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建议书_第1页
汉源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建议书_第2页
汉源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建议书_第3页
汉源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建议书_第4页
汉源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汉源三生源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产业园“产”“景”“游”综合一体生态园“绿”“水”“文”城乡统筹中国汉源三生源农业品牌二0一二年八月2目录中国汉源1三生源农业总体规划1一、项目概述与资源环境311政策优势和农民诉求312交通区位及基本条件413优势条件及劣势不足6二、规划依据7三、规划原则与发展理念731规划原则732发展理念833文化内涵8四、规划定位与开发要旨941总体定位942功能定位943科技创新1044绿色、有机产品1045产业互动11五、产业空间结构1151“一园三心四区”1152一园1253三心1254四区1355相关农业设施建设1556辐射带动1657五大看点17六、三生源八景1861入口休闲接待区1862“设施农业”景观1863“流沙河印象”水景观1864“果林远眺”景观1865“瓜果长廊”景观1866创意农业景观1967红龙果景观1968“产业加工”景观193七、市场建设与经营业态1971旅游产品市场建设1972旅游客源市场解构1973旅游综合产业经营业态19八、投资融资与商业模式2181理念招商、项目招商与投资融资2182商业(盈利)模式22九、配套设施规划2291道路交通规划2292水系统规划2393管网综合规划2494环境保护规划2595环卫设施规划2596夜景灯光规划25十、绿化规划26101植物规划原则26十一、指示设施与空间艺术27111主入口27112次入口27113导识系统27114建筑风格27十二、建设分期27十三、用地指标28附规划文本主要图纸内容28一、项目概述与资源环境11政策优势和农民诉求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发展,并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正处在4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的前夕,国家扩大内需和汉源农业产业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国家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完善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利益、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因此,未来在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将在可操作层面进行不断深化。省委进一步强调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将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障、科技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倾斜。(移民的政策)12交通区位及基本条件汉源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大渡河中游,雅安市南部。属川西南山地亚热带气候区,有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之分。具有垂直变化显著、降雨量集中、河谷地区干热少雨、河谷低中山地带有向川西南干热河谷气候过渡的气候特点,适宜于多种特色农作物生长。全县现辖8个镇,25个乡,191个村,社区19个,现有人口35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汉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清溪老城、魁星古楼、节5孝牌坊展示着古朴深遂的建筑艺术;金钟神韵、清溪文庙、朝阳古寺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孔明南征、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如今,随着瀑布沟水电站的建成,四川最大的人工湖84平方公里的汉源湖、地势全国罕见的新县城“鲜花、碧水、阳光“山水旅游城市即将展示在世人面前13优势条件及劣势不足13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园区离汉源新城区仅13公里,周边道路完善,外部交通便利,和雅西高速相连,园区到成都220公里。内部已实现水泥路网连通,规划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自然条件优势汉源的气候特点,汉源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海拔在550米至4021米之间,东端的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合处最低,西北部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最高。东北缘是邛崃山余脉南支大相岭,西北缘是邛崃山余脉飞越岭,南面是大凉山群峰。大渡河横穿东西,流沙河纵贯南北,形成了四周环绕,中部河谷低平的地势。全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四周环山,谷深岭高,加之大相岭东北亘阻,汉源有大凉山北部大陆气候特点,高地寒冷,河谷炎热,雨量偏少且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著,瀑布沟人工湖汉源湖形成后,汉源气候将变得更加独6特。县城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80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470小时,活动积温5802,年均降雨量750毫米、蒸发量14755毫米。该区域现代农业种植已经起步,园区所在地多数是老县城郊区移民,已具备一定的种植技术与经验,种植积极性较高。现代化高科技种养及生态循环技术已逐步实践和推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政策优势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土地整理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发展生态农业和林园经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县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移民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科技优势三生源品牌农业有限公司(筹)是崇州文井现代农业基地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技术优势明显,开发能力强,实力雄厚,具有多年农业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在四川已经成功管理数十家大型农业园区,创建了文井源和绿食佳两个有机蔬菜品牌。132劣势不足基础设施条件不足现代农业产业要求建设标准化农田、应用设施大棚、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因此对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目前园区内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均有待改善。周边农业园区竞争现在全国掀起农业热潮的情况下,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更是雨后春笋般兴起很多主体农业园区,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与其它园区进行良性竞争也存在一定的难度。7技术普及存在难度受到传统种养习惯的影响,要让农民执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种植技术存在一定难度。二、规划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2城市规划标准GB50188932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4村镇规划标准25甲方提供的资料图纸26现场踏勘调查资料三、规划原则与发展理念31规划原则31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可操作性项目规划坚持尊重实际,从当地实际和特色入手,以可操作的优势达到规划目的和预期发展目的的引导。312各具风貌,突出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园区,各节点具有浓烈的地方风貌,突出地域文化特色。313生态优先,产业合理布局理论结合实际,在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农业设施合理布局。8314立足现实,建设并重原则立足园区经济发展现状,设定有发展前景的愿景。以经济适用的高水平规划建设实现产业公园发展预期。32发展理念321公司、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民众共同开发充分依靠政府及科研机构搭建的平台,充分的发动群众,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进行一三产业的互动,结合院县合作(四川省农科院和汉源县政府)、校企合作(四川农业大学和三生源品牌农业公司合作)为学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一个展示、学习、提高的平台。322生产、种养、旅游三步走的科学线路现阶段状况下,优先发展高科技示范农业是第一要务,将设施农业作为园区启动的基础;整个园区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种植、养殖,以第一产业带动加工销售等第二产业,同时对园区进行旅游优势宣传;在有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利用养身休闲、村落美景等进行旅游产业、相关三产业及附属的旅游地产业等的综合开发。33文化内涵331农业文化现代田园科技优先作为一个高科技农业园区,在有别于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把现代化高科技种养及生态循环技术进行逐步实践和推广,形成以现代农业为集群的新型农业产业开发链条。9332汉源旅游文化古韵悠悠汉源历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牦牛道、灵官道,有河南站、清溪峡等景点;孔明南征、太平天国、红军长征、民族抗战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境内现存保持原风貌的乐西公路约100公里。有清溪、九襄、宜东、富庄、皇木等古镇,有清溪文庙、九襄石牌坊、河南万安桥、万里魁星楼、后域白云寺等古建筑。县内有丰富的阳光资源,还有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84平方公里的汉源湖、九襄花海果都,以及轿顶山、龙塘山、金钟山、佛静山、河西溶洞和旭河等景点,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333水文化产业公园水活景美水在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产业园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园区位于流沙河边。根据地形的高差进行处理,充分让水流动起来,水、景、园一体。334建筑文化现代村落建筑以现有的移民集中居住点和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中国丰富的民族特色为亮点,形成特色鲜明的适宜建筑。四、规划定位与开发要旨41总体定位集生态农业、园林场景、科技农业科研示范、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养身休闲、互动体验七大功能于一体,打造汉源10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公共品牌,引领农业品牌的高端产业。42功能定位421以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为核心,其它高新农业为副翼的新型农业园区;422以循环农业经济模式打造园林型现代农业产业公园;423以乡村休闲体验游发展互动三产。424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典型,带动周边土地增值,实现政府、企业、农民三赢局面。43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它包括生产品种的良种化,生产资料的机械化、电气化,生产组织的区域化、社会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条件的水利化、园林化,经营管理的企业化、科学化。本规划引入科技创新理念,把农业园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管理农业,以园林场景来营造园区环境的农业,利用天然富硒矿粉和有益微生物生产液体有机营养液,创造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高转化率的农业生态系统。44绿色、有机产品、富硒11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开发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还能适应市场需要,促进优质优价,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更是农业优质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产业公园的建设应符合国际大趋势、大市场的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适度发展有机、富硒的农产品。45产业互动引入现代农业新型发展模式,园区规划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同时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民俗风情等要素进行生态观光农业开发,使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双赢,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建设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观光区。二是结合环境打造,面向城市居民渡假服务,开发城市娱乐、休闲、体验型农业。三是借助农耕文化及体验活动,将园区建设为山水颐养和休闲保健的最佳田园福地。一、二产业之间强调以工促农、以加工带动生产,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以现代化农业企业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通过建设由产、供、加、销四个环节构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链条节点的完善产业化联结链,带动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首先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成园区12优势特色产业,进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其次建设加工、物流销售两个环节。着力点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的重点应充分考虑如何拉长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促进产品的品位升级和产品形态升级,实现产品增值。五、产业空间结构51“一园三心四区”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园区按功能分为“一园二廊三心四区”一园三生源品牌农业公司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题的农业科技园。二廊园区内两条400米的“十字”观光长廊。三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农耕文化及农产品展示中心、创意农业和阳台蔬菜样板展示中心。四区有机蔬菜水果种植采摘区或生态农业示范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区、新奇特瓜果观光区、温室餐厅及休闲区52一园目前三生源品牌农业科技园规划1000亩,核心区300亩,公司集蔬菜水果种植、工厂化育苗、新品种引种示范、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农事活动体验、科普亲子教育、休闲观光旅游、科技培训等13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53二廊54三心541工厂化育苗中心(5连栋智能温室5座9000平方米)育苗中心主要运用基质穴盘育苗、漂浮育苗、瓜类、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9000平方米,一年满负荷生产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蔬菜苗500万株,带动面上蔬菜发展2000亩,园区种子、种苗均可通过工厂化育苗中心自繁提供,除满足园区生产基地使用外,能够为周边农业生产适宜地区提供相应的种苗,也是新成果、新技术的展示中心。同时还将向蔬菜基地农户提供优质蔬菜秧苗科学合理调整蔬菜内部品种结构降低育苗成本,减少灾害带来的种苗损失,确保蔬菜早熟上市提高种苗素质,降低农户育苗的劳动强度加快蔬菜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升蔬菜品位。工厂化育苗中心包括连栋温室、自动播种机、催芽、装盘车间、可移动苗床、种苗包装车间等。温室采用薄膜(进口)温室类型,结构形式为圆弧形,齿轮齿条式电动外遮阳网,设计使用寿命(骨架部分)15年以上。542农耕文化及农产品展示中心科普教育和接待中心10亩。该中心是由4座5连栋的大棚组成。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14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543创意农业和阳台蔬菜样板展示中心(一座5连栋大棚3亩)阳台(屋顶)生态菜园指利用建筑阳台或屋顶空地进行生态蔬菜种植并获取安全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具有多功能性。阳台(屋顶)生态菜园集成了都市现代农业技术,诸如蔬菜品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创意农业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等,具有农业科普和农业创意观赏的双重功能,既可生产瓜果蔬菜又可观赏,既可体验和亲近自然又可培养小孩兴趣和动手能力,既具蔬菜生产高效率,又具改善环境的生态性,为人们的家庭生活创造了和谐自然绿色的优美环境55四区551有机蔬菜水果种植采摘区或生态农业示范区(200亩)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园区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栽培品种蔬菜有樱桃番茄、黑色番茄、水果黄瓜、水果彩椒、网纹甜瓜、礼品西瓜、奶油南瓜、珍珠果、早春番茄、奶油生15菜等552新品种试验示范区(10亩)(具体的品种特性种源)553新奇特瓜果观光区(10亩)水果有红龙果、葡萄、冬枣等。554温室餐厅及休闲区(5亩)生态餐厅是由种植温室繁衍而来,将种植温室的生态性与传统建筑特性结合形成,营造仿自然的各种景观。生态温室餐厅是将现代设施农业和绿色餐饮完美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餐饮为主、景观为为辅的一种大型温室类建筑,把温室的轻巧、便捷、明朗的特点与建筑的多功能性融为一体,餐厅有充满绿色的自然环境,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微缩化”和“艺术化”。它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设施园艺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设施调控技术、农艺栽培技术来维护餐厅的优美环境,形成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草、药、菌为辅的植物配置格局,结合假山、小桥流水、竹木亭阁的园林景观,为就餐者提供绿色、优美、舒适、悠闲、宜人的就餐环境,安全、可口的绿色(有机)食品,采用节能、节水,残渣、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环保措施的可持续运作模式,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温室只用于种植的局限性,使温室具有餐饮功能、观赏功能、休闲功能、娱乐功能、绿色食品推广功能、节能环保功能等。56相关农业设施建设561农民技能培训中心16与农耕文化中心结合,建设农民技能培训中心,设置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和远程教学网络等。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为广大农民提供“种、养、加”科学技术咨询和培训,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建设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基地。562专家大院三生源公司与全球前10强的蔬菜种子公司、农业生物科技公司包括美国圣尼斯、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荷兰纽内姆、以色列海泽拉、荷兰BEJO、荷兰德奥特公司、荷兰科伯特公司合作,还有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蔬菜工程中心、北京中研益农种子公司、上海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西安杨凌高科、四川省农科院、四川比尔农业科技咨询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等,聘请作物栽培、蔬菜育种、花卉培育、植物保护、土壤肥力、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农田水利等专家开展种植实验、品种培育、良种优化、有机肥料开发、污染防治与处理、水土保持等科学活动。建立农业专家库和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库,为产业公园孕育核心竞争力,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56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筹建小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配备各式田间速测仪器和ICP、气相色谱仪等先进检测设备,监测园区内农业生产环境,17监控违禁农产品投入品的使用,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有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控。564农产品储藏物流区后期规划建设一个占地10亩,储藏能力达到500吨级规模的保鲜库,采用冷藏方式,解决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保鲜问题。57辐射带动以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产业链为目标,以作物品种选育及良种脱毒繁育、标准化栽培、安全贮藏与精深加工等项目为建设重点,打造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示范基地,达到带动周边区域种植,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分年度示范带动规模见下表特色产业种植示范带动规模表产业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有机大棚500亩示范2000亩5000亩3万亩5万亩特色水果100亩示范200亩500亩1000亩2000亩高山蔬菜100亩示范5000亩3万亩5万亩10万亩58五大看点通过以上产业布局及整体规划形成五大看点581科研展示点18以设施农业产业为主题,重点展示园区新型农业产业,并且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科研教育、会议点。582产品展示点建设作物新品种实验站和设施农业示范站,打造高科技的农业科研平台,依托对口科研机构,对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生产模式、种植技术、品种开发、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加工技术及加工产品开发、土地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等诸多课题进行研究。583精品农业展示交易点以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平台,借由良好的景观和资深的专家团队背景,向外展示科技园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交易展示区域为园区乃至全国高新优技术的农产品服务,作为全省新优农业与外界联系的窗口和纽带。584乡村旅游点院落式散点布置的村落式样的休闲景点,新型的高科技产业示范园,优质的自产有机农产品,动感的互动性参与项目,真正实现汉源春季赏花、夏季划船、秋季品果、冬季晒太阳的生态旅游链,必将成为都市新旅游的亮点。585城乡统筹点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的前提下,利用现有有利条件进行有机整合,良好的产业、规模化的生产示范效果、新型的农村模式都沉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展示窗口。19六、三生源八景61入口休闲接待区和打造的流沙河河堤观光长廊融为一体62“设施农业”景观设施农业是科技园的主要景观组成,大棚有序排列,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向游人展示产业特色。63“流沙河印象”水景观在园区河堤建设水车景观,将各水系之间进行连接,让游客亲水而行、近水而观,步行观光。64“果林远眺”景观该区域主要包括科技园两边的山,半山果林区和山林背景。散布于树林区与大田农业区之间,为田野到防护林的过渡地带,作物以特色水果和季相植物为主,丰富单一林相和景观视觉效果。65“湿地苇莺”景观利用现有沟渠,将水系引入其中,分段蓄水,形成活水循环生态系统,贯彻活水耕地原则。荷塘与水田中放养鱼和鸭,形成鱼、荷、鸭、稻和谐共生的场景,让景观更为生动。66花港观鱼(观鱼廊)67林荫观鸟(观鸟台)2068“产业加工”景观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初深加工环节,加工品种包括园区内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同时可辐射周边乡镇,包装加工严格按园区标准种植的农产品。七、市场建设与经营业态71旅游产品市场建设蔬菜市场花卉苗木市场果酒养身市场农副土特产品市场72旅游客源市场解构一级市场汉源二级市场成都、重庆、上海、康定、西藏三级市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东南亚华人社会零星市场73旅游综合产业经营业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围绕“生态”、“水”、“文化”为核心进行,力求做出本园的特色。以下各项目主要分布于游客活动中心、休闲活动中心、逗趣园、水上游乐场园。也有因实际需要分布在其他园区的。21731文化类(1)农耕文化园(2)古茶道文化馆(3)画家园(4)摄影园732观光类(1)流沙河河堤长廊(2)秋柳远眺(观景亭)(3)林荫观鸟(观鸟台)(4)花港观鱼(观鱼廊)733休闲类(1)果林驿馆(2)古色茶香(品茶、享受茶文化)(3)香花古阁(仿古建筑物,内外配置四季香花,古音乐,配套桑拿娱乐项目)(4)多功能厅734参与逗趣类(1)碧波戏鱼(2)与鸟同乐(3)农业采摘(4)岸边垂钓(5)植物迷宫22(6)儿童乐园735运动类(1)水上活动(2)山林徒步(3)特色农耕(4)民俗餐饮74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环境容量是由旅游区面积和可供游人游览空间决定。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必须根据市场的预测,同时考虑极限风景空间容量和理想风景空间容量。生态园风景旅游区内可供游人游览的空间,可分为主要游线和主要游人聚集景点两类。根据产业公园的区位、交通条件、周边环境和生态园的规模和特点,参照类似的主题园区的情况,的游人规模设计为日最大容量3000人,瞬时容量1500人。主要游线和主要游人聚集景点的容量将按上述预测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八、投资融资与商业模式81理念招商、项目招商与投资融资政府主导,专家支招,企业运作,开创全新的招商投资经营方式。创新理念,创意项目,吸引投资商来园区创业,与已规划设置23项目对接。园区的一系列项目设置,都是为投资商既能盈利又塑品牌创造条件和营造氛围。采取“政府政策倾斜,专项资金注入,企业投资开发,带动农民致富”的共赢模式,实现园区营运升级。82商业(盈利)模式“14”模式现代农业“14”发展模式围绕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农产品公共品牌引领,“专家大院”的农业科技支撑,“农业服务超市”的社会化专业化保障,农村基层融资平台推进,四位一体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开创蔬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合作社聘用专人统一管理生产,签订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和奖赔合同。由此,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权实现了分离,农业生产被集中到了熟悉农业、懂经营、善经营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手中。14模式对于激活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探索,既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有利于推进蔬菜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新模式,又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将为各地实现农民土地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提供一个样本。”土地流转有偿使用农民持股保底分红农民转移就业务工24企业自主开发经营政府优惠收取税费九、配套设施规划将配合园区设置,以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其建筑物必须经过详细设计,结合自然,协调景观,为旅游区增色,使之成为与整个旅游区环境相映衬的人文景观。91道路交通规划911道路主要分为四级城市主干道、园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城市主干道,雅西高速,从九襄出口下高速到园区仅5公里,与其进行充分对接。园区一级道路,结合现有新村规划,将已修建道路进行环路建设,形成园内畅通的主干道路系统,将现在河堤边公路拓宽为7M,连接上下两座桥,整体形成有机单循环。沿路建设观光长廊和行道树,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营造出宜人景观效果。二级道路,作为园区内补充道路,满足园区生产生活要求,并且能满足小型车辆单向行驶,路宽35M,主要考虑依托现有道路进行改扩建。三级道路,路宽1218M,主要为景观组团内部的游步道。主要以生态自然的石材、木材等为主要铺设材料。912停车场25整体原则上,后期考虑进入园区之后以步行和乘坐园区观光车辆为主,因此在河对面专门处设置主要的大型停车场,但是在各个景点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设置停车场。河对面农产品市场旁边,设计园区主要停车场,停放旅游大巴、自驾小车和园区观光车辆。设置贵宾专属停车场。设计可以直达园区核心位置、专家大院、农耕文化展示厅等重要设施的贵宾停车场。根据各自功能需求修建的景点专属停车场,以满足整体停车需求。92水系统规划93管网综合规划为使环境美观,形成现代产业公园,规划各管线均敷设在路面下。互不干扰,畅通无阻,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管线碰撞、返工现象,需对各工程管线进行全面综合,用以指导今后道路建设时各管线能顺利敷设,亦为各管线施工设计单位提供可靠依据。主要对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管道、电信管道有线电视和燃气管道等六种管线进行综合。除雨污管外,管线布置基本上平行于道路布置,纵向坡度基本与道路坡度一致。雨污水管线按具体情况考虑。管道交叉时从上至下分别为电力、电信、燃气、给水、污水或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与雨水管线的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2694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应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在不断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质量。规划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弃物严格按有关条例执行。具体环保措施如下941保护规划区内山体、水体,把良好的自然小气候环境引入规划区,进而达到空气清新、通风纳凉、防暑降温的作用。942在规划区内留出足够的防洪通道,消除洪涝隐患。943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方能进入污水管网。根据水体功能要求,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944动静空间进行分隔,减少噪声、废气对规划区生态环境的破坏。945加强道路绿化,减少噪声干扰。946建筑物的方位与间距,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室外应有良好的绿化以改善微环境。95环卫设施规划依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的原则在规划区内布置公共厕所、洗手间等公共环卫设施。垃圾处理采用袋装垃圾专门收集、集中清运处理方式。96夜景灯光规划27以把握主题、整体亮化、智能化、特色化为设计思想,根据产业公园的设计目的和功能集生产、科研、旅游于一体,定位该园区的主题,进而确定园区夜景照明亮化工程的设计主题与构思方向,确定如何做到以灯光环境匹配园区的主题性及建筑特色和周边环境;希望借此对整个园区的景观特征及功能特性有品质上的提升。主要道路照明采用LED路灯,二级、三级道路照明主要采用庭院灯、草坪灯,灯光考虑避免对人眼的伤害。植物照明采用泛光灯、地埋灯,光源配置以黄色为主,绿色为辅,营造温暖的灯光环境。十、绿化规划101植物规划原则规划区域内主要以现代农业为主,因此规划必须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美化、提升。101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植物群落,对它们进行品种上和景观效果上的调整、补充、完善;1012功能强化,根据周边环境对区域范围的植物进行功能上的区分,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1013乡土特色,同时考虑新优、彩叶植物。类型上增加高大乔木、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的种类,以改变现有状况以农耕景观和林相单一的状况;1014季相鲜明,综合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利用各色乔、灌、草本、28水生植物组景,注意色彩和季象的变化和搭配。十一、指示设施与空间艺术111主入口主入口设计以植物的生长形式提取形态,以现代的简洁的方式展现大气、生态的视觉效果。112次入口位于园区次入口处,结合建筑文化内涵,截取时代缩影的符号,展现园区整体风格,同时具有强烈的导向性。113导识系统配合园区环境,与建筑风格协调,设计有乡村元素的田园风格导识牌。同时各区域导识牌应带有分区特色。114建筑风格现状规划区域内居民建筑短期内不能搬迁的民居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建筑格调力求自然朴实,富有乡土气息。新建建筑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与乡土文化,保持并延续建筑中特有的内涵,使村落在新旧演替过程中有秩序的和谐发展。29十二、建设分期121第一阶段20122013年(1年)核心区300亩,合作社500亩。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500万,流动资金500万元。完成入口、中心区域部分的道路建设,种植示范区大棚建设,综合配套等基础工程建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