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比较_第1页
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比较_第2页
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比较_第3页
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比较_第4页
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比较首先,了解巴洛克时期形成原因及其属于它特有的象征。巴洛克”来源于葡萄牙语,葡萄牙语baroque原意为不圆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现指欧洲 17世纪和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 风格。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风格。音乐史上还有人用洛可可时期”,这个时期是指巴洛克后期至前古典乐派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是过量的使用装饰音,悦 耳但显得不够深刻的音乐。这个时期的法国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多属于这种风格,即所谓华 丽风格。单独地分析巴洛克时期(1600-1750)的音乐,可以看到,其旋律的乐句长度不一,气息 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

2、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 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 明确的和声属性。它的节奏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 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这个时期的调 式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 教会调式”。巴洛克时期的和声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 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巴洛克时期特有

3、的作曲手段,通奏低音又称作数字低音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 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 选择。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织体是以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其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 用主调织体。本时期的曲式以相互间形成节奏、速度、风格对比的多乐章结构为主,如组曲、 变奏曲、协奏曲、康塔塔、清唱剧等,常用前奏曲与赋格、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搭配关系。复 调乐曲的内部结构是以模仿手段写作

4、的连续体(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确的呈示、发展和再现 因素。同时也有分段结构、变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进行变奏的帕萨卡利亚、夏空形式。 巴洛克时期主要的音乐体裁有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 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曲。器乐: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以独奏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为主)、协奏曲(管弦乐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这 个时期音乐在一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形成对比巴洛克时期的 音乐力度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代表家有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斯卡拉蒂。虽然处于

5、同一时期, 可能相互影响,但每一位音乐家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巴赫尽管没有创造出新的曲式,但他把 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已有的形式、技曲式上,经过加工改造,使之达到了新的高度。从音乐的 旋律特征上讲,由于他的音乐是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因此造成音乐连绵不断的交织、发展。 这正是巴赫音乐的特征。巴赫又是一个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由于他大大改进、扩充和加强 了键盘演奏的技巧,从而在键盘演奏技术的发展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许多人将亨德尔与巴赫并称为巴洛克时期的两大巨匠。但从键盘音乐的角度上说,亨德 尔是无法与巴赫相提并论的。因为亨德尔的兴趣不在键盘乐,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歌剧、合 唱和清唱剧领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

6、742年仅用24天完成的清唱剧弥赛亚,首演于柏林。 最有名的唱段哈里路亚是其最后的乐章。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 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斯卡拉蒂是造诣很深的拨弦古钢琴家,但受父亲影响,前半生的作品主要是歌剧和宗教 歌曲,后期开始大量创作大键琴作品。他一生写作了500余首钢琴奏鸣曲,大多数是单乐章,这些奏鸣曲带有典型的巴洛克时代特征:细腻、典雅,与巴赫的键盘音乐相比同样具有声部 明晰、交响和谐的特点。在抒情上略胜一筹,听觉上更接近现代欣赏习惯。虽然他生活的年 代属于巴洛克时期,但可以说,斯卡拉蒂在钢琴史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所体现的键盘

7、音乐风格既难以追寻其前身来源于何处, 也找不到继承和发展的人,因而没有形成一种学派。 实际上,斯卡拉蒂是浪漫派的先行者,他的音乐既不属于巴洛克也不属于古典乐派,他起码 超前于同时代人50年。这一时期最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当然要数巴赫,而我们也总是将他与巴洛克音乐紧紧绑在 一起。古典主义被认为开始于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期。这期间一直是世俗音乐占据上风。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 这个时期音乐的重要特征是:结构严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所表现的内容比巴洛克时期大大

8、 加宽。在古典主义时期,由单一旋律支配的主调音乐逐渐占了上风,复调音乐已失去了它昔 日的辉煌。音乐中的旋律结构比巴洛克时期相对简单,但其性格却比巴洛克时期更加多变。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个伟大成就就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响曲一一它是由海顿奠定了基本结构,并通过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天才的创作走进了巅峰时期的。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 音乐作品风格也是从了解这些音乐家入手的。海顿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因为他是一位交响曲作曲家。他并非交响曲体裁的 首创者,早在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就已有人为这个领域作了准备,开拓了道路。他使交响 曲具有了令人惊叹的戏剧性和哲理性。所以有人称他为交响曲之父”海顿确立了乐队的双

9、管编制和近代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代交响乐队的基础。当然,海顿写的不仅仅有一百多首 交响曲,他的80余首弦乐四重奏毫无疑问比交响曲更出色!海顿在钢琴上的成就无疑是他的 52首奏鸣曲。海顿完善了 4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海顿发展了奏鸣曲快板的结构,并往往采用 从速度、调性等方面与主题区分。天才是对莫扎特确切的称呼。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 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歌剧和钢琴协奏曲被乐评家们认为 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莫扎特一共创作了 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 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在钢琴方面的成就主要有1

10、7首奏鸣曲,17首变奏曲,21首协奏曲等。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贝多芬,总是与交响曲联系在一起。诚然,是他以九部不朽的交响 曲把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提到了巅峰。在交响曲方面,他施行了不少改革,比如说加大了 乐队编制、加入人声、改变了乐章的一些结构等,这些改革为后人大大拓宽了交响曲创作的 道路,使交响曲的表现意图也扩展了不少。此外,他的三十二部钢琴奏鸣曲也是令人瞩目的。 后人称巴赫的平均律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则是新约,由 此也可见其地位。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

11、作力量的源泉。在贝多芬31岁之前,也就是1802年前,他经历了学习、继承传统与探索新的创 作手法的阶段。开始,他采用古典乐派大师海顿、莫扎特爱用的形式进行奏鸣曲创作,很快, 他那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倾向于传统的拘谨形式之间的矛盾,导致贝多芬必然的变革要求。 比如,乐章内容和速度的改革。除了在演奏技术和写作形式上的要求外,贝多芬在奏鸣曲的 精神上,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他使奏鸣曲超越了仅仅是优雅、动听与精致的要求,而更具有 严肃和深刻的意义。每一首奏鸣曲都根据作曲家的意志,向听众揭示出一种人类感情:英雄 主义的、欢乐的、悲壮的。悲怆、月光和田园奏鸣曲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一。第二时期是贝多芬的32岁至47

12、岁的中年阶段,在直面听觉受损的打击后,他走出意志 消沉的状态,开始与命运展开抗争。经典名作黎明和热情奏鸣曲相继问世。第三时 期是在贝多芬最后的12年,他的很多作品几乎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标准, 比如奏鸣曲的乐章长 度、速度、更复杂大胆的和声运用。综合上述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风格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的创作所体现的风格进行对 比,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1、情绪的对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情绪的丰富变化和对比获得了全新的强调。相对于晚期巴洛克音 乐中单一情感的表达,古典主义作品中的情绪波动起伏。戏剧性、不稳定的音乐,可能导向 一段轻快随意的舞曲旋律。主题的对比不仅表现在同一乐章中使用具对比性的不同主题,即

13、使是一个单一特定的主题内,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对比。2、节奏:节奏的灵活性,给古典主义音乐增添了变化。古典作品包含了丰富的节奏模式,不同于 巴洛克乐曲只有少数的节奏模式在全曲中反复出现。巴洛克作品表达出连续的感觉和永恒的 运动。因此,在开始几小节之后观众就能大概知道整个乐章的节奏特性。但古典主义风格包 括了出其不意的停顿、切分音,以及从长音到短音的频繁转换。而从一种长度的音符模式到 另一种的改变,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是渐进式的。3、织体:与晚期巴洛克音乐的复调织体相比,古典主义音乐基本上属于主调音乐。然而,织体的 运用与节奏一样灵活,织体之间的转换有时平稳有时突然。一首作品也许以一条旋律和简单 的伴

14、奏组成的主调织体开始,但是随后可能转变为复杂的复调织体,含有两个旋律或旋律片 断在不同乐器间模仿。4、旋律:古典时期的旋律悦耳动听,且容易记忆。即使在一首非常复杂的作品中,也可能含有民 谣或通俗的感觉,有时作曲家也会直接借用一些通俗的曲调。(如莫扎特以法国歌曲哦!妈妈请告诉我的旋律为主题,写了一首钢琴变奏曲小星星亮晶晶o)更多时候,作曲家根据流行的风格创作新的主题。古典主义音乐的旋律听起来较为平衡与对称, 因为作品通常由两个长度相同的乐句构成) 第二个乐句的开头与第一个乐句类似,但结束部分更具终止性。相反,巴洛克旋律较不对称, 精巧复杂,比较不容易演唱)5、力度与钢琴:古典主义作曲家对于情感表

15、达的细微差别的兴趣,导致了渐进力度的广泛使用,如渐强 与渐弱。这些作曲家不把自己限制在巴洛克音乐中常用的那种极端力度的改变(从大声到小 声的突然转变),渐强与渐弱的力度改变,表现出令人震惊的新鲜感)在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对渐进力度的爱好,导致了钢琴取代了大键琴。钢琴家通过控 制手指对琴健的压力,来控制声音的大小。虽然钢琴在 1700年左右即产生,但直到1775年左 右才开始取代大键琴的地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大部分成熟作品都是为钢琴而作,而 不是为大键琴、古钢琴及管风琴等巴洛克键盘乐器而写)6、通奏低音的消失:通奏低音在古典主义时期被淘汰。在海顿与莫扎特的作品中,大键琴演奏者者不必再做 即

16、兴的伴奏。导致通奏低音消失的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作品是写给业余爱乐者,而通奏低 音所需要的即兴演奏技巧对他们而言有相当的难度) (以上资料整理于网络)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差异构成了音乐史的多样性质,是音乐成为更具艺术性的 艺术)这是两个不朽的时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习的两个时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特点的区别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 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 音乐。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是 1750 - 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 也纳古典乐派。

17、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 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 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 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 的古典音乐!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baroque )(约为公元1600 1750)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华丽、复杂、藻饰、扭曲,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 代(以及后

18、来的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那么巴洛克时代(及后来的浪漫 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 (figured bass)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 关调性之崛起,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 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 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l)(约公元1750 1820)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

19、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 此又被称为 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 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 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 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从古典时期发展转到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 )(约为公元1820 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 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最佳答案巴洛克时期以复调音乐居多古典时期以主调音乐为主巴洛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20、,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着明 显的区别。古典主义音乐一、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以海顿(1732 1809)、莫扎特(1756 1791 )、贝多芬(1770 1827)为代表。其特点 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 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 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意大利巴洛克音乐有两个突出特色1:声乐方面,歌剧繁荣发展,取代了宗教音乐的主导地位;2:器乐方面,以小提琴为代表的弦乐器

21、占有突出地位。歌剧于16世纪末脱胎于牧 歌。1600年由佩里创作的歌剧达芙尼和尤利狄斯上演(前者部分已亡佚,后者是现 存完整的最早歌剧),此时已经有了宣叙调与 咏叹调的分工,但从形式和内容上看均属探索 性质。1607年在曼图亚宫廷上演的由 蒙特威尔第所作的路婆是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歌剧 作品。作者创新性地使用不协和音来造成紧张气氛和 戏剧性的效果,并且用管弦乐的音色烘 托气氛,为此作者改组了管弦乐团以适应这种要求。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乐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 的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

22、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FridericHa ndel , 16851759,德国)(一)在弦律方面乐句短巧简明,多为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音乐中的曲调明白而变化丰富。(二)在节奏方面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单纯统一。多由明显易懂的节奏,引领整曲音乐进行。(三)在和声方面在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在对位变化中的和声,仍以大、小调的和弦感为归依。因而此时期乐曲,大、小调的感觉很明确。(四)在组织方面管弦乐曲里面,特别是当时所谓的 协奏曲之中,作曲家们多安排一小独奏组与一室内管弦乐 团,彼此对比的方式演奏。这种所谓竞奏的效果,有着明确的强、弱对立特色,使得音乐灵 活明艳。在乐曲之中,各声部均模仿

23、着同样的音乐动机,再把动机以繁复的手法搭配呈现。维也纳古典乐派 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 纳形成的乐派,其代表音乐家是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1) 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 自然界的美为主旨。(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 善、更规范。(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 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特点

24、: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力求表现宏伟壮观,强调情感和戏剧性对比,同时充满装饰性 和活力。演奏方面:巴洛克时期的乐谱,只写出两个外声部 亦即上面主乐器声部、以及伴奏乐器的最低声部,而实际上演奏这首曲子时,负责上面主乐器声部的大键琴或风琴 等键盘乐器的演奏者,就以这个低声部为基础,依照记在那里的数字和记号,自由加上和弦 演奏下去;而负责低声部的大提琴、或者古大提琴、低音管之类的低音乐器的演奏者,则重 复这个低音部持续的演奏下去。如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无伴奏大(小)提琴组曲 马 太受难曲古典时期的音乐则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体裁形式,如协奏曲,奏鸣曲但是仍有一些区别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多以一小组乐器为主奏(2-3个)或是有一个或几个乐器比较突出并有 独奏段落,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后者的典型。古典时期则是大多独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