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_第1页
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_第2页
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_第3页
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_第4页
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血吸虫致病机制,致病阶段: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原因: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而出现的一系列免疫病理变化。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1、尾蚴所致的损害,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后可引起尾蚴性皮炎。表现:入侵部位出现的小丘疹。病理变化: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有出血、水肿和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属I型和IV型超敏反应。,2、童虫所致的损害,童虫所经过的器官可因机械性损伤而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和点状出血。表现:潮热、背痛、咳嗽、食欲减退甚至腹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机械性损伤和变态反应。,3、成虫所致的损害,虫在血管内寄生,利用口、腹吸盘交替吸附血管壁作短距离运动可引起静脉内膜炎。成虫的代谢产物、分泌、排泄物等在宿主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免疫复合物型(III型)超敏反应。,4、虫卵所致的损害,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沉着在宿主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发育成熟后,卵内毛蚴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渗透到宿主组织中,刺激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引起淋巴系统、巨噬细胞等趋向集中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IV型超敏反应)。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有利于避免局部或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加剧,但又可不断破坏肝、肠组织结构,引起慢性血吸虫病。,肉芽肿的急性期易液化而形成嗜酸性脓肿,在虫卵周围出现许多浆细胞并拌有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称为何博礼现象(Hoeppli现象)。,晚期损害:肝脏、结肠,虫卵肉芽肿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