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州背小学项目可研初稿_第1页
0124州背小学项目可研初稿_第2页
0124州背小学项目可研初稿_第3页
0124州背小学项目可研初稿_第4页
0124州背小学项目可研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新兴县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II13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2131编制依据2132编制原则2133编制范围3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315结论与建议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522项目建设的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21扩大办学规模、满足周边儿童受教育的需要6222改善州背小学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的需要6223配合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的需要6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规模831建设目标832建设内容与规模8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941项目建设地点942建设条件9421自然条件9422经济环境10423其他条件1043选址评价10第五章工程方案1151应遵循的原则1152工程方案11521建筑工程方案11522装饰工程12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1361总图布置13III611布置原则13612平面布置13613竖向布置13614绿化1462场内外运输14621校区运输14622运输环境1463公用辅助工程14631给排水14632供电工程16633电信17634通风及降温18635维修及工程验收18第七章节能分析1971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1972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和能耗分析197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1974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采取的节能措施20741节水措施20742节电措施2175节能效果分析22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2381生态环境设计依据和标准2382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38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484项目主要污染因素分析2485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2585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2585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27IV853空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其防治措施2785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2886地质灾害影响分析2987环境影响评价30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191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3192安全措施方案31921基本原则31922职业安全防范措施32923装置个人卫生设施32924制定安全环保委员会岗位责任制3393消防33931设计依据33932消防给水系统33933移动灭火器及防毒面具34第十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36101组织机构设置36102团队综合评价及人员配置36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37111项目建设期37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7113招标方案3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9121投资估算依据39122投资估算391221投资估算内容391222建设投资估算401223建设期利息431224总投资估算43V123资金筹措43第十三章社会评价44131社会影响区域范围的界定44132影响区域内受项目影响的机构和人群的识别44133社会影响效果分析45第十四章风险分析47141风险因素47142风险程度分析48143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4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50151可行性研究结论50152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50附件及附图51附件1学校事业单位法人证书52附件2组织机构代码52附图3学校改扩建规划图53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2、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3、项目建设单位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4、项目建设地址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北大垌开发区州背居委内5、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共历时8个月。6、总投资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30万元,资金来源为由县教育创强财政性资金及镇政府自筹解决。7、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教学楼1260、旧教学楼加装用电器及部分场室改造、新建幼儿园隔离围栏及校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地处县城北面北大垌开发区州背居委内。学校始办于1966年,原址在新兴一中内,是50年代新兴师范遗留下来的教室,校舍全部为砖瓦木结构。1996年学校迁到县城北面北大垌开发区,州背居委无偿划出土地17亩,投入资金250万元,新规划占地面积为8667平方米的州背小学。学校建有一幢建筑面积达253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设有标准课室12个,功能室9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和150米环形跑道。自始,州背小学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县城北面,成为一颗璀璨的教育明星。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7人。在编教师17人,本科学历占18,大专学历占92。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学校按18个教学班,900学生的标准重新规划,需新建一幢5层8室的办公综合楼。回顾学校之历程,虽历经嬗变,校址也经搬迁,但学校优良传统一以贯之。审视今日之州背小学,学校依法办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教育为首,上下团结进取,办学效益优良;展望将来之州背小学,将会用不断完善的制度、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管理的智慧、育人的力量传承着学校的优良传统,在传承中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勾画学校不断发展的宏伟蓝图,谱写辉煌的新篇章13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席令第五十二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6、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7、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8、广东省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年);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10、关于修订印发新兴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200974号);11、新兴县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新委发20126号);12、关于印发新兴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委办201263号);1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1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合同;1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2编制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学校发展的同时,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资源、能源、土地、环境、生态、人口容量、环保等方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2、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以学校的建设带动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3、坚持合理布局原则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学校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在合理用地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学校功能分区。4、坚持弹性原则规划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及未来学校发展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学校长远发展的可能,对未来学校的转型、升级带来的硬件扩充需求都能较好适应,既不造成投资浪费,又能兼顾整体功能结构的完整性。5、坚持优化、完善、健全原则建立各项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朝气蓬勃的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新型校区。133编制范围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严格遵循与我国中小学校建设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围绕该项目提出的各种目标、项目单位实际状况、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背景及其未来走向展开。主要包括研究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分析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调查项目拟建地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研究项目单位的教学管理水平、组织结构状况;对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工程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社会影响,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最后形成可行性研究结论并对本项目提出一般性建议。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近几年,新兴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差距。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校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普通教育办学的逐步完善和规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应逐步趋向相对对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层次。州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据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为积极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州背小学按18个教学班,900学生的标准重新规划,需新建一幢5层8室的办公综合楼并对部分旧教学楼加装用电器、部分场室改造、新建幼儿园隔离围栏及校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15结论与建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省、市和县中小学教育的政策精神,符合“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将改善新兴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整体环境,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全县整体的素质教育质量,将为加快新兴县的发展进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建议项目单位尽快落实好各项前期工作,加快该项目的建设。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22项目建设的背景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尽管中国的基础教育目前发展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仍有差距。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校资源不足,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普通教育办学的逐步完善和规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应逐步趋向相对对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层次。新兴县一直重视本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新兴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200974号)等政策鼓励促进本县教育发展。2012年,新兴县制定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目标,并发布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新委发20126号)和关于印发新兴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委办201263号)两项政策引导本县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创建教育强县。州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据有相当大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州背小学按18个教学班,900学生的标准重新规划,需新建一幢5层8室的办公综合楼并对部分旧教学楼加装用电器、部分场室改造、新建幼儿园隔离围栏及校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扩大办学规模、满足周边儿童受教育的需要州背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地处县城北面北大垌开发区州背居委内。学校始办于1966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学校建有一幢建筑面积达253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设有标准课室12个,功能室9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和150米环形跑道。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7人。在编教师17人,本科学历占18,大专学历占92。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学校办学和招生的需求。响应新兴县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的号召,州背小学按18个教学班,900学生的标准重新规划,需新建一幢5层8室的办公综合楼并对部分旧教学楼加装用电器、部分场室改造、新建幼儿园隔离围栏及校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扩大办学需求,满足日益增长的招生需求。222改善州背小学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的需要州背小学现有教育设施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教育辅助用房不足,满足不了新课改的需求;现有的教学楼配套电器也亟待翻新;部分场室需重新改造以适应需求;需新建幼儿园隔离围栏和校门增加安全性。本项目建成后新建的教学楼和翻新的教学楼将会配备良好的教学设施,改造的场室更加符合学校的需求,校园围墙增强学校的安全性,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原有校园相比,学校教学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提高。223配合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的需要2012年,新兴县制订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目标,计划从2012年开始,用3年多时间把新兴县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县。新兴县创建教育强县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动状况,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对规模小、人数少、条件差、距离近的薄弱学校通过撤点并校等形式,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全面提高中小学校的办学效益。本项目的建设正式符合新兴县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的政策指导方针。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项目的建设为当地居民创建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提高当地的教育会平,促进新兴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的发展。综上可知,本项目的有利于弥补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缓解招生压力;提升州背小学的教育设施,促进新兴县教育强县、教育强镇目标的实施,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规模31建设目标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州背小学师生的教学环境,也将为学校师生提供更为舒适的运动场所,提升了学校的基础硬件条件,增加了学校的容量,使学校可以更好地为周边群众服务,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树立州背小学良好的社会形象。32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为州背小学改扩建工程,拟新建教学楼1260、旧教学楼加装用电器及部分场室改造、新建幼儿园隔离围栏及校门,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北大垌开发区州背居委内,临近广兴大道和113省道,周边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周边基础设施完善,商贸环境优良;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环境舒适。详见附图41项目所在位置示意图。图41项目所在位置示意图42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距省会广州130多公里,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新兴县总人口45万人,有华侨、港澳台同胞15万多人,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之一。解放后先后属粤中行署、江门行署、肇庆行署、肇庆市。1994年划归云浮市。县境处在北回归线以南,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有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的特点。新兴县地形由南向北倾斜,新兴江发源于县内的天露山脉,集雨面积占新兴县总面积的84,密集的河网,不仅形成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而且为农业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0生产灌溉带来便利。422经济环境2012年新兴县实现生产总值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58,对GDP贡献率为105;第二产业增加值7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对GDP贡献率为780;第三产业增加值47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对GDP贡献率为11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7,金融业增长24,房地产业增长109,营利性服务业下降14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4。按常住人口测算新兴县人均生产总值38754元,比上年增长137。423其他条件本项目的建设地点是在现有校区内进行,给排水、电力设施等公共工程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能满足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各项需求。43选址评价1、本项目建设地点能够充分利用校区的各项基本配套设施,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校区内实施建设,不涉及新增用地,该项目的选址符合建设用地及规划要求。2、场区域地形较平坦,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内不存在影响建筑物的不良工程,且周围没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产生和贮存场所。3、本项目交通便利,周围配套设施健全,环境宜人,设备齐全,并可充分利用城市内基础设施,符合选址要求。4、本项目将在现有校区内实施,无需进行选址对比分析。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第五章工程方案51应遵循的原则1、贯彻合理、适用、经济的原则,并在可能条件下注意楼体整齐划一。2、建筑设计所采用的标准应满足教学及运动的要求并尽量与当地建筑标准相适应。3、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与可能,合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4、在能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节假日时间多项工程同期施工,避开入学和期末的学生流动高峰期,降低项目施工对师生教学、生活的影响。5、尽量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型设备,节约原材料,减少原料不必要的浪费。52工程方案521建筑工程方案1、主要构(建)筑物项目主要构(建)筑物情况如下表31主要构(建)筑物序号项目建筑规模1新建教学楼12602旧教学楼加装电器及部分场室改造3新建幼儿园隔离栏杆及校门4其它配套设施2、建筑设计(1)结构设计本工程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采用人工开挖独立柱基础形式,现浇楼盖。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2)基础设计柱网尺寸平面布置以大柱网为主,为满足功能要求,基本柱网为78M、60M、24M。基本开间尺寸78M。主要构造措施应在隔墙适当的平面位置设置构造柱,沿高度设置一至二道配筋带,并采取拉接措施。主要结构材料选用砼强度等级梁、柱为C35砼,楼板为C25砼。钢材采用A235B、C、D。焊条根据焊件的钢种分别采用E43型或E50型。隔墙采用非承重大孔页岩空心砖,M5混合砂浆砌筑。3、室外体育运动设施场地构造应具有弹性强、软性适中、耐磨、排水性能优良、色彩柔和、可全天侯使用的特点。训练地面采用砼面层,构造(从上至下),厚150MMC20砼、200MM厚粗砂层、素土夯实。522装饰工程内墙体采用空心砖,内墙装饰采用仿瓷涂料,并外刷乳胶漆。楼地面应便于清扫、冲洗,且不污染环境,采用水磨石地面或贴地砖,门厅和各走廊采用花岗石。顶棚可采用仿瓷涂料外刷乳胶漆或塑料扣板、石膏线条等。门窗根据房间情况采用木制门或防盗门,窗户采用塑钢窗。屋面屋面做法执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国家标准。教学楼、实验楼防水等级为级,其他防水等级为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涂料、细石防水砼等。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布置611布置原则项目建设地点在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北大垌开发区州背居委内。项目主要在州背小学有校区内建设。建设地点场地平整,道路和绿化设施已十分完善,按现代文明学校、园林化的要求、校区设置了大片集中绿化地;道路两傍均设有绿化带,使全校师生有一个文明、优雅、洁净和美丽的教学、生活环境,突出体现了人居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学府的风貌。本工程项目总图根据建设条件,本着有利于教学,方便管理,确保安全,节约用地的原则,综合考虑消防、环保、卫生等要求,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安全法令、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布置。612平面布置本项目原则上遵守校区的总体规划方案,结合教学活动和使用功能进行布置。1总平面布置除遵循国家有关学校总体设计原则外,还应符合有利于环境净化,避免人流车流交叉穿行等要求;2校区按行政、教学、教学辅助和生活等划区布局;3主体教学楼应布置在校区内综合环境较好的区域;4学校主要建筑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如有困难时,可沿主要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5学校周围应绿化。可种植草坪或对大气含尘、含菌浓度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树木,尽量养活校区内露土面积;6校区周围不宜设置排水明沟。613竖向布置(1)校区地理条件。校区周围是大片平地,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4合理地选择场地竖向方式与平整标高,确保运输与排水顺畅。本工程场地平整,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布置,设计标高与原地面一致。(2)竖向及道路布置方案。竖向布置原则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防止洪水冲刷或威胁,排除雨水迅速,力求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减少场地填挖土方工程量,并符合新兴县规划的要求,竖向及道路布置方案的描述可以参考建筑设计图。614绿化在改扩建的教学区、跑道、球场、主要出入口、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以及校园空地区进行绿化,校区绿地构成有乔木、亚乔木、花灌木、绿篱、草坪和花坛等,根据功能区用途与环境构成选择不同的绿化方式。62场内外运输621校区运输1、运输对象本项目运送物品主要为各种施工设备及水泥、钢材等建筑物资。2、运输量及运输方式本项目建设期间运输物资主要为各种施工各设备及建筑物资,由项目工程承包方负责。建设地点邻近113省道和广兴大道,主要采取公路运输。3、校区内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间设有校区干道,基本满足施工、运输和消防的要求。622运输环境校区外部运输条件良好。全县路桥衔接顺畅,骨干道路四通八达,全区已形成完善交通网络。63公用辅助工程631给排水给排水工程依据的规范主要有如下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给水工程(1)供水原则本项目的供水目标是及时、足量供应,保证施工的连续进行,不因供水不足而停止施工土建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实行分管供应,采用一路供水;消防用水设施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布置,本项目需自行设置消防水泵站、消防水池;本项目的用水需设置计量表,对用水量进行管理控制。(2)给水系统水源本项目生活和施工用水均来自新兴县供水机构直接供给,水源丰富,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供水要求生活给水达到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土建施工用水水质应根据各工地的要求来确定,但不能低于国家标准。冷水给水系统。消防及生活用水均由新兴县市政供水直接供给,可满足需求。给水管管材与接口生活给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部分给水管采用溶剂粘接型承口配件及直管式管材或弹性密封圈连接型承口配件及承插口管材。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6给水分区给水设计分为生活给水系统、施工及低压消防水给水系统、高压消防水给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管道系统四部分。2、排水工程(1)排水设计原则建设布局合理的排水管道,做到遇洪不涝;采用清污分流的排水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污水量的排放;本项目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污水处理场处理;本项目的清洁下水直接排至市政排水管道;排水系统按保证能放尽存水原则配置;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2)排水系统排水体制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即分生活污水和雨水两个排放体制。污水系统污水排入污水沉淀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方能排入下水道。排水设施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要求。雨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雨水立管排入地面雨水口或检查井,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检查井排入雨水管道,最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网。排水管管材排水干管、支管及附件凡靠近食堂、餐厅等厨房灶台、洗涤池、锅炉房降温排污等可能连续40度高温以上场所均须采用(或改用)铸铁排水管。632供电工程1、负荷等级本工程项目的负荷大部份为施工装置及公用工程用电。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7本项目的施工装置及部分公用工程的供电按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的负荷等级均为二级负荷,维修、办公室等为三级负荷。2、供电设施新兴县电力局用电专线架设至校区外,本项目的用电拟直接使用此专线。考虑到用电的连续性,施工方应安装发电机组,以保证连续供电。3、配电系统电压确定(1)低压电动机380V(2)照明系统380/220V4、主要电气设备本项目的主要电气设备为动力、照明用的配电箱。5、用电安全本项目较多地使用电,因此用电安全在本项目中格外重要。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拟采取以下用电安全措施严格控制超负载使用,避免因电线过载发热,引起火灾;杜绝电线捆绑,将因电线捆绑可能造成电线部分折断,产生高阻抗,使电线发热,进而造成电线失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避免电线被重物压住,否则可能造成电线部分折断,产生高阻抗使电线发热,及绝缘外表破损,而造成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拉拨插头时应一手按住插座,一手拔插头,避免习惯性紧拉电线,造成电线松动引起火灾;对电器插头要时常擦试,避免因渐积灰尘、毛发,增加电阻抗,进而产生火灾;杜绝工作人员带水或身体潮湿时作业和接触带电设备;杜绝用其他金属代替保险丝,以免用电过载,无法融断引起火灾;当电表外壳或水管用手碰触有一点麻麻漏电的现象时,应立即通知电力公司或委托电器承装人,迅速派人处理。633电信校区电信系统的设计尽量依托新兴县有关电信中心,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8经济合理,并能适应城市电信公用网的发展,达到传输迅速可靠、网络透明、兼容性强、综合电话交换、图文数据处理和计算机信息传递等功能一体化。电信设施的设置包括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调度系统、总调度及专业调度、监视电视、移动通信、火灾报警系统、装置内部通信、校区电信线路等。634通风及降温本工程项目的通风及降温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设置1、本项目对施工场所的温度、湿度要求不高,施工场所采取自然通风;2、项目所在地夏季温度较高,施工场所热源较多,因此在施工场所和仓库设置有足够的排气设备和空调;3、办公室、生活间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执行。635维修及工程验收1、维修本项目施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高,施工方应加强施工设施的维修。2、工程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重视拟定合作验收单位对工程进行详细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第七章节能分析71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主席令第七十七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72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和能耗分析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主要消耗燃料动力均为水和电。施工期使用量较小,用水用电均通过学校管网统一供应,本项目仅对项目建成后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项目建成后,项目年需要用水量为33万吨,用电量为101万KWH,约合209吨标煤,州背小学现有教学楼建筑面积为2530平方米,项目新增建设面积1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790平方米。项目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为55KGCE/M2,单位面积电耗为2565KWH/M2。表71项目运营过程能源消耗种类与数量序号能源名称单位实物量折标煤系数折标煤量(TCE)1电万度101122912412水万吨3325784合计2097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项目所需能源主要是电、水。供水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的用水全部由新兴县水电供水有限公司统一供应。新兴县水电供水有限公司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日供水能力为6万立方米,随着新兴县经济快速发展,县城及周边工业园区的用水需求节节攀升,近几年来,用水需求量平均每年以20的增幅递增,日供水量最高峰已超过6万立方米的满负荷状态,公司原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XX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公司抓紧第二水厂的工程建设。第二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5万M3/D,分三期建设,并与今年的7月投产。第二水厂投产后,使太和供水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1万M3。为新兴县城及周边工业园区的工商业发展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更好的用水保障。电力新兴县供电公司(新城镇大南路二龙岗147号)“十二五”时期,新兴县供电局将继续夯实电网建设,全力保障电力供应。计划投资约100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改造,其中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7256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157千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总体建成“结构优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适度超前”的区域性现代化大电网。主动跟踪“十个一批”等重点项目做好配套服务;抓紧落实220千伏江南站和110千伏七星岗站扩建等市区变电站址用地控制;加强需求侧管理,结合电网结构变化及停电安排,做好错峰预案;继续开展高损馈线、台区整治工作,实现异常馈线、台区数量减少30。综上所述,项目外部基础配套设施能力较好,能源供应有保障。74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采取的节能措施741节水措施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4、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生活废水可循环清洗车辆、道路或绿化,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力争使回用水量为新鲜水量的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130;5、注重细节节能,在公共区域安装使用节能灯和声控装置,公共部分卫生间安装感应式水龙头;6、项目运营中,将厉行节约普及为师生的日常行为。在倡导厉行节约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以前的经验,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采取有效务实的措施,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降低后勤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把倡导厉行节约工作延伸到各个班级及个人。742节电措施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4、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5、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和脚手架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6、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施工、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7、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8、教室、行政办公、图书馆和实训中心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9、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275节能效果分析本项目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等节能措施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依据,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设备。优先选用节能产品,节约了各系统设备能量消耗。同时,积极采用新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长期运营,节能效果更加显著。另外在节能管理、节能计量等方面都采取了国家相关规定的措施要求,节能得到了人为控制。综上所述,项目节能措施合理,节能效果显著。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3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81生态环境设计依据和标准本项目所采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0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08);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82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云浮市新兴位于广东省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冬天少见霜,不见雪,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6。C,最高气温375。C(极端高387。C),最低气06。C,全年无霜期达315天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1400至1900小时。云浮市新兴县位于粤中暴雨带内,每年48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2216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3196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640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为云浮地区普遍存在的红壤,铁、锰、锌含量较高,除地表一层为褐壤外,全部为红壤,粘性较大。本项目所在地大部分为山地,周围覆盖灌水、杂草,周边有少量按树、柳树、榕树等,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1、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引用云浮市新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2009年12月在七星岗取水口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4断面的监测资料,结果显示监测断面的COD,BOD5,氨氮、总磷和石油类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取水口水环境质量良好。2、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云浮市环境监测站统计结果显示,云浮市2009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降尘等主要大气污染物超标率均为零。其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15毫克/立方米,与2008年持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20毫克/立方米,比2008年下降91;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为0079毫克/立方米,比2008年下降37;降尘平均浓度为399吨/平方公里月,比2008年下降12。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场区范围的昼间和夜间的噪声值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可见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良好。8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应保证周围大气环境达到保护人群健康和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所需要的环境质量要求,即保护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兴建而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8)二级标准。2、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纳污水体水质,使之减少污染,最终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保护目标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之2、4类区域标准进行保护。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搞好本项目的绿化,确保道路畅通和维护校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84项目主要污染因素分析1、废气污染源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程土石方挖掘、回填及现场堆放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场尘;施工垃圾的清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5理及堆放扬尘;车来车往造成的道路扬尘;工程机械所排废气(含CO、HC、NOX、SO2等污染物)。2、废水污染源施工期水污染主要来自备料生产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3、噪声污染源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机械设备、物料运输、运输车辆往来、物料装卸、基础建设以及施工人员活动。4、固体废物污染源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弃土、弃渣、废弃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85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一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分为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分析阶段,由于本项目主要的污染物产生于建设期,楼体翻新、建设和操场和球场等工程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噪声、废气和废水污染相对较少且易处理,故本报告主要考察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及其治理措施。85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地基、道路开挖和铺设、校舍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洗澡水、食堂用水和厕所冲洗水。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还有携带水泥、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可见,项目建设施工过程的废水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纳污河流及附近的水体;工地内积水不及时排出,可能孳生蚊虫,容易传播疾病,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应重视施工期暴雨径流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由于施工时期,废水处理设施尚未正常运行,因此产生的废水难以妥善处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6理,多数单位对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施任自流,比较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上述情况,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对施工期废污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含泥沙污水经沉砂池沉淀后反循环回用,施工工地的粪便污水需用过化粪池处理作为农用。2、施工期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地表开挖和弃土填埋,项目所在地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雨季(4月至9月),夏季暴雨较集中,降雨量大,降雨时间长,这些气象条件给项目建设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提供充分必有在动力源泉。项目土建施工过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风和其他干扰之中,另外,大量的土方填挖,陡坡,边坡的形成和整理,会使土壤暴露情况加剧。施工过程中,泥土转运装卸作业过程中和堆施时,都可能出现散落和水土流失,同时,施工中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在暴雨中由降雨所产生的土壤侵蚀,将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严重的水土流失。项目地处市区平原地带,施工过程产生的水土流失不会严重,但产生的泥沙作为一种废物或者污染物往外排放,会对校区周围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在施工场地上,雨水径流将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排水沟,“黄泥水”沉积后将会堵塞排水沟,对校区周围的雨季地面排水系统产生影响;泥浆水还会夹带施工场地上的水泥、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地面硬底化的增多,区内不渗漏的地面增加,从而提高了暴雨地表径流量,缩短径流时间,下水道系统在暴雨条件下将有可能改变原来的排泄方式,排出的暴雨水将增加接收水体的污染负荷。故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值得注意,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3、施工期废水及水土流失控制措施施工期间,应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道路、环境或者淹没市政设施;施工上要尽量求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减少弃土,做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协调做好各个施工步骤,雨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7季中尽量减少地面坡度,减少开挖面,并争取土料随挖、随运,减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的直接冲刷,在暴雨期,还应采取应措施,尽量用覆盖物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冲刷和塌崩。在项目以及道路施工场地,争取做到土料随填随压,不留松土,同时,边沟、边坡要用石块铺砌,施工作业应尽量集中和避开暴雨期。在工程施工场地内需构筑相应容量的集水沉砂池和排水沟,以收集地面径流和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废水和污水,经过沉砂、除渣和隔油等预处理后,才排入排水沟。运土、运砂石止车要保持完好,运输时装载不宜太满,保证运载过程不散落,运输线路应避开闹市区及文教区。施工工地的粪便污水需经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工地食堂污需经隔油隔渣处理后方可外排。85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治理措施根据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该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部分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要求,虽然施工作业噪声不可避免;但为减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夜间必须禁止使用各种压路机、夯实机等。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其噪声的影响尽量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者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环境敏感区,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在施工边界,设置临时隔声屏或竖立大型广告牌,以减少噪声影响。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应合理安排,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尽量减少交通堵塞。在有市电供给情况下禁止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以焊接代替铆接,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冲击工具。853空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其防治措施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造成大量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开挖及运输车辆、施新兴县新城镇州背小学教学楼和校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8工机械行走所带来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以及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干燥地面的开挖和钻孔产生的粉尘,一部分悬浮于空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开挖的泥土堆砌过程中,在风力较大时,会产生粉尘扬起;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又能会造成部分粉尘扬起和洒落;雨水冲刷夹带的泥土散布路面,晒干后因车辆的移动或者刮风再次扬起;开挖土的回填过程中也会引起大量粉尘飞扬;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也必然引起粉尘洒落及飞扬。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吸入,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粉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和各种有害成份,传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拨,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2、施工期空气环境污染的防护措施为使拟建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减少至尽可能小限度,项目单位拟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土方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