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_第1页
生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_第2页
生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_第3页
生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药物代谢与生物转化Metabolism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学 分: 2.0总 学 时:36考核方式: 考试教学方式:讲授主讲教师: 杨秀伟课程类型: B教学方式: 全面讲授中药药物代谢与生物转化及其特点和研究方法。授课对象: 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目的: 中药药物代谢与生物转化是研究中药在体内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 以及药物分子活化 / 毒性化,通过体外生物组织、细胞和 /或酶进行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修饰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有四个方 面,一是为了加深研究生对中药体内过程的了解,二是掌握中药药 物代谢的研究

2、方法, 三是了解药物分子在体内的活性化 / 毒性化以及 药物相互作用,四是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修饰的生物转化方法。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研究生掌握中药药物代谢与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和 技能,为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和研究思路。预修知识: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课程。主要内容一、绪论(一)中药药物代谢与生物转化的有关概念(二)中药药动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三)中药药动学研究的特点(四)中药药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中药药动学发展概况(六)中药药动学研究展望二、药物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和 / 或代谢(一)肠内细菌菌丛的构成和生物特性(二)中药成分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与研究方法(三)

3、中药成分各类型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特点(四)中药成分原形和 / 或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的吸收三、药物在体内的存在状态与药物代谢(一)药物在体内存在的状态(二)药物代谢( 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3、水解反应; 4、结合反应)四、中药药动学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一)常用生物样品(二)中药药动学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五、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一)血药浓度法(二)药理效应法( 1、Smolen法; 2、效量半衰期法; 3、药效作用期法; 4、 效应半衰期法; 5、药理效应法的特点与评价)六、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一) 概述(二) 药动学模型(三)药效学模型(四)药动学与药效学结合模型(五)药

4、动学与药效学结合模型的应用七、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八、中药体内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一)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二)气相色谱法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四)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五)薄层色谱法六)比色法七)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八)荧光分光光度法九)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十) 免疫分析法(十一)毛细管电泳法九、中药成分体外生物组织、细胞和 / 或酶的生物转化(一) 介绍微生物转化与植化细胞转化,以及常用的生物培养体系(二) 常见的生物转化反应及其特点,以及与有机合成的互补关系(三)生物转化用于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半合成及结构修饰(四)生物转化用于药物代谢的体外模型和生物转化用于阐明抗菌药物的耐药 机制教材: 自编主要参考

5、书:1. 杨秀伟、郝美荣、服部征雄主编 . 中药成分代谢分析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2. 杨秀伟主编 . 中药成分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毒性与药效 (上、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思考题:1. 药物的肠内生物转化与肝脏生物转化的特点?2. 药物的 ADMET/Act. 的概念?3. 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4. 药物转运体在药物血 -睾屏障转运中的作用?5. 有关 P450 酶的研究进展?6. 血清药物化学与血清药理学的关系?7. 中药与化学合成药物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作用?8. 中药药物代谢与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关系?9. 中药药物代谢与中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关系?M

6、etabolism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redit: 2.0This class introduces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n metabolism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1) metabolism and/or biotransformat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CCMM) by huma

7、n intestinal bacteria; (2) drug form and its metabolism in vivo; (3) bio-sample preparation; (4) methods of pharmacokinetic research; (5)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combination model; (6)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7) assay method for active principles; (8) biotransformation of CCCMM by bio-t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