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知名碑酒公司环境管理守则29_第1页
XX知名碑酒公司环境管理守则29_第2页
XX知名碑酒公司环境管理守则29_第3页
XX知名碑酒公司环境管理守则29_第4页
XX知名碑酒公司环境管理守则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手册青岛啤酒二厂批准2前言31. 目的和适用范围52. 相关文件53. 术语与定义54. 环境管理体系64.1总要求64.2环境方针74.3规划(策划)8431环境因素84.3.2法律和其他要求94.3.3目标和指标104.3.4环境管理方案114.4 实施与运行124.4.1组织结构和职责124.4.2培训、意识和能力144.4.3信息交流15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164.4.5文件控制164.4.6运行控制184.4.7应急准备和响应194.5检查和纠正措施204.5.1监视和测量204.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214.5.3 记录22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234.6管理评

2、审24附录A:职能分配表25附录B:程序文件目录26附录C:重大环境因素清单27批 准本环境手册由厂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写青岛啤酒二厂环境手册经审查,符合 ISO 14001:1996环 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的要求,适宜本厂环境管理体 系的运行,现正式予以发布。本环境手册是我厂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准则,青岛啤酒二厂 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必须贯彻执行。本手册版本:B本版审核日期:2002年3月批准:、八刖.言0.1企业简介座落在青岛市李沧区河东的青岛啤酒二厂,始建于1987年,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具备年生产优质青岛啤酒 20万吨能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啤酒厂。作为青岛啤酒

3、股 份有限公司的骨干厂,青岛啤酒二厂始终如一的按照公司的要求,选用优质大麦、大米、啤酒花和酿造用水,生产满足国内外不同消费需 求的优质青岛啤酒。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手段是生产高质量青岛啤酒的重要 保证,我厂主要生产设备是从法国诺顿公司(NORDO N德国斯坦尼 克公司(STEINECKBR德国申克公司(SCHEN)和H&K公司全套弓|进, 应用微机技术管理生产全过程,拥有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为适应公司国际贸易的发展、 不断改进管理绩效,青岛啤酒二厂 在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按照IS0 14001的要 求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名称: 青岛啤酒股

4、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二厂通讯地址:中国青岛李沧区河东HeD ong Lica ng District, Qin gdao, Chi naTel : 0532 7635229Fax : 0532 7635845Postcode : 2661000.2环境手册的编与及控制021环境手册根据ISO 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 及使用指南标准的要求制订,经厂长批准后发布实施。0.2.2环境手册的更改需经厂长批准,并按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的规定进行更改。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建立、健全青岛啤酒二厂环境管理体系,确定环境方针和环境 目标,确保被全体员工理解、执行和保持,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

5、有效性,特编制本环境手册。1.2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青岛啤酒股份二厂啤酒生产及相关活动。2相关文件ISO 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 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 指南本厂质量手册3定义与术语3.1术语本环境手册及本厂环境管理体系中使用的环境术语采用ISO 14001:1996 中的术语。3.2缩写青岛啤酒二厂本厂4环境管理体系4.1总要求青岛啤酒二厂根据ISO 14001:1996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 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为了实施和保持所建立的环境管理体 系,本厂:a)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b)确定环境因素,以判定重大环境影响;c

6、)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建立适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e)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环境目标和 指标;f)顺利开展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审核与评审活动,以 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循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g)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修正环境管理体系。4.2环境方针青岛啤酒二厂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对环境管理和环境行为的 持续改进以预防污染、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我们承诺:1. 遵守所有适用的与环境有关的法律与其他要求;2. 根据ISO 14001:1996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 境管理体系;3. 根据ISO 14001:1996标准和环

7、境管理体系文件对重要环境 因素重点监控,以便有效的预防污染和节能降耗。a. 废水;b. 废气;c. 水、电、煤、粮消耗。4. 强化员工的环境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此环境方针是青岛啤酒二厂的环境管理工作纲领,我厂通过发放环境手册、组织各级培训等多种方式传达到每一员工,使员工理 解并贯彻执行。本厂通过制定、分解、实施目标、指标和实施运行控制来贯彻环 境方针。厂长在每年一次的管理评审时对环境方针的适用性进行评审,必 要时予以修订4.3规划(策划)431环境因素4.3.1.1本厂识别在生产、管理活动中所能控制或可以施加影响的环 境因素,从而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 素

8、。4.3.1.2 环境因素的识别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由管理者代表确认。4.3.1.3 环境因素的范围包括:a:本厂生产、管理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所有部门及场所。b :相关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可识别的环境因素。4.3.1.4识别方法及步骤:a:人力资源部向各部门发放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要求各部门识别出本部门环境因素,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给人力资源部。b:识别环境因素按照以下原则:三种时态:过去、现在、未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七种类型: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土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及 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4.3.1.5本厂的

9、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随生产、管理活动的不断变 化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而不断进行评审和更新.4.3.1.6环境因素的评价及更新按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进行432法律与其他要求 4.321本厂及时获得并识别适用于本厂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符合其 他要求,从而为评价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提供依据。4.3.2.2厂工程部负责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和识 别的工作。通过与政府环保机构联系,获取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 其他要求并确认其适用性,追踪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2.3厂人力资源部负责同环境咨询公司、环境认证机构联系,获 取环境体系标准的最新信息。4.3.2.4

10、经确认适合于本厂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本厂工程 部要建立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并根据法律、法规及 其它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4.3.2.5 各部门应遵守已确认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2.6本厂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和识别工作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管理程序进行。433.目标和指标 433.1本厂针对有关部门,建立并保持自身的环境目标、指标并形 成文件。4.3.3.2本厂环境目标、指标分消耗性、污染性两类进行控制。消耗 性环境目标、指标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污染性环境目标、指标由 工程部负责组织制定,由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执行。4.3.3.3本厂所

11、设立环境目标指标应与本厂环境方针保持一致,并包 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 / /4.3.3.4生产部、工程部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 他要求,其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运行和 经营的实际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4.3.3.5生产部、工程部对所设立的目标、指标不断进行评审,从而 确保其与本厂的重大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经营要求的一致性。4.3.3.6如果本厂重大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或经营战略发生变化时,应 由人力资源部及时汇报管理者代表,由生产部、工程部组织更新和调整。4.3.3.7每年末,生产部、工程部应根据本厂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并以此作为下

12、一年度目标、指标设立的基础.434环境管理方案4.341厂制订环境管理方案以实现所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指标。4.342厂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制定本厂的环境管理方案,由管理者 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执行。4.3.4.3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包括:a. 规定组织的有关职能和各责任部门实现环境目标指标的职责;b. 实现目标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4.3.4.4 厂人力资源部每半年一次对所制定的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 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调整有关方案并随时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4.345环境管理方案应根据本厂生产、管理活动的变化而出现的新 的重大环境因素,建立新的环境目标指标,并进行不断的合理的调整 修改。4.4实施与运

13、行441组织机构和职责4.4.1.1 组织机构(见附页一)4.4.1.2 职责和职权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厂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 确规定并予以沟通,与环境管理工作有关的下述部门 /人员除质量 手册规定的其他职责外,在环境管理方面,职责如下:a. 厂长负责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主持制定环境方针;批准环境手册、 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批准组织机构;保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 所需的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及财力资源;负责管理评审。b. 环境管理者代表:确保按照014001:1996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向厂长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 并为环境管理 体系的

14、改进提供依据。c. 人力资源部 .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 .负责组织制定本厂的环境管理方案,监督检查并进行不断 的合理的调整修改。 .负责重要环境岗位资格的确定及培训的组织实施。 .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厂的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准备管理评审材料d. 工程部 .负责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和识别。 .负责与公司主管部门及市环保局的外部环境信息沟通。 .负责本厂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组织污染性环境目标的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负责组织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工作, 并联系环保局对环境表现实施检测。e. 生产部负责组织消耗性环境目标的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15、和实施。f. 行政部十a.L_ .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响应方案,组织防火、防汛、氨泄露等演习,负责厂内安全事故的处理。 .负责全厂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g. 全厂各部门: .贯彻环境方针,通过制定、分解、实施目标、指标和实施 运行控制来贯彻环境方针。 .负责组织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协助人力资源部制定环 境方案并对照实施。 .各部门遵守已确认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对本部门范围内的培训及考核,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运行。包装部生产部表代者理管K咅、艮酉工程部品管部师程工总人力资源部图构机织组:一页附442培训、意识与能力 4.421厂通过对职工进行培训,从而为顺利实施环境目标、指标和 环境

16、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打好基础,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运行。3.422厂人力资源部负责环境管理培训及考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 范围内的培训及考核。4.423厂通过培训,使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c)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4.4.2.4厂确定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该类人员 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

17、对该类人员进行鉴定并保存记录。4.4.2.5员工培训与能力鉴定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员工培训管理程序进行443信息交流443.1 厂确保内、外部环境信息得到及时沟通。443.2 工程部负责与公司主管部门及市环保局的外部环境信息沟 通。4.4.3.3 信息沟通的分类:内部信息沟通:环境方针、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目标和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下达、员工合理化建议的传递、体 系运行的情况汇报、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外部信息沟通:十a .L_由内至外:厂环境方针和环境绩效的对外宣传,对相关方提出的要求。由外到内:相关方的环境信息或抱怨、学术和社会团体的要求。4.4.3.4人力资源部通过培训等形式把本厂环境

18、方针、环境目标、指 标传达给厂各部门、到全体员工。4.4.3.5本厂环境方针、环境绩效的对外宣传利用新闻发布会、报刊 等媒介向外宣传。4.4.3.6各部门收集到的内外部环境信息最后应报到工程部,对涉及 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由工程部保存记录。4.4.3.7如有相关方的抱怨及其他要求,由工程部统一协调解决。4.4.3.8 厂的信息沟通按信息沟通管理程序进行。445.4文件的修订和更改由由原编制部门/职能进行,由原审批部4.441厂为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以书面形式建立并保持了环 境管理体系文件。4.4.4.2 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a. 厂环境手册一一根据公司环境手册,描

19、述本厂环境管理体系 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给出了本厂查找程序文件的途径,明确描述 了本厂的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b. 厂环境管理体系程序一一是厂环境手册的支持文件,针对公司 没有统一控制的,需在本厂范围内统一控制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给出 具体的执行程序,其主要内容是规定活动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 何地做、做什麽、如何做。c. 作业指导书偏重于技术和具体操作方面,它是环境管理体系程序的支持文件,对具体活动的作业细节作出详细的规定。d. 记录一一是证明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证实性文件。4.4.4.3 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按本手册 445条的规定发至有关部 门,所有的文件均可在人力资源部查到。4

20、.4.5文件控制4.4.5.1厂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厂文件控制的管理。4.4.5.2 为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文件发布前必须得到批准, 环境手册由厂长批准、环境管理体系程序由分管厂级领导批准, 作业指导书、部门内部文件由分管厂级领导批准。4.4.5.3文件需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更新并再次批准。 门/职能审批,应建立文件清单,以确保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4.4.5.5 文件发放部门应确保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 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4.4.5.6 对失效文件应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及时撤回以防止误用;4.4.5.7文件使用部门应对文件妥善保管,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

21、于 识别;4.4.5.8文件控制按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446运行控制4.461 厂有关部门为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建立运行程序,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控制。4.462厂有关部门针对所制订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及其所认定的 重大环境因素相关的活动,建立并保持各项运行控制程序, 这些运行 程序应当:a.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而有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b. 在程序中规定了运行的标准。十a .L_c. 对于全厂生产、管理活动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相关方。4.4.6.3厂有关部门根据已评估的重大环境因素建立并维护的运行

22、控 制程序包括:废水管理,废气管理、废弃物管理、化学品管理、能源 资源管理等程序。通过执行这些程序能有效地完成已制订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4.4.6.4厂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通过执行这些程序能有效地完成已制订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1厂有关部门应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应急响 应,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447.2厂行政部负责应急与预防措施方案的落实,组织防火、防汛、 氨泄露等演习,负责消防器材管理,负责厂内安全事故的处理。4.4.7.3厂行政部为各部门存在火灾隐患的部位提供必要器材,并进 行日常检查管理。4.4.7.4火灾

23、发生后,行政部组织有关人员米取灭火措施,在火势得 以扑灭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和制定相应整改 措施。4.4.7.5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行政部应组织相 关部门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4.4.7.6应急准备和响应按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4.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监测与测量4.5.1.1 对可能具有的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应进行监测与测量。4.5.1.2厂工程部负责组织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工作,并联系环保局对 环境表现实施检测。4.5.1.3 厂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内部审核对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进 行检查,并做好记录。4.5.1.4厂人力资

24、源部每半年一次对各部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 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4.5.1.5厂工程部计量组根据计量检测设备控制程序对各种仪器 仪表予以校准和维护,并保存记录。4.5.1.6监测与测量按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进行4.5.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21 对厂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和由此产生 的对环境负面的影响,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并防止其再度发生。4.5.2.2厂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在内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向 责任部门发出不符合项报告;工程部、生产部负责对在日常监测 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向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纠正要求。各责任部门 负责人组织本部门

25、人员调查产生不符合原因,并制订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厂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生产部根据不符合性质,督促和验)i.L_证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4.5.2.3 不符合的产生来源:a. 厂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生产部和各责任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b. 环境管理者代表组织的内部审核。c. 审核机构实施的外审。4.5.2.4针对出现的不符合情况,厂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生产部和各责任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和预防。在采取措施前,要X f I r*r X_ *i注意以下两方面:a.原有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存在问题;1/b.采取措施的力度不够或方法不恰当,可能导致问题重复发 生。4.5.2.5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

26、起的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应遵 照实施并按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文件更改。4.5.2.6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控制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环 境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4.5.3记录的控制 4.531各部门应制定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 有效运行的证据。这些记录中还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4.5.3.2对有关环境管理的记录应予以标识、保存与处置,厂人力资 源部负责记录的控制。4.5.4.3记录的控制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 和处置。4.5.4.4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 服务的可追溯性。对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坏

27、、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4.5.4.5 记录的控制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541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以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 合环境管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 保持;向厂长报送审核结果。4.5.4.2 厂人力资源部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厂的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4.5.4.3审核人员要经过资格认可,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 系,以确保审核结果客观、有效。j /4.5.4.4全厂内部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每次审核覆盖厂与环境有 关的所有部门和活动,厂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4.

28、5.4.5人力资源部负责保存审核形成的审核报告、整改计划等记录。4.5.4.6受审核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经管理者代 表批准后实施。人力资源部组织审核员对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 证,并记录验证结果。4.5.4.7内部审核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进行。4.6管理评审 461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 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4.6.2环境管理体系评审每年一次,由厂长主持。4.6.3评审的内容: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结果、环境方针的贯彻及适 用性、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法律和法规的 符合性、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如何进一步实现。4.6.4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