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_第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 本世纪五十年代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 现在要建设创 新型国家 ,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 ,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靠教育。教育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 为学生创造适易个性发展 的氛围 ,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 在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基础 上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 为社会输送有创 造力的主人和人才。教育家李镇西说 : “创新性的基础是个性 , 个性的基础是人性 ,教师要有个性 ,教育要有个性。 人性和个性不 等于创新性 , 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新性”。 1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 1.1 个性是事物的客观存

2、在。 天有阴晴圆缺 , 山有高低陡缓 , 动物有大小黑白 , 人有男女胖瘦。 世界是多样化的世界 , 正由于多 样化的世界 ,世上才无奇不有。 生物是多样化的生物 ,生物才绚丽 多彩。世界本来就是由无数具有个性的事物组成的 , 事物的个性 是客观存在。 1.2 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与他事物的标准。 太阳、月亮、地球 , 美国、中国、南非的区别 , 在于它们不同的特点 , 学生中张三、李 四的区别也同样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个性。 1.3 人的个性是创新性的必要条件 , 是基础 , 是推动人类社 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哥白尼如果没有区别于罗马教义的个性 , 也就没有现在的太阳中心学说。牛顿如果是一个人云亦云

3、 , 对周 围的事物变化司空见惯 , 也就不会由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落到他 的身上,这样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而萌发求异的思想 , 发现了 “万有引力”定律。有个性的人才会不满足现状 , 才会求新、求 异、求变 , 而只有求新、求异、求变 , 才会有新生事物出现。有个 性才有创新意识 , 才有创新思想 , 才有创新能力 , 才会形成创造 力。 1.4 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是用人单位对不同人才的客 观需求 , 也是学生自己立志成才的内在要求。有个性的学生才会 有浓厚的兴趣、不同的志向、绚丽的人生和旺盛的求知欲 , 从而 发展成不同的人才 , 适应社会、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有 个性的学生才会有

4、创新性 , 学生本身就有立志成才为社会、企业 多做贡献的愿望 ,而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创新思想 , 才能为社 会、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1.5 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性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素 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首位 , 主张德智体美劳并举 , 注重学 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 , 增设多样化的选 修课。素质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 , 不把成绩的高低、升学率作为 唯一的衡量标尺 , 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 以适应未来的社 会。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 提倡民 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6 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

5、性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目的。 国家把 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目前进一步发展 , 振兴中华民族的“推 进器” ,提出思想创新 , 体制创新。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 企业发展的主人 , 他们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企业兴衰的重任 , 而唯有创新和有创造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有创造力的员 工,才能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 ,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所以 , 作为 职业教育工作者 , 要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作为重中之 重的任务抓紧抓好。 2 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性能力的措施 2.1 全体教职工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能力要形成共 识。首先, 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创新思想有正

6、确的认识。其次 , 领导层、主管教学部门、教师、 班主任和辅导员应主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性能力的责 任和义务。 2.2 学校要为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性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在 全员育人的教学过程中 , 为培养有个性和创新性的学生提供足够 的硬件设施 , 合理的经费保障 ,要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 在学知识、练技能的基础上 , 课余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支配。 2.3 在学生中建立不同的社团和科研小组。 根据学生的不同 兴趣爱好 , 建立如美术、书法、文学、球类等社团 , 使学生在相应 的社团中充分张扬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建立不同学科、 不同工种 的科研小组 ,在学校的教科研项目中要有学生参

7、与 , 给学生在教 科研项目中分配具体任务 ,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和创新意 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那些无视学生创新能力 ,甚至嘲笑 ,用粗 暴手段压制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说 : “你这糊涂的先生 , 你的教 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爱迪生、你的讥笑中有牛顿 , 你别忙 着把他们赶走 , 你可要等到坐上火轮、点上电灯、学习微积分 , 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 2.4 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主动参与能发挥学生个性的活 动 , 并在其中起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主动 参与和引导 , 能提高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性 ,保障学生在个性发 展活动中的安全。同时提供了向学生奉献爱心的机会

8、, 是教师、 班主任和辅导员形成一颗学生心 , 并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有效途 径 , 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形成 , 有利于教师尊 严的形成。 2.5 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教学过程中 , 要有针对性地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创新思维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5.1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和允许学生大胆质疑 , 激发创新 思维的形成。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 , 创新思维的形成必 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要有鲜明的个性 , 而不是人云亦云 , 一个人有独创性 , 必须具有求异思维品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激 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疑问 ;二 是设

9、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索探讨 , 共同解 疑,在探讨和解疑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 三是设疑要目的明确 , 科学 合理,具体有趣 ,从而焕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 : 语文课中曹冲称象的其他 方法;实习课中更合理的工艺程序 ; 煤矿安全生产中防止瓦斯煤 尘爆炸新措施等。 2.5.2 在教学过程中 ,灵活运用启发法、情景法教学 ,营造和 谐课堂氛围 , 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2.5.3 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 “异”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征 ,是创新的重要标志 , 要培养学生 敢于求异 , 求不同。 2.5.4 引导学生建立立体思维和发散思维 , 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和学习方法 ,打破思维的局限性 ,从更大范围 ,不同方向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