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配线工艺第二版参考文档_第1页
设备配线工艺第二版参考文档_第2页
设备配线工艺第二版参考文档_第3页
设备配线工艺第二版参考文档_第4页
设备配线工艺第二版参考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設備配線工藝規範,1,配線工藝流程,2,電器元器件佈局規劃,3,配線,4,線槽,5,冷壓接線端子,6,套管,目,錄,第,2,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安裝端子排,安裝行線槽,測量導線,剪線,套標識管,布線,分線,扎線,剪線頭,剝線頭,冷壓接線端子,熱搪錫,端子接線,端子接線,1,配線工藝流程,配線的原則,整齊劃一,橫平豎直,按圖施工,安全可靠,維修方便,第,3,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2,電氣元器件佈局的規劃,元器件佈局圖範例,空氣開關,開關電源,FX,系列,PLC,接地銅排,濾波器,驅動器,輔助繼電器,端子排,線槽,装置中

2、元、器件的布置要从,有利于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容易維修、易于读数和观察、整齐美观等,因素综合考虑,1,显示仪表和指示灯宜装于装置的上部,且要注意,观察时视线不能受到阻碍,2,多台装置组合在一起时,应将铭牌及表征各台装,置的名称或用途的指示牌装于面板的最上部,3,操作电器的手柄必须易于接近,应安装在离地面,或维修站台,之上,0,6,1,9m,处,4,对外接线用端子一般装在最下部,但应离站台面,指操作、维修人员站立的面,之上,至少,0.2m,同时,要考虑易于进行接线,5,发热较大的元件,如片形电子电阻等,宜装于装置内,最上部,散发热量很大的元件,如起动电阻器、大,功率变流元件等,应单独安装,

3、必要时应采用风冷或,其他冷却方式进行强迫冷却。如与其他器件装在一起,时,应保证其他器件的温升保持在其允许的范围内,6,弱电与强电元件同装在一个装置内时,应对弱电,元件采取必要的隔离或屏蔽措施(如設置隔離板,用屏蔽綫配綫等),以防电磁干扰,7,驅動器發熱元件和其它電控元件的空間距離,不小,于,20mm,驅動器發熱元件與被安裝面的垂直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40mm,其它電控元件與被安裝面的垂,直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20mm,8,繼電器與接觸器之間的距離,不小于,10mm,9,電控箱遠離機械震動源的距離不,小于,500mm,如,此距離不能滿足要求必須在電控箱與其它部件,的連接處作防振處理,第,4

4、,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佈局賞析,第,5,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佈局賞析,第,6,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敷设,a,导线的敷设应横平竖直,布线时应选择最短和最佳的配线途径,避免不必,要的绕道或走弯路,不允许走之字形,布线平直、清晰、整齐、美观,b,导线、导线束或分支导线束在弯曲时不得使用尖嘴钳,弯制弧度应圆,滑,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该导线或导线束直径的,2,倍,c,二次导线束跨过活门时,应将导线束,一端固定,在柜架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两端,固定支架应

5、错开,便于移动。导线长度应留有一定的,裕量,其长度以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架距离的,1.21.4,倍;导线束在跨过活门处形成,U,字形,并套上,波纹管,以便在活门开启过程不损伤导线。门合上时,导线束不应压住元器件或端子排、支架等,第,7,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紮線,a,捆扎导线时,导线标称截面积为,1.5mm2,的导线束,一般要求导线数量,不应超过,30,根,但最大不得超过,50,根,b,插销式扎带捆扎要求,导线应理顺平直,导线清晰分明;捆扎于内的导线不得交叉、损伤,扭结和有中间接点,导线总线束、各分支线束(包括横向和纵向敷设),其扎带间距为,

6、5060,剪去过长的扎带并与扎带头基本平齐,扎带头方向一致,并应尽可,能隐藏或朝向内侧,第,8,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紮線,c,卷式结束保护带包扎要求,包扎于内的导线不得有损伤、扭结和中间接点,采用卷式结束保护带包扎的集中线束、分支线束,在单根导线分出与,接线端子接线前均应进行包扎,缠绕应紧密不松散,缠绕带环环相连,相邻两带间距应不大于,3,从始至终应尽量采用整根缠绕带,也可采用多根缠绕带,搭接处带头,应尽量隐藏;导线束弯曲圆弧上不允许有断带搭接,I,II,I,放大,II,放大,第,9,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

7、3,配線,端子排配線,a,导线接入端子前应做成圆弧形状,其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圆弧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b,导线接入端子排前的分线,导线从上往下接入端子排,导线从下往上接入端子排,导线从端子排中间分别向上、下方向接入端子排,圓弧半徑不,小於,10mm,端子排,第,10,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端子排配線,b,导线接入端子排前的分线,插销式扎带捆扎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分线前应捆扎,一次最多分,3,根导线或分出接入,3,只端子排距离的导线(見圖,1,卷式结束保护带包扎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应按接入端子排的导线,顺序,相对于接线端子位置,逐渐分

8、出(見圖,2,行线槽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行线槽与端子排的安装距离应为,40mm60mm,之间,导线相对于接线端子位置从行线槽出线孔逐,渐分出,行线槽孔距应选择与端子板厚度相同,导线分出平直,高,度一致(見圖,3,4060,圖,1,圖,2,圖,3,第,11,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電器元器件的配線,a,导线接入端子前应做成圆弧形状,其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b,导线距离端子接线管端部的弯曲程度應符合下列规定,因装配空間限,制接线端头必需弯曲时,只允许弯曲一次,且折弯角度不得大于,45,度,45,45,第,12,頁,202

9、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電器元器件的配線,d,仪表配线,c,LA,AD11,型按钮、信号灯配线如下圖所示,42L6,型儀錶,外形尺寸,110 x110,6L2,型儀錶,外形尺寸,80,x80,第,13,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電器元器件的配線,e,继电器的配线图,第,14,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電器元器件的配線,f,电器接线端子突出于电器中间段的配线圖如下所示,导线与电器面的角度,不大于,30,度,30,30,第,15,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

10、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電器元器件的配線,f,仪表门的配线,各电器元件配线方向应从导线束敷设相反的方向弯绕,各电器元件的安装应端正,导线敷设应尽量采用集中线束的方法,第,16,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3,配線,保護接地,a,保护接地端子应采用颜色标志(黄,绿双色的标志,b,文字符号采用,PE,识别,c,采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时,其长度可留有适当的裕量,可在接于端子前将,导线卷成螺旋形状;在跨越活动的门、隔板时,在跨越处也应该将绝缘导线卷成,螺旋形状,螺旋为,35,圈,保護接地線,保護接地線符號,跨越門隔板時接地線處理方法,第,17,頁,2020,年,4,月,1

1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18,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19,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0,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1,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2,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3,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4,頁,2020

12、,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5,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優秀配線案例賞析,第,26,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反面教材,第,27,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反面教材,第,28,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反面教材,第,29,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4,線槽,線槽的安裝,a,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0,且,全长最大不得超过,20mm,b,行线槽固定

13、螺钉不小于,M5,在槽内一侧要有平垫圈;螺钉头位于槽板,内,平垫圈和螺钉头均应进行绝缘包扎,c,行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断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d,行线槽敷设时,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距离不小于,20mm,见圖,1,盖板应尽量采用完整条板,e,行线槽不允许有敞开的断口,应采用终端附件。在,90,度转角处,底板和盖板均,应制成,45,度斜口相互衔接;分支处应形成丁字形衔接(见图,2,。盖板应平整,无翘角,接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圖,1,圖,2,20,45,第,30,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4,線槽,線槽的安裝,f,线槽配线后的承载应符

14、合,槽盖板与槽底板扣合应严密,不会因操作等振动或槽底板承受导线,的重量弯曲变形而脱扣,线槽底板横向垂直安装时,槽体侧壁的变形不得超过行线槽高度,的,10,線槽,H,H x 10,第,31,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5,冷壓接線端子,接線鉗的選擇,預絕緣端頭壓線鉗,裸端頭壓線鉗,管形预绝缘端头压线钳,壓,線,鉗,壓,線,鉗,齒,形,壓,制,產,品,1.5,2.5,46,1.5,2.5,46,1.5,2.5,46,第,32,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5,冷壓接線端子,端子的壓制,預絕緣端頭,裸端頭,管形预绝缘端头,01.5,01.

15、5,01.5,01.5,01.5,01.5,第,33,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5,冷壓接線端子,端頭的使用,a,O,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突出端子孔的接线,以及非,突出式端子孔的接线螺钉但可能对导线产生一定拉应力的导线,b,Y,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凹陷于端子孔的接线,c,插鞘式母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为插片或两针式插入端子,e,针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为圆形,或非圆形插入口但接线端子,压扳为碗形的接线端子,d,片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小,且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a,b,c,d,e,第,34,頁,2020,年,4,月,10,日星

16、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5,冷壓接線端子,端頭的選擇,a,裸端头用于,接线空间小,接线端子排稳定,之处。端子排之间的电气,间隙隔离不会因为设备运输、操作等而改变其状态,b,管形预绝缘端头用于,接线空间小、端子小,且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c,预绝缘端头的使用,除裸端头、管形预绝缘端头和特殊端头以外的,接线,均应采用预绝缘端头,工藝要求,a,预绝缘端头压接后,绝缘部分不能出现破损或开裂,b,导线芯插入冷压接端头后,不能有末插入的线芯或线芯露出端子管,外部以及绞线的现象,更不能剪断线芯,線芯裸露,絞線,斷線,第,35,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5,冷壓接線

17、端子,工藝要求,c,冷压接端头的规格必须与所接入的导线直径相吻合,导线与冷压接端,头的配合见下表,d,针形端头、片形端头和管形端头长度,应根据所接入的端子情况,接,触长度应与端子相一致或至少长出压线螺钉;二个压线螺钉时(如电,度表),其端头长度应保证二个螺钉均接触固定,第,36,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5,冷壓接線端子,工藝要求,e,通常不允许二根导线接入一个冷压接端头,因接线端子限制必须采用,时,宜先采用二根导线压接的专用端头,否则宜选用大一级或大二级,的冷压接端头。對於预绝缘端头与二根导线压接配合,避免出现裸线,芯露出绝缘管外的情况,f,一个接线端子接入

18、二个冷压接端头时,应根据不同的端子接线形式,选择适合的冷压接端头,且將壓著端子,背對背,固定,第,37,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6,標記套管,標記套管的文字視讀方向,标记套管水平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左右两侧时,文字方,向即从左至右读字,标记套管垂直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上下方向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标记套管不同角度方向时,文字方向视所在相位角而定:当,套管方向在,第,1,3,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当套管方向,在,第,2,4,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上,至下读字,方,向,正,確,方,向,錯,誤,第,38,頁,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設備配線工藝規範,6,標記套管,標記套管的位置和排列,a,导线在电器端子单个独立接线时,标记套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一侧,b,导线在端子排或电器元件上成排列接线时,端子排或电器元件大小一致,标记套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侧,端子排或电器元件大小不一致,排列参差不齐时,标记套管应相互,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