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2018 湖北重点高中联考)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 回答13题。1.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其空气运动特征的是().f 1J尹*rh声“ *一_气亠J 一 1rr _ -1ADA. 全年高温多雨B. 冬季盛行西南风C. 受信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D.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根据图示可知,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近地面 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高空与近地面状况相反。第2题,c风带为东北信风带。第 3题,读图可知,b地位于

2、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答案:1.C2.D3.A(2018 深圳模拟)K群岛各岛屿地势崎岖高峻,每年有 330多天是晴天。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和阳光 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岛的一侧海面呈现出条带状银白色的波纹,岛屿犹如行驶在海洋上的巨轮。下图是K群岛的卫星照片。据此完成 45题。4 该群岛夏半年盛行()A. 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5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解析:第4题,“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说明波纹是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结合常识可判断波纹顺风向延伸,则图示夏半年盛行

3、东北风。 第5题,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而晴朗干燥,故晴朗日数多。答案:4.C5.C、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 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81 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 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 .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B.A. C.D.3 .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 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 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 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解析

4、:第1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北边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第2题,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可知,在30S附近,在60S附近,在30N附近,在60N附近。第3题,a是东南信风、c是东北信风,受其控 制区域气温较高,在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b是南半球盛行西风,d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受其控制区域多温和多雨。答案:1.C2.C3.D(2018 宜昌四校联考)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45题。4.该月为()A. 1月B. 4月C. 7

5、 月D. 10 月5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第4题,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第5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 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答案:4.A5.D(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2018 日照模拟)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67题。6 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A.冬季多于夏季B. 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

6、C. 夏季多于冬季D. 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7 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A. 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B. 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 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D. 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解析:第6题,图示10月一次年5月降水明显多于6 9月,又在北半球,故降水量冬季多于夏季。第7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图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说明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而 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温和多雨。图示同一海拔上降水量15月逐渐减少,结合地中海气候成因,可判断是由于副高北移,影响逐渐增强所致,故D正确。答案:6.A7.D(2018 湖北新联

7、考模拟)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 473 km2,人口 2 000余人,较为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 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 467 mm南部年降水量 800 mm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C,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9题。8.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 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 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 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 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9 .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纬度位置A.海陆位置(西北风)的迎风坡,A错误;B错误;从纬度位置判断,该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解析:第8题,从纬

8、度位置和地形分布状况判断,纳瓦里诺岛的北部为西风德雷克海峡有西风漂流流经,该洋流为寒流,对其南部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岛南部可以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也受极锋的影响,多锋面气旋雨,C正确;岛上大部分山脉不是西北走向,D错误。第9题,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偏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较少,B正确。答案:8.C9.B(2018 潍坊一模)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 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A. 东北地区

9、冻土厚度偏薄B. 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C. 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D. 南方冻雨频次偏低10. I960 1970 年期间,11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A. 1890 年B. 1920 年C. 1940 年D. 1960 年解析:第10题,图示1960 1970年期间,冬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 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 则受其影响, 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低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第11题,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使7月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1890年夏季风指数

10、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答案:10.B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 (2018 上海徐汇区模拟)下图为北美洲2017年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1)判读图示天气形势所处的最可能季节,并说明理由。(12分)(2)比较甲、乙两地的风速,并分析原因。(10分)解析:(1)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陆地由于散热快而往往形成冷高压中心,夏季陆地由于吸热 快而往往形成热低压中心。图示陆地为高压,应为冬季。(2)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答案:冬季。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

11、区高压占据主导,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 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2)甲地的风速比乙地大。原因: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而乙地等压线比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甲地的风速比乙地的大。13. (2018 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自古以来,雅安便有“雨城” “华西雨屏”之称。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10分)(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利影响。(8分)解析:(1)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可从总体递变规律、 极值分布等角度回答。(2)陆地局部降水多于周边,除了宏观的大气环流因素外,还与影响局地小气候的地形、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3)首先明确关键词是“秋季”“不利”;然后从图中可看出,秋季降水日数最多,降水量较大;降水多易导致涝灾,降水日数多则影响 光照和气温,从而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