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_第1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2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3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4页
伤寒与副伤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与副伤寒,(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1,要目,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六、诊断和鉴别诊断七、治疗八、隔离及预防,2,一、概述,伤寒/副伤寒是什么病?(基本概念掌握),3,基本概念,两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相同,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4,二、病原学,5,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 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长1 3.5,宽0.50.8 ,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释放内毒素致病,病原学,6,7,8,周身鞭毛(),负染,*22500,9,三、流行病学,10,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流行病学,11,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多散发儿童青壮年多见,流行特征,12,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内毒素致病/二次菌血症 病理解剖改变,13,14,15,五、临床表现,潜伏期:723天,平均1014天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恢复期病程(第1周)(第2-3周)(第3-4周) (第5周),16,临床表现(1),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主要表现: 1.高热(稽留热) 2.中毒性脑病(无欲貌) 3.消化道症状 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 5.皮疹(玫瑰疹) 6.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1、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17,18,19,20,恢复期:第5周,大约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临床表现(2),缓解期:病程34周,仍可出现并发症(2-4周)。,21,伤寒病程图,22,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血培养 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骨髓培养 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已抗菌治疗尤适。粪尿培养 第3-4周,阳性率最高。胆汁培养 慢性带菌者。 玫瑰疹吸取物培养,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23,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O”抗体 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 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肥达氏反应:,24,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1.“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 “H”抗体-出现迟,维持时间长。 “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 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2.早期应用抗生素,“O”“H”抗体可不升高(假阴性)。3.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氏反应假阳性(血吸虫、败血症、结核等) 。,25,TO TH TA TB TC 意义 发病早期 不久前患过伤寒/菌苗接种/非特异回忆 伤寒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肥达氏反应:,26,六、诊断与鉴别诊断,确诊标准:找到伤寒杆菌。肥大反应O、H抗体均阳性; 或在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27,鉴别诊断,病毒感染 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粟粒性结核病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恶组,28,七、治疗,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并发症治疗慢性带菌者治疗,29,病原治疗,喹诺酮类:首选 注意:孕妇和儿童禁用,口服或静脉给药。头孢菌素类:首选 适用于:孕妇、儿童及埔乳期妇女。肾功不全者可减量应用。氯霉素:已少用。 疗程:7-14d治愈标准体温正常15天 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30,1979年-河南发生流行1988年-吉林地区开始流行198789年-上海、江苏等地发生伤寒爆发 流行,耐多种常用抗生素,后经培养证实 为耐氯霉素的M1型菌株。,耐氯霉素伤寒,31,隔离及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水源、粪便及饮食管理,灭蝇保护易感者:(接种疫苗),消化道隔离隔离期体温正常15天 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32,副伤寒简介 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副伤寒丙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 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与伤寒相同。 临床上很难区分,确诊需肥达反应和培养,33,小结,1、伤寒与副伤寒均为致病性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2、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3、临床六大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 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