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1页
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2页
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3页
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4页
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1总论11任务来由为了充分回收利用尾矿中的钛资源,做大做强XX钛产业,提高XX钛原料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对选钛厂钛精矿生产线进行扩能改建,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改用“强磁磨矿强磁浮选”工艺;对现有前、后八细粒选钛系统进行改造,增加一段强磁选改为“强磁强磁浮选”流程,并对前、八后细粒选钛系统的浮选作业进行整合。扩能改造后,选钛厂设计规模为年处理原矿6200KT,年产钛精矿479KT和硫钴精矿10KT。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以及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2月委托我公司对其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我公司本着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按照双方协商的技术服务范围,承担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11027;(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475;(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51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126;(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部令第49号2006727;(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2002328;(7)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328);(8)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122相关标准、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1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测定标准GBZ/T19212007;(1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1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1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T1602004;(1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3(15)适用于本工程评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标准。123基础依据(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2)项目备案通知书,见附件2;(3)可行性研究报告;(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防护、管理措施的资料。13评价目的13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32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3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34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复提供科学依据。14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双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要求确定评价范围,包括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前、后八细粒选钛系统及其配套公辅设施,对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危害程度、拟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不包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不包括因设备和工艺重大更改后所遇到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15评价内容151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15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浓(强)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415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154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建筑卫生学评价;155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评价;156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评价;157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拟采取防护措施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论,并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16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及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本次评价主要采用类比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检查表法、综合分析法,按国家、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161类比法通过对与该项目相似的生产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检测以及对该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该项目建成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其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产生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厂方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本项目是对原生产线进行改造、整合,生产工艺基本不变,因此选择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前生产线为类比现场进行类比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的调查分析;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维护;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调查;职工的健康监护及应急救援体系调查分析评价等。162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相关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5职业卫生防护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63综合分析法根据类比调查、经验推断等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对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类比企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结果,拟建项目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技术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维护、生产工人的健康监护以及应急救援体系等的调查及综合分析,最终对该项目建成运行后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17评价程序本次评价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见图11。18质量控制本次评价工作将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控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国家、部门相关规定执行。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6图1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调查分析3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拟订预评价方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编制预评价报告书汇总、分析资料提交正式报告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确定预评价方案质控审查职业卫生调查(现场、类比)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预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7修改、形成评价报告送审版建设单位委托评价部接受客户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资料收集登记1委托书2合同书3项目相关材料项目负责人接受工作任务组织项目组编制评价方案方案内部审核按评价工作程序开展评价工作初步评价报告书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组织审核完善合格图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控制程序示意图卫生行政部门监督评审过程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委托评价单位领取报告并登记存档按专家组评审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报告最终稿评价单位组织专家组评审报告书由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审核人签字法人签字评价单位签章送审稿征求客户意见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82企业和项目概况2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项目,设计将现有“重电”流程废除,改为“强磁磨矿强磁浮选”的工艺来回收粗粒钛精矿;并对现有前、后八细粒选钛系统进行改造,将“强磁浮选”流程改为“强磁强磁浮选”流程,即增加一段强磁选,并对前、八后细粒选钛的浮选作业进行整合。项目实施后,粗粒部分钛精矿产量将达到3087KT,比现在的产量增加1587KT;细粒部分钛精矿产量将达到170KT,比现在的产量增加2040KT。项目名称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地点密地选钛厂内建设性质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增量总投资为2569122万元22企业概况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于XXXX年建成投产,第一条生产线年产50KT钛精矿,对选铁尾矿进行综合回收,初期采用“重电”流程,产品为粗粒钛精矿0074MM;XXXX年对该生产线进行扩建改造,达到100KT/A的生产能力。XXXX年建成后八系统微矿生产线,回收选矿厂后八系统磁选尾矿中的细粒钛精矿00190074MM,2004年又建成前八系统微矿生产线,回收选矿厂前八系统磁选尾矿中的细粒钛精矿00190074MM,至此,选钛厂可以处理选矿厂的全部尾矿。经过多次改造扩能,目前选钛厂已形成年产280300KT钛精矿的生产规模,此外全厂有约10KT/A的附产品硫钴精矿。3工程分析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931选址情况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位于XX市X区XXX的密地选钛厂区内,北侧紧靠XX矿业选矿厂,西侧为通往XX矿业选矿厂的厂区公路,整个场地北高南低,场地标高介于1100461068M之间,场地内的雨排水及道路系统比较完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图见附件3。XX市地处X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近于南北走向,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XX属长江水系,河流多,境内有大小河流95条,分属金沙江水系、雅砻江水系,两水系在雅江桥汇合;XX市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侯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全年23002700H,太阳辐射强578628KJ/CM2,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7205,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209日极端最高气温41日极端最低气温1年降雨量800MM年蒸发量24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59年平均大气压878KPA年静风频率46年最大风速183M/S年平均晴天约240天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0年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雾日2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40H常年主导风向ESE风玫瑰图见图3132总平面布置拟建项目新建厂房为粗粒磁选厂房、粗粒浮选厂房、细粒磁选厂房、药剂中心、将原新筛分间改造成前八一段强磁扫选厂房、将原老筛分间改造为粗粒一段强磁扫选尾矿提升泵站,增加三座粗粒钛精矿包装仓,并对需占用的选矿厂磁选车间职工休息室、矿业公司选矿厂地磅房、房产公司选矿澡堂及锅炉房、矿业兴矿公司综合厂办公楼进行还建;同时,对工程需占用拆除的选钛厂内部设施,有必要恢复的部分也进行搬迁还建。为节约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平面布置紧凑、合理,进出物料流畅,辅助设施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运输便利,检修方便,消防通畅,有利于场地排水。新建粗粒磁选厂房、粗粒浮选厂房被设置在厂区西北面;新建细粒磁选厂房、细粒浮选厂房被设置在厂区东面;新建药剂中心设置在厂区东南面;新增的包装仓位于厂区南图31全年风玫瑰图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1侧,紧临铁路运输线;综合楼、实验楼、倒班宿舍等辅助用室设置于西南侧(厂前区)远离生产区域,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4。33生产工艺流程拟建项目立足于选钛厂现有流程及场地的实际情况,借鉴类似选钛企业的成功经验,对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重电”流程和前、后八细粒级浮选系统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改用“强磁磨矿强磁浮选”的全新流程替代;前、后八细粒浮选流程由现在的一段强磁抛尾改为两段强磁抛尾,即“强磁强磁浮选”流程,并对两条生产线的浮选部分进行整合。(1)粗粒选钛流程改造后的粗粒选钛流程与现有主流程有根本的变化,在工程实施投产后,停用现有的“重电”流程,新流程内部结构为隔渣脱铁隔渣脱铁强磁抛尾磨矿分级强磁精选强磁扫选浮硫浮钛,并对浮钛尾矿进行综合回收。流程中,一段强磁选前采用两段隔渣和脱铁,是根据密地选钛厂的生产实际确定的,由于选矿磁尾中常常含有较粗的颗粒物料,有的达到1020MM,若仅用一段隔渣,其筛孔为15MM,筛丝细,粗颗粒矿石很快会将筛网磨穿,因此,采用两段隔渣,第一段隔渣筛孔为5MM,由于其筛丝粗,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流程的连续和生产的稳定,第二段隔渣筛孔为15MM;两段脱铁也是必要的,如果仅用一段,磁选机磁场强度低了,脱铁不干净,影响下步作业,如果选高场强,又会带来部分钛的流失。第二段磁选采用强磁精选强磁扫选的流程,在流程结构上与国内选钛企业通用的强磁选流程结构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对物料性质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强磁精选的场强为中场强,一般在30005000GS,扫选场强较高,可达80009000GS,这样,用精选强磁的中场强选出磁性较强的物料,其精矿品位得以保证,同时,扫选采用高场强提高回收率,精选精矿和扫选精矿合二为一后,既保证了精矿品位,又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2保证了回收率,同时,这样的流程结构可避免在单一强磁流程中因单纯提高回收率而盲目增大强磁机电流而带来的设备事故。(2)细粒选钛流程现有细粒选钛流程为强磁浮选流程,但因其只有一段强磁选,承担着大量抛尾和大幅提高TIO2品位的任务,是难以兼顾的,本次改造将其改变为两段强磁选,其内部结构为隔渣脱铁强磁粗选强磁扫选脱铁强磁精选强磁精扫选脱铁浮硫浮钛,并对浮钛尾矿进行综合回收。在两段强磁内部结构的配置上,也考虑采用粗(精)扫选的流程结构,一方面可保证很高的回收率,另一方面尽可能提高精矿品位,同时可有效避免设备堵塞事故的发生。选矿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见图32。图32选矿生产工艺流程简图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3(3)干燥、成品包装及搬运粗粒选钛、细粒选钛出的成品经干燥炉干燥后送至自动包装系统,少量经过人工包装成袋,袋装成品由人工、叉车等送至储存地点储存。34主要生产设备拟建项目主要设备布置,在满足工艺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采光良好,自然通风,厂区功能分区明确,生产流程合理,物料流向顺畅,管线衔接短捷。拟使用生产设备情况见表31。表31拟使用主要生产设备情况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SLON2000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台162SLON2000立环脉动高梯度中磁选机台83SLON1750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台54SL20001950圆筒筛台225500/55斜板沉淀池台36150/55斜板沉淀池台172745湿式溢流型球磨机台282136湿式溢流型球磨机台291530湿式溢流型球磨机台1103508水力旋流器组台21112001800弱磁机台231212003000弱磁机台21310502400磁选机台21410503000磁选机台2152000双头螺旋选矿机台14163500提升搅拌槽台4173000药剂搅拌槽台7181500药剂搅拌槽台719750药剂搅拌槽台120CLF16型浮选机台4821CLF8型浮选机台1422ZPG40盘式过滤机台423ZPG20盘式过滤机台124自动包装系统套4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435拟使用原辅材料拟建项目接收XX集团矿业选矿厂处理的所有尾矿,年处理原矿6200KT,设计药剂中心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药剂原料的堆放、储存,二是药剂的配制,三是将配制好的药剂输送至各用药地点。主要药剂用量、库存容量及存放时间见表32。表32拟使用主要药剂用量额定消耗表药剂名称小时用药量(KG/H)每天用药量(T/D)药剂形态存放方式储存容量(T)存放时间(天)备注浓硫酸83020液态罐装9045调整剂306复合黄药58014膏状桶装200143丁基黄药3007粉状袋装10143捕收剂2油19045液态罐装817898油1704液态罐装820起泡剂MOS选钛剂302725粉状袋装5820选钛剂柴油852液态罐装3015辅选剂捕收剂黄药,化学成分为烃基二硫代碳酸盐,分子式ROCSSME,其中R为CNH2N1类烃基,ME为金属钠或钾,在常温下是固体的黄色粉末,带有刺激性臭味;黄药易溶于水,溶解解离成黄原酸根阴离子遇重金属阳离子生成对应的重金属黄原酸盐沉淀,为此具有捕收力;黄原酸离子水解生成黄原酸,黄原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不起捕收作用的CS2和醇。选钛剂M0S选钛剂,对钛精矿的捕收能力强,选择性好。由于M0S水溶性好,无毒、泡脆,对水质无影响,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生产棉子油的下脚料,原料来源丰富且用量少,所以采用M0S为微细粒级钛精矿的捕收剂。起泡剂2油、98油,均为松醇油类物质,主要成分为一元醇,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浮选中的起泡剂,在全国各地的矿山中均有应有,是一种常规的起泡剂。辅选剂柴油,与黄药、2油搅拌混匀后送入输送部分。调整剂浓硫酸,保证捕收剂环境为酸性,使黄药保持捕收力。36岗位设置及定员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5选钛厂改造完成后,不再新增职工,职工定员保持不变,为950人,其中生产工人860人,采用连续生产、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年工作365天,每天3班,每班8H,磨选、过滤系统设备作业率9041,年运转7920H;干燥、包装系统设备作业率85,年运转7446H。拟建项目岗位设置及定员情况见表33。表33岗位设置及定员设置表岗位名称作业内容作业方式岗位人数(人/班)生产班制日工作时间(H)筛分岗位原矿隔渣巡视、DCS控制8四班三转8原矿岗位原矿轨道巡视、DCS控制20四班三转8配药岗位配制药剂巡视、DCS控制11四班三转8浮选岗位浮选选矿巡视、DCS控制60四班三转8过滤岗位钛精矿脱水巡视、DCS控制8四班三转8干燥岗位钛精矿烘干巡视、DCS控制25四班三转8高梯磁选岗位高梯度磁选巡视、DCS控制10四班三转8斜板岗位斜板分级巡视、DCS控制18四班三转8包装岗位包装钛精矿少量人工包装50四班三转8搬运岗位钛精矿输出现场操作20白班837生产自动化拟建项目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即DCS,在选钛厂调度室设总控制站,将各车间集控室的主要信息集中显示,主要显示厂控电力设备的运转状态、主要生产流程的工艺参数、环保参数、各流程药剂分配与消耗情况、能源消耗情况等,便于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生产信息,调节指挥生产,同时总控制站信息上传至选钛厂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在各个车间分别设一个PLC站,将车间内各区域自控室的重要信号集中,监控车间内生产流程的主要生产参数、主要动力设备的运转状况,并采集车间的能耗信息,同时将需厂控的信息上传至总控制站,根据工艺要求在各车间的岗位室设操作员站,以便各个岗位能够及时监控各区域的工艺状况。根据全厂流程设四个PLC站粗粒级钛精矿生产线集控室、微矿生产线集控室、干燥系统集控室和自动加药系统集控室。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64类比调查41类比现场的选择本项目是对原生产线进行改造、整合,生产工艺有改进,由表41分析可知,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主要产品和产量等情况和现有选钛厂生产线相似,因此选择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前生产线为类比现场进行类比调查、检测。拟建项目与类比现场可比性分析见表41。表41拟建项目与类比现场可比性分析比较内容类比现场扩能技改项目比较结果建设地点节能技改项目在原有生产线上采取新流程、更新设备,并对前、八后细粒选钛系统的浮选作业进行整合,使选钛生产线达到节能目的,项目地址在XX市东区红花田密地选钛厂内相同主要产品及产量年产280300KT钛精矿、硫钴精矿10KT年产钛精矿479KT、硫钴精矿10KT拟建项目产量大粗粒选钛重电强磁磨矿强磁浮选拟建项目先进生产工艺细粒选钛强磁浮选强磁强磁浮选相似生产设备强磁机、中磁机、圆筒筛、浮选机、过滤机等强磁机、中磁机、圆筒筛、浮选机、过滤机、球磨机等拟建项目先进主要原辅材料硫酸及SO3、烃基二硫代碳酸盐、捕收剂、柴油、2油、MOS选钛剂、98起泡剂硫酸及SO3、烃基二硫代碳酸盐、捕收剂、柴油、2油、MOS选钛剂、98起泡剂相似主要作业方式现场操作、现场巡视现场操作、现场巡视、DCS控制拟建项目先进作业时间四班二运转,工作时间12H/D四班三运转,工作时间8H/D拟建项目合理劳动定员选钛厂改造完成后,不再新增职工,职工定员保持不变,为950人,其中生产工人860人相同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硫酸及SO3、柴油、CO、CS2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粉尘钛精矿尘、硫钴精矿尘等。化学毒物硫酸及SO3、柴油、CO、CS2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粉尘钛精矿尘、硫钴精矿尘等。相似职业病防护措施采取了防噪、防尘、防化学毒物等防护措施;针对不同岗位发放防尘口罩、防酸面罩、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采用DCS控制,拟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密闭隔声和安装消声器,合理布置噪声源,设置隔声操作(值班)室;采取密闭扬尘点和集中处理措施降低粉尘,设置通风换气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将发拟建项目措施更好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7放防尘口罩、防酸服、防酸面罩、防噪耳塞等;开设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课程。职业卫生管理厂方没有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小组分工明确。厂方拟设置安全委员会,下设专职管理人员及兼职管理人员,拟采取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均沿用现有预案及组织。拟建项目管理更好42类比调查内容421生产工艺调查密地选钛厂现接取选矿厂产生的全部尾矿,按粗细粒级分级选钛选矿厂前八磨选系统的尾矿经隔渣选质机隔渣后,进入选钛厂前八一级原矿斜板分级机,其底流用机泵扬送到选钛厂老筛分间,进入“重电”流程,其溢流进入前八二级斜板分级机,二级斜板分级机的底流进入前八微矿浮选系统,其溢流自流入选矿厂1、253M浓缩机;选矿厂后八磨选系统的尾矿经隔渣选质机隔渣后,进入选钛厂后八原矿斜板分级机,其底流也用泵扬送到选钛厂老筛分间,进入“重电”流程,其溢流直接进入选矿厂3、453M浓缩机,浓缩机的底流进入后八微矿浮选系统,溢流作为选矿厂的循环水。粗粒物料进入“重电”流程后,经重选、脱铁、脱硫、过滤后,得到粗钛精矿,粗钛精矿经干燥、电选后得到粗粒钛精矿;进入前、后八微矿系统的细粒原料,经强磁浮选流程选别后,得到细粒钛精矿;“重电”流程中粒级偏细的矿石进入老浮选线,经强磁浮选流程得到细粒钛精矿;前、后八微矿系统的浮选尾矿输送至摇选线,经摇床重选后得到摇选钛精矿。422生产设备调查类比现场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2。表42类比现场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台15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82立环脉动高梯度中磁选机台83圆筒筛台224斜板沉淀池台45水力旋流器组台26弱磁机台207磁选机台48双头螺旋选矿机台149浮选机台5210盘式过滤机台4423原辅材料调查类比现场主要原辅材料调查见表43。表43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物料名称形态年用量(T)主要用途储存方式硫酸98,液体2195调整作用罐装丁基黄药固态61捕收作用袋装2号油液体45起泡作用桶装306复合黄药固态1355捕收作用袋装424劳动定员调查选钛厂现有职工950人,包括生产工人860人,年工作365天,其中搬运岗位每天一班,工作8H,其他岗位按四班二运转设置。现有选钛厂岗位设置及定员见表44。表44类比现场岗位设置及定员表岗位名称作业内容作业方式岗位人数(人/班)生产班制(班/日)日工作时间(H)筛分岗位原矿隔渣现场巡视、操作8212原矿岗位原矿轨道现场巡视、操作20212配药岗位配制药剂现场巡视、操作11212浮选岗位浮选选矿现场巡视、操作60212过滤岗位钛精矿脱水现场巡视、操作8212干燥岗位钛精矿烘干现场巡视、操作25212高梯磁选岗位高梯度磁选现场巡视、操作10212斜板岗位斜板分级现场巡视、操作18212人工包装岗位包装钛精矿现场操作50212搬运岗位钛精矿输出现场操作2018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943类比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31噪声(1)测定方法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18982007(2)测定布点原则在生产稳定运行情况下,选择工人日常操作工作地点和有代表性的巡视点布置检测点,记录不同岗位的巡视工作停留时间,计算8H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评价。(3)类比现场接噪岗位接噪情况分析主要接噪岗位接触噪声写实见表45。表45主要接噪岗位接触噪声写实岗位名称作业路线主要产噪设备接触人员数量及接触时间、频次配药岗位休息位加药平台休息位动力机泵、搅拌器11人/班,四班二运转,现场加药6H/班。浮选岗位休息室浮选机操作磁选机巡视休息室磁选机风机、浮选机动力泵60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操作9H/班。人工包装岗位休息位包装机休息位包装机、动力机泵50人/班,四班二运转,接噪14H/班。干燥岗位控制室干燥炉巡视点控制室干燥炉风机25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10MIN/次,12次/班。筛分岗位休息室巡视点休息室动力机泵8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10H/班。高梯磁选岗位休息室高梯磁选机脉动平台休息室高梯磁选机、动力机泵10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高梯磁选机6H/班,脉动平台5H/班。斜板岗位休息室斜板斜板动力斜板休息室动力机泵18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6H/班。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0原矿岗位休息室78M低层休息室动力机泵20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15MIN/次,12次/班。过滤岗位休息室过滤机休息室动力机泵8人/班,四班二运转,巡视10H/班。搬运岗位休息位搬运休息位汽车、叉车20人,1班/日,接噪14H/班。噪声检测结果见附件5。接噪岗位8H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结果见表46。表46接噪岗位8H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表岗位名称测定地点现场测定结果声级LIDB(A)主要作业方式工作、操作或停留时间TMIN规格化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值LEQADB微化车间配药岗位加药平台840现场操作360配药岗位休息位799休息360842微化车间浮选机平台82780微化车间浮选机平台83780微化车间浮选机平台88280微化车间浮选机平台85180微化车间浮选机平台81380微化车间浮选机平台877现场操作80微化车间高梯度磁选机91230微化车间高梯度磁选机929现场巡视30浮选岗位微化车间浮选休息室719休息180875人工包装位827390人工包装位815现场操作390人工包装岗位休息位812休息60845干燥炉巡视位865现场巡视120干燥岗位干燥炉控制室649休息控制600806筛分车间巡视位(一层)891200筛分车间巡视位(二层)896200筛分车间巡视位(二层)900现场巡视200筛分岗位筛分车间休息室776休息120906高梯度磁选机889360脉动平台925现场巡视300高梯磁选岗位高梯度磁选机休息室788休息60923前八隔渣机85648前八二次分级84748斜板岗位前八一次分级865现场巡视48861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1前八斜板动力92536前八斜板88660前八斜板(分级)休息室718200前八斜板休息室803休息280原矿78M底层946现场巡视180原矿岗位原矿休息室752休息540905过滤机891现场巡视600过滤岗位过滤休息室763休息120901搬运812现场操作720搬运岗位休息位800休息120835类比现场噪声测定结果分析经对类比现场各主要生产岗位的现场操作点、巡视点、休息位等处噪声测定及现场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浮选岗位巡视点高梯度磁选机、部分现场操作点浮选机平台噪声超标,工人接噪时间长,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卫生标准;干燥岗位在干燥炉巡视点10S连续等效噪声检测超标,工人每班巡视时间短,8H等效连续A声级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筛分岗位巡视点噪声检测均超标,并且工人主要在现场巡视、操作,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卫生标准;斜板岗位、原矿岗位、过滤岗位部分巡视点噪声超标,生产班制为四班二运转,工人接触高强度噪声时间长,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卫生标准;配药岗位、人工包装岗位、搬运岗位的操作点、休息处噪声检测不超标,8H等效连续A声级符合职业卫生标准。432硫酸(1)测定方法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2)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最大值)MG/M3OELSMG/M3岗位名称检测点样品数接触时间MINCSTELCTWAPCSTELPCTWA操作位3360044前八加药岗位休息位3360047046后八加药岗位操作位336010008321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2休息位3360066(3)结果分析对类比现场可能产生泄漏点、工作人员巡视点进行了连续3天的采样检测,结果显示采样点空气中硫酸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仍应明确可能直接接触硫酸的地方为关键控制点如硫酸存放点、加药操作位等,厂方应加强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以防造成的急性危害。433粉尘(1)测定方法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测定标准(2)检测结果岗位名称检测点样品数接触时间MIN空气中粉尘短时间15MIN浓度最大值MG/M3CTWA最大值MG/M3OELS(PCTWA)MG/M3人工包装岗位操作位3360153114搬运岗位操作位3360307230总尘8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3)结果分析对类比现场工人可能接触粉尘的点进行了连续3天的采样检测,经现场调查,人工包装岗位为四班二运转、搬运岗位为白班8H工作,两个岗位每班实际工作时间超过12H,达到14H,包装操作位、运输场地均同时作为休息位,本次选择工人在生产包装时进行采样,结果显示采样点空气中粉尘短时间15MIN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53、230MG/M3,CTWA最大值分别为114、230MG/M3,均不超过二氧化钛粉尘国家职业接触限制。434CS2(1)测定方法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3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2)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最大值)MG/M3OELSMG/M3岗位名称检测点样品数接触时间MINCSTELCTWAPCSTELPCTWA前八加药岗位操作位3360044033前八浮选平台平台3540202227后八加药岗位操作位3360038028后八浮选平台平台3540212238105(3)结果分析由于捕收剂黄药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高毒物质CS2,因此选择类比现场整改后可能接触CS2的点进行了连续3天的采样检测,结果显示采样点空气中CS2浓度均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仍应明确可能接触CS2的地方为关键控制点如浮选平台、加药操作位等,厂方应加强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保证厂房通风,以防造成的急慢性危害。435CO(1)测定方法GBZ/T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2)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最大值)MG/M3OELSMG/M3岗位名称检测点样品数接触时间MINCSTELCTWAPCSTELPCTWA干燥岗位巡视点4120250623020(3)结果分析本次类比选择了干燥岗位巡视点进行CO采样,由于CO为高毒物质,虽然干燥炉属于露天布置,通风良好,几乎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但厂房仍应注意事故防范,建议选择干燥炉巡视点、尾气放空处安装CO报警仪,或者为工人配备便携式报警仪,当CO浓度过高时提醒工人避让。44类比现场职业健康检查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4XX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GBZ188要求定期安排全厂工人到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XX劳研所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最近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该项目所包含的工人均无职业禁忌症,当体检鉴定为可疑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工人,应及时安排其到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确认诊断,经确诊不适合从事原工种工作的,应及时调离。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51评价单元划分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将拟建项目划分为3个评价单元,即前八、后八细粒选钛系统,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成品包装及搬运评价单元。5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前八、后八细粒选钛系统现有细粒选钛流程为强磁浮选流程,但因其只有一段强磁选,承担着大量抛尾和大幅提高TIO2品位的任务,是难以兼顾的,本次改造将其改变为两段强磁选,其内部结构为隔渣脱铁强磁粗选强磁扫选脱铁强磁精选强磁精扫选脱铁浮硫浮钛,并对浮钛尾矿进行综合回收。生产岗位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51。表51细粒选钛系统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编号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备注1配药岗位噪声、CS2、硫酸及SO3、柴油等2浮选岗位噪声、CS2、硫酸及SO3、柴油等3筛分岗位噪声4高梯磁选岗位噪声5斜板岗位噪声6原矿岗位噪声7过滤岗位噪声(2)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改造后的粗粒选钛流程与现有主流程有根本的变化,在工程实施投产后,停用现有的“重电”流程,新流程内部结构为隔渣脱铁隔渣脱铁强磁抛尾磨矿分级强磁精选强磁扫选浮硫浮钛,并对浮钛尾矿进行综合回收。生产岗位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5表52。表52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编号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备注1配药岗位噪声、CS2、硫酸及SO3、柴油等2浮选岗位噪声、CS2、硫酸及SO3、柴油等3筛分岗位噪声4高梯磁选岗位噪声5斜板岗位噪声6原矿岗位噪声7过滤岗位噪声(3)成品包装及搬运评价单元前八、后八细粒选钛系统,粗粒钛精矿回收系统回收的钛精矿经烘干干燥后包装成袋待售。干燥炉布置在室外,使用煤气燃烧对成品进行干燥。生产岗位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53。表53成品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编号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备注1干燥岗位噪声、高温、粉尘、CO2包装岗位噪声、粉尘3搬运岗位噪声、粉尘经工程分析,结合对该项目有关资料和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粉尘、硫酸及SO3、柴油、CO、CS2、黄药、2及98油,其中噪声、粉尘、硫酸及SO3、CS2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3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31噪声(1)对人体的影响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与不同声强无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它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以内耳损伤为明显,在长时间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6直至导致噪声性耳聋,职业性听力损伤是国家法定职业病。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不仅使听觉器官受到损伤,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在噪声干扰下工人会感觉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生产场所由于噪声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和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规定,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4。表54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接触限值DBA备注5D/W,8H/D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W,8H/D85计算8H等效声级5D/W85计算40H等效声级532粉尘(1)对人体的影响劳动者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职业性尘肺和职业性肺病,如粉尘性支气管炎、呼吸系统肿瘤、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尘肺是法定职业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咯痰等,最终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导致病人死亡。(2)职业接触限值为预防尘肺病,国家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中的各种粉尘浓度接触限值。拟建项目人工包装岗位、搬运岗位工人可能接触粉尘,根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4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的规定,二氧化钛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CTWA总尘8MG/M3。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533高温(1)对人体的影响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7高温作业可导致中暑,职业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热射病又称为中暑性高热,是在高温、高热或日射环境下人体散热障碍,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失调,出现高热、神经与消化系统症状。热痉挛为在高温下劳动大量出汗,引起水、盐丢失过多,引起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发生肌肉痉挛。热衰竭即为高温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导致颅内供血不足,血压下降,发生晕厥。职业性中暑以上三型可交叉发生,同时存在,以混合型多见。(2)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见表55。表55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体力劳动强度接触时间率IIIIIIIV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本标准第14章执行,实际工作中可参考附录B。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表52中规定的WBGT指数相应增加1。534硫酸及SO3(1)对人体的影响浓硫酸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SO3与水结合成硫酸(H2SO4),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对眼结膜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8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作用。硫氧化物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接触浓硫酸后,局部立即形成不同程度灼伤。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或呈暗褐色,出现水疱;重者可形成焦痂、溃疡。若灼伤面积较大,可引起休克。眼部接触硫酸后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以至穿孔,严重者可失明。(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规定,硫酸及SO3的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1MG/M3;PCSTEL2MG/M3。535柴油(1)对人体的影响柴油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柴油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2)职业接触限值目前未查到相关职业接触限值的资料。536CS2(1)对人体的影响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病变,可发生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规定,CS2的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5MG/M3;PCSTEL10MG/M3。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9537CO(1)对人体的影响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能把血液氧和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来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且离解慢,较氧和血红蛋白更稳定,可造成脑和其它组织的严重缺氧。急性中毒轻者头疼、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微意识障碍;重者昏迷、脑水肿、肺水肿及严重的心肌损害、呼吸衰竭、死亡。急性CO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可出现神经、精神损害的迟发性脑病,如痴呆、偏瘫、失语、失明等。(2)职业接触限值根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规定,CO的职业接触限值为PCTWA20MG/M3;PCSTEL30MG/M3。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6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规范,编制检查表,逐项调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的符合情况。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检查如表61、62。XXXXX公司选钛厂扩能改造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30表61建设项目布局选址检查表序号检查依据与内容检查情况结论1GBZ12002第411条工业企业选址需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以及为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拟建项目依据XX市规划选址符合2GBZ12002第412条建设单位应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拟建项目选址属非自然疫源地符合3GBZ12002第414条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拟建项目选址工业区,远离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符合4GBZ12002第415条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必须避免选在废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近旁拟建项目所在地远离城市饮用水源,没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各主要车间的生产废水均并入尾矿中,流至尾矿浓缩池处理符合5GBZ12002第4212条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户;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拟建项目分区明确,综合楼、实验楼、倒班宿舍等辅助用室设置于厂前区,远离生产区域,生产区仅布置有生产装置,不设置非生产用房符合6GBZ12002第4214条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产生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分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