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锅炉运行规程(济锅)_第1页
130锅炉运行规程(济锅)_第2页
130锅炉运行规程(济锅)_第3页
130锅炉运行规程(济锅)_第4页
130锅炉运行规程(济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0锅炉运行规程济锅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第一章锅炉设备结构及简要特征1锅炉设备结构及简要特征11锅炉设备简要特性111设备概况锅炉型号YG130/981M制造厂家济南锅炉厂出厂年月2005年12月投产年月2007年01月112设备简介本厂锅炉是由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采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的130T/H高温高压蒸汽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低污染和节约燃料,便于调节特点。该锅炉设计燃用烟煤。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通过炉内加石灰石脱硫,可降低硫对设备的的腐蚀和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灰渣活性好可以做水泥等材料的掺合料。锅炉汽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炉膛外集中下降管结构。过热蒸汽采用四级加热,两级减温方式,使过热蒸汽温度有很大的调节裕量,以保证锅炉蒸汽参数。该锅炉采用“”型布置,框架支吊结构。炉膛为膜式水冷壁。尾部设有多组蛇形管受热面和顶棚管系受热面及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燃烧系统由炉膛、旋风分离器、U型返料器、点火装置等系统组成。锅炉为露天布置,炉顶布置遮雨棚,运转层标高8米。锅炉构架全部为金属结构,适用于地震烈度不大于7度,风荷载在04KN/M2地区。1121受热面布置本厂锅炉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分前、后、左、右四个独立的水循环回路。四个回路的水来自四根集中下降管,四根集中下降管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从汽包下来布置在炉膛前墙外。为了改善冷炉启动工况,缩短启动时间,在每一个水循环回路的水冷壁下联箱引入临炉加热蒸汽。屏式过热器悬吊在炉膛内,处于炉膛前上方,采用混流布置,低温过热器采用逆流布置,高温过热器采用顺流布置。锅炉的蒸汽流向依次为汽包屏式过热器旋风分离器过热器悬吊管系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主蒸汽集汽联箱。在悬吊管进口集箱和旋风分离器过热器之间布置两个减温联箱为一级减温器;在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之间布置两个减温联箱为二级减温器。一、二级减温器均采用混合式减温器。悬吊管的作用除了悬吊高温、低温过热器外还起到把过热蒸汽从炉顶向下引到低温过热器进口的作用。蒸汽在流经悬吊管的同时还吸收烟气中的部分热量。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支撑形式为搁置式。省煤器采用鳍片管结构,逆流布置。空气预热器为管式空预器卧式布置,管内介质为一、二次风。1122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锅炉参数额定蒸发量130T/H额定蒸汽压力98MPA额定蒸汽温度540额定给水温度2151123设计燃料(烟煤,煤质分析如下)1124技术经济指标冷风温度30一次风预热温度150二次风预热温度150排烟温度140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锅炉热效率9104脱硫效率(钙硫比3)80燃料消耗量16128T/H燃料颗粒度要求13MM(其中小于1MM以下颗粒重量比不小于50)石灰石颗粒度要求2MM1125设计数据锅炉水阻力025MPA锅炉蒸汽阻力129MPA锅炉烟系统阻力2500PA锅炉烟气量(15,T140)234500M3/H(155000NM3/H)锅炉风系统阻力(包括预热器、风道、布风板、料层)9940PA锅炉总送风量(125,T30)137700M3/H(124100NM3/H)锅炉外形尺寸宽度(锅炉钢架中心线)10000MM(包括平台宽度14800MM)深度(锅炉钢架中心线)18860MM(包括平台宽度20500MM)高度(锅炉顶标高)约43000MM锅炉水容积约90M31126水质要求水质条件符合GB12145198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1127负荷调节允许的负荷调节范围40110调节方法风煤比调节、循环灰量调节1128其它技术指标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浓度15000MG/NM3循环倍率1520灰与渣的比率5545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995,DO50110UM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噪声水平85DBA12锅炉整体布置说明121燃料供应适用贫煤、烟煤、褐煤等122燃烧方式选择根据环境保护,洁净燃烧的要求,该炉选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为了保证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较高的锅炉热效率,选用1520循环倍率布置燃烧系统。众所周知,循环流化床是靠调节循环物料流率控制床温。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运行的可靠性,燃烧系统采用全密封的膜式水冷壁、水冷布风板、水冷风室,采用分离可靠、分离效率最高的全密封的高温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可靠性最好的U型返料器,以及床下油点火系统。123热力系统(锅炉各受热面沿烟气流程布置的位置和热量分配关系)1231烟气流程按炉膛(含屏式过热器)、旋风分离器、对流受热面(过热器和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顺序布置。1232各受热间的吸热量分配和布置受热面面积。根据高温高压蒸汽锅炉加热、蒸发、过热的热量分配比例特点的方便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的要求合理布置各受热面。本炉受热面积,是依据75T/H及240T/H循环流化床蒸汽锅炉的设计经验和实炉测试数据而布置的,除保证该炉有110超出力能力,还有部分富裕量,并能保证蒸汽参数。各受热面传热份额见下图共86页13锅炉汽水系统还必须保证给水及省煤器不发生水击,过热蒸汽不发生偏流等,本锅炉的汽水系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合理设计。131给水流程锅炉给水经给水操作台进入给水分配集箱,对流受热面(省煤器)、锅筒,其中减温水由给水操作台前引出。132蒸汽流程蒸汽由锅筒引出后依次经过屏式过热器、旋分过热器、级减温器、低温过热器、级减温器、高温过热器,为了克服由于烟气侧偏流引起的热偏差,沿蒸汽流程左右侧蒸汽进行了两次交叉混合。133为了保证锅炉运行,锅炉汽水系统还布置了有排污、疏水、加药、取样等系统,详见汽水系统图。14锅炉结构141锅筒及内部装置锅筒内径1600MM,壁厚100MM,材料为19MN6,总长约10000MM,重约46吨,锅筒内部装置重2吨,总重约50吨。锅筒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下180MM,最高最低安全水位50MM,正常工作压力为112MPA。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器、给水清洗装置、顶部均流孔板、连续排污管、加药管等组成,旋风分离器直径290MM,共28只。由旋风分离器出来的蒸汽穿过上部清洗孔板(由省煤器来的50的清洁水,在清洗孔板上保持30MM厚的水层,蒸汽流经清水层其中部分盐溶入清洗水中),穿越锅筒顶部的多孔板,然后由8根13312MM蒸汽引出管至过热器系统。在大直径下降管进口处布置了十字挡板,改善下降管带汽及共86页锅炉正常运行时,不但要保证蒸发受热面水循环可靠,而且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抽空现象。锅筒上除布置必需的管座外,还布置了再循环管座,吹灰管座,备用管座。为保证获得合格的蒸汽品质,锅炉给水品质应符合GB12145198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要求。142水冷系统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保证了炉膛的严密性。炉膛横截面为38507800MM,炉顶水冷壁标高34700MM,膜式水冷壁由605(20G,GB53101995)锅炉管和6205MM扁钢焊制而成,管节距为805MM,由吊杆将炉膛水冷壁悬挂于钢架上框架上。集箱采用27335(20G,GB53101995)锅炉管,水冷壁下部焊有销钉,用以固定高强度耐高温防磨耐火材料,保证该区域水冷壁安全可靠地工作。水冷壁向下弯制构成水冷风室、水冷布风板,水冷壁上设置测量孔、检修孔、观察孔等。水冷壁最低点设置放水排污阀。膜式水冷壁外侧设置数层刚性梁,保证了整个炉膛有足够的刚性,刚性梁计算相对绕度F/H1/200。在锅炉11米标高处,布置止晃装置,使锅炉满足露天布置的要求。水冷系统是由4根大直径下降管分为24根下降支管,及24根汽水引出管组成4个上升回路的循环系统。4个回路分前墙1个,左右侧墙各1个,后墙1个,结构特性如下表143燃烧系统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燃烧系统由炉膛、旋风分离器、返料器、布风板、风室组成。布风板上均匀布置风帽,风帽为蘑菇型,共982个风帽。炉膛下部是燃烧室,燃烧室的截面、布风板的布置、炉膛高度能保证燃料充分的燃烧。燃煤和石灰石由炉前三个给煤装置送入燃烧室。给煤管尺寸、位置满足锅炉在不同工况运行时的要求,落煤口设置有播煤风。经预热的一次风由风室经风帽均匀送入炉膛,二次风在燃烧室上部分层送入炉膛。含固体颗粒的烟气经炉膛出口进入旋风分离器,被分离下来的颗粒经返料器送回炉膛进行循环燃烧。离开旋风分离器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冲刷尾部受热面。一、二次风风量各占总空气量的50,调节一次风量和给煤量控制燃烧温度在850950时,调节一次风量和给煤量,循环灰量,可以使锅炉负荷在40110之间调节。该燃烧系统设置播煤风、点火风、返料风。播煤风、返料风占总风量的35。本锅炉设计配有返料专用风机,流量4964NM3/H,压头23220PA。本炉为床下动态点火,在风室后侧布置2台点火器,点火油为0轻柴油。单台点火器喷油量350KG/H,油压20MPA。风室内设两个防爆门,本炉点火启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燃烧完全的灰渣由布风板上的排渣管排出炉外,排渣可定排或连排。本炉布置两台冷渣机,布置的排渣管的管径和位置,能保证炉渣及时顺利地排出。其中分离、返料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返料器、返料风管、落灰管、落灰闸门、连通管及相应的阀门、法兰及紧固件,炉膛出口与旋风分离器连接的非金属膨胀节,返料管、二次风管、给煤管与炉膛连接的圆形不锈钢波纹膨胀节或非金属膨胀节。其中燃烧设备包括点火系统的油枪、水冷布风板、风帽、水冷风室、放灰管、连接管及相应的阀门、法兰、配件、支撑件、紧固件。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144过热器过热器由屏式过热器、旋分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顶棚管系等组成。其蒸汽流程锅筒屏式过热器旋分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悬吊管系低温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顶棚管系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主蒸汽集箱(详见汽水系统图)。过热器系统的蒸汽经过二次左右交叉混合,改变了在烟道宽度上由于烟气温度不均匀而引起过热蒸汽温度的偏差。1441旋分过热器采用384,15CRMOG管子,节距为75MM。每个旋分过热器共有180根管系组成,管子与2MM内护钢板组焊为全密闭结构,上下分别与27335和21936的环形集箱组焊为一个分离器整体,蒸汽由上环形集箱引入后经过二下二上加热后由上环形集箱引出。由于旋分过热器是由过热器管组成,因此为了减小热应力其中蒸汽流向采用了双向流动再汇合引出的措施。旋分过热器内侧布置密排销钉浇注料,销钉密度为2000件/M2。1442低温过热器采用425,15CRMOG管子,节距110MM,共80排,逆流布置分三组吊挂在锅炉尾部竖井内。1443屏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出口处,垂直悬吊。沿炉膛宽度分8片每片间距840MM,高12000MM,宽1105MM。采用385,12CR1MOVG管子。管间节距65MM,膜式壁结构。为防止管屏在炉宽方向的左右晃动,在各片之间有定位管加以固定下部易磨损部位及定位管均加装了防磨护瓦。1444高温过热器,管间节距110MM,共有80排385,12CR1MOVG管子组成。1445喷水减温器两级布置,采用文丘里式减温器。一级减温器装设在低温过热器入口,直径273MM,材料20G。二级减温器装设在高温过热器入口,直径为325MM,材料为15CRMOG。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145省煤器省煤器单级布置,分上中下三组。管径324材料20G,共47片,双套管平行于前墙逆流错列布置,节距110MM。上中下三级之间设置省煤器出口集箱、进口集箱、中部集箱。省煤器中间集箱采用21920,20G。出口集箱采用21925,20G。上中下省煤器重量由通风梁支撑在锅炉钢架上。省煤器易发生局部磨损处加装阻流板和定位防磨板。146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为管式结构。空气与烟气成逆流布置。上面一级为二次风预热器,下面一级为一次风预热器,空气分别由二次风机和一次风机送入。空气预热器由预热管箱、连通罩、框架、护板、膨胀节、人孔装置、防磨装置、紧固件组成。空气预热器设计的烟气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了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率,避免了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积灰。空气预热器膨胀节保证,管箱的自由膨胀和空气侧的密封,保证烟道的密封,从而避免了空气向烟道的漏风。使锅炉在较低过量空气系数下运行,提高了锅炉性能。147分离、回料系统本炉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U型返料器,高温旋风分离器实炉测试分离效率不小于990。旋风分离器内壁采用耐磨浇注料,热膨胀系数小。由于采用蒸汽冷却旋风分离器,分离器的整个内墙结构简单严密,热惯性小。分离器与炉膛出口处炉墙采用非金属膨胀节进行密封,保证了分离器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分离器采用汽冷结构,避免了返料结焦、堵塞。U型返料器由布风板、风帽、风室、返料管、舌形挡板、送风管、落灰管组成,返料器布风板风帽共197个。该结构的严格密封,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合理的料腿差压,送风压力使返料器长期安全可靠运行。运行中靠料腿差压信号通过调节返料风量来调整返灰量。148本炉的吹灰器采用声波吹灰,布置的吹灰器运行高效、可靠。吹灰器就地位置装有操作开关,使吹灰器既能自动控制,也能手动控制。吹灰系统包括吹灰器、就地开关箱、吹灰器平台、吹灰器炉墙套管。149炉墙与保温炉膛部分及旋风分离器外部采用敷管轻型炉墙与全护板结构,全护板采用压型钢板。旋风分离器出口水平烟道、炉顶、尾部烟道采用耐火混凝土和保温材料组成的框架式炉墙。炉墙重量分别通过钢架传到基础上。炉膛膜式水冷壁下部和旋风分离器内部浇注复合浇注料,该材料性能可以有效地阻止由于炉温变化而引起的交变热应力,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相应变化,而造成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微裂纹扩展,从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高温强度,耐温性能和高温中的抗磨损抗灰渣侵蚀损性能及热稳定性。炉膛和旋风分离器炉墙外护板表面温度小于50。尾部炉墙由于烟温低、结构合理,所以炉墙的外表面温度小于50。人孔门、检查门内均砌有耐火混凝土,该处外表面温度小于50。各种门孔都能开启自如,门把上的自锁装置,使炉门处有良好的密封。锅炉管道保温层表面温度小于50。为保证炉墙安全运行,炉墙升温和降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100150之间。15锅炉仪表控制锅炉控制主要分为汽水侧控制和烟气侧控制。1汽水侧控制(详见汽水系统图)汽水侧控制主要为锅炉给水量控制,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过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热蒸汽压力控制,炉水及蒸汽品质的控制等。锅炉在需要控制、监测的部位均设有相应的测点。汽水侧控制应与燃烧控制调整有机结合。2烟气侧控制,(详见燃烧系统图)锅炉烟气侧的控制为炉内燃料,炉膛温度控制,料层差压,炉膛差压控制、返料控制等。A在炉膛、水冷风室、旋风分离器、料腿、返料风室、一次风空预器、二次风空预器、引风机前烟道分别装有风压、烟压、风温、烟温、风量、氧量测点。以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B通过对炉内燃料量控制,满足锅炉负荷变化的要求。C通过控制一、二次风风量,入炉燃料量控制炉内燃烧温度,达到最佳的脱硫效果。D通过放渣、放灰控制料层压差及炉膛差压,满足燃烧要求。16锅炉所配安全附件161本锅炉设有安全阀、温度计、压力表、水位计、排气阀、电动给水阀、电动主汽阀、事故放水电动门、烟道和风室防爆门等。此外,本锅炉要求系统设计单位设置超温超压报警装置并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超压联锁装置及其它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联锁装置。17锅炉脱硫、氮氧化物排放、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浓度171燃料燃烧时,由炉前给煤机向炉内添加02MM的细粒石灰石,石灰石与燃料、烟气充分混合,多次循环,煤中所含硫分在燃烧后被固化在炉渣中,并随炉渣一起排出,使烟气中的含硫量降低,根据计算该煤质要使锅炉SO2排放量满足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脱硫效率必须大于79。按脱硫剂CACO2含量95,活性中等计算,达到此脱硫效率石灰石耗量为4093KG/H,对应的CA/S比约为3。172根据试验分析,煤中约有1520氮分在燃烧时转换为NOX,如果采用分级燃烧方式将使NOX的排出量减少3050。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本锅炉采用分级燃烧,二次风分三层在炉膛下部收缩段布置,使其与炉内CO浓度相适应,更好地组织燃烧。一、二次风比为5050,这时烟气中NOX排放量最少。173锅炉烟尘浓度与燃烧方式有关。循环床循环流化过程是被气体速度吹起的细小颗粒带往分离器,对于粒径大于分离器临界直径的灰粒被分离器所捕获,经返料器又被送回炉内。一切终端速度大于气体速度的粗大颗粒不被烟气所挟带而滞留炉内,只在它们被烧损或碎裂成细末后才被吹出。因此,不被分离器捕捉的颗粒形成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所以循环床的排放烟尘浓度主要与燃料特性、分离器性能、运行操作有关。该炉热态流化速度51M/S,旋风分离器效率995,分离效率在50时的颗粒直径为110M,燃料灰分约为24,燃料量为15925KG/H,在灰渣比约为5545,按GB1327199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计算,本锅炉初始排放烟尘浓度为144G/NM3。18锅炉的防磨、密封、低温腐蚀等措施181防磨循环流化床流动燃烧的固体颗粒,对炉内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实炉观察试验磨损的部位是有规律的。主要发生在炉膛燃烧室密相区。燃烧室与水冷壁的过渡区,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U型返料器舌形挡板处,在这些部位采取的有效措施有1811对耐火材料的磨损,采用高强度耐高温复合耐火材料,该材料在工作状态下材料表层形成一层釉面,极大地提高了该材料的高温强度、耐温性能和高温中的抗磨损、抗蚀损性能及热稳定性,因此本炉磨损严重区的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达三年以上。1812对过渡区的磨损采用水冷壁向外弯制的避让结构。1813对炉膛受热面的磨损设计合理。因为在循环床锅炉中煤是低温燃烧,飞灰并未经过熔化、凝固的过程,故飞灰不如煤粉炉中硬。此外,在炉内灰粒子对膜式水冷壁的撞击角很小,灰粒相对较软、在烟速合理时,运行14000小时后膜式水冷壁未发现明显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的磨损现象。炉膛内屏式过热器,由于采用屏式结构,其中间烟气垂直流动部分同膜壁工况相同,不会有明显的磨损现象,对于其下部及炉膛出口处,由于烟气方向改变易引起磨损部位均加设防磨护瓦。1814对流受热面的磨损高、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受热面烟气流速分别采用80M/S、78M/S及74M/S。由于烟气流速适中,所以对流受热面磨损较小,并且每组过热器和省煤器前排及弯头都装有可靠的防磨装置,所以对流受热面的运行安全可靠。1815空气预热器进口管端装有防磨套管,避免磨损。另外,本炉的床上风帽使用合金耐热铸钢,高温旋风分离器中心筒采用合金钢制造,运行中不变形,抗磨损。以上的这些措施,保证了锅炉能稳定长期运行。182密封、膨胀1821循环流化床是微正压燃烧,锅炉密封性能对锅炉运行十分重要,本锅炉采用膜式水冷壁,水冷布风板、水冷风室、旋风分离器全钢板密封结构,保证了锅炉的严密性,保证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在锅炉需膨胀位置都设有全密封的膨胀装置。183低温腐蚀理论分析认为烟气中的SO2对受热面的腐蚀及玷污没有明显影响,而烟气中SO3含量会显著地提高烟气露点湿度,从而在低温受热面上凝聚造成酸蚀和沾污,循环流化床为低温低氧燃烧,火焰温度低,火焰区的过剩量少,常会显著降低SO2转化率,该炉内加石灰石固硫,也减少了SO3的形成。根据多数电厂的运行经验,当煤全硫含量小于18,最低金属温度大于80时,低温段预热器不会产生明显的堵灰和腐蚀,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因此本炉防止预热器低温腐蚀的措施是冷风温度大于20,排烟温度不小于140并进行适当的炉内脱硫。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184积灰受热面积灰与烟气流速、露点温度、结构布置等因素有关。对于额定负荷,烟气流速不低于56M/S,即可大大减轻积灰。该炉对流受热面烟气流速均大于6M/S空气预热器采用5115大管径,烟气流速约为10M/S,管壁温度大于酸露点温度。所以该炉尾部受热面不易积灰。19锅炉主要辅机规范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第二章锅炉机组启动及燃烧调整2锅炉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21锅炉检修后的检查211炉膛及烟道内部应符合下列要求2111炉墙保温完整、严密,无损坏现象。2112布风板上的风帽完整、齐全,固定牢固,无明显的变形、损坏及松动等异常,所有风帽小孔无堵塞现象。2113水冷壁管、屏式过热器管、高温过热器管、低温过热器管、省煤器管及空气预热器管等外形正常,无积灰现象。各处防磨浇注料完好,无损坏现象。各处防磨护板和梳形卡扣齐全,无松动、掉落等。2114燃烧室及物料循环回路内无焦渣,二次风喷嘴及落煤口等处完整无损坏现象。2115测温热电偶应完好,离开内壁面距离约100MM,所有测量孔无堵塞,损坏现象。2116风室内无杂物无积灰,风室内水冷壁管无变形损坏现象,风室及烟道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2117放渣管无堵塞、变形、开裂现象。2118风门档板完整严密,传动装置完好,开关灵活,位置指示正确。2119吹灰装置完整,动作灵活;吹灰管完整,连接牢固。21110炉膛内无杂物,脚手架已拆除。21111各孔门关闭(炉膛微正压部分人孔门,要特别注意关闭严密),并锁紧可靠;看火孔上的玻璃片完好、清洁。212检查返料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121旋风分离器、返料立管、返料器完整,密封良好,各部畅通,无堵塞现象。2122水平烟道及垂直烟道耐火浇注料应完整无损坏现象,内部无杂物。2123返料器小风帽完好无损,风口畅通,床内无焦渣、杂物等。2124调节风门动作正常,开度指示一致,无卡涩现象。2125放灰管畅通,阀门操作灵活,密封良好。2126该部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完整、严密、畅通。2127所有人孔门、检查孔关闭严密,法兰结合面密封良好。2128旋风筒进出口非金属膨胀节连接可靠,各金属膨胀节外形正常,所有结合面密封良好。213原煤仓内原煤充足,无杂物,原煤斗下煤闸板在开启位置。214给煤机检查2141安全护罩完好牢固,地脚螺丝无松动。2142减速机油位正常,各部件及表计应齐全,传动链条完好,润滑油脂充足。2143皮带给煤机计量装置完好,下煤口畅通。2144检查输送带无断裂危险。2145皮带给煤机密封严密,观察孔玻璃清洁透明,照明正常。2146电机接线完好,接地线接地可靠。215检查除渣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151检查下渣管内无异物或结焦垢,法兰连接牢固,放渣门灵活牢固,能可靠开启和关闭。2152检查除渣机械及传动装置完好,无结渣及杂物。2153冷渣机冷却水已投入,回水管畅通,压力表完好,阀门无泄漏。2154输渣机链条连接可靠,链斗完好,减速器油位、防护罩均正常。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16检查布袋除尘器应符合下列要求2161检查除尘布袋无破损,吹扫器无异常情况,压缩空气储气罐压力正常2162各组布袋进出口阀门开关灵活,出口阀关闭严密。2163各旁路管出口开关应灵活,能严密关闭。2164检查旁路管出口阀处于开启状态,各组布袋出口阀处于关闭状态。2165检查各处人孔门关闭严密。2166输灰系统处于良好备用状态,随时可以投入使用。217检查输灰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2171输灰罗茨风机各油位处于正常油位线内。2172输灰罗茨风机冷却水管路畅通,水量充足。2173输灰泵各阀门、就地控制箱及其它气动原件的控制气软管连接良好,无漏气、漏油现象。2174输灰泵进气管上油杯润滑油充足,过滤器内无积水。2175输灰泵各进料锁气器转动灵活,不漏气。2176输灰管道连接完好,无泄漏现象。218检查转动机械应符合下列要求2181所有转动机械的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牢固,靠背轮连接完好,地脚螺丝牢固。2182轴承润滑油量充足,油质良好,油位清晰,轴承端盖、加油孔及放油丝堵严密不漏。2183轴承冷却水管畅通,水量充足,排水管无堵塞现象。2184轴承温度计及温度测点完好,固定牢固,液力偶合器油位正常,冷却水畅通,执行器动作灵活。2185电机接线完好,接地线接地可靠。2186就地事故按钮完好,防误罩齐全。2187电动机应符合电气运行规程里的有关规定。219检查各支吊架、膨胀节、阀门、风门、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191管道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2192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已紧固。2193阀门手轮完好,固定牢固,门杆洁净,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2194阀门的填料压紧适当,丝扣已拧紧,主要阀门的保温良好。2195传动装置的连杆、拉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固定牢固,电动控制装置良好。2196具有完整的标识牌,其名称、编号、动作方向清晰正确。2197位置指示器的开度指示与实际位置相符合。2198所有管道膨胀节外形完好,无变形、撕裂现象。2199所有风门、挡板开关无卡涩现象。21910电动操作装置完整可靠,开关灵活,方向正确,开度与现场指示一致。2110检查汽包水位计应符合下列要求21101水位计汽、水连通管保温良好。21102水位显示正常,刻度指示清晰。21103在正常水位及高、低限水位处有明显红线标志。21104汽阀、水阀和放水阀严密不外漏,开关灵活。21105水位计防护罩齐全,固定牢固,照明充足,水位线上下色彩分明。21106就地水位监测装置完好,探头清洁,方向正确。21107电接点水位计极点接线齐全,无脱落现象。2111检查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21111表面清晰,汽包压力表及过热蒸汽出口压力表在工作压力处画有红线。21112表针指在零位。21113校验合格,压力表完好,无泄漏,贴有校验标志,加装铅封。21114照明充足。2112检查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1121排汽管和疏水管完整、畅通,固定牢固。21122弹簧完好,顶部顶针处于松驰状态,并能保持弹簧动作正常。21123弹簧四周无妨碍其动作的杂物,电磁装置动作完好。2113检查汽包、集箱及减温器等部位膨胀指示器应符合下列要求21131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主要梁柱上,指针牢固地垂直焊接在膨胀元件上。21132指示板的刻度正确、清楚,在板的基准点上涂有红色标记。21133指针无卡住或弯曲现象,并与指示板面垂直,针尖与指示板面距离35MM。21134锅炉在冷态时,指针应指在指示板的基准点上。2114检查燃油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21141油库储油量充足,油位不低于10M,防雷装置完善。21142各油阀位置正确,无渗油、漏油现象。21143供油泵轴承靠背轮护罩齐全,电机接线完好,接地线可靠接地。21144轴承润滑油充足,冷却水畅通,进出口油阀开启,就地压力表齐全。21145所有管道、法兰、轴封密封良好。21146油库区消防用砂充足,灭火器材齐全,并能可靠投入。2115检查现场平台、扶梯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21151所有平台扶梯完好,通道畅通。21152检修用孔洞、盖板修复,地面清扫干净。21153现场照明充足,事故照明投入良好。21154所有区域消防器材配备齐全。2116检查操作盘应符合下列要求21161所有仪表、信号、操作开关及切换装置配备齐全,操作方便。21162盘面规整,模拟图正确,所有标志齐全,名称正确,字迹清晰,固定牢固。21163指示灯及护罩齐全,显示颜色正确。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1164DCS控制系统完好,系统运行数据与实际相符。21165各主要开关、按钮防误罩齐全。2117上述检查完毕后,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相应记录簿内,对所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通知检修负责人予以消除。22漏风试验221用负压试验检查锅炉本体、布袋除尘器本体及烟道的严密性,其程序是2211严密关闭各人孔门、检查孔门及窥视孔等。2212启动引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2213用小火把或煤油灯、蜡烛、烟头等靠近炉墙、烟道进行检查,如有漏风处,则火焰被吸向不严密处,在漏风部位画上记号,试验完毕联系检修人员予以消除。222用正压法检查空气预热器及风道的严密性,其程序如下2221启动引风机控制炉膛负压2030PA。2222关闭所有一次风门、点火风门、播煤风门、密封风门、二次风门及高压风机出口风门。2223检查一、二次风机及高压风机入口档板处于关闭状态。2224启动一、二次风机及高压风机,并记录其空载电流值。逐渐开大其入口挡板,直至全开为止。此时一、二次风机及高压风机电流值应不变,如电流增大,则表示存在漏风,应进一步查明原因预以消除。2225检查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应在烟气侧进行,如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有不严密处,画上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2226检查风道的严密性,应在炉侧进行,如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有不严密处,画上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2227检查风门的严密性,应在炉膛和风室内进行,如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所对应风门存在不严密,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23布风板阻力试验及一次风调节特性试验231试验程序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311清除炉膛内及布风板上床料和杂物;清除返料器及物料循环系统内的床料及杂物;检查风烟系统及本体其它部分满足冷态试验条件。2312确认风机满足启动条件后,顺序起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入口档板全关,开启一次风主风门,其它一次风门保持关闭,并保持炉膛负压为50100PA。2313逐渐开大一次风机入口档板直到全开。2314在逐渐增加一次风机入口门开度时,每增加5记录下相应的风机电流、风量、布风板下风室压力,记录引风机风门开度、电流,继续增加风量直至一次风门全开或风机电流达额定值。2315逐渐关小一次风机入口档板,每关5记录下对应开度下的一次风量和布风板下风室压力,引风机风门开度、电流,直到全关一次风机入口档板。试验结束停运一次风机和引风机。2316利用试验数据分别作出“风量风室压力”和“风量档板开度”二条曲线,即得到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和一次风机入口档板调节特性曲线。24布风均匀性试验241在布风板上均匀铺上厚约350MM,粒径为08MM的炉渣。242开启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为50100PA,开启一次风主风门,其它一次风档板保持关闭。243缓慢开启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档板,打开炉膛下部人孔门观察料层开始冒小气泡时,整个床面是否均匀起泡。继续加大风量直到料层刚好流化起来维持运行12分钟后停止一次风机运行,随即停运引风机或全关引风机入口调节档板。从炉膛下部人孔门检查床面情况。若起小气泡时整个床面均匀起泡且一次风机停运后床面平整说明布风均匀流化良好。否则说明布风不均匀,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试验结束停运一次风机和引风机。25冷态临界流化风量试验251在布风板上铺上厚度约350MM,粒径为08MM的炉渣。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52按布风均匀性试验的方法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为50100PA。缓慢开大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每增加5记录下对应开度下的布风板下风室压力、一次风量。在一次风机入口档板开大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床料的流化情况。当整个床面刚开始流化起来时,记录下此时的一次风量和布风板下风室压力。继续开大一次风机入口档板,直到全开。(注如果一次风机电流达额定值则不允许继续开大一次风机入口档板。)再将一次风机入口档板从100关至0。每关小5记录下对应开度下的布风板下风室压力、一次风量。试验结束停运一次风机和引风机。253作出“风室压力风量”曲线。用此曲线减去“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即得到“料层阻力特性曲线”。在料层阻力特性曲线上找出临界流化点查出临界流化风量,与床料刚开始流化时的一次风量对照应相差不远。此风量即为临界流化风量。26水压试验261锅炉承压部件检修完毕后需进行水压试验,并待汽包、联箱的孔门封闭严密,汽水管道及其阀门附件连接完好,堵板拆除后进行。试验压力为汽包工作压力。水压试验监视压力以汽包就地压力表为准,试验前汽包上必须装有至少两只不同取样孔的就地压力表,此压力表经校验合格,精度不小于05级。262水压试验前做好有关联系工作,通知化水备足除盐水,通知热工将相关仪表投入,并检查事故放水电动阀应能可靠开启,确保锅炉具有快速泄压措施,以防超压。263水压试验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完毕后,按下列程序进行2631锅炉上水应利用锅炉疏水泵进行反上水,上水温度应介于2070之间且水温与汽包下壁温差不得大于50。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小于5,否则必须有可靠的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用水必须是合格的除盐水。2632上水时应缓慢进水,从无水至水位达汽包水位计100MM处所需的时间不少于3小时;上水期间应严格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大于50,必要时应减少给水流量,以控制上、下壁温差在规定范围内。2633在进水过程中,应检查汽包、联箱的孔门及阀门、法兰、堵头等是否有漏水现象。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进水,处理正常后再继续上水。2634当汽包水位达到100MM后,锅炉上水过程中仍需严格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2635在锅炉充满水,即省煤器、汽包、过热器空气门连续冒水时,应分别将各空气门关闭。2636锅炉升压时,关闭各路给水调节门前后电动门和手动门,选择一路方便操作的减温水进行升压,升压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不超过03MPA/MIN。2637当汽包压力升至10MPA时,暂停升压,对照各压力表指示一致。对锅炉汽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在无明显漏点情况下,方可继续升压,并不断对照各压力表。汽包压力升至工作压力1120MPA,维持压力稳定,关闭减温水手动门,停止锅炉进水。2638另外安排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后,通过定排或过热器疏水阀缓慢泄压,泄压速度不大于0305MPA/MIN,待压力降至零后,开启各空气阀,以便放水工作顺利进行,并通知化水人员化验水质,如合格即可利用,否则应从地沟排掉。264锅炉水压试验符合下列条件时为合格2641停止进水后,经过5分钟,压力下降值不超过0203MPA。2642承压部件无漏水及湿润现象。2643承压部件无残余变形的迹象。2644所有焊口、法兰接合面无渗漏现象。265如需要进行超压试验,应由有关领导决定,并按锅炉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超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汽包工作压力的125倍(即14MPA),试验前应解列安全门及就地水位计。当汽包压力升至汽包工作压力(即112MPA)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承压部件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有无漏水等异常现象,若情况正常,解列就地水位计,再将压力缓慢升至超压试验压力,保持20分钟,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降压时应缓慢进行。266进行水压试验,除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外,尚须由一人统一指挥,设专人监视与控制压力。压力监视以汽包就地压力表为准并时时与远方压力表进行对照。267在锅炉上水前、后及水压试验后均应记录各膨胀指示器的数值。268水压试验后,应将试验结果及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的记录簿内。27过热器反冲洗271锅炉大修或小修时,应根据化学有关人员的意见,对过热器管进行公共式反冲洗,以去除盐垢。272冲洗过热器时的阀门开关状态,应依据冲洗过热器检查操作卡进行。冲洗前,拆除反冲洗管上的堵板。273冲洗时,由疏水系统向锅炉供给水,适当控制冲洗水量,严禁汽包起压,必要时可开启汽包事故放水防止汽包起压。水温尽可能保持在100以下。274冲洗过热器的一般程序是2741开启反冲洗水一、二次阀,向锅炉上水。2742开启定期排污总门,然后轮流开启水冷壁下联箱及集中下降管排污阀。2743通知化验人员取样,待合格后结束冲洗,关闭反冲洗一、二次阀及定期排污总门,按需要保持锅炉汽包水位。275冲洗过热器的排水,可根据化学化验数据结果,决定回收的时间和数量。276冲洗完毕,恢复反冲洗管上的堵板。28锅炉保护及联锁试验281锅炉保护配置情况281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锅炉主燃料跳闸(MFT)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当燃烧室下部床温三个或四个测量值床温高限设定值(1050)一段时间(1S)后,产生床温超高信号。当燃烧室下部床温三个或四个测量值床温低限设定值(600)一段时间(1S)后,产生床温低信号。三路汽包水位变送器信号中有两路或三路超过汽包水位高限设定(250MM)一段时间(1S)后,产生汽包水位超高限信号。三路汽包水位变送器信号中有两路或三路低于汽包水位低限设定值(250MM)一段时间(1S)后,产生汽包水位超低限信号。一次风机跳闸。引风机跳闸。手动MFT。2812锅炉主联锁投入前提下,MFT动作会产生以下结果三台给煤机跳闸。燃油快关阀关闭。2813其他联锁在汽包事故放水电动门联锁投入前提下,三路汽包水位变送器信号中有两路或三路超过汽包水位高限设定值(120MM)一段时间(1S)后产生汽包水位超高限信号,使事故放水电动门自动打开;三路汽包水位变送器信号中有两路低于汽包水位正常设定值(50MM)一段时间(1S)后产生汽包水位正常信号,使事故放水电动门自动关闭。风机联锁顺序引风机高压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在联锁投入前提下,当过热器出口集箱压力96MPA时向空排汽一、二次门自动打开。当过热器出口集箱压力90MPA时,向空排汽一、二次门自动全关。在联锁投入前提下,一台高压风机跳闸备用中的高压风机自启动。282锅炉保护及联锁试验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821由热工人员逐个模拟MFT动作条件信号发出,MFT应能正常动作。MFT动作后所有跳闸指令及其它信号应能正确发出。2822通知电气值班员将锅炉所有风机动力电源开关置试验位置(高压风机除外)。投入风机联锁,顺序合闸锅炉各动力电源开关。分闸引风机动力电源开关,其它风机动力电源开关应自动跳闸。(如有必要可直接启动锅炉各风机作此试验。)2823高压风机及其它联锁保护应正常。29转动机械试运行291转动机械经过检修后必须进行试运转,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转动机械试运行时,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292确认转动机械及其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联系电气人员进行拉合闸、事故按钮及联锁试验;做拉合闸及事故按钮试验时,指示灯熄灭,跳闸后位置指示灯闪光,故障警报器鸣叫。293上述试验合格后检查转机具备带电条件,联系电气值班人员送电。294风机试运行应按下列程序进行2941检查风机入口档板关闭,启动风机,待电流正常后,逐渐开启风机入口挡板,直至全开为止,操作过程中密切监视电流值,其不得超过额定值。2942试运时,应适当保持炉膛负压,监视轴承温升,并详细记录各风机轴承动振动情况。2943试运完毕,关闭风机入口挡板,停止风机运行。295转动机械试运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2951无异音、摩擦和撞击。2952转动方向正确。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2954串轴不大于24MM。2955轴承无漏油及甩油等现象。2956偶合器排油温度应在4585之间,油压在005035MPA之间。296电动机的运行情况应符合电气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297转动机械试运行后,应将试运行结果及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记录簿内。3锅炉的启动31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311检查锅炉检修工作全部结束,所有检修工作票退回。312检查汽水系统所有阀门,并置于下列状态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313检查风烟系统及燃烧系统,并置于下列状态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3131引风机入口挡板经开关试验后关闭,出口挡板开启。3132一、二次风机入口挡板经开关试验后关闭,出口挡板开启,高压风机出、入口挡板经开关试验后关闭,返料器风门关闭,燃烧室底部及旋风筒底部放灰门关闭。3133检查炉膛及烟道内人员已全部出来,内部无焦渣,各人孔门、看火孔、窥视孔及防爆门完好并关闭严密,风室内无杂物,冷渣机放渣阀关闭、冷却水量充足。各风机油色透明,油位正常,冷却水充足,处于良好备用状态。3134检查给煤机及返料器内无杂物,放灰闸板关闭。3135检查炉前燃油系统燃油电磁阀经开关试验后关闭,进油总阀开启,各油枪进油手动阀关闭,回油调节阀和电动阀处于全开状态,压缩空气进气阀、油管道及油枪空气吹扫进气阀关闭,各油枪畅通。3136油库储油充足,进出油阀开启,排污阀、卸油阀关闭,供油泵进口阀开启、出口阀关闭,油过滤器进出口油阀开启。314检查布袋除尘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147各输灰泵进料锁气器、进气阀及出料阀经开关试验后关闭。32启动前的准备321与有关人员联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3211汽机值班人员做好锅炉上水的准备。3212燃料值班人员原煤仓上煤。3213化学值班人员化验炉水品质,配备足够的除盐水。3214热工值班人员将各仪表操作装置置于工作状态。3215电气值班人员电气设备测绝缘送电。322布风板上加底料应按如下程序执行3221在布风板上铺一层约350400MM厚的床料,床料粒度一般控制在08MM的沸腾炉渣,床料中可燃物含量应5。3222利用人工将床面底料铺平。3223关闭炉门,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高压风机,调节挡板开共86页锅炉运行规程(试行)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度,保持炉膛负压为50100PA,调整一次风量使底料全部流化。5分钟后迅速关闭一次风机进口风门或停止一次风机运行,观察床料的平整度,必要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后重新铺平底料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合格为止。323除尘除灰系统按下列程序执行3231点火前投入布袋除尘器吹扫系统运行。3232开启各输灰泵入口下灰闸板、进气管路进气阀和阀门控制箱进气阀。3233开启各输灰管至灰库进料阀。324点火油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3241开启压缩空气速断阀,利用压缩空气吹扫油枪约30秒后,关闭压缩空气速断阀。3242启动油泵,调整油压于25MPA,检查系统有无漏油现象,正常后降至油枪点火工作压力10MPA,试验雾化情况,正常后关闭燃油速断阀,停止供油泵运行。3243投入高能点火器,点火枪打火正常后备用(试打火时应有防可燃物爆燃措施)。325锅炉上水应按如下要求进行3251检查工作结束后,应经省煤器或反上水系统上水,水温不得超过90且水温与汽包下壁温差不大于50。进水速度应缓慢,从无水至水位达汽包水位计100MM处所需的时间,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上水期间应严格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必要时应减少给水流量,以控制温差在规定范围内。如炉温很低或上水温度较高时,应适当延长上水时间;锅炉上水时,不得影响运行锅炉的给水。3252在锅炉上水前、后应分别记录各膨胀指示器的指示数值一次。3253在进水过程中,应检查汽包、联箱的孔门及各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