顾客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原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成本压缩的空间趋于饱和后,对成本的控制将转为物流领域。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所阐述的“现在的物流费用尤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海面的小部分。”(四)物流系统化理念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物流运行中存在着“二律背反”性,也称“效益背反”。整个物流合理化,需要用总成本评价,这反映物流是整体概念的重要性。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五)精益物流理念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流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物流管理学家则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比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密切融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以产生价值;(2)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六)物流一体化理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根据商品的市场营销动向决定商品的生产和采购,从而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一致性。物流是被看作使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相联系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虽然内部物流一体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足以保证厂商实现其经营目标。要在今天的竞争中达到充分有效,厂商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顾客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这种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被称作为供应链一体化。14要获得供应链理论所要求的这种企业内外的广泛合作,需要一种与传统组织观念不一样的创新的组织定位,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体系。(七)联盟与合作理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为了物流复兴,将“基于物流的联盟做为最可观的合作”理念,发展物流联盟和广泛开展合作关系的思想已成为物流实践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业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在权利的基础上的对手间的谈判。而今,合作最基本的形式是发展有效的组织间的联合作业,形成多种形式的业务伙伴关系。一方面促使企业从外部资源寻求物流服务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促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供应商与物流需求商组织联合起来。1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是指从事业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物流业系指物流企业的集合。“在商品流通中商流与物流已实现分流。物流已经形成独立的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的新兴产业。物流企业是物流联盟的主体,我国目前物流企业主要的类型有由传统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演变的物流企业、新兴内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和大型外资跨区域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3物流外包企业业务外包即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其关键业务上,即企业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物流业务外包是由物流企业作为承包方,由物流需求企业为发包方的物流联盟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流外包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4全球化物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大市场概念在今天已成现实,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作业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企业从世界市场获取原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工厂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这种在不同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并将这些全球化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必然导致物流的全球化。全球化物流是企业全球战略的支持与保证,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物流的联盟与合作。(八)绿色物流观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15三、本书对物流概念的界定作者在1988年出版的物流概论和1997年出版的物流学概论和2003年出版的物流学的专著中都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物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本书仍将延续该定义。四、物流概念的未来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人们用不同的眼光、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流、解释物流,使物流的概念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未来的物流或许使今日的物流概念得到全面的革新,物流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展。第二节商流与物流一、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地位的转变商务是指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事物及管理活动,它包含商品从生产到交换,从交换到消费全过程中扣除纯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从商务活动的演变历史看,首先是商品的买卖、然后是商业、贸易行业的兴起,再是商业贸易的管理,进而联系着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商品交换中必然包含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产品交换,从三流来看主要以物流为主而商流、信息流紧紧伴随其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货币的产生,在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以钱买物”的方式,但人们遵守的交货原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信用随着发展起来了,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钱庄”、“银行”这样专门从事货币中介服务以及货币买卖业务的行业,使得物流可以与商流分离,出现了多种交易的付款方式如预付款方式、定金方式、支票、汇票、分期付款、延期付款、托收承付等方式。随着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品流通的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可按照资金(货币)和实物各自的运行规律去组织,从而不仅提高了流通的速度,也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此间,信息流的地位也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的前期、中期、后期,交易的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都要尽力掌握对方和中介方的有关商品交易的各种信息,如商品信息、支付能力、商业信誉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商品流通的第四阶段,信息流已明显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对整个商品的流通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图11表现了三流地位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互相依存关系。16二、商流的概念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作商业流通,简称商流。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世上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商品交易中,也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总之,物流和商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支柱。第三节第三节物流活动的构成物流活动的构成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上述构成也常被称之为“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一、包装活动包装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包装大体可分为商品包装与工业包装。二、装卸活动装卸活动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三、运输活动运输活动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物流部门依靠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因而在很多场合,把它作为整个物流的代名词。四、储存活动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而形成的。物品通过储存活动产生了商品的时间效用。保管活动是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资的保管、保养、堆码、维护等工作,以使物品的使用价值下降到最小的程度。五、流通加工活动流通加工活动又称之为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六、配送活动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17七、物流信息活动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法,以保证指导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代信息采用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处理手段,为达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第四节第四节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物流自始至终构成流通的物质内容,没有物流,也就不存在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一、物流的性质(一)物流的生产性质从事物资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等物流工作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业企业虽然在生产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得,但都具有生产性质。无论是生产企业的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物流都是一样。这是因为1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2物流同样具备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物流的社会性质物流的社会性质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性质。(三)物流的服务性质物流的核心是服务。二、物流的作用(一)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设备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终是潜在的。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必须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从生产资料的物流上看,物流具有将生产资料按质、按量、及时、齐备、均衡地供应给生产单位以各种物资的功能。从生活资料的物流上看,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基金能否实现最终还需要取决于物流的畅通。二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占用和物质消耗有效性的评价。合理的物流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料,对于消除迂回、相向、过远等不合理运输,节约运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物流,还可以减少库存,加速周转,更充分地发挥现有物资的效用。物资的储存应在满足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储量越少越好。物流在装卸、加工、包装诸方面对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三、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二)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18(三)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上片流通的物质基础第五节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一、供应链产生的背景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要求提高信息时代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全球化市场的建立和无国界竞争的加剧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现消费观念变革大力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压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的压力衡售前、售后服务和运作成本的压力,业内部变革面临更多压力。挑战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降低库存水平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缩短交货期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和服务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市场环境特征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主生产方式特征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刚性、专用流水线管理组织特征多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小、层次多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特征集权式,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竞争模式以规模求效益资本的高投入和教育、科技的低投入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土地和设备。劳动的特点是简单重复劳动。信息特征和系统特征静态、开环、相对封闭的刚性系统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企业为中心,企业间是纯粹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掌握市场份额,必然要牢牢控制用于生产和经营的各种资源。在企业的运作模式上,采用了“高度自制”的策略,一个企业囊括了几乎所有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活动。不仅如此,还把分销、甚至零售环节的业务也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内,最后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超级组织。这就是人们说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VERTICALINTEGRATION)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管理思想与组织模式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变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GT)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减少零件变化(VARIETYREDUCTIONPROGRAM,V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虚拟企业(VIRTUAL19ENTERPRISE,VE)管理模式的转变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化从“大而全、小而全”向“分散网络化制造”转化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设计、开发与生产转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形成了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热潮。许多企业将原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能力,通过和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占据竞争中的主动地位。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一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启示1、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内容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价值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企业的基础设施虽并不与每种基本活动直接相关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2、“价值链”理论的启示(1)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认清其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渠道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在分析企业的集中优势,即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必须通过对企业的价值链的每一环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大环境和产业中的地位及优势何在。只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2)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集成程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协调一致的价值链,将支持企业在相关行业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扩展的方式来加强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也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形成联盟来进行。联盟包括与结盟伙伴相互协调或共同分享价值链。企业在选择其结盟伙伴时应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予以分析,以找出最有利于自身的联盟。价值链的这种特点启发企业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供应链管理这一企业管理新模式。(3)价值链的一个特点是企业的价值链是体现在一个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构建供应链以及实施供应链管理其实正是对企业与其供应商、用户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重新定位、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有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位置,才能合理的构建供应链,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二、供应链内涵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马士华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0一般来说,构成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包括1、供应商供应商指给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2、厂家厂家即产品制造业。产品生产的最重要环节,负责产品生产、开发和售后服务等。3、分销企业分销企业为实现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围每一角落而设的产品流通代理企业。4、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5、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即上述企业之外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其中批发、零售、物流业也可以统称为流通业三、供应链的特点(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2)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4)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四、不同主体的供应链形态结构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五、供应链的内容供应链联盟SCC提出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基础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战略供应商和用户伙伴关系管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物料管理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六、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去除,异常事件消弭七、供应链管理的作用首先,供应链管理把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成员单位都考虑在内了,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不过,实际上在供应链分析中,有必要考虑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因为它们对供应链的业绩也是有影响的。其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总是力图使21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第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企业许多层次上的活动,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尽管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只有通过供应链的有机整合,企业才能显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在实践中供应链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首先,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比如,供应商一般希望制造商进行稳定数量的大量采购,而交货期可以灵活变动;与供应商愿望相反,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愿意实施长期生产运转,但它们必须顾及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并作出积极响应,这就要求制造商灵活地选择采购策略。因此,供应商的目标与制造商追求灵活性的目标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其次,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时间而不断地变化。事实上,不仅顾客需求和供应商能力随时间而变化,而且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随时间而变化。比如,随着顾客购买力的提高,供应商和制造商均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来生产更多品种更具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进而最终生产定制化的产品。研究表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总是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03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5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实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比如HP、IBM、DELL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就是明证。供应链管理它从战略层次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最佳效果。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五)本章小结本章是课程内容的概述,介绍了物流的概念,物流与商流的关系,物流活动的构成,物流与供应链的内涵等,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六)思考题习题4(见教材P23)(七)参考书目1、王之泰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2、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2第二章物流战略和规划所谓战略是相对于全部军事行动而言,相对于战争的目的而设定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所定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理解物流战略的含义、特征及内容;了解物流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及物流环境的新变化;掌握物流战略进行规划的基本内容;了解物流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掌握物流战略控制的步骤与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难点物流战略环境分析和战略制定(三)课时分配4(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过去企业很少认识到物流的战略作用,物流重要的商业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利用或认同。现在企业物流已经受到大多数行业与市场的重视。物流,已经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到一起一、物流战略的概念、特征与构成物流战略指企业或其它组织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战略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适应性、风险性物流战略的构成如右图企业物流战略通常包含10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4个重要层次上,构成物流战略金字塔,它确立了企业设计物流战略的框架。第一层根据顾客服务需求确立战略方向顾客服务需求左右着包括制造、营销和物流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的结构。清晰地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并开发能够满足那些期望的顾客服务战略。顾客服务战略的简单或复杂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市场和顾客服务目标。第二层物流系统的结构部分渠道结构和设施网络结构提供了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的基础。(1)渠道设计23分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按流通环节的多少,可分为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2设施的网络策略网络策略将解答以下问题(1)需要多少设施,它们的地点应选在何处,每个地点的任务将是什么(2)每个设施应为哪些顾客和产品线服务(3)每个设施应保持多少存货以满足特定服务水平(4)应利用什么运输服务来满足顾客期望的服务(5)在此系统下,返还品的货流(如待维修设备的返回,或包装材料返回处理等)怎样管理(6)作业的全部或部分应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管理吗第三层物流战略的职能部分物流金字塔的第三层包含了物流战略的职能部分,尤其是运输、仓储和物料管理方面的分析。职能部分的战略考虑涉及以下问题我们企业应外包更多的物流活动吗我们应该考虑仓储或运输上的第三方服务吗我们对自己的仓储服务是自营、外租还是建立合同仓储服务第四层执行层执行层,包括支持物流的信息系统、指导日常物流运作的方针与程序、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维护、以及组织与人员问题。信息系统和组织问题对有效的物流业绩特别重要。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体化物流思想的实现手段整合、高效的组织对成功的物流绩效是重要的二、物流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战略包括物流战略。物流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战略重点内容之一,为企业长期发展服务,实施相应的战略举措。只有理解了公司战略,物流才能形成自己最好的战略。物流战略规划在许多方面支持着公司的战略规划,增加公司价值。企业战略规划与职能部门战略规划的关系三、物流战略制定的必要性与原则(一)物流战略制定的必要性首先,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制定合理的物流战略;24其次,企业竞争加剧突出了物流战略的重要性;最后,物流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使物流竞争比任何时期都要激烈,更需要在战略上来指导物流活动。(二)物流战略制定的原则总成本的概念延迟战略个性化和多样化分拨四、物流战略管理(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定义物流战略管理(LOGISTICSSTRATEGYMANAGEMENT)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物流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物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二)物流战略管理过程物流战略制定阶段1树立正确的战略思想2进行战略环境分析3确定物流战略目标4划分战略阶段,明确战略重点5制定战略对策6战略评价和选择物流战略实施阶段1)建立年度物流目标、制定物流政策、配置物流资源2)确定所需外部资源3)调整组织结构4)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在分配问题5)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物流战略控制制定控制标准,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纠正偏差。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第二节物流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物流的外部环境企业物流的外部环境,指存在于企业之外,对物流企业活动的开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25各种因素的总和。一般的外部环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PEST(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政治和法律环境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及其运行状态。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府治国的重大方针政策、政治性社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等。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具体到物流行业,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作为宏观物流管理的主体,近年来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济环境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及实施情况,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等。企业在制定物流战略时,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变化(1)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着企业物流的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了企业物流的发展。(3)工商企业不断壮大发展创造了对物流服务的新需求,引导和促进了企业物流的发展。(4)我国经济及产业结构正处于一个振荡和面临调整和整合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概况,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文化底蕴、文化发展、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与人口统计因素。社会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变迁和发展,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结构重组,形成企业物流发展的新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影响,为物流发展提供新的环境动力。科技环境包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措施、经费,企业所处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情况,技术创新体制及其奖励政策、知识产权及专利的保护、科学技术产业化动态以及信息与电子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生产率提高的前景等因素。企业在制定物流战略时,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现代科技带给企业物流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动力。(2)现代科技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3)现代科技促进了企业物流装备的现代化发展。物流企业一般环境分析的方法环境扫描法环境因素对企业影响的分析,从5到5,5表示对企业有极强的负影响,0表示没有影响,5表示有极大的影响。根据影响程度,从5到5之间评定其分值,这称为影响分数;然后确定重要性分数,即根据环境因素对企业战略成效的影响程度确定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值一般是从0到5,极端重要的5分,重要的打3分,不重要的0分。把重要性分数与影响分数相乘得到一个综合分数,从中推断其机会与风险的程度。26关键战略环要素影响分值重要性分值潜在机会或风险分值政治法律122经济4416社会文化212技术236评价分数6二、企业物流的内部条件企业内部条件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是指企业物流发展的内部因素。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物流资源分析;企业物流能力分析;企业物流目标市场的接纳程度三、企业物流环境的新变化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无库存经营的倾向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需求的高度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物流战略规划的制定物流战略目标;制定物流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物流战略规划的内容;制定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什么是物流战略规划物流战略规划就是通过增加价值和客户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的统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规划过程。它以整个公司的目标和计划为基础,通过预测未来的物流服务需求和管理整个供应链资源(如何实现)来获得高度的客户满意。一、物流战略目标降低成本减少资本占用改进服务二、制定物流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1)信息共享(2)顾客服务水平(3)供应和分配渠道(4)设施定位(5)分配部署(6)库存(7)运输(8)信息管理(9)组织三、物流战略规划的内容27(一)、物流战略规划的三个层次运作层面短期,每小时或每天策略层面中期,短于一年战略层面长期,大于一年(二)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领域物流规划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和运输战略。四、制定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1、自上而下的方式2、领导层挂帅与业务部门合作制定3、邀请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制定4、企业与咨询单位合作进行第四节物流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一、物流战略的实施(一)物流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物流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员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和企业文化系统。人员系统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物流工作者是物流战略管理过程的主体。组织结构系统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是实施物流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一项物流战略都需要有一个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企业文化系统企业文化系统是实施战略的保证。在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的企业文化起支持作用。(二)资源配置是物流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的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对所属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激励,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把物流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化,安排实施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具体工作程序,把物流企业战略落到实处。企业通过一定的行动来实现企业阶段目标任务,常常表现为一些具体项目的执行活动。二、物流战略的控制什么是物流战略控制物流战略控制是指把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工作业绩,发现偏差,采取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规划。它是物流战略实施中保证物流战略实现的一个重要阶段。(一)物流战略控制的步骤1、确定物流战略控制标准这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一般由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所组成。物流战略控制的步骤确定物流战略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纠正偏差。2、衡量实际绩效这是指依据标准检查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等,以便与预期的目标28相比。3、纠正偏差衡量实际绩效之后,应将衡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经过比较会出现偏差,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二)物流战略控制的方法物流战略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又称前馈控制。是在物流战略实施前,对物流战略行动的结果有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值与物流战略的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可能出现的偏差,从而提前采取纠正措施。事中控制又称行或不行的控制。是在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按照控制标准验证物流战略执行的情况,确定正确与错误,确定行与不行。事前控制又称后馈控制。是在物流战略推进过程中将行动的结果与期望的控制标准相比较,看是否符合控制标准,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行动措施,以利于将来的行动。三、评估战略绩效现金流成本的节约投资回报率(五)本章小结物流战略指企业或其它组织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战略管理概念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物流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物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物流战略目标是降低成本,减少资本占用,改进服务。(六)思考题习题9(见教材P45);习题15(见教材P46)(七)参考书目1、王之泰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2、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三章物流产品(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物流产品的性质;物流产品的分类;掌握物流产品的特征;了解物流产品定价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难点物流产品分类及定价方法29(三)课时分配6(四)教学内容第一节产品的性质一、产品分类根据朱兰的说法,产品是任何经营活动或经营过程的产出或结果。产品的实体部分和无形部分共同构成企业提供的总产品消费品、消费资料,亦称“生活资料”或“消费品”。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按满足人们需要层次分,有生存资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费品)、发展资料(如用于发展体力、智力的体育、文化用品等)、享受资料(如高级营养品、华丽服饰、艺术珍藏品等)。按使用时间长短分,有一次或短期使用的普通消费品和可供长期使用的需用消费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消费品可以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四类。1、便利品(CONVENIENCEGOODS)指消费者要经常购买、反复购买、即时购买、就近购买、惯性购买,且购买时不用花时间比较和选择的商品。2、选购品(SHOPPINGGOODS)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功效、质量、款式、色彩、风格、品牌、价格等花较多时间进行比较的商品。3、特殊品(SPECIALTYGOODS)指具有特定品牌或独具特色的商品,或对消费者具有特殊意义、特别价值的商品,如具有收藏价值的收藏品以及结婚戒指等。4、非渴求品(UNSO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