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7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7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7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7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7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年月日一教学内容1年月日的认识224时计时法3实践活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世纪等方面的知识。集注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够口答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4使学生会对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应用。5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6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界的联系。三教学重点1大、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224时计时法的认识和应用。3求经过时间。四教学难点会解答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五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时、分、秒的基础上,介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六知识结构(一)年、月、日1年月日等时间概念的意义(1)年历的认识(2)大月、小月的认识(3)平年、闰年的认识(4)季度的了解(5)世纪的认识2经过时间的推算(例1)(二)24时计时法124时计时法的认识2两种计时法的转化3时间和时刻概念4求经过时间第一节教学内容年、月、日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部门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知道一个世纪是一百年。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15时30分15秒开始演示动画片,这里面有哪几个时间单位2谁来说说悉尼的奥运会是哪年哪月开始的(板书2000年9月15日)这里面有哪几个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擦掉板书中的数字)二新授1在学习之前老师先问你们点事情。咱们班上的胡海青今年几岁了那你已经过了几个生日了我认识一个老爷爷今年已经60岁了,而他只过了15个生日,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想知道吗等我们学习完年、月、日之后,相信大家就都能回答这个问题了2一年有几个月,你们知道吗每个月的情况都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就请把你的年历卡拿出来,边看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自学之后,四人一组讨论)出示思考题(投影)1看年历,找出各月份的天数。按天数,12个月可以分几类21996年和1997年全年各有多少天你是怎样计算的3讲解有关月的知识。按天数,12个月可以分几类(板书31天、30天、29天、28天)具体说说每个月分别属于哪类(板书1、3、5、7、8、10、12和4、6、9、11)怎样才能记住大月和小月呢。出示左拳头图(投影)让学生自己握起左手数一数。举牌游戏大月举对勾的牌,小月举叉子的牌。(引出2月)不计算你能说出每一年的天数都一样吗为什么天数会不一样呢那怎么能算出全年共有多少天的(板书列式)我们把二月份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板书平年、闰年)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年月日一年12个月365天(1、3、5、7、8、10、12)叫大月31天(4、6、9、11)叫小月30天1996年(闰年)2月29天(全年有366天)1997年(平年)2月28天(全年有365天)在回答第3问的时候老师讲解由于天数不定,人们把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怎样才能记住大月和小月呢。出示左拳头图(投影)让学生自己握起左手数一数。举牌游戏大月举对勾的牌,小月举叉子的牌。(引出2月)4在回答第4问的时候老师提问你是怎么算出全年共有多少天的(板书列式)为什么天数会不一样呢5在回答第5问的时候老师讲解为什么会有闰年我们把二月份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那为什么会有闰年呢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方便,这样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少算了一天,因此每4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又因为4年中大约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常年累月也会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闰,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有一句话叫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算一算你手中的年历是不是4的倍数(找学生回答)那1900年怎么算呢(遇到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小结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练习判断下面哪些是平年,下面哪些是闰年。19051840190219441955197619871992210024006老师说明一年有四个季度。这和我们说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不同的。板书一月、二月、三月第一季度四月、五月、六月第二季度七月、八月、九月第三季度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第四季度第一、二季度是上半年,第三、四季度是下半年。7一百年是一个世纪,“世纪”也是时间单位。(板书世纪)例如从1800年到1899年是十九世纪,从1900年到1999年是二十世纪,从2000年到2099年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刚刚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练习提问伟大领袖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生于哪个世纪你生于哪一年是哪个世纪8全课小结开始我讲的故事,通过对“年、月、日”的学习,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张峰的爷爷平均4年才过一个生日,所以他是闰年2月29日出生的。三巩固练习(一)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各月有多少天吗出示儿歌(投影)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只有二十八。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二)填空11年5个月()个月229个月()年()个月35月最后一天是()日,是第()季度。47月和8月共有()天。52000年是()年,在()世纪。(三)判断1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2凡单数的月都是大月。()3二月份只有28天。()47月1日是党的生日,它的前一天是6月30日。()51800年的2月有29天。()板书设计年月日一年12个月365天(1、3、5、7、8、10、12)叫大月31天(4、6、9、12)叫小月30天1996年(闰年)2月29天(全年有366天)1997年(平年)2月28天(全年有365天)课后随记第二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周年、周岁,能够口答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周年、周岁的应用题。教学重点计算周年、周岁教学难点计算周年、周岁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1一个有几个月大月有几天小月有几天分别是哪几个月2一年有几天有366天叫什么年365天呢3多出的一天在几月平年2月有几天闰年呢4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年有几个季度一个季度有几个月第一季度是几月到几月有多少天二新授例1赵健1988年1月1日出生,到2000年1月1日,他几周岁学生读题,教师提问1从1988年1月1日到1989年1月1日他是多大2从1988年1月1日到1990年1月1日他是多大3到1991年1月1日呢4到2000年1月1日呢5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小结可以用2000减1988得出12,就是他的年龄。我们现在就用这方法做下面一题。想一想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1日成立,到今年7月1日是多少周年学生读题。提问1谁能用刚刚小结出的方法做这题2谁来用老办法给他检验一下是否做对了三巩固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2伟大领袖毛泽东成语1893年12月26日,他生于哪个世纪到今年是他诞辰多少周年3你今年几周岁你生于哪个世纪板书设计求周年、周岁例1赵健1988年1月1日出生,到2000年1月1日,他几周岁答他是12周岁。课后随记第三节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2使学生熟练掌握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互相的转化规律。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互相的转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1个月里有几天,那么一天中有几小时呢2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时间吗1900等二新授教师边拨动表针边结合生活中的事件按时间顺序叙述。()“在夜里时针和分针都指12,正是夜里12时是上一天的结束也是下一天的开始,所以称它为零时。”()表针拨到2、3时,“这时大家还在熟睡。”()拨到5、6时,“天快亮了,准备上班的人要起床了。”()到中午12时,我们吃饭的时候,时针正好走了一圈,是12小时。()到午夜12时也就是零时,表示这一天结束,下一天开始,这是时针刚好走了两圈。一天是24小时。24时计时法()如果邮局、铁路、广播等部门要每个时间都有注明例上午8时,下午8时,中午12时,夜里12时等,非常麻烦,而且容易造成误解,发生事故。采用24时计时法,就比较准确方便了。()教师边拨动表针,边说明,下午1时是13时,下午2时是14时,再往下可由学生一一对应着说出,一直到夜里12时,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零时。()找一找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和转化规律。说一说()用24时计时法说出下面的时刻早上7时、中午12时、夜里12时、下午8时、上午8时、晚上9时、中午1时、晚上11时()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上写着某次列车1945开车,你能说出它是在上午或者下午几时几分开车吗三巩固练习口答一天有几小时,16时是下午几时,18时45分是下午几时几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间上午10时、下午7时、晚上10时、下午4时、下午2时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一天有24小时下午1时13时下午2时14时下午3时15时互化方法用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12得24时计时法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12得12时计时法的时刻。课后随记1面积和面积单位第一节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会用单位进行测量。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念的能力,建立出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时间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长度单位(板书)2老师出示一个镜框,里面镶有一张大奖状。介绍期末我校要为连续荣获“优秀班集体”的班级颁发一张大奖状并用镜框镶起来。问现在请同学们帮助算一下,要做一个像这样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镜框,需要多长的铝条18分米就是这个镜框的什么设疑光有镜框还不行,还需要给这个镜框配一块合适的玻璃做镜面,那么要配多大的玻璃,这个镜框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呢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知识,就是面积。出示课题面积。二新授1教学“面积”的含义在讲台桌上摆着各种东西,让学生观察教师现在摸的是它们的什么(表面)这些东西又统称为物体,那么比一比自己手里的本,问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小。这说明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所以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出示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判断大小,(抽拉)这说明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小结什么叫做面积(要求说的时候要全面)强调用“或”连接。让学生举例什么叫面积。(举出物体和平面图形两种,说的时候要完整)2面积单位刚刚我们学习了什么叫面积,还知道了物体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在这个单元里我们重点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老师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通过观察知道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两个图形,现在你能不能观察出它们的面积谁大有没有什么办法(把图形上画上方格,再数格的多少)再看看这两个图形上也有方格,而且是一样多,你说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方格一样多而不一样大呢所以我们要规定小方格的大小,也就是面积单位。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自己测量一下小正方形的边长。说明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从表述上看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平方)练习2个1平方厘米是几平方厘米5个1平方厘米是几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里面有几个1平方厘米拿出自己的正方形用自己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看能摆下几个小正方形,它的有几平方厘米为什么如果用你手里的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测量一下你桌面的大小,你觉得行吗有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小组讨论什么是1平方分米自己制作一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说明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板书)练习用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测量一下你的数学书皮的面积大约是多大(说明这样测量只能得到一个大约的数字,更为精确的测量方法我们下一节课再研究。)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觉得怎么样那么我们需要什么(一个再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好,我们现在就来自己试想一下,1平方米应该怎么定义。说明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3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1厘米是长度单位,表示的是一条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表示的是拿线段围成的一个面的大小。让学生自己说说还有什么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4小结我们今天都学习了那些内容三练习见书板书设计物体表面面积或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平面图形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课后随记第四节教学内容求经过时间教学目的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口头推算计算出经过时间,并能口答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教学重点如何求经过时间。教学难点如何求经过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以下如何计算工作时间。(板书课题)二新授例2一架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13时起飞,16时55分到达。路上共飞行多少时间1演示拨动指针2提问(1)从13时到14时经过了几小时(2)到15时经过了几小时(3)16时呢(4)16时55分呢3学生小结你是如何推算出来的(板书答题)例3某电视台从早上6时开始播放节目,晚上11时结束。一天共播放多少时间1提问(1)你能用上题总结出的方法做出来吗(2)在你的解答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3)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2比较学生所用的方法分段计算和利用24时计时法计算。3小结通过例3我们学了什么新方法三巩固练习1提问所有的时间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2出示电视时间表700东方时空900少儿节目提问(1)小红吃早饭的时候,她爸爸正在看东方时空,她是几点吃早饭的(2)如果小红要看少儿节目,她必须从几点起开始写作业(作业1小时)课后随记六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初步学习用X表示要求的数,解答简单应用题。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做一些简便运算。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减法运算性质,能应用这个性质做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重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减法的运算性质。知识联系在学生掌握亿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结构1加、减法的意义加法的意义例1减法的意义例2、32加、减法个部分间的关系加法例1讲解关系例2、3利用关系解题减法例4讲解关系例5、6利用关系解题利用关系解应用题例7、83加法的运算定律交换例1结合例2应用例3、4、54减法的运算性质例1讲解例2应用第一节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已经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法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学过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对加、减法的意义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二新授1例1红星小学有男生260人,女生240人。全校共有多少人板书260240500(人)提问(1)为什么要用加法(2)什么叫加法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板书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3)两个数分别指什么(4)合并成一个数中的一个数指什么2例2红星小学全校共500人,其中女生240人,有男生多少人板书500240260(人)例3红星小学全校共500人,其中男生240人,有女生多少人板书500260240(人)提问(1)这两道题为什么用减法(2)例2与例1比较已知变成什么(3)全校人数也就是什么(5)男生也就是什么求什么也就是什么用什么法计算例1与例3比较,提问(1)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法算(2)概括什么叫减法也就是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3)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什么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什么3观察这两组算式提问具体说说加、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减法里的被减数是加法里的和,减数和差分别是加法里的两个加数。因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相反的意思。逆运算相反的运算。三巩固练习1根据3647521116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11167521116364提问为什么不用计算就能说出得数2把44772584725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根据什么改写的四作业课后随记2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一节教学目的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应用这些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数X。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32080提问这是一个什么运算加法是怎么样的运算相加的两个数叫什么加得的数叫什么二新授例1320805007004008012007004003201200500提问看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举例举出一、两组有这种关系的口算题。提问怎样求和怎样求一个加数怎样另求一个加数小结无论求哪个加数都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以前我们在对加法进行验算时,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现在还可以应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27验算814或814487327487说说根据什么例2填空()2138提问填几怎样想你能应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来吗现在用X表示“()”中的数,我们来求未知数。X是拉丁字母,一般情况下,它用来表示未知数。X2138X3821X17(怎样求X根据什么)讲解X在这个算式中表示加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即可求出X是多少。求未知数X,要按一定格式书写。解题的书写格式与解方程一致。等号要与等号对齐,每步等号前要写X。(板书演示)解答之后要把求出的未知数带入原题,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板书172138)说明解答正确。三练习1练一练X345227X642P992四作业课后随记第二节教学目的让学生体会的X作用,学会用设X的方法列出算式,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基础。教学重点及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X3478321X546二新授板书(486X3000)例3486加上什么数等于3000出示图。提问1不知道的这个加法怎么表示23000是什么数在图中怎么表示3根据题意怎么列式板书486X3000X3000486X2514练一练(1)什么数加上1424等于6020提问题中叙述的是个什么运算用X表示什么数6020是什么数怎样列式(2)358加上一个数等于848,这个数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P993要求的数是什么根据什么关系式2P995说出列式及为什么这样列。四作业课后随记3加法的运算法则第一节教学目的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概括出一般的规律,采用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启发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定律。教学过程一准备题30701503502631377030350150137263二新授例1看图求小明家和学校间的路程板书257143400(米)提问计算小明从学校到家多少米,又该怎么算板书143257400(米)问两个算式相等用什么符号连接观察比较等号两边的相同点都是257和143相加不同点加数的位置改变出示1614()1416提问两个算式结果怎样用什么号连接等号两边的相同与不同这说明什么出示130250()250130提问两个算式什么关系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观察三组等式,提问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有几个加数加数都一样吗2这三个等式中,等号两边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概括定律,讲解ABBA想一想过去的哪些计算中用到了加法交换率三作业课后随记第二节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率,知道过去学过的一些口算及简便算法就是应用了加法结合率。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4638274835293857是怎样口算的2说一说(1)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二新授1例2北街小学图书馆第一天买来科技书84本,故事书78本,第二次买来故事书90本。两次共买书多少本第一次买第二次买科技书84本故事书78本故事书90本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一(8478)9016290252(本)提问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方法二84(7890)84168252(本)观察算式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三个数相加,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提问什么符号连接两个算式(8478)9084(7890)2先口算再说关系最后填符号(78)2()7(82)(15030)145()150(30145)提问(1)这三个等式,每组等号两边的算式中有几个加数加数一样吗(2)这三个等式,左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3)等式右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4)两组算式加的顺序相同吗它们的和呢(5)你还能举出一组这样的等式吗(6)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率(AB)CA(BC)4应用58238575(82)38(507)510(3850)71588795三作业课后随记第三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并应用于简算之中。教学重点及难点应用定律简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加法交换率用字母怎么表示2结合率呢二新授例346527426思考1观察每个数的特征,提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为什么应用了什么定律注意应用加法结合率不要丢掉小括号。例425427558(试做)(2575)(4258)100100200提问为什么把42和57调位应用了什么还应用了什么提示加法结合率不能改变加数的位置,只有交换率才可以。例5535474325561738535474325561738提问怎样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想一想178812575285472464578(422359)(210430790)570提问怎样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三作业课后随记4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吞酸性质,以加深对减法计算的理解,还能应用这一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并能应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过程四导入例1四年级一班有图书84本,借给第一小队26本,借给第二小队30本,还剩多少本提问84是什么量(总量)由几部分组成方法一84(2630)845628(本)方法二842630583028(本)五新授1观察并思考这两个算式结果怎样可以用身号连接84(2630)()842630提问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计算76(1634)()761634230(15842)()23015842观察和比较(1)等号左边有什么相同运算顺序各是什么(2)等号右边有什么相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2我们做口算时就应用了这一性质725872(508)7250822814例2638(43857)6384385720057143提问观察这一道是是怎样的运算试题题目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根据什么六练习765(16548)832346154七作业课后随记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七教学内容4混合运算式题5应用题八教学目标7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8使学生能够解答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9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学习习惯,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九教学重点4小括号里有两级运算的式题。5两步应用题。(归总和差对应)十教学难点1小括号里有两级运算的式题。2归总和差对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十一知识联系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两级混合式题和带一个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学习的。2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简单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从列分步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十二知识结构(三)三步计算式题3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不带括号。(1)一般情况(例1)(2)特殊情况(例2两步两级运算可以同时算)4带括号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1)小括号里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例3)(2)带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4可同时算括号)(四)应用题1连乘两步应用题(例1)2连除两步应用题(例2)3归总应用题(例3)4差对应应用题(例4)1式题第一节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解答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书写要整齐,清楚,格式规范。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在小括号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也要按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小括号中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52522323(866)(24)7373(182)63500254515(63)242427200180602口答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如果只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什么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新授例1120(813819)120(812)1208397提问1题目里有哪些运算符号,括号里有什么运算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什么3在括号里有加又有除先做什么呢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小结运算顺序,并用红笔在题目上标出。练一练(459275)36提问括号里既有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学生试做,订正。三巩固练习1口算28284004020052828(40040200)52828400(402005)2判断(13737)2541001001()215(80040025)215(40025)215163440()3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120(28096016)48(1022037)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624638540205(16246)385(40205)(1624)63(8540)205四课堂小结1在小括号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也要按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计算时注意以下几点(1)审题写序号(2)计算要认真(3)致意括号不丢项(4)不抄错数和符号板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例1120(813819)120(812)1208397在小括号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也要按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课后随记第一节教学内容归总应用题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归总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总数不变,理解为什么要先求总数及怎么样求总数。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和解答归总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先求总数及怎样求总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学过的数量关系式有哪些单价、数量、总价一组速度、时间、路程一组工效、工时、工总一组2要求下列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1)平均每筐苹果多少元(求单价)(2)修一条水渠几天完成(求工时)(3)一共行了多少千米(求路程)(4)平均每天修多少米(求工效)提问A求什么B公式是什么C指出条件是什么D结合题意说具体条件是什么3书上22页,准备题。二新授例3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用1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火车提速以后,平均每小时行96千米。现在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用多少小时1学生读题,说已知条件和问题。2教师根据已知条件画线段图。3看图提问我们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甲、乙两地的路程。提速前火车用1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1)而火车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要行96千米,提速后行的是哪段路谁能在图上指出(2)从图上看两段路的长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要行的路全长不变,也就是路程不变)(3)再看图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4)谁来说说你打算如何解答(因为路程没变,我们可以根据提速前的速度和时间先求出总路程,再根据总路程和提速后的速度求出提速后所用的时间)板书答案。4小结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三巩固练习书上23页,试一试。1出示图,让学生看图编应用题。如果提速后,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只用了8小时,这时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读题,提问(1)现在是让我们求什么(速度)谁的速度(2)求速度要知道什么不知道怎么办(3)为什么可以用提速前的总路程(4)怎么列式(板书)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类应用题有一个什么特点(总量是固定不变量,都要先求出总量才能进一步解答)因为这类题必须先用乘法求出不变的总量,所以又叫归总应用题。(板书课题)板书设计归总应用题例3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用1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火车提速以后,平均每小时行96千米。现在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用多少小时A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列综合算式7212864(千米)721296B再求提速以后要用的多少小时。86496864969(时)9(时)答要用9小时。课后随记第二节教学内容归总应用题练习教学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其解法。2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归总应用题的教学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为什么叫归总应用题(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归总应用题)二新授1口答(1)小红平均每分钟走70米,10分钟由家走到学校。如果想7分钟走到学校,她每分钟要走多少米如果每分钟走50米,几分钟能到学校提问A这道题有几问B第一问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条件C条件给了吗没给怎么办为什么能这么求D第二问求什么怎么求(70107701050)(2)小明拿了一些钱去买文具,如果买5角一支的铅笔可以买8支,如果买4角一块的橡皮可以买几块如果用这些钱刚好可以买5个练习本,每本多少钱A学生分析、列式B提问第二问中的“如果用这些钱”指的是哪些钱(584585)2给条件找问题(1)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A一共行了多少千米B行了几小时)(2)平均每人几个苹果(A一共几个苹果B有几个人)(3)平均每小时做几个零件(A一共多少个零件B做了几小时)(4)平均一支笔买几元(A一共有几元B买了几支笔)三小结提问做归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不变的总量)四作业课后随记第三节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对应求单一量)教学目的1通过解答根据两个相对应的差求单一量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理解两种数量的相对应的关系,学会解答这一类应用题,并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2通过比较和变化条件,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并能解答这类应用题,学会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根据问题找出两个相对应的条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上午行2小时下午行300千米下午行4小时全天行700千米上、下午共行6小时多行100千米下午比上午多行2小时上午行400千米2应用题工程队修一段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米,8天完成。实际只用6天就修完了,实际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请学生用两种方法分析。3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两种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抓关键句分析。二新授例4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卖出洗衣机3台,下午卖出同样的洗衣机5台,下午比上午多收货款1512元。每台洗衣机多少元1学生读题,熟悉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出示线段图。2小组讨论(1)找出题中的关键句。(2)为什么你认为这句话比较关键3汇报结果下午比上午多收货款1512元是关键句,因为有这句话我们就要找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几台洗衣机,下午比上午多卖出2台洗衣机,说明1512元是2台洗衣机的价钱。4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谁能结合图自己说一下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为什么要加小括号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特点是找出相对应的两个数,之后求单一量,它的分析方法是抓关键句分析。三巩固练习1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收货款2268元,下午收货款3780元,下午比上午多卖出2台洗衣机。每台洗衣机多少元(1)学生读题,熟悉题意。(2)提问这道题和例4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分析。(4)列式解答,订正。2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收货款2268元,下午收货款3780元,全天共卖出洗衣机8台。每台洗衣机多少元(1)学生读题,熟悉题意。(2)提问这道题和上一题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分析。(4)列式解答,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应用题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是什么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特点是根据题目给的一个差,先求出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差,然后求单量;或者根据题目所给的一个和,先求出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和,然后求单量。分析的方法是抓关键句进行分析。五思考题选择条件把下题补充成为今天所学的应用题。一辆汽车,_,_,_。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条件上午行2小时下午行300千米下午行4小时全天行700千米上、下午共行6小时多行100千米下午比上午多行2小时上午行400千米板书设计应用题(抓关键句)例4洗衣机厂门市部,上午收货款2268元,下午收货款3780元,下午比上午多卖出2台洗衣机。每台洗衣机多少元1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台综合算式532(台)1512(53)2每台洗衣机多少元1512215122756(元)756(元)答每台洗衣机756元。课后随记第四节教学内容两差求单量练习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两差求单量和两和求单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其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两差求单量和两和求单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两差求单量和两和求单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答(1)一辆汽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5小时。下午比上午多行了100千米。它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提问A这道题给了我们什么B“多行了100千米是一个差”,什么是另一个差呢(2)一辆汽车上午行了120千米,下午用同样的速度行了200千米。下午比上午多行了2小时。它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提问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何区别二指导练习1补充条件再解答同学们买作业本,四年级一班有44人,四年级二班有47人,()。平均每人买多少本提问(1)你打算把这道题补充成为什么类型的应用题(2)如果是“和对应”怎么补充条件怎样解答(3)如果是“和对应”怎么补充条件怎样解答2找合适条件编应用题甲乙两班买同样的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条件乙班花六元钱甲乙两班共买8根甲班比乙班多花4元甲班买5根甲乙两班共花16元甲班比乙班多买2根甲班花了10元乙班买了3根乙班比甲班少花4元分析问题(1)看问题,你觉得该如何列式(板书元数根数)(2)如何选两个条件有何要求(必须相对应)(3)谁有不同的编题如果不是“对应差”还能不能编别的样的板书16元8根甲乙两班共花的钱数甲乙两班共买的根数对应(钱数和)(根数和)三小结对于此类应用题重点是要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差或和,再求出单一量。课后随记第五节教学内容应用题练习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连乘、连除、归一、归总应用题有了区分和比较,帮助学生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数量关系。2提高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对所学应用题进行复习和比较。二指导练习1有3箱毛巾,每箱装12包,每包20条。共有毛巾多少条提问谁来分析、列式这类应用题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板书20123720答共有毛巾720条。2有36包毛巾,每包20条。把这些毛巾分装在3个箱子里,平均每箱装多少条提问谁来分析、列式这类应用题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板书20363240答平均每箱装720条。33箱毛巾共有720条。照这样的包装的5箱毛巾共有多少条提问照这样的包装指什么象这样的应用题是归总应用题吗为什么题目中没变的量是什么(归一应用题)板书720351200答5箱毛巾共720条。4有一批毛巾,如果放在3个箱子里,每箱放240条;如果放在4个箱子里,平均每箱放多少条/提问这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怎么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板书24034180答平均每箱放180条。5选择正确的算式填在()里。工厂要求每人每天做36个零件。王师傅用2天就完成了3天的任务。他实际每天做多少个A3623B3623C3623正确的算式是()三小结做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四作业课后随记第一节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的1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2正确认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3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4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学具学生每人准备正方形纸三张、长方形纸两张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让学生用手指数回答问题。出示实物月饼,问老师手里有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如果老师手里有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如果老师手里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学生无法用手指数表示)有学生会说用“半个”月饼表示。“半个”已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由此引入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操作认识,教学新课1认识2(1)用计算机演示平均分月饼,让学生观察老师分的过程。(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也就是半个月饼,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同时老师贴月饼图(板书)21(2)指导读写。(3)加深对的认识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涂色。121(4)突出平均分,正确判断(四种不同的折法)。22认识3(1)出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纸,(贴到黑板上)问这个圆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一怎样读、写(2)让学生折出长方形纸的,并涂色。313认识4(1)要求学生用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涂上颜色,小组讨论怎样折。4(2)小组汇报后,注意不同的折法,再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对折的方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每份都是它的进一步明确的含义。114认识5(1)让学生看书,认识,会说为什么用表示。5(2)让学生读、写,并填在书上。15认识0(1)引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2)教师计算机演示放大的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问每份是1分米的多少的含义是什01么(3)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条线段,如果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3份、24份、30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呢6同桌讨论、归纳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7指导学生看课本,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三、巩固练习,及时强化1读分数练习(计算机展示)2写分数练习3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4判断题5动手折出正方形纸的八分之一,有几种折法四、师生共同小结不论是分纸还是分线段,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像、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各部分名称。4150板书设计(在分数前面贴图)分数的初步认识21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34150451课后随记第二节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几学具准备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若干张、圆形纸2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谁来举例说说什么是1二新课1教学例2。(1)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圆,对折再对折,把它平均分成4份,提问“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教师把折好并涂色的圆贴在黑板上,下面写出“”。1说明“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1份是这个圆的。”(教师一边说一边另拿出个涂色的圆贴在黑板上。)(2)提问拿出这样的3份是这个圆的多少呢(教师一边说一边把3个圆拼在一起。)提问这样的3份拼在一起够一个整圆吗是几个(3个)“3个,我们就说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三。”(3)“四分之三该怎样写呢因为还是把圆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还是4;这样的1份,分子写1;现在是这样的3份,分子就写3。”教师在图的右边写出“”。34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这个分数。然后让学生在折好的圆上涂出。涂完后让同学举起圆形,互相检查。再提问学生“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形,再次说明了是由3个四分之一组成的,3个四分之一组成。(4)请学生自己找出这个圆的,并找学生上前面来讲解。442教学例3。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条,教师带着学生折纸。先对折,但要让一头留出一段(要多出1份多),然后把对折的部分再对折(得到4份)。最后,把留出的一段折过来,再将多余的部分折起并撕去(得到第5份)。折好后让学生把纸打开,提问学生“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纸,标出“”。提问“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L份是它的,这样的两份是几个”教师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另一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也平均分成5份,把2份涂色。然后说明这样的2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五分之二,写作“”。教师边说边在图的右边写上了,说明因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所以分母写5;又因为涂色的部分是2个五分之一,所以分子写2。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一遍这个分数。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长方形纸条上涂出。涂完后让学生举起互相检查。教师在黑板上再贴上一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也是平均分成5份。拿出4个,拼在一起,提问“这样的4份是几个,是多少呢”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长方形纸上把4个拼在一起并贴上。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117页,在例8的第3幅图的右面()里填数。学生填完后教师再让学生齐读一遍。并问“是由几个五分之一组成的”3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分好的一条线段,提问“这条线段是怎样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中的第二幅图,提问“这样的5份是几个五分之一呢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呢这个分数该怎样写”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写在自己的本上。4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也都是分数。三巩固练习。1做书上37页“练一练”。集体订正时,先让学生读一遍所填的分数,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第1题,学生做完后,可以指名涂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映出来,以便学生检查。第2题,让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第3题,做题前,提醒学生看清每个图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空白的部分是几份,再填写图下面的空。第4题,先提问学生写分数时,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几分之几,比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三份就是四分之三,所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后随记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目的1使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使学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重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认识及其应用。2面积单位的认识及其化聚。知识联系1基础已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周长。2为今后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