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医院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汇编_第1页
xxx医院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汇编_第2页
xxx医院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汇编_第3页
xxx医院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汇编_第4页
xxx医院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医院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汇编放射科工作制度一、各项影像检查,需按体检套餐约定项目进行检查。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实行预约检查二、重要检查,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察影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三、特殊造影的受检者,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四、影像诊断要注意密切结合临床。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名后方可发出。五、坚持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射线防护,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七、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并有专人负责。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一、影像报告管理制度1、影像结论报告必须由报告医师和上级医师亲笔签名,确认无误,方可发出。2、报告输入规范,言简准确,合格率95。3、影像资料保管完好,并作必要的备份保存。二、影像报告时间及时除特殊情况外,影像报告于工作日当天下班前完成。三、读片会诊及追踪制度1、坚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疑难病例的科内读片会诊、讨论,并作详细记录,必要时提请院外会诊。2、坚持疑难病例的后期追踪、随访,并作详细记录。四、影像操作技术规范1、DR投照体位标准,剂量准确,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2、CT各种操作技术规范,CT增强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患者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3、坚持CT增强检查时要求患者或亲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制度。五、专业工作质量(1)甲片率40(2)诊断正确率95(3)废片率4六、建立影像缺陷登记制度和有效的整改措施。放射科质量保证制度1、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室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小组,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对科室的放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提高X光检查阳性率、X光摄片甲片率和放射报告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等放射工作质量指标。2、实行专家指导下的集体读片制度,每天上午利用上班后的半小时1小时时间对前一天的平诊和急诊放射报告进行回顾性的集体阅读,及时发现纠正前一天报告中出现的误诊、漏诊情况并及时通报相关科室。3、执业助理医师的平诊报告需经上级医师签字后才能发出,下级医师的报告需经上级医师审查后才能发出;急诊报告应注明为临时报告,次日经过集体读片后,才出具正式报告,正式报告必须有上级医师的签字。4、加强对下级医师和低年资医生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三基三严”的训练,并定期进行考核。5、保证放射装置的完好,正确使用投照条件,保证X光片的质量。6、做好X光学检查的病人的登记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一、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在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指定专人每周一次检查每一个场所的射线警示标志和安全指示灯是否完好,否则及时更换;每年进行一次射线装置;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从放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集中统一保存;每年最后一个季度对本年度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安全进行管理评审,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对存在的内容提出改进措施。二、事件报告制度1、如果个人辐射剂量超标,立即向医院领导汇报,安排超标人员脱岗休息,分析原因,进行分类处理。2、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院长报告。3、医院必须立即向环境保护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三、应急控制措施1、如果射线装置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装置电源,并迅速向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汇报。2、若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医院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四、保障措施1、登记预约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细心介绍检查流程,耐心解释其所关心的问题。告知其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其产生只是在X线发生器电源开启的瞬间,与可见光一样,当开关关闭之后,没有射线的残留,检查的受益(尽早诊断和治疗疾病)远远超过可能产生损害的风险。告知放射科的医生和技师接受过严格的培训,将使用最小的曝射剂量和最小的曝射范围获得一幅可供诊断的影像资料。温馨提示其在放射科候诊期间注意人身财产的安全。2、投照技术人员或医生必须培训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临床操作,对所操作的机器应十分熟悉;对遥控诊断床或机架机械臂的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密切注意机件的动作和病人的情况;必须熟悉各机器的应急停止开关,并能对应急情况做出判断。操作中必须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的防护及家属的防护,原则上检查时不需要陪护,确需陪护者要穿铅衣防护,绝对禁止无关人员停留,杜绝不必要的曝射。如果有疑问,立即向负责人咨询。3、医院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放射防护警示标志和放射安全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个人剂量监测仪是否正常佩戴,场所门窗有无关闭不严的情况。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必须随时保持通畅。4、定期对各机器(特别是带电动步进设备如诊断床、机械臂、机架等)的限位开关、锁死机件和运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机件意外失灵。定期对球管管套、高压电缆与高压易击穿部件进行检查,严防高压电击事故的发生。日常维护由使用人员负责,如果发现疑问,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并与设备提供厂商联系维修事宜。放射科院感预防与控制制度一、放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院感管理要求,避免院内感染发生。二、凡行胃肠道检查,应采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用后统一消毒处理。三、凡行钡灌肠、抽吸胃液、插导管等,使用各种引流管,一人一管一用。四、如遇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受检者,应按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所用物品、器械按传染性疾病消毒隔离要求处理。五、环境、物表每日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消毒。六、每日空气消毒,并做好记录。检验科工作制度一、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症检验单上注明“急”并签名。二、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症检验标本做完即时出报告。三、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全名后发出报告。若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重新检查。发现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出现“危急值”项目,按规定及时向相关科室报告,并做好记录备查。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四、特殊标本在发出报告后保留二十四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消毒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菌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严防院内感染。五、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检查试剂和校验仪器,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及时报修,同时完成维保记录,并向设备科报告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每天做好设备运行、室内环境测试和消毒记录。六、生化、免疫、细菌、临床检验均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参加省市级室间质量评价。七、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及新技术。八、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指定专人严加保管,定期维护和保养。检验科值班、交接班制度一、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脱岗、串岗,并负责急症、门诊、住院病人的急症范围内的各项检验。二、值班包括例假、节日和夜班,负责急症检验的项目GLU、K、NA、CL、CA、CO2CP、急症三大常规、各种培养等。三、值班人员在接到各种急症化验时,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结果。多份标本时其处理原则是先急症,后门诊、住院,并将结果电话通知医生并问对方姓名,作好记录以备考证。四、值班中各项交、接班事宜,要以书面双方签字为依据,否则双方都要负责。五、值班不做私活,不带小孩在值班室,不准家属陪伴,不看与业务无关的书刊。临床检验室工作制度一、工作人员佩证上岗,衣帽端正,实行窗口服务责任制。二、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做到接待病人热情,解释耐心,礼貌周到。应向病人讲明各种标本采集要求及取报告单的时间。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四、上、下班做好室内清洁卫生,严守工作岗位,做到不脱岗、不窜岗、不迟到早退,上班不做私活,不看小说,不摆家常。五、一般检验随到随检,急症优先检验,做到报告准确及时。六、自动化仪器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规范化的维护保养方法进行,否则造成仪器故障,责任自负。七、每天上、下班前必须办好交接有关事宜,完成科室清洁和整理,若未完成,按规定与奖金挂钩。八、全组工作由组长分工,做到分工合作,做到检验结果准确,三大常规检验即时出报告,急症检验,检验完即时出报告。九、组长负责审查报告,建立相关项目室内质控,凡与临床不符者,必须复查,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复查。十、积极参加政治时事和科内的定期业务学习(讲学),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生化室工作制度一、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做到接待病人热情,解释耐心,工作细心,严防差错,做到不脱岗,不做私活,不闲谈。二、每天上、下班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三、全组工作由组长统筹安排,做到分工合作,各种检验报告应按规定时间完成,急症检验做完即时出报告。四、生化各种室内质控结果,定期检查。对各种试剂、仪器定期校验。五、各项实验按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仪器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员使用仪器前,务必熟悉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正规操作方法以及维护保养技术。二、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得上机。三、分析仪器是判断检验结果的重要工具,爱护仪器人人有责。每次操作完毕,应反复检查仪器,检查是否关好电源。四、经常保持仪器室清洁整齐,仪器无灰尘,使用完毕后按规定盖好仪器罩。五、若操作中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科主任,请厂家修复。六、除科主任和仪器保管人外,其它人禁止自行拆卸,否则损坏的部件按照赔偿制度处理。免疫室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医院相关组织纪律管理规定,做到不离岗、不窜岗、上班不做私活。二、每天上、下班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经常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三、做好冰箱定期(每月一次)化霜除冰及打扫卫生工作。四、负责现有开展的血清学检验项目如乙肝两对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肿瘤生化筛选实验等,并努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五、负责乙肝两对半、肿瘤生化筛选,体液、细胞免疫的饿血采集。六、凡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者,必须复查,必要时重新抽血复查。微生物室工作制度一、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接待病人热情,解释耐心、说话和蔼,门诊病人的检查标本、报告及时准确,上班不脱岗、不串岗、不早退、不做私活,不高声喧哗。二、微生物室是进行细菌学实验的场所,必须树立有菌观念,无菌操作,每天开始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并定期检查紫外线灯光的强度,若失效则及时更换。三、室内禁止吸烟,不能将个人物品带入工作室内,操作中不能讲话,以免口沫污染标本,室内尽量减少走动,以免引起风动,造成污染。四、室内工作人员应穿专用衣,戴工作帽入室,必要时应戴口罩。室内常备消毒剂水盆及消毒剂,以备操作完后泡手消毒,一旦发生被细菌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五、室内操作台应保持清洁整齐,每日用消毒剂擦洗一次,室内空气及地面每周消毒一次。室内有菌标本放入专用的消毒桶内,并及时消毒处理,有菌标本和无菌用品应严格分开处置。六、无菌实验室做无菌操作及培养,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清洁和无菌。进入无菌室应更换专用衣、鞋,必须戴口罩,用前以紫外光消毒30分钟,其它人员不得入内。七、本室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操作规程,对病人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并认真做好细菌学质控工作,以保证细菌学检验质量达到较高水平。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一、工作人员1、工作时,必须着工作衣、帽,佩带胸牌。接触病人和进行呼吸道感染标本检验,分离接种细菌时,必须戴口罩。2、工作衣袋内不许放食物、香烟、手帕等个人用物。不得穿着工作衣、帽进入手术室、食堂或入厕,工作衣、帽、口罩应与私人衣服分开放置。3、工作衣统一送洗浆房消毒处理。4、凡遇到下列情况时,双手须浸泡在5消洗灵中消毒35分钟后,再用肥皂、流水仔细洗刷。(1)检验标本污染手时;(2)日常工作告一段落时;(3)在传染病区对病人采集标本后;(4)工作结束离室前。5、工作人员在进行检验工作时间内,不得吸烟、进食或用手擦摸面部。6、工作人员私人用物,如笔、笔记本、书报杂志等不可任意放置于检验工作台上。二、环境消毒1、室内经常保持卫生、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2、检验桌每日工作结束后用1消洗灵揩洗,如揩布污染后,应立即消毒处理。3、室内地面每日用7消洗灵擦拭一次。门窗每周须揩擦一次。4、微生物室不得无故进人。室内清洁换气后,紫外光灯消毒3060分钟后使用。每周必须用加热乳酸烟雾消毒一次,每月用甲醛熏气消毒一次。三、检验用具消毒1、手指采血针严格作到“一人一针”,用后集中于消毒容器内,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及消毒备用。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后应集中销毁。2、注射器采静脉血一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毁形,以7消洗灵浸泡后统一处理。3、一般吸管、标本、瓶、玻片、试管等检验用具使用后以7消洗灵浸泡5分钟或煮沸30分钟后方可洗涤,干燥备用。4、细菌培养用过的玻璃器具,须经高压15磅30分钟灭菌后方可洗涤,灭菌备用。5、凡疑为梭状芽孢杆菌污染的检验用物,采用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处理。6、孵育箱、冰箱、离心机、试管架、铁筐及动物用品,每周用1消洗灵擦拭一次。如被标本污染,立即用7消洗灵消毒10分钟。7、冰箱内不能存放任何食物和私人物品,试剂、疫苗以及治疗药物等分开存放。四、污物处理1、检验后的标本,如粪、痰等集中于消毒桶内然后焚烧处理。2、液体标本如尿、血等以10消洗灵消毒10分钟后再处理。3、凡疑为梭状芽孢杆菌污染的标本,采用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处理。输血工作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献血法,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本着对病人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搞好输血工作。二、一切诊断试剂必须使用有卫生部批文、批号的合格产品,标准血清必须在有效期内作两次以上质量监测并记录,方可使用。三、临床病人输血,必须经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或值班医师)决定,由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签字后,连同按正确要求和方法抽取的血液标本送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与送标本者共同认真查对各项填写项目后方可进行检验。非急诊用血应提前一天办理以上事宜。四、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每一标本,并保留一份,疑难问题应反复进行检查或进行特殊方法处理后,配置适合的血液。五、发放血液时与领血者共同查对,不合要求的血液严禁发出。六、非医务人员不得领取血液,血液一经发出概不退回。七、输血前负责输血的医师和护士严格查对后方能进行输血,并保留部分血液备查。出现反应后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与输血科取得联系。八、血站送达血库的血液严格检查核实各项标识和包装情况,立即按型号、类别、采血时间先后顺序存放冰箱定时观察。储存期间严禁开袋,已开袋的血和血浆要立即输用。九、血液治疗及自身贮血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和院感管理制度实施。十、作好各项实验检查和血液使用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十一、作好仪器设备的运行记录、清洁保养工作。万元以上设备建立使用、维修、效益及技术档案。十二、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精神高度集中,不脱岗,不干私活,认真作好交班工作,严防差错、安全事故发生。十三、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定期在科务会上分析和总结。血库工作制度一、输血、配血申请单由医师逐项写好,连同受血者的血2亳升提前一日送交血库。需血量少于50ML或需要新鲜血及单独血液成分,如血浆、血小板、白细胞等时,应提前三日通知血库(急诊例外)。二、经常保持与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通讯联系,必要时与市中心血站联系,通知需血数量、血型及日期,按计划派专人到中心血站取血,并仔细核对贮血瓶和配血试管标记的血型、血量、编号、姓名和日期是否有误。三、冰箱内存血,应每日检查血液质量和冰箱温度(46),保存期不得超过25日,发现血液凝块或异常要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四、严格执行血库双查双对制度。五、取血后因故未使用,应于30分钟内退回血库,并说明经过,由血库鉴定处理,已开袋的,血库不再收回。六、血袋内的余血应保留1小时,配血标本保留24小时,以备查对。七、采血室、贮血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试剂管理制度一、科内由专人负责试剂管理,包括订购、登记、审核价格及监督使用情况,保证不积压、不浪费及试剂的合理使用。每月制定试剂采购计划,报院领导批准后,按采购程序购买。二、认真检查购进的试剂,进行登记、建帐、入库,包括试剂名称、购买日期、数量、试剂批号、有效期、运输过程温度记录等。三、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贮存试剂。四、根据试剂有效期的先后,按顺序使用试剂,并做好剩余数量的登记。五、定期清点试剂库,以保证无过期试剂。六、试剂管理人负责保证公用试剂供应、分类、储存及管理。七、科负责人每月检查科内试剂订购、使用及保存情况。检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一、各专业实验室标本接收者应负责标本分配、安排等的检验工作。二、审核需由另一检验人员进行,负责对报告单的审核和签发。审核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病历号等,检测值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有无异常高、低值。如有疑问,首先查看质控情况,与操作人核对及检查标本接收记录等,同时应与临床科室联系,对照检测结果是否合理。必要时,与临床科室的负责医生联系,重送标本检测。三、当患者是第一次检验时,发现异常高、低值时首先与操作人核对质控记录及检测结果。必要时,与临床科室的负责医生联系,询问患者的病情,再做决定。四、当核对无误后,审核人签字发放检验报告。五、专业组长负责对日常检验报告的审核和签发监督。检验报告管理制度一、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二、和阴性结果的书写和打印,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单为表格式时,阳性要用“”表示,阴性可用“”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三、检验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检验报告单应注明标本采集时间(收到)及发出报告的时间。实习或进修生做的检验报告单需经带教老师审签后方可发出。法定传染病和有特殊意义的检验报告单应由本专业组负责人会签。院外检验报告单由科室主任或正副主任检验师会签发出四、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科室分好,每天下午4点前由值班人员分别送至各个科室检验科标本接受和处置管理制度一、检验申请单由临床医师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患者基本信息资料内容完整。当计算机网络开通后,临床采集的标本可通过条码扫描仪确定标本的检测项目,检验单粘贴该项目扫描条码,以便于实验室检测。二、为防止交叉感染,每份送检标本和送检单最好在隔离袋中运送,以防标本外漏污染环境或容器。三、标本在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以防止氧化、气体溢散、成份分解、细胞死亡、离子转移等,在送检过程中如精液标本、阿米巴原虫、冷凝集素等标本应保温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应在无菌容器或培养基内送检,血气标本应与空气隔绝,血氨标本应用带塞瓶或管在冰块中送检。四、科室收到标本时应详细核对标本试管和申请单上患者基本信息、标本质量。门诊周末和夜班接受的标本应在登记本上做好签收,当送检标本不合格应及时退回或电话通知临床重新送检标本或科室派人前往采集。五、科室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按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个别特殊检测标本如不能及时检测的,应根据试验目的留取标本和冰冻保存。六、生化、免疫专业检测的血液标本,在检测完毕应留取血清或血浆于180C冰箱保存,定期清理冰箱。血标本原始管免疫专业实验室应存留三天左右,以备核查。七、收到细菌培养标本尽快接种划线或涂片,以防止标本污染或细菌的自溶。同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必要的生物防护,如口罩、帽子、手套等。八、检测报告单送达病房时由主管病区护士或医师在登记本上签收,当患者出院或病故,该检验报告单应送达病案室,以便于资料整理。九、标本在检验检测完毕应严格按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浸泡或装入特种垃圾袋由保洁工人运送。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难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二、医院要建立危急试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关注来自急诊室、重病监护室、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标本。三、建立起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准确到分钟、报告人、备注等项目),有关人员都应按此程序办理。四、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五、在实验室操作手册中应包括危急界值试验的操作规程,并对所有和危急界值试验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六、医务科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七、临床检验的“危急值报告”作为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条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检验医师制。实验室锐器使用管理制度一、刀剪、玻璃器皿应放置在坚固的容器中。二、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要特别小心,以防止刺伤、划伤。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三、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重新盖帽。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入有消毒液的容器中,一次性注射器用后放入消毒液中消毒,由医院废物处理中心处理。非一次性利器(如刀剪)的消毒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四、处理破碎的玻璃器皿,污染的针头、利器时必须戴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五、试管离心前,观察试管有无破裂,离心管套底部有无缓冲垫,以避免离心时试管破裂,造成实验室污染。六、事故性刺伤、划伤或擦伤的处理使用锐器进行致病微生物实验时,可能无意中刺伤或划伤皮肤,引起严重的实验室感染。一旦发生这种意外,必须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同时参照“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按规定报告预防主管部门。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一、本实验室上岗人员上岗前必需学习内务管理规定。二、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人批准后方可进入。三、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需穿工作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工作服必需留在实验室,放在指定区域。四、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五、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办公家具等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材料、资料等物品摆放整齐,利于使用。保证走廊和过道通畅。六、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七、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八、与本实验室无关的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九、工作期间不得闲聊、看报、阅读无关书籍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得无故离岗。十、每天下班前对水、电、燃气阀门、门窗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去。实验室生物安全菌(毒)种安全管理制度一、菌种或毒种的保存种类1、标准菌株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9212粪肠球菌、ATCC13883肺炎克雷伯菌ATCC90028白色念珠菌等,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2、保存丙级菌种如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3、如实验室检出甲级菌种或毒种,应立即消毒、灭菌处理。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传染性强的菌种。二、菌种或毒种的保存方式1、需氧菌采用半固体保存,35培养1824小时后置4冰箱保存一个月,每月传代一次。2、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苛氧菌的保存将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物混悬于0510ML无菌兔血小管中,置20冰箱保存即可。三、微生物室设立菌种专管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菌种保存于有锁冰箱中,房门专人加锁,确保菌种安全。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四、建立菌种保管及发放登记册,包括细菌名称、分离日期、鉴定日期、鉴定方法、耐药机制、签发者等并注明使用、转移、销毁情况及原因,见附表。五、凡科研、临床新药试验需要转移菌种,须填写使用申请,经微生物室组长签字同意后,方可在菌种专管人员处签名领取。六、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转种,一般在转种三次后作一次全面的鉴定,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污染及变异时,应及时更换。并做好相应记录。七、菌种或毒种的消毁必须有科主任、微生物工作人员在场,并注明销毁情况的原因,作好记录。八、菌种保存范围及向外单位转移,应按国家卫生部的规定执行。内窥镜室工作制度一、布局合理,诊断室、检查室、洗涤消毒室标识明确。二、做好病人的预约登记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熟悉内窥镜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四、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内窥镜室操作规程。积极配合检查,术中留取的组织标本查对后贴上标签送检。五、严格执行内窥镜室感染管理规范,凡是进入体内组织、器官的活检钳必须灭菌,内窥镜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严防交叉感染。六、严格执行卫生部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认真做好内窥镜及其附件的清洗、消毒及保养工作,并作好记录。特殊感染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用后的内窥镜严格按要求处置。七、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