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煤矿一采十二井矿井设计_第1页
胜利煤矿一采十二井矿井设计_第2页
胜利煤矿一采十二井矿井设计_第3页
胜利煤矿一采十二井矿井设计_第4页
胜利煤矿一采十二井矿井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位于七台河市西部新立矿区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七台河市新兴区管辖,距七台河火车站15KM,矿区内有矿用铁路专用线与勃七线,牡佳线接轨。公路可通往桦南、佳木斯、双鸭山、宝清、密山、鸡西、勃利、依兰和哈尔滨等市县。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二、自然地理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井田范围内地形大部分属丘陵,地面标高在163米175米,相对高差12米。新立矿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由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表土层冻结深度一般在1520米。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为383,最低气温在1月为392,年平均气温335,年平均降水量528MM,雨季集中在78月间,平均降水量600MM,蒸发量1100MM,最大风级78级,多在雨季。风向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为东南风,风力一般二三级,平均风速36M/S。三、矿区风工农业生产概况区内地面植被为树木。在矿区周围有居民区,为矿区工人居住地。区内各种服务设施齐全,主要劳动力为该市人口及外省、市民工。2该区附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采矿业。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层新立矿区地层为中生代,白垩系,鸡西群,域子河组二至五段煤系地层,总厚度472米,含煤22层,含煤总厚度1043米,含煤系数22。煤系地层之上覆盖第四纪冲积层,厚0520米。一采十二井开采的91层、93层所在地层属白垩系鸡西群域子河组第三段,上自88层顶板;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91层的上部层90号层煤层老顶粗砂岩,一般厚28米;91层顶板为粉细砂岩,厚度在710米之间,底板为页岩;93层下部发育一层含砾粗砂岩,局部层次有中砂岩;93层底板为页岩,厚035米,下部为砾粗砂岩,厚度29米左右,质坚硬。该段含煤六层88、89、90、91、92、93层。其中90、93层全区可采,88、89层不可采,91、92层局部可采。二、构造勃利煤田的大地构造位置按地质力学观点,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之上的三江穆棱河中生代聚煤坳陷带的中部,煤田呈弧形构造展布,煤田内主要褶皱及压扭性断裂呈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大体上以桃山断裂为转折,桃山断裂以西地层走向北西,桃山断裂以东地层走向北东,弧形构造东翼断裂,褶皱较西翼复杂,地层倾角比西翼大,火山运动较西翼强烈。新立矿区位于勃利煤田西部勃利煤田为弧型不对称的断裂盆地,新立矿区位于弧形构造西翼,区内地层总体向南倾斜,煤层3走向由N60W渐变为EW方向,煤层倾角由北向南逐渐变大,井田北部煤层倾角一般在711,井田中部煤层倾角1520,井田南部煤层倾角2030,整个井田为一向南倾斜呈弧形展布的单斜构造。新立矿区内的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和勘探资料及各小煤矿的揭露,现确定矿区内的断层共有21条,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井田内开拓巷道常见小断层,但对生产影响不大。三、煤层新立矿区位于白垩系鸡西群域子河组第二至五段,含煤22层,其中77、79、80、81、84、85、86层为不可采煤层,76、82、83、85、90、91、92、93、94、95、96层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地层总厚度为470米,含煤总厚度1043米,含煤系数22。该井开采的91、93号煤层属稳定或较稳定煤层,位于该区第三层组上部,煤层较薄,结构单一,井田内煤层为单斜构造,走向为N45E,倾向S45W,倾角在12度15度之间。各煤层层间距、顶底板岩性等经电钻孔控制和实践揭露,控制可靠。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的主要可采煤层为91层、93层,其中,91煤层厚度为039米064米,平均厚度为056米,倾角1014;93煤层厚度为119米199米,平均厚度为159米,倾角1014。煤层均属单一煤层,各煤层发育较稳定,在开采区域内煤层厚度变4化不大,经生产实践和补勘证实,煤层对比层位可靠,见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特征一览表顶、底板岩性煤层编号煤层厚度小大/平均采高倾角煤层间距顶板底板煤层特征91039064/05605610142240粉砂岩页岩单一93119199/159159101433粉砂岩页岩单一煤质该井田的煤层没进行煤芯样化验,只作过生产样化验。呈水平层状,结构致密,质脆,内生垂向裂隙发育,多为亮煤、半亮煤组成,玻璃光泽,锯状或贝壳断口。在镜下多见凝胶化基质,木质镜煤和丝炭,角质化少,以角质层为主,煤的可选性为易选。煤层属中高灰份,灰分多为内在灰份。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氧化镁,氧化钙较少,故灰熔点达1250摄氏度以上。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91煤层原煤灰分变化不大,一般在2478,超过35的情况不多见。净煤灰分一般在12左右,胶质层厚度一般在133MM,挥发分一般在3047,硫含量一般在023,磷含量一般在003,属低硫、低磷煤,发热量一般在2585兆焦/千克左右,粘结指数平均在67。93层原煤灰分一般在22723205,超过38的情况不多见,净煤灰分一般在10左右,胶质层厚度一般在915MM,挥发分一般在33623574,硫含量一般在0203,磷含量一般在0015002,属低硫、低磷煤,发热量一般在2342兆焦/千克左右,粘结指数平均在68。根据化验资料,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该矿区的各煤层挥发分差距不大,胶质层厚度也基该相近,主要以煤的粘结指数GRI为依据。GRI65的定为气煤,GRI65的定为1/3焦煤。经七台河市七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兴选煤厂化验室化验,这2个煤层的煤属可选1/3焦煤。主要工业用途以冶金用煤为主,火电厂作动力用煤次之。五、水文地质1、矿井充水水源该井为基岩裂隙充水矿床,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地下水,涌水方式为顶板淋水。井田右翼为河谷水文地质区,左翼为丘陵水文地质区,岩层的富水性主要决定于岩层裂隙发育程度和补给条件,由于裂隙发育程度是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减弱,所以岩层富水性有明显垂直分带的规律。煤层煤质指标表煤层号灰分(AG)()小大/平均挥发分(VR)()小大/平均胶质层(Y)小大/平均发热量(QGDT)小大/平均9121733348/247834033497/3451451622589322723205/273533623574/3468132151/141519402744/23422、含水层第四纪疏松含水层,在河谷区呈条带状分布。岩性多为微具粘6土胶结的粗砂,含较多的砾和碎石,分选不良,疏松含水层不整合复在煤系地层上面,故与煤系岩层水力联系密切。但煤系岩层主要由不同粒度的砂岩、砂页岩组成。90层与91层之间含有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中含有砾岩,91层与93层之间有页岩,以上各性岩层胶结较好,较坚硬。使该井涌水量较小。3、涌水量91层的上部层87、90层已由新立矿开采,下部93层也由新立矿开采,开采深度超过我井,故该井疏干程度特别好。该井涌水量枯水期为151M3/H,丰水期为172M3/H,平水期为16M3/H,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水,井田水文地质简单清楚。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乃属二类二型。六、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1)瓦斯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实际鉴定,矿井的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9M3/MIN,相对涌出量为228M3/MIN,该井为为低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瓦斯涌出量会有所增加,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困难,要对各主要煤层测定瓦斯含量加以防范。2)煤尘及煤的自燃该矿区勘探中对煤层做了煤尘爆炸试验,结果为全部有爆炸性,所以该井煤层煤尘有爆炸的危险性,应预防煤尘爆炸。煤炭自燃倾向根据多年生产资料,该区无煤层自燃发火危险。73)地温该区属地温正常区范围2、煤层顶底板结构及岩性特点该矿井所开采的91、93煤层,顶板岩性均为粉砂岩,岩石完整,胶结致密,抗压力强,易支护。底板均为页岩。矿井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煤层为中硬煤,结构简单,节理发育,易于卸煤。采用全部陷落法顶板管理,无伪顶、无伪底。第二章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边界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位于新立矿区范围内;北界为100米标高南界为120米标高;西界为新立矿工业广场煤柱及FD断层;东界为F11号断层。东西走向长约091公里,南北倾斜宽10公里,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该井开采的煤层为91、93层。井田范围由表211中拐点连线圈闭。二、开采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确定及论证该矿井所开采的91层煤,煤层厚度一般在055米左右,属极薄煤层。个别地点煤层厚度为039米,但根据区域内91煤层赋存情况,以及其它矿井该煤层开采实践,局部煤层厚度为039米不会影响到该井田的正常回采,尤其91煤层灰分不大于30,为低8硫低磷优质1/3焦煤,属稀有煤种,可做为冶金用煤,并且按现有技术条件开采成本仅为95元左右,其入洗后售价可达600元以上。根据区域内该煤层开采情况及现在市场行情,煤层开采最低可采厚度定为039米,其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因此,本设计中参加储量计算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定为不低于039米。一采区十二井开采煤层工业指标表最低可采厚度煤种灰份倾角039M1/3焦煤4025三、井田储量1、井田内的储量根据该井田境界,该井田可利用工业储量为128万吨,其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表21191拐点坐标序号XY序号XY150747104441555895073780444146502507461044415629105074210444144503507427844415848115074380444145644507391844415810125074324444146705507378044415740135074567444147666507374644415640145074528444148507507374044415400155074594444148808507372644415000矿区面积113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738093拐点坐标序号XY序号XYA507487844415390E507470244415041B507425444415828F507480044415078C507420244415811G507483844415110D507460044415110矿区面积02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73809中91煤层资源储量为8327万吨。93资源储量为4473万吨。2、可采储量该井田的工业储量减去各种煤柱损失后,再乘以采区回采率,即可采储量。128081024万吨经计算该设计利用可采储量为1024万吨。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该设计根据该地区煤矿生产的特点,矿井工作制度为设计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业,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H。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井下构造条件和煤层开采条件,煤层储量及服务年限方面,以及该采区的外部运输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其井型定为9万吨/年,同时设计在主要运输环节上已留有一定的富裕系数,给矿井后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确定该矿的储量备用系数为14,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如下TQ/KP1024/14981年10式中T矿井的服务年限(年);Q矿井可采储量(万吨);K储量备用系数;P设计年产量(万吨/年)经过计算,矿井的服务年限为81年。第三节井田开拓一、开拓方式采区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共设两条井筒,其中一条为主井,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材料下放、排矸等任务;另一条为副井,为该采区的另一安全出口,该风井为专用回风井。二、井筒该矿井移交生产时共开凿两条井筒,均通达地表。各井筒断面特征见表241。(1)主井净断面512M2,掘进断面56,倾角18,采用10T翻斗式矿车,单钩串车提升,铺设24KG/M钢轨,担负矿井煤炭、矸石的提升和材料等下放任务,为矿井的进风井,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2)风井净断面48,掘进断面528,倾角18,为专用回风井,采区的另一个安全出口。井筒特征表11表241座标(M)断面积(M2)井筒名称纬距(X)经距(Y)井口标高(M)方位角()倾角()净掘支护方式主井5074163444149701734491851256锚副井5074150444150111701491848528锚第四节井底车场及大巷运输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井下设甲、乙水仓,以便于清理,水仓总长度80米,满足井下8H涌水量。井底车场线路通过轨道石门进入盘区,轨道石门煤炭运输采用10T翻斗式矿车。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该采区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利用轨道(回风)石门进入盘区开采。轨道石门内煤炭运输采用10T翻斗式矿车。第二节矿车12该矿井运输采用10T翻斗式矿车50台,平板车3台,材料车3台。第三节运输设备的选型矿井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30D,每天三班作业,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H。运输设备选用主运输采用10T翻斗式矿车,矿车型号为MF10;辅助运输采用平板车型号为MPC16A;材料车型号为MLC26A。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第一节采煤方法一、煤层开采条件可采煤层为91层、93层,其中,91煤层厚度为039米065米,平均厚度为056米,平均倾角14;93煤层厚度119米199米,平均厚度为159米,平均倾角14。煤层均属单一煤层,各煤层发育较稳定,在开采区域内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经生产实践和补勘证实,煤层对比层位可靠,该矿井所开采的91、93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为粉砂岩,岩石完整,胶结致密,抗压力强。顶底板岩石较稳定,易支护。二、采煤方法13该井田开采煤层属薄煤层,煤层为中硬煤,结构简单,节理发育,易于卸煤。设计确定以盘区走向长壁采煤法布置采区,首先开采上部煤层,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陷落法。三、工作面长度、采高确定根据上述确定的采煤工艺,考虑到煤层的赋存特点,同时结合七台河市地方煤矿开采经验,确定该采区工作面长度为80米,一次采全高。四、工作面装备根据采区设计能力,布置二个炮采工作面达产,工作面落煤方式为爆破落煤,工作面运输采用刮板运输机,工作面支护为金属摩擦支柱,工作面上下巷的超前支护采用金属铰接顶梁及金属摩擦支柱。五、回采工作面数目及生产能力达产时布置回采工作面二个,为炮采工作面。参照七台河市同类煤田条件下,类似工作面的平均推进度,设计确定采区炮采工作面的平均推进度为792M/A。日推进度24M。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如下A采面PLMRC807920561350972929万吨六、工作面推进方向确定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第二节采区布置根据采区开拓巷道布置方式,主、副井筒井颈段均采用砼碹支14护,以确保井筒的稳定性;主、副井筒间距为40米。采区石门服务时间长,采用锚喷支护,以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避免煤层自燃发火的影响。主、风井筒以18倾角施工,通过轨道(回风)石门的联络斜巷与回采工作面的上下顺槽联系至回采工作面,最终形成盘区石门采区开采系统。为提高采区回收率,避免回采巷道的维护困难,回采工作面下巷采用矸渣石墙方式维护。第三节巷道掘进一、巷道断面尺寸及支护形式根据该矿井地质条件,为保证主要开拓巷道的稳定性,易维护,主井井筒、石门、硐室均设于岩层中,分别采用砼碹、锚喷、锚杆支护,其余巷道均采用锚杆支护。主要巷道断面尺寸见表431二、掘进工作面组数该矿井共配备三个掘进面。三、巷道掘进指标煤岩普通掘进组150M/月岩巷普通掘进组80100M/月四、矿井采掘比及矸石率的预计矿井移交生产时共配备三个普通掘进工作面,采掘比为15115,矸石率为9。五、矿井移交生产时三个煤量及可采期说见表432主要巷道断面及其支护形式表431断面()项目名称支护形式净掘主井锚喷/锚51256风井锚48528轨道石门锚48528回风石门锚48528矿井移交生产时三个煤量表432序号项目可采煤量(万吨)服务年限(年)备注1开拓煤量30133342准备煤量14181573回采煤量861096第五章通风和安全第一节概述16根据地质资料,结合邻近矿井的生产实践,暂定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该矿井属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煤层不易自燃发火。第二节矿井通风一、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的选择根据该井田煤层赋存情况及矿井开拓布置,确定该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即新风由主井入风、乏风由风井排出地面。掘进通风,选用FBDNO56型局部扇风机,采用压入式通风。二、矿井风量、负压及等积孔计算(一)矿井通风量计算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分别计算风量,并取其中最大值。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矿4NK458125290M3/MIN式中Q矿矿井总用风量(M3/MIN)4每人供风标准(M3/MIN)N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人)K风量备用系数(取125)矿井供风量Q矿290M3/MIN17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采煤工作面供风量计算、采煤采煤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布置二个炮采工作面,其采煤工作面供风量按下式计算,并取最大值1)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采4N41560(M3/MIN)4每人每分钟应给的最低风量(M3/MIN)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2)按使用炸药量计算Q采25A2510250(M3/MIN)25每使用1KG炸药的供风量(M3/MIN)A工作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矿井采煤供风量为Q采2250500(M3/MIN)、掘进采区移交生产时为三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两个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一个岩巷掘进工作面。按局扇吸入风量计算掘进工作面供风量为FBDNO56型局扇送风距离250M,吸入风量为220M3/MIN。Q掘2203660M3/MIN。、硐室该矿井有一个独立供风的硐室,为水仓。硐室需要风量为100M3/MIN。该矿井有一个备用工作面,备用工作面需要风量为100M3/MIN。18Q硐200M3/MIN。、其它Q其它(Q采Q掘Q硐Q备)10146M3/MIN。矿井供风量为Q矿(Q采Q掘Q硐Q其它)K18825M3/MIN3138M3/S。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二)、矿井风压计算1、风压计算LUQ2HS3式中H风压(MMH2O)A摩擦阻力系数L巷道长度(M)U巷道断面周长(M)Q风量(M3/S)S巷道净断面积(M2)经计算前期H162591MMH2O;后期H197186MMH2O(三)、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的评价1、等积孔计算038QAH19式中A等积孔(M2)Q总入风量(M3/S)H风压(PA)经计算矿井等积孔为前期1M2后期091M22、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评价矿井通风难易程度;采区前期属中等,后期属稍困难。三、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该采区具有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反风装置采用反转形式反风。井下掘进工作面均设计为采用独立回风方式,并配备了局部扇风机以满足掘进的用风要求,从而保证了掘进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该矿井通风系统的特点1、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具有漏风率小,风机停运时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小等特点;2、井下设有风门,密闭、调节风门等通风设施,可以保证风流按要求流动;3、使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简单,风阻小,同时有利于人员避灾。4、做好通风标记,制定避灾路线,进行职工安全培训等工作。综上所述,该次初步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合理,独立、完整、可靠,具有较强的预防灾害和抵抗灾害能力。第六章提升、通风、排水20第一节提升设备一、提升方式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井担负全矿煤炭、矸石提升,材料、设备下放以及人员升降等任务。井口标高为173400M。主井兼做进风井,风井专作回风使用。提升方式采用斜井单钩串车提升,井上下采用甩车场。二、提升设备(一)设计依据矿井年产量9万吨/年年矸石量08万吨/年井筒长度470米井筒倾角18工作制度330天/年、16小时/天井口标高1734米选型计算1、提升斜长LTLHLLB550M2、一次提升量的确定按矿车钩头强度确定一次提升矿车数及下放人员车数6000N(QKQZ)SIN18F1COS1860002110005000351129取7车组成提煤炭串车组,4车组成提矸石串车组考虑到矿井井筒较短,产量小的特点。采用V型MF10翻斗车组成列车组,进行煤炭、矸石的提升。3、钢丝绳选择钢丝绳终端荷重QDNQKQZSIN18F1COS18G710005000319813193155N钢丝绳米重QDP11QBLCSIN18F2COS18GM319351551115500(3555)98165143KG/M选用67281550I镀右同向捻钢丝绳,每米重296KG/M,钢丝绳破断拉力459500N,抗拉强度1550MPA。钢丝绳安全系数提升煤炭时;45950008422M1136531931550915500399814、提升绞车选择滚筒直径D60281680最大静张力FJM(QD091550035981)/10003361KN滚筒宽度LTLM7DGBD165646MMKCDP选用JK2型一台,D2米,B15米,FJIN60KN,I30,V52M/S5、天轮选择DT60281680MM选用TXG1800/95型天轮一个,D18米。6、选择电动机1133622N959KW085选用配套电动机一台,280KW,6KV,980R/MIN。过载能力1239万吨/年富裕系数A1391259、辅助设备绞车房内设有HS5手动葫芦一台,作为检修之用,起重量5吨,起吊高度5米。第二节通风设备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有煤尘爆炸的危险性,在地面工业场地风井井口配置通风设备进行矿井通风,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一、通风设备选择(一)、设计依据矿井风量初、后期3138M3/S矿井负压初期162591MMH2O后期197186MMH2O(二)、选型计算1、通风机风量Q115313836087M3/S2、通风机风压前期H前141681117725886159339PA24后期H后170679147157848193242PA经计算,选用防爆高效节能BDII6NO16型轴流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前、后期选用配套电动机,752KW第三节排水设备(一)设计依据矿井正常涌水量15M3/H最大涌水量17M3/H井筒倾角18(二)选型计算1、水泵排水能力Q正121518M3/HQ大1217204M3/H2、水泵排水扬程HPHC1605H206MG08按最大涌水量选用80D309型水泵6台,分两段排水,Q56M3/H,H270M,正常涌水量一台工作,最大涌水量两台工作,另一台检修。3、排水管路经计算,排水管路选用1595无缝钢管两趟,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及检修。254、工况点经计算确定水泵工况点为Q157M3/HH2656M785、电动机的选择11515726561050N389KW3600102078098选用配套电动机,55KW,660V,2960R/MIN。6、排水能力验算正常涌水量时Q正2415/157229H最大涌水量时Q大2417/157259H第四节矿井压缩空气设备一、设计依据井下采区风动工具的使用台数、耗气量及同时使用系数分别为表641所列二、压缩空气设备的选择1、总耗气量Q115103105(283)1044M3/MIN26压风机型号为MLGF101/7555G三台,二台工作,一台备用,Q101M3/MIN,P75MPA,电机YB2250M4,N55KW,冷却方式为风冷。管路为764钢管。压缩空气设备耗气量表表641序号项目使用台数每台耗气量(M3/MIN)同时使用系数1凿岩机3281第七章地面生产系统第一节煤质及其用途一、煤质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开采的91、93煤层,煤灰份最低为2185,最高为3848,平均值为2593,以中灰煤为主。发热量2382MJ/KG,磷含量属低磷中磷。煤种为1/3JM。二、煤的用途主要工业用途以冶金用煤为主,火电厂作动力用煤次之。第二节煤的加工该矿井生产的原煤运到地面后,通过公路、铁路运往七煤公司洗煤厂,经加工后的精煤运往各地。27第三节生产系统一、主井生产系统主斜井为混合提升井,承担煤炭、矸石的提升任务,提升方式采用斜井串车提升。井下的原煤、矸石装入10吨V型矿车内,由布置在工业场地的JK2型(D2米)提升绞车提升到地面后,原煤串车经原煤甩车线至卸煤栈桥侧翻到原煤储煤场,矸石串车经矸石甩车线至卸矸栈桥侧翻到临弃渣场。排弃的矸石用汽车外运充填山地低洼处及铺垫道路、场地。第四节辅助设施一、矿井修理车间胜利煤矿一采十二井,设备的修理工作量较大,需设修理车间。二、坑木加工房只承担该矿井少量坑木材料的改制加工工作,矿井大量坑木用材由矿坑木场供应。坑木加工房内只配备圆锯机一台,磨锯机一台。第八章地面运输第一节概况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位于七台河市西部新立矿区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七台河市新兴区管辖,距七台河火车站15KM,矿区内有矿用铁路专用线与勃七线,牡佳线接轨。公路可通往桦南、佳28木斯、双鸭山、宝清、密山、鸡西、勃利、依兰和哈尔滨等市县。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井田范围内地形大部分属丘陵,地面标高在163米175米,相对高差12米。第二节地面运输该矿井年产煤炭9万吨/年。产出煤炭储存在工业场地储煤场,通过公路、铁路运往七煤公司洗煤厂,经加工后的精煤运往各地。工业场地内外利用既有道路,形成内外的交通联系,不在修建新路。矿井井下所用材料由采料场的地面窄轨铁路运输来实现。第九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第一节概况新兴矿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由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表土层冻结深度一般在1520米。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为383,最低气温在1月为392,年平均气温335,年平均降水量528MM,雨季集中在78月间,平均降水量600MM,蒸发量1100MM,最大风级78级,多在雨季。该井北部有一季节性河流,河宽2米左右,水深02米左右,平常期流量为0306立方米/分,洪水期流量为520立方米/分,对该井的开采影响不大。29第二节平面布置该设计工程为接续井工程。根据井下开拓及井筒位置情况,该工业场地布置如下煤场布置在主井的东侧,使之靠近工业场地的出入口,便于煤炭的外运;排矸场布置在工业场地的西侧;坑木材料场布置在工业场地南侧,材料货物的运输顺畅、方便。工业场地内布置了环形道路,厂内外运输流畅便利。第三节场内运输和防洪排涝该工业场地布置比较简单,场内运输也简单明了。厂内运输以窄轨铁路运输为主,公路汽车运输为辅。窄轨铁路的技术标准如下钢轨类型15KG/M道岔型号4号、单开由于工业场地整体及井口门标高均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可以不受洪涝之害。雨水由既有排水设施解决,该设计不予考虑。主井井口、副井井口高程为1734M、1701M。地方标准轨距铁路在井田边界通过,矿井公路、铁路运输及为方便。第十章电气第一节供电电源矿井供电电源两回引自新立矿变电所两个不同母线,相距0530公里。第二节电力负荷该矿井负荷统计如下矿井设备总容量4906KW矿井设备工作容量3645KW矿井实际使用负荷最大有功功率31398KW最大无功功率3356KW最大视在功率39246KW第三节送变电该矿井供电由新立矿变电所分别从两段母线架空引来两回6KW电源1311,10905线路至矿井工业广场,井副井送入井下变电所。第四节地面供配电由SJ200变压器变为380V分别送给主提升机,办公楼,矿灯房,主扇设备。主提升机,主扇为双回路,其余均为单回路供电。第五节井下供配电井下电源6KV由KSJ315变压器变成660V,经隔爆开关,向各工作面供电。其中主排水泵,掘进工作面为双回路供电。回31采工作面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掘进工作面配置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第六节通信及监测、监控系统生产调度通讯该矿设一台50门程控生产调度交换机,在井上,井下生产点均有分机,以便生产调度联系之用。矿井设KJ95安全生产综合监空系统,设井上分站2台,井下分站4台。第十一章地面建筑一一一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一、气象条件新兴矿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由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表土层冻结深度一般在1520米。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为383,最低气温在1月为392,年平均气温335,年平均降水量528MM,雨季集中在78月间,平均降水量600MM,蒸发量1100MM,最大风级78级,多在雨季。风向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为东南风,风力一般二三级,平均风速36M/S。二、建筑材料32矿井建设需要的砖、水泥、砂石、木材等大宗建筑材料,当地均有生产,钢材、环璃、五金等材料,厂家在当地市县的建筑材料市场均设有销售机构,供应充足。第二节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工业建筑在确保安全可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应优先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型的建筑材料。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建筑模数和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方便施工,为高速高效建设该矿井创造有利条件。建筑造型力简洁大方、新颖,体现建筑物的特征和时代感。一、建筑物工业建筑物主要有提升绞车机房,坑木加工房、空压机房,热力炉房,变电所,主扇房等。二、构筑物工业构筑物主要有井口卸煤栈桥、井口排矸栈桥、消防水池等。三、结构形式所有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基础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带或钢砼独立基础,少部分采用桩基础。墙体为150MM厚轻质双面彩钢保温板,层面结构均为轻型钢结构层架,彩钢层面保温兼防水。工业场地工业建筑体积6000M3。33第三节行政、生活福利建筑该矿井全员效率154T/工,原煤生产人员共142人。因为该矿井型较小,人员较少之特点,所以工业场地的公共建筑只设一项综合建筑150M2,主要包括矿灯房及休息办公之用。结构形式为双面轻质保温彩钢板墙体,钢砼板带基础。第十二章建筑防火第一节概况该矿井为年产9万吨的生产煤炭生产企业。其工程项目主要有井下开采、地面运输、供配电、地面辅助设施及生活福利建筑等。由于井下开采工艺的有关防火安全问题已纳入矿井有关安全章节内,所以该章节只叙述工业场地中生产、辅助及生活福利设施的防火安全问题。一、设计依据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征求意见搞。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二、工程概述1、该工程使用功能该工程为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34年,服务年限为51年。因该工程的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主要集中在井下,地面有辅助及保证生产设施,即机修,供暖,供配电,矸石处理及生活福利建筑等。2、单项工业或民用建筑的生产、贮存火灾危险性定类或建筑定类。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工业场地内主要单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定类及防火等级定类见表1211。火灾危险性及防火等级定类表表1211生产类型建筑名称耐火等级甲蓄电池充电间(矿灯房)二提升绞车机房、空压机房、主扇房、翻矸栈桥、翻煤栈桥二矿井变电所二丙坑木加工房三丁热风炉二戊办公及矿灯房二35第三节建筑结构防火措施1、各单项工程的结构类型、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性能、耐火等级及其依据。该矿井工业场地的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耐火等级、根据表1211的火灾危险分类和耐火等级要求,结合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情况,采用砖混结构,其承重梁、板、柱等构件的耐火性能均能满足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2、在办公及矿灯房等区域内按照防火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配置灭火工具等。3、有爆炸危险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防爆措施工业场地的矿灯房和汽车库、蓄电池充电间列入甲类危险建筑,采取的主要防爆措施是设置通气孔和排气扇,保证建筑物的良好通风,将室内的少量危险气体排出室外,并按煤矿传统做法,利用矿灯房的大面积侧窗做为泄压面积。4、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或个别部位,房间的危险性和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如卸煤漏斗处容易产生粉尘,设计中设置洒水设施,防止粉尘产生。矿灯房和汽车库的蓄电池充电设置排风扇,将易燃气体排出室外。5、建筑物的内装修材质、耐火性能和做法办公楼天棚采用非易燃材料吊顶,其耐火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其它需要装修的部位也都采用非易燃材料,工业场地其它建筑内36基该无装修。第十三章给水、排水工业场地内的建构筑物生产、生活给水及排水接入给排水管网。地面给水管道采用给水塑料管、胶圈接口,地面排水管道采用轻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水泥抹带接口,均埋地铺设。为满足井上下消防灭火和防尘洒水的需要,在工业场地内建设一座200M3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井下消防与洒水为合一系统,采用静压重力供水方式,消防洒水管主要接自工业场地消防水池,干管为D895无缝钢管,沿主井敷设管路,在井底车场等处设减压阀,减压后分送至各采区,供各用水点使用。该采区所敷设的消防洒水管路对井下巷道进行洒水清尘,并在井底车场设置消防栓,在采煤工作上、下出口,掘进工作面设置洒水消尘系统。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巷道中,每100M安设支管与截止阀,截止阀后加软管接头供定期冲洗巷道使用。在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入口均设置消火栓,在采掘工作面等产生煤尘的地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在采面回风巷和回风巷道的连接处均设弧形水幕用来防火、除尘。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选用无缝钢管,主管道895、支管574,管道的连接除阀门处采用法兰盘外,其余均采用快速管37接头连接,按巷道布置沿底板敷设。第十四章采暖、通风及供热一一一采暖通风新兴矿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由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表土层冻结深度一般在1520米。最高气温在7、8月份为383,最低气温在1月为392,年平均气温335,年平均降水量528MM,雨季集中在78月间,平均降水量600MM,蒸发量1100MM,最大风级78级,多在雨季。工业场地内的构筑物对工艺有要求和经常有人休息和办公的地点均设置采暖系统,主要采用火炉及暖气片。该井室外采暖计算温度30,室内采暖计算温度按1618。经计算,需采暖的新建建筑物耗热负荷为55KW,热源接自现有供热管网。新建矿灯房的储配液室、检修间和充电室设机械排风,其余新建建筑物均为自然通风。一一一井筒防冻矿井通风量3138M3/MIN,室外计算温度30、加热后混合温度2。选择WSRF120型热风炉1台作为井筒防冻热源。38第十五章职业安全卫生第一节概述主要危害因素有1、煤炭运输时产生的煤尘。2、机械运转时产生的噪音。3、煤壁落煤及采空区涌出的沼气及其它有害气体。4、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煤尘及粉尘。第二节建筑及场地布置该井田范围内无居民与厂矿企业,地面多次生林地,凹地区均有成片或零星耕地。暴雨季节无积水现象,不受内涝危害。该区地震烈度划为6度区,建、构筑物进行防震设防。该矿井初期设有临时矸石山一座,矸石含硫较低,将矸石山设置在工业场地下风侧,尽量减少矸石山粉尘对工业场地的污染。可将矸石充填山地低洼处、铺垫道路及场地。第三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一、粉尘粉尘对人体危害较大,呼吸性粉尘吸入肺之后,能在肺内长期滞留,并导致矽肺病,使人体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矽肺病是煤矿常见职业病之一。粉尘的危害视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不同而不同。对井下有人工作的地点和人行道的空气中粉尘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二、有毒有害气体39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有沼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硫化氢、氨等,这些有害气体产生于工作面落煤、掘进爆破、煤炭自燃及采空区涌出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些气体(如沼气)在达到一定浓度时易引起爆炸;2、有些气体能使人中毒,如沼气、一氧化碳、硫化氢;3、有些气体能使人窒息,如二氧化碳。三、振动与噪音煤矿产生的振动与噪音的地点很多,如煤电钻、局部扇风机等各种机械设备。振动与噪音对人的危害主要是损害人的听觉器官和刺激人的神经系统等,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上、下作业地点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四、火灾及爆炸事故矿井生产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品较多(煤炭、井下瓦斯、矿用炸药及雷管、油酯等),一旦造成火灾及爆炸将容易酿成重大恶性事故,因此预防火灾及爆炸事故对煤发全生产至关重要。第四节主要防范措施一、防尘措施该矿各属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煤层易自燃发火。1、有计划地定期对井下巷道进行清扫、冲洗和刷浆。402、使用湿式凿岩并结合水炮泥等措施进行防尘。3、在采掘工作面及其它易产生粉尘的地点进行洒水喷雾。4、在井筒,主要运输巷及回风巷,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和正在掘进的巷道中都应敷设防尘洒水管路。5、采煤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措施。6、井下采掘通风现场作业人员应配有防尘口罩。7、设计中各巷道的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当生产中增大风量或改变通风系统时,需相应地调节风速,防止粉尘飞扬。二、防爆及隔爆措施1、配备ACG1光电煤尘测定仪、ACH1呼吸性粉尘测定仪及AQH1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等设备,对井下各地点的粉尘进行监测,采样分析,以便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2、在运输及回采巷道中要定期撒布岩粉,并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槽棚。3、加强对防爆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对隔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需立即处理或更换。4、防止煤尘引爆,应使用安全炸药,电器放炮,并注意煤层自燃发火。5、在煤层掘进中,放炮前后,附近20米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6、坑木加工房中的木工机械均带有喷雾撒水装置,防止木屑41粉尘飞扬。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1、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配齐各种消防设施、设备。2、在回采过程中尽量减少采煤工作面和采空区的丢煤。3、及时封闭回采完毕的工作面的上下顺槽及采空区。4、配备完善的防火灌浆系统。5、有电气设备的峒室,均采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6、井下变电所,绞车峒室通道设置防火门。7、井下一律采用不燃性风筒和电缆。8、井下配备足够的安全检测仪器、瓦斯检定器,氢气测定仪和多样气体检定器并配置专人定期检测。建立完善的个体检测制度,加强对矿井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的监测,防止煤层自然和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并设置了KJ95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9、井下作业人员应配备自救器。10、建立由该矿生产人员兼任的辅助矿山救护队,当该矿发生事故,其救护力量不足时,与邻近矿区及公司等矿山救护队联系,并在矿井建设前,达成有关矿山救护协议。四、矿井防治水措施1、水仓及水沟必须定期清理,水泵必须经常维修,备用泵应42处于完好状态。2、水泵房能道至主井铺设轨道,以便情况紧急时,向上或向下提供设备。3、地测部门及时可靠提供地质资料,做好预报工作。4、发现透水预兆时,人员要及时撤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矿井周边废井对该矿井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下一步的生产中应引起矿方的重视,采取可行措施解决。6、在巷道穿断层及工作面接近勘探钻孔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以防突水。7、按规定留设边界煤柱,不得越界开采。8、其它措施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五、提升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斜井提升绞车配备下列绞车保护装置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限速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闸间隙保护装置松绳保护装置减速功能保护装置432、在斜井井口、井筒内安装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防跑车装置。3、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4、在斜井井筒及各片盘车场安设信号装置。5、矿方应加强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和安全常识的培训和教育,并加强严管,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六、电气设施预防措施及装备1、井下所有电气控制设备均采用防(隔)型或该质安全型。2、井下供电为中性点绝缘系统,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在井底水仓设主接地级,各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等分别设局部接地极,并通过接地线构成完整的接地网。接地网的任意点霎地接地电阻不超过2。3、井下掘进工作面设置风、电、瓦斯闭锁装置。4、变压器高压端装有漏电保护装置;低压馈出线均具有漏电、过流、过负荷等保护装置。5、井下均采用不延燃矿用像套电缆。6、所有通信设备的外壳均有良好的接地,其接地电阻符合各种通信设施的电阻值。井下通信电缆采用钢丝铠装、阻燃电缆,电话机均为该质安全型。第五节机构设置44根据有关规定设立通风、安全检查和有关工业卫生管理、卫生防疫及职业病防治人员,负责该矿井工业卫生管理和监督、监测工作,并对新工人进行专门培训。第十六章环境保护第一节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第二节主要污染源由于该井建设和生产,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矸石及炉渣排放,地表塌陷,工业场地生活污水排放,烟尘对大气的污染等。因此,在该矿井建设和生产其间,必须把环保问题列入重要日程,采取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措施,使周围环境达到环保所规定的标准。第三节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一、大气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的二级标准。二、烟尘排放浓度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