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_第1页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_第2页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_第3页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_第4页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内容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严重影响。本文首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一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导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自身职业、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 表现 原因 对策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也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

2、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 吴良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3期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从刚参加工作的一些年轻教师到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甚至一些校长,都感受到了极大的职业压力;还带有失去耐心、爱心、兴趣、甚至待人冷漠等不适应的反应。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然而职业倦怠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对学生发展有消极影响。美国

3、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感叹:“职业枯竭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 许燕,余桦,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 中国教师2003年03期从这方面来讲,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不仅是我国目前“科教兴国”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广大中小学教师安教乐教,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迫切要求。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认为工作无意义,无价值,只

4、有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地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常将教学中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式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于是开始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3在情绪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

5、大,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内疚、自责,易激怒,如发脾气,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等。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工作中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笔者将从中小学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身职业方面 中小学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必然处于持续的高压力状况之中,从而极易导致中小学教师产生倦怠心理。 首先,教师被尊称为“

6、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许多教师对自身要求过于严格,常把“完美”当作自己职业生活的目标,但现实和自己的愿望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样就导致他们常常在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己的正常要求来满足职业需要。其结果就是:对自身要求越高,其自身的压力也就越大。持久的压力必然会导致倦怠的产生。其次,中小学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学习的指导者,道德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等等。教师多种角色的承担导致了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从而导致了角色的过度超载。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

7、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但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人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而这些冲突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这种多重角色的承担,使教师感到心力交瘁,从而放弃教师这一角色。最后,有些教师工作效率不高,高效率工作的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常设计高层次的目标,对教学活动投入。而低效率工作的教师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在工作中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常常设想失败带来的后果,新一轮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以及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8、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基本达标,综合素质却普遍较底。以低素质去应付现代化的教育,就难以解决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产生焦虑感和挫折感,失去工作信心,诱发倦怠。(二)社会因素从过去到现在,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中小学教师不但承担着传递人类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人类文明成果的重任,而且承担着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预备人才的重任,因此,其所承受的社会期望也就较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进一步得到强化,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地不断提高。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也由此产生了心理及精神负担。其次,人们认为:最穷的是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低收入,地

9、位低,也被认为仅仅是“教书匠”。 与社会赋予的崇高使命并不相称。特别是随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只要符合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的就可以申请当教师,从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一部分教师处于焦虑和危机之中,没有归宿感,没有荣誉感,只是被动机械工作。最后,教师也承受着较大的社会舆论,一些媒体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往往不恰当地进行大肆渲染。一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成绩差就指责教师,有的甚至上访、上诉。教师在一些人眼里成了嘲讽的对象。在这种情形下,教师面对着尴尬的局面,忍受着多方面的烦扰。(三)学校因素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和教师评价标准,

10、使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现有的学校教育模式中,教师从事的不是知识的创造而是知识模块的复制和迁移,这种简单的重复操作把教师逐渐逼成了一个机械的脑力操作者,长期如此的结果是教师对职业的厌倦和下意识的拒绝。现在的中小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不仅伤害学生也伤害教师,在大多数中小学中,教师就是会走路、说话、思维的工作机器,很多教师7点之前到校,晚7点后才回家。而评价一位教师好坏,就看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考试成绩,没有考试成绩对教师来说一切劳动都是无效的。在目前,升学率的高低已成为我国各级中小学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好像教师的天职是提高升学率,而把学生教好的标准也是你的升学率。对于教师来说,评先进、发奖

11、金、人事调动以及是否保得住“饭碗”都要靠升学率来保证。学校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指定升学目标,在这种压力下,教师无可选择而又无可奈何地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劳状态,而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长期如此必然导致教师对职业的倦怠。现在的中小学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教师除了课堂授课以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个别辅导,从事教育教

12、学研究等等,班主任还要做班级管理工作,每天考查学生的作息情况,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怎能不产生职业倦怠?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情况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密切相关。学生的品行及学习情况是评估教师的重要标准,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为教师所掌握,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和精神污染,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抵消了教师辛苦建立起来的教育成果。学生中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差,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这都是教师每日面对并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一切往往使教师产生厌倦感和压力感,从而导致职业的倦怠。在学校里,中小学教师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产生

13、对立情绪,引发自卑、怯懦等不良心态。据调查发现,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教师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1.49%。同一所学校的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行为少得可怜,教师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实际是一项“孤独的职业”。人际交往的贫乏,使教师感到无聊压抑,厌倦工作。三、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且不同的因素对倦怠三个维度具有不同影响力。因此,缓解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减轻教师的

14、工作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对社会的建议首先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重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均衡、政府投入有法律保证。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dedi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

15、从事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使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其次,建立合理的期望,全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最后,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全能选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二)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本人,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锻炼,做一个充满朝气的人,把压力看作是一种挑战,在解决压力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强自信心。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6、、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用于面对各种困难,在挫折面前有顽强的一致,有乐观进取的精神。2应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法给予激励,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3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地减轻教师不必要地心理负担,改变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可以采取职业压力分解法。 (1)分担法。同一班级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与其他任课

17、教师协商,还可以向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教师请教,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2)分段法。一个问题如果一时难以解决,就不要勉强,可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中的哪一部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哪些是可以后续解决的,集中精力对付问题的一小部分,难度与压力定会小许多,而这一部分问题的解决定然会使人产生成功感,从而增强信心、激发斗志4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以教育、教育工作为中心,取消无意义的检查、台账资料编写,加大教育投入,使事业发展任、待遇留住人、感情温暖人。5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组织教工业余文体活动。教师可以对照心理健康标准及方法建议,自觉调整自己的心理,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对自我、职业、学生、同事的

18、好感与宽容,以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合作的一代新型教师。6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提高能力,增进修养。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师生比、创设宽松自由气氛、给予教师工作自主权和一定的灵活度、提供培训提高的机会、关心教师生活问题,也可以有效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内容和有效措施。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的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情趣。8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对组织、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对教师的建议1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负荷时客观事物在人的身心上的

19、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情绪体验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不切,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个体老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境遇,及时调节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越能帮组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生活、内心中的困境。2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

20、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渐升级增强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方法。3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的,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得,教师们要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4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提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

21、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5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9).2罗晓杰.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关注教师身心健康J.中国教育学刊.2003(9).3张伟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怎样了J.全球教育展望编辑部.200

22、3(3).4俞国良,林崇德.心理学视野中教师的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237(3).5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244(5).6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给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2).7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8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柳斌,张梅,欧阳慧.教师素质培养手册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10柳海民.教育原理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杨汉青(主编).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高明书.教师心理学M.

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1.14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附件教师工作倦怠调查问卷亲爱的老师:您好!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寻求缓解教师工作倦怠的策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我进行了本次调查。本问卷目的是了解您对工作相关情况的看法,获取相关数据。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对下列描述进行选择。谢谢您的参与!1.您的教龄是* 2年以下(含2年) 3-5年 6-10年 11-15年 16-20年 20年以上(含20年)2.您担任的主要工作是* 行政工作 教学工作 其它3.您对

24、自己的收入满意吗?*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无所谓 基本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以下问题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回答(题后的数字表示同意/符合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同意/符合”,5表示“完全同意/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同意/符合。4.早上起来,一想到要面对一天的工作,我就无精打采。*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5.我不喜欢整天跟学生和同事打交道。*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6.工作让我疲惫不堪。*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确定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提示: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回答下列问题(题后的数字表示您同意的程度: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7.我对人越来越冷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