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20210128111808)_第1页
【专业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20210128111808)_第2页
【专业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20210128111808)_第3页
【专业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20210128111808)_第4页
【专业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2021012811180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专业知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学员问题】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基本流程?【解答】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相对于其他行业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 都是一个发展上比较滞后的领域:从艺术角度来说,它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理论指 导;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缺乏明确的设计标准和结果评判标准。再加上植物景观配 置特有的生态问题和时空变化等特性。它们无疑都将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 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设计流程乃至设计程序,它

2、们可以用来减少植 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设计结果的可判定性。同时还可一 定程度地增加设计工作的系统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质量保障能力。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选什么样的植物?2、选多大植物?3、选多少的植物?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1-4涉及到以植物个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5则涉及以植物配置后的群体为 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植物景观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规范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过程。从结果来说,是按照上面1-5的顺序进行;但从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说,确是倒着来, 先解决第5个问题,然后解决1-4

3、个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景观配置在 设计阶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2、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3、系统地检查审评,即质量保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三个步骤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设计过程中,三个环节会互有穿插,有时还互为前提。(一)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简单说,植物景观类型就是植物群体配置在一起显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类型。比如说: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花镜等等。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设计就是把诸如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观类型而不是植物个体作为设计元素进行

4、空间配置,设计师需要从整体上考虑什么地方该布置什么样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首先是源于整体景观结构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说的结构 性景观布局。结构性景观布局主要确定设计区域的总体景观框架。它主要基于顾客 的总体景观意向需要和整体美学原则的需要来构筑景观框架。结构性景观布局在某 种程度上等同于景观框架区划。其次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源于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说的功能性景观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说某个地方需要遮荫,某个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挡外部视线或隔离噪音,林荫道路,广场遮荫等等,是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的基本考究。再次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比如说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某个视

5、 角需要软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等等。有时也会源于其他特殊的 或景观布局过渡需要。作为设计元素,植物景观类型同样具有诸如颜色、大小、质地、形状、空间尺度等 要素特征,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工作即是基于植物景观类型的这些要素特征 而不是构成植物景观类型的植物个体的要素特征,并遵循植物配置理论所述的设计 原则与创作手法来设计创作的。植物景观类型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他们的要素特 征虽与个体的要素特征高度相关,但绝不等同于某个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或多个个 体植物要素特征的简单叠加。有时会表现出与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完全不同的要素 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观类型的要素特征不仅与植物景观类型

6、内部的植物构 成有关,而且与内部植物个体的结构排列方式有很大关系。另外,同一植物景观类 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结构组合。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是总体景观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带有美学 创作的因素,相对来说,是一项习惯性,发挥性多于程序性的工作。该流程工作完 成后一般会产生如下图表资料:1植物景观类型规划布局图(包括一些节点立面图)2、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3、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写作,植物 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问题类似文章写作中的文章构思和文章纲要草拟阶段。文章 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写什么样的内容,什么风格,段落结构如何编排布 局,中心主题如何展开表达等等问题,

7、而不是首先考虑用什么字、词或语句等问题。 同样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而不是植物个 体的选择与布局。(二)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各 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植物品种的选择,2、植物大小的确定,3、植物数量的确定,4、植物个体在结 构中的位置定位等。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除了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过程中 需要较多关注美学设计知识外,其它更多的是趋向解决生态技术问题。因而解决植 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往往是一种程序化地工作。

8、1植物品种选择植物品种选择的一般程序如下:1)根据植物景观类型布局图、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和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等资 料,综合分析各景观类型的结构,确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制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 表。2)分析确定配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和主要环境限制因子。3)根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主要环境限制因子、和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来与植物库数据配对搜寻,确定粗选的植物品种。4)据景观功能和美学的要求,进一步筛选植物品种。5) 确定各植物类型的主要品种主要品种是用于保持统一性的品种,是一种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构架品种。一般来说,主要品种品种数量要少(比如说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数量多(比如说 80%。主要植物

9、品种的耐寒级别一定要比场地的气候耐 寒区级别高一个级别,同时能够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够的耐性。主要品种分各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和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是 指设计区域内占主导地位(面积或空间)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6)确定各植物类型的次要品种次要品种是用于增加变化性的品种,品种数量要多(80%,但植株数量要少(20%。如特别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可以不 高于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有条件或成本不高的情况小,可以选择一些对场地主 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主次要品种的比率按各景观类型分别计算分配。7)确定植物品种的数量原则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则,但并非植物品种越多越好,杜 绝拼凑

10、。一般的小区来说,15-20个乔木品种,15-20灌木品种,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种 已足够满足生态方面的要求。当然,国家有特别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办理。2、植物初植大小的确定在国内,对种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更多地是根据客户喜好和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学的生态的手法来综合确定。以乔木为例,国外比较通行的乔木层尺寸一般也就在径阶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虑到国内的习惯,建议乔木层尺寸径阶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较为适宜,一般不要超过14-15公分。为了满足及时效果的需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 如增加大灌木的数量(高度100厘米-25

11、0厘米),增加覆盖对比等等。在树体比例尺 度的处理方面,尽量缩短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植物的大小差距。3、植物数量的确定准确地说植物数量确定问题是一个跟栽植间距高度相关的问题。一般说来,植物种植间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 生长速度的快慢适当调整,但决不能随意加大栽植密度。任何时候,采用加大栽植 密度来获取及时效果的方法都是最愚蠢的方法。关于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和栽植间距,国外有一些习惯性的数据可供参考。4、在植物景观类型结构中的位置定位根据各景观类型的构成和各构成植物本身的特 性将他们布置到适宜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会较多涉及到基于植物个体的美学设计问题。从个体到构建植物

12、景观类型的群体组合,其实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在这个阶段 如果能够借用一些景观类型构成模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模块可以通过模拟自然、调查分析以前的设计或设计建模等方法获得。模块在入库 使用前必须是经过美学或生态检验论证过的。模块如同工业品中经过系统检验有质 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三)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由于交织着生态、美学乃至经济和其他等多种因素, 植物景观配置工作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遗漏和纰漏是难免的。 因此一件设计作品完全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审评复检是很有必要的, 它是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审评主要进行两大方面的审评:美学原则审评和生态

13、原则审评。审评程 序主要由审评内容,审评方法和结果评定标准三个方面组成。比如说平衡原则的审 评程序大致如下:1审评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平衡原则 2、审评方法1)找出设计区域或分区的中心点 2)以中心点为交点绘出两条正交轴线 3)比较两条轴线两侧的配置的植物景观类型, 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和数量等3、评定标准两条轴线两侧的植物景观类型, 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数量基本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即可作为是设计者自检之用也可作为甲方和 第三方对设计结果评审之用。并且不仅需要在整个设计完全结束后进行植物景观配 置结果审评而且需要在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阶段性

14、审评。植物在景观表现中的质感和美感植物质感在景观表现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景观营造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植物纯 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的关系。摘要:植物质感在景观表现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景观营造过程中,要正确把握 植物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自然质感人工质感景观表现随着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应用形式的增加,人们对植物的关注度 也与日俱增,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简单的类别、图案、色彩等方面,越来越多的 人也开始关注并研究植物的质感。总体来说,质感是是指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如的特质的感觉 包括天然质感和人工质

15、感,其中,天然质感是指物质表面的自然特质,如水、岩石、 竹木等;而人工质感是指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如砖、陶瓷、玻璃等。不同 的质感给人不同的感觉,如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对于自然界群落中的植物而言其质感无疑只是天然质感,但是,随着植物生产的日 趋产业化发展,以及由于迎合审美要求而对植物所作的一系列处理,在某种程度上 来说,植物质感已经不仅仅再只是单纯的天然质感,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一些人工 痕迹。另外,质感是人的视觉以及触觉感受,是一种心理反应,这就决定了植物的 质感的主观性和相对性。总而言之,植物质感不是单一不变的,随着植物本身的生 长发育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或者观赏者以及

16、观赏者心境的变化,植物质感也随之变 化。正是植物质感的这种不确定性,却能促使景观表现更加的丰富、多样。因此, 在景观表现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植物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 美感之间的关系。1植物质感影响因素及分类不同的植物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其株型、花果稠密度、颜色等都会影响植物的 整体质感。如榆树、木槿、毛白杨、玉簪等比较粗放;银杏、铺地柏、黄杨、菊花 则属于中等;而柽柳、桂香柳、黄栌、棣棠等则比较精细。另外,植物单独某个部 分如树皮、叶、花、果等由于其不同的形状和质地,其质感也有差异。如重瓣榆叶 梅树皮黑褐色并且反卷比较粗放,而三球悬铃木的树皮薄片状剥落之后灰褐色斑块 则显得

17、光滑细腻;另外,构树的叶片大而粗糙,小叶黄杨叶片则厚实有光泽更显精 细。除了植物材料本身的质感特征外,观赏距离、人工修剪、环境光线以及其他景观材 料的质感特征等也会影响植物材料的质感。2植物质感在景观表现中的应用植物质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质感的植物在不同景观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景观 表现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植物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 间的关系。2.1合理使用不同自然质感的植物植物质感的不同,决定了其景观效果的不同。粗质型植物有较大的明暗变化,看起来强壮、坚固、刚健,外观上也比细质登植物 更空旷疏松,当将其植于中粗型及细质型植物丛中时,便会跳跃而出,首先为人所 见。因此,

18、粗质型植物可在景观中作为焦点,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也正因为如 此,粗质型植物不宜使用过多,避免喧宾夺主,反而使景观显得零乱无特色。而细质型植物比较柔和,没有太大的明暗变化,外观上常有大量的小叶片和稠密的 枝条,看起来柔软纤细。因此,可大面积运用细质型的植物来加大空间伸缩感,也 可作背景材料,显示出整齐、清晰、规则的气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景观设计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完成的。而在一个特定范围内, 质感种类太少,容易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但如果质感种类过多,其布局又会显得 杂乱。有意识的将不同质感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能够起到相互补充和相互映衬的作 用,使景观更加丰富耐看。大空间中可稍增加粗质感植物类型

19、,小空间则可多用些 细质型的材料。粗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趋向赏景者的动感,使空间显得拥挤,而细质 感植物有使景物远离赏景者的动感,会产生一个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如图1所示,为中国人名大学一处景观,其中,主景是粗质感的白蜡,在阳光照射 下,略微纸质的膜质叶片呈半透明状,有光影闪烁的感觉,配合其明亮的色彩,让 人有一种热烈奔放之感。而作为背景的绦柳,其质感细柔,轮廓清晰,有一种远离 赏景者的倾向,让观赏者产生一种与植物间的可视距大于实际距离的错觉。22恰当利用植物质感的可变性由于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以及观赏距离、人工修剪、环境光线或者其他景观材料 的质感特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材料的质感,所以,

20、植物的质感在一定程 度上来说是不确定的。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植物质感的这种可变性, 综合把握整体环境和非植物材料的质感,营造符合主题且具特色的景观。近距离可以观察单株植物质感的细部变化,较远则只能看到植物整体的质感印象, 更远的距离则只能看到不同植物群落质感的重叠、交织。环境中光线强弱和光线角 度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质感效果。强烈的光线使得植物的明暗对比加强,从而使 得质感趋于粗糙;相反,柔和的光线使得植物的明暗对比减弱,质感趋于精细。另 外,通过修剪、整形等操作手段可以改变植物的轮廓和表面特征,进而使人产生不 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也可以大大改变植物本身的质感。例如,绿篱的质感在修剪

21、 后由柔和变得硬朗,草坪的质感在修剪后由粗糙变得精细而富有弹性,盆景摘叶后 叶片变得细小轻盈。而同种植物与不同材料对比也会产生不同的质感效果,比如书 带草栽植于毛石砌作的种植池中显得精细,而栽植于抛光的花岗岩种植池中则显得 粗糙。如上图1所示,水池周围配以白色卵石,尽管柔美恬静,质感精细,却稍有冰冷感, 正好能够凸现粗质感白蜡欣欣向荣的气象,也能与质感细柔的绦柳形成一种呼应。而图2所示,桥面的地板采用了抛光效果的木材,给整个景观空间带来洁净简练之 美,同时也与地板左侧草坪形成对比,原本质地细软的草坪在地板精细纹理的映衬 下显得粗糙很多。整个景观地面均配置草坪,阴天背景和绿色草坪相映成趣,让这

22、里的空间通透而又宽敞,中间规则地群植细质型的红桃绿柳,不仅丰富了景观的深 度空间感,也增加了层次感,整个画面有一种朦胧淡雅感。3总结利用植物质感表现景观时,不仅需要恰当搭配植物的自然质感,或者适当表现其人 工质感,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植物色彩、姿态等其他因素,从整体出发,营造特点鲜 明且丰富多样的景观。植物造景初探适当的重复和变化就会产生节奏和韵律。没有重复和变化便没有节奏韵律。在园林 绿化设计中,应重视重复和变化的巧妙运用。如运用得当,置身其中就如同置身于 一个音乐的世界,能使人充分感受其节奏和韵律。作为园林工作者,一直以来,笔者都在苦苦思索,究竟什么样植物景观才能够给人 以美的享受?植物素材要

23、怎么样配置,其形成的景观才能让人身心身愉悦?最近几 年,通过许多实例的比较,对这些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我想谈谈一些自己的 看法。一、平面设计要有造型在绿化隔离带,道路分隔带或绿地等较大面积的绿化设计过程中,在做平面设计时 要考虑怎么样去造型,因为如果没有造型,绿地往往显得过于单调和呆板。当然这 种造型既可以是规则式的几何造型,如环形、圆形、棱形、半圆形、半环形、环带、 半环带等等;也可以是不规则的自然造型,如云片状、浪花状、动物形等。规则式 的几何造型做得较好的如钦州港的果鹰大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带的绿化造 型,由机动车道到百机动车道依次是半圆形的铺地黄金,半环形的紫背万年青,半 环

24、形的黄素梅,半环形的美人蕉,半环形的龙船花(或鹅掌柴)。在这里,植物造型还需注意的是,在同一条道路或同一块绿地内造型基本单元(一个基本单元可包含 几个几何图形)不宜过多,过滥,一般以1-3种左右为宜。二、立面设计要有层次在道路分隔带,防护绿带等绿化地段,绿化设计也要体现出层次分明,高低有序的 原则。具体来说,在离人视觉越近的地方就设计种植较低矮的树木或地被,在离人 视觉越远的地方就应设计种植较高的树木。这样人看上去就产生高低层次感,这种 咼低不同的层次,数量上也应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一般以6-8层为宜,不宜过多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如南宁市民族大道的中间分隔带,从两侧向中央依次 为第一层地

25、被(高3-5cm)的马尼拉草,第二层草花为(高 25-30cm)万寿菊,第三 层为(高35-40cm)草花鸡冠花,第四层灌木为(高 50-60cm)黄素梅,第五层为较 低的(高150-180cm)黄金榕树墙,第六层为较高(高 300cm以上的垂叶榕树墙, 第七层为高大(高600cm的木棉树。这样的分层种植,让人感受到如同远近不同的 高山叠翠,层次分明。在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立面层次过于简单则显得单调乏 味,过于复杂则显得杂乱无章。三、季节更替有变化在植物造型中也应该考虑到各种植物季相的变化特点,如常绿树与落叶树,以及花 色、花期不同的树木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间种。如北京香山的红叶,南宁青秀 山的桃花等都是季相变化较为突出的例子。需要指出的是,在列植时,同一高度层 次的植物选用的品种不宜过多,以 2-3种为宜,而在片植或组团种植时则不受此限四、相邻色彩有差异在平面造型和立面层次的布置中特别要考虑的是相邻两种植物的区别,如叶形、叶 质、树形、枝形、叶色等的区别,尤其是叶色的区别。因为植物的叶色是引起视觉 区别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相邻两种植物的叶色区别越大越好,区别越大形成的层次 感越强,从而产生的立体感也就越强,视觉效果也就越好。如黄素梅(翠绿色)与 红继木(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