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题_第1页
测量学复习题_第2页
测量学复习题_第3页
测量学复习题_第4页
测量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测 量 学试卷 a (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专用纸上,并注明题号。答案填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 。 a 、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 、高程 2、水准测量中,后视点 a 的高程为 40.000m,后视读数为 1.125m,前视读数为 2.571m, 则前视点 b 的高程应为( ) 。 a、43.696m b、38.554m c、 41.4

2、46m d、36.304m 3、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他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果 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08m+1.210-530(t-20)m,则用其在 26.8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 。 a、2.45mm b、+2.45mm c、1.45mm d、+1.45mm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北方向的是( ) 。 a、真北 b、象北 c、磁北 d、轴北 6、设函数 x=l1+2l2,y=x+l3,z=x+y,l1,l2,l3 的中误差均为 m,则

3、x,y,z 的中误差 分别为( ) 。 a、m ,m ,m b、m ,m ,m c、 5m ,6m ,21m d、5m ,6m ,11m 7、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 a、1/3930 b、1/3929 c、1/3000 d、1/4000 8、若地形图比例尺为 1:1000,等高距为 1m,要求从 a 至 b 点选择一条坡度不超过 5%的路线,则 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应为多少?图上距离是多少?( ) 。 a、20m,1cm b、10m, 1cm c、10m, 2cm d、20m,

4、 2cm 9、图的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要求在该图上从 a 到 b 以 5%的坡度选定一条最 短的线路,则符合要求的最小平距为( ) 。 a、30mm b、20mm c、10mm d、5mm 10、在归化法测设 40水平角时,对直接观测的水平角进行多测回观测得其值为 40 0030,若 oc0=50 米(参照下图) ,则实际中应怎样调整 oc0 至正确的测设位置( ) 。 a、外移 0.007m b、内移 0.007m c、外移 0.003m d、 内移 0.003m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_。

5、 2、由已知点 a 测量并计算未知点 b 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其计算公 式是_;二是_;其计算公式是_。 3、竖直角的定义是_,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横轴旋 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_面。 4、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_、_和_ 三项改正。 5、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 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的 水平夹角为_。 6、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 差为_,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 差为_。 7、地形测量的任务是_。 8、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_、_、_、_

6、、_。 9、中线测设的方法有_、_和极坐标法。 10、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_、_、_、_等多种形式。 11、水准测量的原理是_,两点间高差 hab=_。 12、设有 a、b 两点,a 点高程为 48.275m,b 点高程为 47.235m,两点高差 hab为 _。 13、在水准测量中,后视读数为 1.124m,前视读数为 1.428m,则高差为 _。 1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_ 和_。 15、当对一观测量按等精度观测多次后,取其_作为最后观测成果。 16、导线的布设形式有_、_和 _。 17、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作_。 18、在比例尺为 1:50

7、0 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间距为 37.5mm,这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 _。 19、测设的基本工作是_、_和 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铅垂线 2、竖盘指标差 3、象限角 4、误差传播定律 5、精度 四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2、当钢尺的实际长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 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3、何为坐标

8、正反方位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10 分)分) 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 126.78 米,返测为 126.68 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 357.23 米和 357.33 米。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等 于多少? 测测 量量 学学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a a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 1b 2b3c4b5b 6. a 7.b8d9b 10. b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 (每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9、4040 分分) )。 1.大地水准面 2.高差法 hb=ha+hab 视线高法 hb=hi-b 3.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 铅垂。 4.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高差改正 5. 87 6.12mm 6mm 7.测绘地形图 8.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角度交会法 9.偏角法 切线支距法 10.三点直线形 三点直角形 四点丁字形 五点十字形 11.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a-b) 12.1.040m; 13.-0.304m; 14.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15.算术平均值; 16.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支导线 17.等高线; 18.18.7

10、5m; 19.水平边长 水平角度 高程 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重力方向线。 2、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指标不是恰好指在始读数 mo 上,而是与之相差一个 x 角,称为竖盘指标差。 3、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 4、研究观测值的误差与其函数误差之间转播定律叫误差转播定律; 5、表示观测值误差分布离散和密集程度; 四、简答题(每小题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 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不能, 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

11、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 都会来很大麻烦。 2、 答:当实际长度小于名义长度时,会把距离量长了;反之,会把距离量短了。 3、答:一条直线以其一个端点为基准,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该直线的水平角与以另一个端 点为基准从坐标北端顺时针到该直线的水平角成为该直线的坐标正反方位角,它们之间 相差 180。 4、答:(1)在 a、c 两目标点上立好标杆(测钎),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点 b 处。 (2) 盘左照准(即正镜位置:精确地瞄准 a 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 (3) 松开水平制动扳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用上述方法精确瞄准 c 点,读取水平度盘 读数 b。 (4) 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

12、于盘右位置。这次,用望远镜先精确瞄准 c 点,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 b。 (5) 松开水平制动扳钮,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精确瞄准 a 点,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 a。 按正镜测的叫上半测回,按倒镜测的叫下半测回,上、下两个半测回合在一起,称为一 个测回。 计算 左=ba, 右= b2a2 =( 左+ 右)/2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10 分)分) 解:相对误差:k1=1/1200,k2=1/3590,因为相对误差 k1k2;所以第二段距离丈量比较精 确。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分别为:d1=126.73m,d2=357.28m。 测量学复习测验题测量学复习测验题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

13、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一把名义长为 50m 的钢卷尺,尺长误差为-0.006m,该误差称为(a ) 。 a、偶然误差b、相对误差c、系统误差d、粗差 2、沉降观测的特点是(d ) 。 a、一次性 b、周期性 c、偶然性 d、随机性 3、从地面上沿某点的铅垂线至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a ) 。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 c、相对高差 d、绝对高差 4、水准仪精平是通过转动(d ) ,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a、脚螺旋b、微动螺旋 c、制动螺旋 d、微倾螺旋 5、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 。 a、水准面b、大地水准面 c、参考椭球面 d、假定水准面 6、坐标方位角是以(b )为标准方向,顺

14、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坐标纵轴方向 c、磁子午线方向 d、水平方向 7、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c、与距离或测站数 d、与前后视距 8、在经纬仪水准管检校过程中,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 旋转 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c) 。 a、水准管不平行于横轴 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水准管不垂直于横轴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c)误差 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c、目标偏心 d、测站偏心 10、测量竖直角时,采

15、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误差的 影响。 a、对中 b、照准 c、度盘偏心 d、指标差 11、任何一项测设工作是由放样依据、 ( ) 、放样数据等三个部份组成。 a、高程 b、角度 c、放样方法 d、坐标 12、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时产生的高差误差是( ) 。 a、固定误差 b、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成正比 c、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正比 d、误差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正比 13、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不能消除( ) 。 a、盘度偏心差 b、视准轴误差 c、竖轴倾斜误差 d、横轴误差 14、对某角观测了 9 个测回,每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则该角平均值的中误差是 (

16、) 。 a、0.67 b、18 c、2 d、6 15、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2000,则其比例尺精度为( ) 。 a、0.2m b、0.02m c、0.05m d、0.5m 16、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 。 a、96 b、276 c、6 d、180 17、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可使得() 。 a、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视线水平 c、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器轴 d、圆水准器轴处于铅垂位置 18、水平角是指两条直线的() 。 a、空间夹角 b、地面夹角 c、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 d、在竖直面上投影 的夹角 19、下列误差中(

17、)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 b、横轴误差 c、指标差 d、视准轴误差 20、导线的布设形式中有() 。 a、一级导线 b、图根导线 c、 三角导线 d、 闭合导线 21、等高线是表示( )的闭合曲线。 a、高程b、地形c、高差d、地貌 22、场地平整时的零点是( ) 。 a、相对高程等于0.000 的点 b、绝对高程为零的点 c、挖填边界点 d、不等于 设计高程的点 23、设地面上有 a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 a,前视读数为 b,若 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hab大于零,则为( )正确。 a、ab b、ab c、ab d、ab 25、同一幅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平距(

18、 ) 。 a、相等b、不相等 c、相等且等于零 d、不一定 26、在进行平整场地时,为了保证挖填平衡,设计高程是场地中的( ) 。 a、任意高程 b、平均高程 c、最高高程 d、最低高程 27、导线平差时,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 ) 。 a、角度成正比 b、与角度成反比 c、与导线边长成正比 d、与角度大小无 关 28、建筑红线是指() 。 a、用红色画的线 b、建筑物轴线 c、建筑物边界线 d、规划部门测设的建 筑场地边界线 2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对 测角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c、目标偏心 d、测站偏心 30、0.000 通常是指()

19、。 a、设计标高 b、室外地面标高 c、室内地面标高 d、相对标 高 31、导线边的往返丈量是在( )之间往返。 a、整个导线 b、各测段 c、相邻导线点 d、重复读数 32、圆曲线要素包括圆曲线半径、 ( ) 、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和切曲差。 a、起点 b、中点 c、转角 d、圆心 33、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冻土线以下( )处,以保证其稳定性。 a、02m b、0.5m c、0.6m d、1.0m 34、对某段距离测量了 4 次,假如每次测量的中误差为2mm,则该段距离平均值的中误 差是( ) 。 a、1.4mm b、8 mm c、2 mm d、1 mm 35、某设计要求地形图上能反映

20、出实地 0.1m 的差异,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 。 a、1/10000 b、1/500 c、1/1000 d、1/2000 36、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286,则该直线位于第( )象限。 a、一 b、二 c、三 d、四 37、沉降观测成果中,应绘制各沉降点的( )关系图。 a、时间荷载 b、时间沉降 c、时间荷载沉降 d、荷载沉降 38、水平角是指两条直线的() 。 a、空间夹角 b、地面夹角 c、所在竖直面的夹角 d、在竖直面上投影的夹角 39、下列误差中()为系统误差。 a、瞄准误差 b、钢尺热胀冷缩产生的量距误差 c、读数误差 d、视差 40、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

21、值为() 。 a、 b、 c、 d、60 l40n60n12 n 41、测距仪的测距精度比钢尺量距的精度( ) 。 a、高b、低c、相同d、不一定 43、使用测量仪器时可调节( )使十字丝影像清晰。 a、微动螺旋b、物镜螺旋 c、目镜螺旋 d、微调螺旋 44、水准仪精平是通过转动( ) ,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a、脚螺旋b、微动螺旋 c、制动螺旋 d、微倾螺旋 45、测绘地形图时,属于地貌特征点的是( ) 。 a、道路转点b、山脊 c、电线杆 d、房角 46、在进行隧道贯通误差估计时,主要是估计隧道的( )误差。 a、纵向贯通 b、垂直方向贯通 c、横向贯通 d、高差 47、与的值分别是( )

22、 。sin163 52 41 cos163 52 41 a、0.277683 与 -0.958939 b、0.277683 与 -0.960673 c、0.283612 与 -0.958939 d、-0.277683 与 0.960673 48、汇水范围的边界线与山脊线() 。 a、正交 b、平行 c、斜交 d、重合 49、变换度盘位置观测水平角是为了减小(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度盘偏心 c、度盘刻划不均匀 d、测站偏心 50、测量放线工班组是按( )组织方式组成的班组。 a、产品 b、工种 c、职能 d、工种和职能 51、方向观测法适合( )方向的水平角观测。 a、3 个 b、2

23、个以上 c、3 个以上 d、3 个或 3 个以上 52、圆水准器气泡移动的方向与( )转动的方向一致。 a、左手中指 b、右手拇指 c、右手中指 d、其它 53、测量规范属于( ) 。 a、技术文件 b、管理标准 c、工作计划 d、技术标准 54、对某角观测了 4 个测回,每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则该角平均值的中误差是( ) 。 a、0.67 b、3 c、2 d、6 55、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2000,则该地形图能反映出实地( )的差异。 a、0.2m b、0.02m c、0.02m d、0.5m 56、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 。 a、9

24、6 b、276 c、6 d、180 57、垂球对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 。 a、2mm b、3mm c、4mm d、1mm 58、水平角是指两条直线的() 。 a、空间夹角 b、地面夹角 c、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 d、在竖直面上投影的夹角 59、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 b、横轴误差 c、指标差 d、视准轴误差 60、用钢尺检定后的尺长方程式算出的钢尺长度为() 。 a、名义长度 b、任意温度的实际长度 c、检定时的长度 d、温度为 20时的长度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 ( )l、地面点高程的起算面是水准面。 ( )2、象限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 ( )3、直线定线

25、在两点通视情况下,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 )4、测量放线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与其它工作无关。 ( )5、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相等。 ( )6、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水平。 ( )7、望远镜的旋转轴称为仪器的竖轴。 ( )8、推算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时,若应减去;若,则360 前 3600 前 应加上。360 ( ) 9、水平角观测时,测站上安置仪器包括对中、整平两项。 ( )10、支导线由于没有多余观测值,因此不可靠。 ( )1l、地形图上,每隔四条(或三条)基本等高线加绘的一条粗的并注记高程的等 高线叫计曲线。 ( )12、望远镜的视准轴是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

26、分划板中心的连线。 ( )13、图根水准测量,标尺至仪器的距离不宜超过 100m。 ( )14、经纬仪导线测量可采用皮尺或视距的方法来测量导线边的边长。 ( )15、定线测量方法中,图解法比解析法定线精度低。 ( )16、坐标计算中,地面两点间所量距离为斜距时,需将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 ( )17、地下管线竣工测量中,应量取管底或管顶至井沿的比高。 ( )18、测距仪的测距精度比钢尺量距的精度高。 ( )19、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在本幅图闭合,就在图外闭合。 ( )20、经纬仪导线可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和导线网。 ( )2l、在悬崖、峭壁等特殊地方,等高线可以相交,因此其等高距为零

27、。 ( )22、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可使得视线水平。 ( )23、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测量各个沉降观测点之间的高差变化。 ( )24、盘左盘右读数取平均值不能消除对中误差的影响。 ( )26、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距投影方式。 ( )27、望远镜的旋转轴称为仪器的竖轴。 ( )28、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镜调焦不好,目标模糊。 ( ) 29、地面点的高程因所选定的高程基准面不同而不同,但两点间的高差不变 。 ( )30、支导线由于没有多余观测值,因此不可靠。 ( )3l、地形图上,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加绘的一条粗的并注记高程的等高线叫计 曲线。 ( )32、水准仪视线的高程等于地面点的

28、高程加上该点水准尺上的读数。 ( )33、在过测站标志中心的铅垂线上的不同位置上设置经纬仪,所测的水平角都 是相同的。 ( )34、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目标偏 心差对测角的影响。 ( )35、水准测量采用偶数站观测是为了消除读数误差的影响。 ( )36、水准仪i角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可以通过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来消除 。 ( )37、当时,不存在,因此也不存在。0 ab x ab ab y x ab ( )38、坐标方位角是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 )39、我国现在采用的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设在青岛。 ( )40、通过英国格林尼兹天

29、文台的子午线叫做中央子午线。 ( )4l、水准测量中,立于某点水准尺读数越大,说明该点高程值越大。 ( )42、经纬仪对中是为了使得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条铅垂线。 ( )43、精密距离丈量时,应测量各相邻桩顶之间的高差。 ( )44、铅垂线是测量外业的基准线。 ( )45、s3 级水准仪的 角误差不得大于。i 10 ( )46、等高距是指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 )47、水平角指的是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夹角。 ( )48、建筑物沉降观测不允许使用 s3 级水准仪观测。 ( )49、经纬仪采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时,应该先整平后对中,并反复进行,直到整 平、对中均符合要求。 ( )50、无论

30、采用大地水准面还是任意水准面,地面点之间的高差总是相等的。 ( )5l、推算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时,若应减去;若,则360 前 1800 前 应加上。180 ( )52、望远镜的视准轴是指物镜光心与目镜中心的连线。 ( )53、水准仪粗平时,若照准部转动后,气泡发生偏离,说明竖轴不与地180 面垂直。 ( )54、水准测量时,水准点之间一般为偶数站,是为了消除球气差的影响。 ( )55、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等于零。 ( )56、地面点的高程与其起算面有关。 ( )57、闭合导线观测转折角时,应尽量观测左角。 ( )58、山脊线又叫集水线。 ( )59、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在

31、本幅图相交,就在相邻的图幅相交。 ( )60、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是极坐标法的一种特例。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钢尺精密量距时,宜采用 法定直线。 2、经纬仪观测时, 位于观测者左侧时称为盘左位置。 3、龙门板顶面标高一般应等于 。 4、皮数杆是控制 的重要依据。 5、三角高程测量中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可通过 来消除。 6、在第 象限内同一直线的象限角与坐标方位角之和为 3600。 7、按设计位置把点位标定到实地的工作称为 。 8、里程是指线路中线桩沿线路至 的距离。 9、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标准方向有_、磁北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 10、水准仪轴线应该满足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 平行。

32、 11、等高线通过山脊或山谷时,应与山脊线或山谷线 。 12、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 。 13、采用仪器高法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时,两次安置仪器的高度之差不应小于 。 14、无论望远镜成像是倒像还是正像,在水准尺上读数时,总是要从刻划值 _方向读。 15、测回法适合于观测 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为什么? 2、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可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 3、测得之间的距离为,量距精度为;测得之间的距离为,ab100m2mmcd500m 量距精度为。请问哪段的测量精度比较高?为什么?4mm 4、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

33、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区别? 5、经纬仪仪器本身的主要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弱?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 1、符合水准路线,已知点的高程及各测段实测高差、测站数均已列入下表,试求各未知点 高程。 高差闭合差调整计算表 测点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 程备注 a56.201 4+3.652 1 8-1.367 2 3-1.050 3 b 6+2.651 60.053 辅助 计算 高差闭合差容许 值为 h f 容 12()n mm 2、已知点坐标为,两点的坐标方位角a72638.324 a xm42186.306 a ymab ,两点的水平距离,试求点的平面坐标,。60

34、ab ab78.560 ab dmb b x b y 4、已知点高程,点设计高程为。在、之间安置a75.635 a hmb74.150 b hmab 水准仪,读得点水准尺读数,试计算测设点标高所需数据,说明测设步a0.657amb 骤。 5、如图所示,已知、两已知点的坐标分别为,;ab524.300 a xm345.000 a ym ,。1 点的设计坐标为,458.450 b xm380.200 b ym 1 476.000 xm 。试计算在点安置经纬仪测设 1 点所需数据。 1 478.250ymb 7、填写下表 竖直角观测手薄竖直角观测手薄 名 称 观测者 记录者 年 月 日 天 气 仪器

35、型号 竖盘读数 l 竖直角平均竖直角指标差 测站目标 竖盘 位置 备注 左59 29 48 m 右200 29 48 左93 18 30 a f 右266 40 54 竖直角计算式: 270 90 r l 右 左 8、填写测回法观测表 测 回 法 观 测 手 簿 测站 竖盘 位 置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 角 值 备注 123 4 5 6 7 8 a00 06 24 左 b52 13 32 a180 06 36 第一测 回 o右 b232 13 30 a90 13 12 左 b142 20 24 a270 13 36 第二测 回 o右 b322 20 54 9、填

36、写下表 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 读 数 盘 左盘 右 2c 平均读数 归零后的 方向 值 各测回平均 方向 值 测 站 测 回 数 目 标 略 图 a0 03 24180 03 32 b58 23 16238 23 28 c135 45 42315 45 48 d226 31 3646 31 46 1 a0 03 16180 03 20 a90 04 18270 04 26 b148 23 36328 23 44 c225 46 1245 46 18 d316 32 10136 32 24 o 2 a90 04 06270 04 14 10、填写下表 水 准 测 量 手 簿 测站

37、测点 后视读数 (mm) 前视读数 (mm) 高差 (m) 平均高差 (m) 高程 (m) 备注 2468 bma 2355 1654 1 1543 53.694 1365 1 1471 2097 2 2200 0867 2 0968 1657 3 1754 2480 3 2376 1362 4 1259 1867 4 1975 1653 bmb 176354.303 计算检核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 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

38、 。 6.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7.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8.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9.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10.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 限。 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 .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高差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 .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 。 .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假定水准面 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 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

39、相对误差为( ) 。 . 100/02 . 0 ; . 002 . 0 ; . 5000/1 5.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 。 .96 .276 .6 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 。 .往返较差; .相对误差; .闭合差 7.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 8.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 .斜线距离; .水平距离; .折线距离 9.往返丈量直线 ab 的长度为: m. dab 72126m. dba 76126 ,其相对误差为() .=1/31

40、00;.=1/3200;.= 000315 . 0 10.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 .方向; .高程; .距离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 217.30m,返测为 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 不应大于 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 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 相差多少毫米?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 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 1。 表 1 测线整尺段零尺段总计差数精度平均值 往 505 18.964 ab 返 504 46.45622.30

41、0 四、问答题四、问答题 1.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 2.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3.试述测量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教学计算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测量学测量学 试卷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下面关于地面点绝对高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点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b)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c)地面点到通过国家水准原点处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d)地面点到通过验潮站水准尺零分划的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2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由

42、于眼睛在目镜处,观测时位置不同而产生。 (b)由于目镜的影象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而产生。 (c)由于目镜的影象,没有调到十字丝交点处 (d)由于观测者眼睛的视力不好而产生。 3观测竖直角时,必须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如下所 述,正确的是 (a)使横轴水平 (b)使竖盘指标差为零 (c)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d)消除竖直盘偏心的影响 4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 米,实际长度为 29.995 米,用该尺在标准温度下,测量一直线的 长度为 54.031 米,则该段距离的实际长度如下,正确的是哪个? (a)54.031 米。 (b)54.036 米。 (c)54.

43、022 米。 (d)54.040 米。 5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30 米+0.004+1.2*10-5(t-20)*30。该钢尺测量 ab 直线 的长度为 75.147 米,测量时的温度为 t=+15,则 ab 直线的实际长度如下,正确的是那一 个? (a)75.147 米。 (b)75.142 米。 (c)75.152 米。 (d)75.162 米。 6、下面关于是关于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哪个? (a)算术平均值是一个最可靠值 (b)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比观测值的中误差小 (c)当观测次数很多时,算术平均值就等于真值 (d)算术平均值比任一观测值都可靠 7进行距

44、离测量,其中误差为 m,则关于距离测量的精度叙述如下,正确的是哪个? (a)m 的绝对值愈小,距离测量的精度愈高 (b)m 的绝对值愈大,距离测量的精度愈低 (c)m 的绝对值与被测距离的比值愈小,距离测量的精度愈高 (d)m 的绝对值与被测距离的比值愈大,距离测量的精度愈高 8测量两条不同长度的距离,其中误差相同,则它们的精度比较叙述如下,正确的是哪个? (a)两直线测量的精度相同 (b)两直线测量的相对误差相同 (c)较短直线测量的精度高 (d)较长直线测量的精度高 9下面是关于导线测量的一些叙述,错误的是哪个? (a)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b)在障碍较多的隐蔽地区

45、,宜采用导线测量 (c)导线测量的目的是求导线点的高程 (d)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主要形式 10下面是关于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叙述,正确的是哪个? (a)用坐标增量闭和差来衡量 (b)用导线全长闭和差来衡量 (c)用导线全长闭和差与导线全长之比来衡量 (d)用角度测量的中误差来衡量 11用三角高程测量,在 a,b 两点间进行对向观测,然后计算两点间高差的平均值,其目 的如下所述,正确的是哪个? (a)消除经纬仪竖直度盘的分划误差 (b)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c)消除在两点上观测目标的视准误差 (d)消除在两测站上经纬仪轴不铅直的误差 12、下面关于地形图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46、 (a)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则表示地形状况越详细 (b)在地形图上可以了解实地地貌情况 (c)地形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就是地面上相应两点间的直线长度 (d)通过地形图上的坐标格网,可以求得图上点位的坐标 131:500 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如下,正确的是哪个? (a)0.005 米 (b)0.010 米 (c)0.050 米 (d)0.100 米 14下面是有关等高线的叙述,错误的是哪个? (a)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相同 (b)等高线均为连续的闭合曲线 (c)通常情况下,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d)同一幅地形图上,其等高线的平距应相等 15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一碎部点,上丝读数为 1

47、.50 米,下丝读数为 0.50 米,竖直角 为+10。测站点至碎部点间的水平距离计算结果如下,正确的是哪个?(cos10 =0.985) (a)95 米 (b)96 米 (c)97 米 (d)98 米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每题(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试述水准测量原理 3什么叫直线定向?直线定向的方法有哪几种? 4在角度测量中正倒镜观测,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相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消除什 么误差?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 (共(共 5050 分分) 1、下图为一附和水准路线的略图,bm.a 和 bm.b 为已知高程的水准

48、点,bm.1bm.4 为高程待定的水准点,各点间的线路长度、高差观测值及已知点高程如图所示。计算高差 闭合差、允许高差闭合差,并进行高差改正,最后计算各待定水准点的高程。 (15 分) 点号 距离 (km) 测得高差 (m) 改正值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2、对某段距离用钢尺丈量 6 次,观测值列于下表。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的中x 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15 分) x m x m x 次 序 观测值 (m)l l (cm) 改正值 (cmv ) vv计算,x x m x m x 1 2 3 4 246.52 246.48 246.56 246.46 bm.a bm.1 b

49、m.2 bm.3 bm.4 bm.b 2.8 3.9 4.0 4.5 1.1 16.837 12.111 8.764 -4.325 13.524 19.744 66.583 5 6 246.40 246.58 3、 有闭合导线 j1-j2-j3-j4-j5 的边长和角度(右角)观测值如图所示,已知 j1 点的坐标 ,j1-j2 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闭合导 11 540.38 ,1236.70 xm ym 1,2 46 5702 o 线的各点坐标。 (20 分) 坐标增量改正后增量坐标点 号 转折角改正后转 折角 坐标方位 角 边 长x y x y x y a540.381236.70 46 5

50、702 o 158. 71 1 100 3930 o 108. 43 2 117 0524 o 109. 51 3 102 0209 o 133. 064 124 0242 o 88.1 0a 96 0915 o 46 5702 o 597. 81 测量学试题 3 一、 填空题(18 分) 1、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 由整体到局部 ) 、在精度上( 由高级到低级 )在顺序上( 先控制后细部 ) 2、我国的国家统一平面坐标系采用的是( 85 年 )坐标系。 3、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 黄海平均海水准面 )为高程基准面。 4、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 测回法 )和( 方向观测法 )两种

51、方法。 5、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 视准 )轴和( 水准管 ) 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 6、水准测量中为了校核每站的高差通常采用( 两次仪器高法 )和( 双面尺 ) 法进行。 7、地形图中为了清晰表示山头或盆地通常加入( 示坡 )线来表示。 8、地形图的分幅主要有( 梯形分幅 )和( 正方形分幅 )两种。 9、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 5+3ppm 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 5 )mm。 11、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 坡度陡、缓、均匀 ) 。 1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使仪器中心(竖转)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 、整平 的目的是( 使仪器的竖轴垂直、水平盘处于水平

52、位置 ) 。 二、 解释概念(6 分) 1、 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面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高。 2、 直线定向 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3、 竖直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三、 判断正误(8 分) 1、 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 2、 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其意义。 () 3、 平面控制测量只有导线一种形式。 () 4、 6 度带和 3 度带其中央子午线是完全重合的。 () 四、 某测量小组利用全站仪测量 a、b 两点高差,测得竖直角为-230 42,a 高程为 283.50m,仪器高为 1.5

53、m,ab 间斜距为 246.342 米,棱镜高为 1.74 米,求 ab 间水平 距离及 b 点高程。 (不考虑球气差影响)(6 分) 解: 平距斜距cos=246.342cos(-23042)=246.105m 高差斜距sin-i+v=246.342sin(-23042)-1.5+1.74=-10.555m b 点高程ha+hab=283.50+(-10.555)=272.945m 答:ab 间水平距离为 246.105 米,b 点高程为 272.945 米。 五、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2 分) 点号距离 (km) 测的高差 (米) 改正数 (毫米) 改正后 高差 (米) 高 程 (

54、米) bma24.3831.84.673-104.663 129.046 2.3-3.234-13-3.247 225.799 3.45.336-195.317 331.116 20-6.722-11-6.733 bma24.383 9.5+0.053-53 辅助计算fh=+0.053m fh 容=123.28mm5 . 940 六、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一段距离进行了 5 次观测,成果见下表,试对其精度评定。(8 分) 次数观测值(米) v mm vv精度评定 1398765+7.657.76 2398779-6.440.96 3398768+4.621.16 4398776-3.411.56

55、 算术平均值 x=398.7726 观测值中误差=5.857 15 2 . 137 5398775-2.45.76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2.619 ) 15(5 2 . 137 相对中误差 k= 6600 1 7726.398 005857 . 0 l m 七、计算支导线 c、d 两点坐标。(12 分) 已知 xa=1532.40m,ya=2320.78m,xb=2588.230m,yb=1530.820m. 其它观测数据见图上,观测角为左角。 )(684.1624)428.25(112.1650y )(911.2673666.72245.2661x )(112.1650292.119820.1

56、530 )(245.2601015.13230.2558x 428.258424340987.76y 666.728424340987.76x 292.119426483120 015 8424340180426576426483 4264836343300 8411143 641.1318s cd babc ab ab myy mxx myyy mxx sin cos siny cos cdcd cdcd bcbc bcbc cd cd bc bc 反反反反反反反反 八、某经纬仪竖盘为逆时针注记,盘左读数为 87 5636,盘右读数为 272 0412,求该竖直角大

57、小及竖盘指标差 x 值。 (10 分) 解: (875636+2720412-360)/2 =3600048-360/2 =24 盘左竖直角=875636-90=-20324 盘右竖直角=270-2720412=-20412 测量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6 分) 1、 水平角 2、 比例尺精度 3、 坐标方位角 二、填空题(16 分) 1、 确定地面点位外业要观测的三个基本元素是( ) 、 ( ) 、 ( ) 。 2、 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 3、 经纬仪的 c 值是由于( )轴与( )轴不垂直引起的误差。 4、 水准观测中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 )轴和( )轴不 平

58、行而产生的误差。 5、 直线定向所依据的标准方向线有( ) 、 ( ) 和 ( ) 。 6、 1:500 地形图的编号为 3020 表示的含义是( ) 。 9、全站仪的测距指标为 5+1ppm,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 )mm. 10、平板仪的测绘原理是用( )法测水平距离,按比例将碎部点图解到( )上,用( )法测定高差,从而确定碎部点( ) 。 三、判断正误(8 分) 1、导线的布设形式只有附合和闭合两种形式 2、控制测量可以分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3、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光滑曲面 4、等高距的选择与测图比例尺有关 四、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0 分) 点号距离 (km) 测得高差 (米

59、) 改正数 (米) 改正后 高差 (米) 高 程 (米) bma36.4441.816.310 1 2 2.013.133 1.49.871 3 2.6-3.112 485.997 b 1.213.387 辅助计 算 fh= fh 容= 五、计算下图支导线 c、d 两点坐标。(12 分) 已知 xa=550.00m,ya=520.00m,xb=508.730m,yb=543.320m.其它观测数据均标在 图上。观测角为左角。 六、1、已知某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fx=0.08m fy=0.05m,导线全长为 5km,求导线 全长闭合差及全长相对误差,该导线是否符合图根导线技术要求?(6 分

60、) 2、已知某点 p 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 xp=2050442.5m,yp=18523775.2m,则该点位于 6 度 带的第几带内?其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6 分) 七、1、某地形组用全站仪测得碎部点 1 的竖直角为-336 ,斜距为 142.72m,观测时 镜高为 2 米,仪器高为 1.34 米,测站点 a 高程为 75.0m,求碎部点 1 距 a 点水平距离及 1 点高程。(6 分) 2、已知对某段距离等精度丈量了 6 次,其观测值分别为: 146.274m,146.278m,146.270m,146.282m,146.272m,146.280m,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