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第1页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第2页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第3页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第4页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是现所有老师的追求。本文通过对霞浦十三中初三两个班级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一种是实验法和问答法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另一种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前者是适用于霞浦十三中的初三学生。使用该方法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Abstract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pursuit of all teachers. In this paper,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

2、re used in the third grade of the 13th middle school in Xiapu. One is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method, the other i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demonstration method. The r

3、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er is suitable for the 13th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Xiapu . Using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also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most students in learning chemistry.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fficient classroom, te

4、aching methods目 录1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假设22概念界定22.1 高效课堂22.2 当前常用的教学方法33研究过程与方法43.1 研究对象43.2 研究思路43.3 研究过程43.3.1观察学生状态,确定实验班级43.3.2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习兴趣53.3.3合理设置问题,调动全班积极性64结果结果74.1 学生反馈74.1.1数据处理及分析74.1.2 学生访谈94.2 教师反馈94.3 研究分析104.3.1当前这些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04.3.2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策115结语12参考文献12致 谢13附录一14附录二21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5、的实施 以霞浦十三中为例1引言现如今的社会做事都要讲究实效,高效,而对于一名教育者,我们更应该追求本真,尽自己的力量为学业压力过大的初三学生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去打造出一个高效的课堂,在该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并以自已的情感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更为重要的是让素质教育2真正落到贯彻到每位学生身上。因此可想而知实施正确并适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是尤为重要的。1.1 研究背景当前整个国内为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推动整体教育的改革,开始越发的注重课堂的效益,希望能通过各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再来课堂是学

6、生接受教育了解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通过课堂的教学来传递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通过各大考试甚至是升学考试的测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中,每个学生所面临的课业都是十分厚重的,每个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也相对较多,因此给每一门课程分配的课堂教育的时间就相对比较少,但是在少量的时间内教师需要教会给学生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懂得知识的运用,并且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相关的习题解决,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效率的要求,尤其是随着当前教育的改革,学生在每个阶段学习的知识逐渐增多,而国家又提出了要给学生减负,希望学生减少作业的要求也导致学生需要向课堂要效率,老师需要在课堂教育上花费更多的功夫来帮

7、助学生利用课堂资源快速的学习知识。当前的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效率,打造高效的课堂,开始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开始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教师教学的改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好的接受知识3。当下有很多学校也地推动老师开发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效率,但是在老师开发自己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很可能由于很多老师自己的能力不够完善,因此无法根据当前学生的现状开发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还可能出现因为教学方法的改变而导致学生接收无法正常的接受知识。因此基于这样的,笔者就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寻找到适合老师教学,并且能在学生良好适应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学

8、习效率的教学方法。1.2 研究假设笔者通过查找网络得知现如今化学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以及实验法,并且大致分析和了解霞浦十三中初三年级学生的上课状态、学习情况等。根据当前所收集并了解的情况下,笔者决定对霞浦十三中初三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验。笔者假设使用问答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能为该初三学生打造出一个高效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2概念界定2.1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指的是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说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的课堂,还可以将高效课堂简单地认为成能够出色完成教学目标的课堂。高效课堂相比起传统的课堂具有四个明显优势,首先是效率的最大化

9、4,其次是效益的最优化5,再来就是消耗资源较少,最后是高质量且全维度6,效率的最大化是指课堂内学生能够在这40分钟内比以往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效益的最优化是指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而消耗资源少是指,高效课堂能够帮助学自己课后的作业量,帮助学生利用少量的作业达成高效的学习目的,而不仅仅是像以前一样利用过多的刻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最后的高质量和全维度是指高效课堂能够利用在各个课堂上,并且帮助每一个课堂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高效课堂评判时利用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评判,评判高效课堂是否高效的首要标准就是

10、课堂时间,当今学校的每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0或者45分钟,但是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达到就随意的进行拖堂的行为,高效课堂首先评判标准就是老师不拖堂,仅用40分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相关的知识。评判高效课堂是否高效的第二个标准就教学的任务量,每个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就课堂,并且确定这堂课对学生的教授内容以及教授任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用40分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那么这个课堂首先就满足了高效的标准。最后一个判断高效课堂的标准就是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要从日常的测验中来体现,是利用学生成绩来检验课堂效率的办法。2.2 当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当前常规的化学

11、教学方法一共有六种,首先是讲授法7,讲授法是指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知识,讲授法是当下最基本、传输知识最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时候,通常也会利用讲授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讲授法也有它自己的缺陷,由于是老师口头教授的知识,学生的接受程度往往较弱。再来是问答法8,它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但是由于有很多的学生,而问答法不适用于过多的学生教学,因此问答法在当前的教学中仅能帮助老师检验一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无法让老师了解整体学生的情况。第三种方法是演示法9,演示法是指老师在教学的时

12、候利用实物或者道具,甚至是PPT来将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但是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思考的环节,容易让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第四种方法就是练习法10,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练习与学到知识相关的习题,然后老师根据学生习题的完成状况再对知识进行复讲,帮助学生记忆,练习法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练习法却增加了学生的作业,失去了教学的效率。然后就是讨论法11,讨论法是指老师教授给学生知识,然后让学生就这个知识点的某一个层面进行讨论,但是讨论法存在一定的失效可能,需要学生的高度自觉才能保证教学的进行。最后就是实验法,实验法是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实验法包括两类

13、,一类是教师亲自演示实验,学生观看教师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等;另一类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而笔者根据对霞浦十三中的学生的了解,笔者最终选择使用问答法和实验法共同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3研究过程与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当前霞浦十三中初三年段的两个班级的化学课堂上使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化学课堂进行研究的原因是因为化学课堂能够为研究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可能性,而选择初三进行实验的原因是因为当前的初三学生刚开始准备接触化学,并无化学基础,而且由于化学知识比其他学科知识难度更大,起步较晚,学习时间短,课文含有大量的字母运算公式等12,更重要的是初三学生要面临中考,压力也比初一初

14、二的更大,他们更加的需要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对霞浦十三中的初三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研究。3.2 研究思路(1)在研究前期,全面了解现霞浦十三中初三年级传统化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发现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加以修整,结合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获取的当前有关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相关资料,提出适用于现普通中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2)确定研究课题: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3)拟定研究计划:确定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的具体方案。(4)实施计划: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法与问答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对比。(

15、5)总结并分析研究结果:该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适用于霞浦十三中初三年级。3.3 研究过程3.3.1观察学生状态,确定实验班级对于绪言以及第一单元走近化学世界(人教版)的课程,笔者选择让原霞浦十三中的林老师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两个班级进行一样的教学。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的实验1-1的四个实验中,林老师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并从旁讲解该实验现象来让同学们了解这个实验内容。视频中的操作者首先向同学们展示着块状的硫酸铜晶体,经过了操作者在研钵里研磨,块状的硫酸铜变成了粉末状。这个时候林老师告诉大家由于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则是边观察边记录

16、实验现象,同学们虽然能大体了解整个实验的流程以及实验结果,但由于未能亲自体验这个实验过程,所以导致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分神。1班的学习状态比2班还要差。经过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在9月16日迎来了第一单元的测试,测试成绩分析如表3-1。(低分35分,优秀85分)表3-1 两班第一单元测试成绩分析表参加人数/人平均分/分低分率/%优秀率/%1班5557.518.18%1.81%2班5360.87.55%5.66%从表3-1得知,1班的学习水平总体比2的低,据笔者观察1班的学习状态也比2班的差。从而笔者决定对1班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2班则还是

17、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3.3.2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为节约做实验的时间选择直接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并讲授相关知识要点。如“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实验,在2班上课时,教师播放实验6-5的视频,通过干燥的紫色石蕊花喷酸后变红从而直接得出酸使紫色石蕊变红,又通过观察紫花先喷水后放入CO2中,紫花变红,然后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因为CO2遇水生成酸。学生并没有时间思考,只能专注于倾听和记笔记。而在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中,1班的教学过程如附录一。教师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指导。在台上

18、做实验的学生专注于实验操作,台下学生便仔细观察该实验现象,做完实验后教师利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总结出CO2遇水生成酸,从而使紫花变红。实验教学法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亲自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实验教学法中结合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水的净化”中过滤的实验、“氧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等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3.3合理设置问题,调动全班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涉及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所以对于一节课的内容,每位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也还是会有不同。但是在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了

19、问答法,问答法是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所以在设置问题时,教师需要顾及所有同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教师可将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设为三类,一类是简单性问题,如木炭的颜色与状态的变化、硫粉在空气与氧气中的变化等,该类问题适用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第二类是基础性问题,如澄清石灰水的作用、过滤中玻璃棒为什么要靠三层滤纸处、如何检验氧气,如何验满等,该类问题适用于学习中等的学生;第三类是提高性问题,如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等,该类问题适用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合理地设置问题,使全班同学都尽可能的参与到课堂中,调高学生的积极性。4研究结果4.1 学生反馈4.

20、1.1数据处理及分析表4-1 两班第二单元测试成绩分析表参加人数/人平均分/分低分率/%优秀率/%1班5462.17.41%11.11%2班5057.58.00%16.00%由表4-1可知,1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验后,该班的平均分高于2班,低分率低于2班。证明了1班整体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笔者将表1与表2作对比,得如下图4-1,图4-2。图4-1 两班一、二单元平均分对比图 图4-2 两班一、二单元低分率、优秀率对比图从图4-1,图4-2可知1班整体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低分率与优秀率的差距也逐渐缩小,整班成绩较为集中,而2班整体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低分率与优秀率的差距也逐渐增大,

21、整班成绩两极化较为严重。证明了笔者所选择的实验法与问答法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是有助于1班的学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因此笔者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实验中,1班仍然主要使用问答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水的净化、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等,2班仍主要使用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原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笔者通过三个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验,根据两个班级初三上学期整学期的各次测试成绩得出以下图4-3,图4-4,图4-5。图4-3 两班各次考试成绩平均分对比图 图4-4 两班各次考试成绩低分率对比图图4-5 两班各次考试成绩优秀率对比图从图4-3,图4-4,图

22、4-5可知1班的测试平均分均高于2班,优秀率和低分率都低于2班,由此可知使用实验法与问答法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后的1班,整班学习成绩较为集中,而使用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原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2班整个班级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学习好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而学习差的学生成绩有所下滑。4.1.2 学生访谈图4-6 部分访谈统计结果一 图4-7 部分访谈统计结果二结束了为期三个多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的实验,笔者对霞浦十三中100多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调查访谈内容如附录二所示。部分访谈结果如图4-6、图4-7所示。从访谈的统计结果来看,首先大部分同学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且从总

23、体来看,老师的实验演示、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在同学之间大受欢迎,前者占了总调查人数的30%,后者占了60%,也能够看出,与实验演示相比,同学更偏向于课堂上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并且有60%的学生认为再多一点互动的问题,会使得课堂更加活跃。但同样的,有20%的学生认为由于课堂上互动的时间多了,相对传授知识的时间就变得少了。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把握好互动的时间和传播知识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对于整体教学效果而言,有80%的同学是认同笔者这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4.2 教师反馈除了得到学生对本次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的反馈之外,笔者同时也对该校化学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反馈信息。访谈纲

24、要内容如附录二所示。首先,该校化学老师向笔者表示,对于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他们也是有所了解的,并且在以往的教学生涯中也尝试过将其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从而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他们开展高效课堂的频率并不是太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是从初三才接触到化学课,在此之前,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储备极少,学生们只有一学年的时间来学习化学,但在中考时,化学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们要在有限时间里竟可能多的吸收书本上的化学理论知识。若是高频率的开展高效课堂,会大幅度的减少老师传授知识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在笔者所开展的高效课堂上听过课的老师向笔者反馈道,与用传统法来上课的2班相比,开展高效课堂的1班

25、的课堂氛围更加好、学生上课更加活泼、面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主动地去思考,从而踊跃地响应老师的提问。这对于激发起学生们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十分其重要。而2班的上课氛围较为安静,老师虽然也会经常提问学生,但对于第一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十分抽象,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4.3 研究分析该实验所研究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法与问答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实验法和问答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相处关系,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因为化学有了兴趣,所以热爱化学,对化学就更加的有探

26、索欲,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化学。因此1班的学生总体都会偏爱化学。而2班使用讲授法和演示法只是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并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一节课过于枯燥乏味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从而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成绩自然就会下降。4.3.1当前这些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总结,笔者发现当前这些教学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点。首先,如果每节课都要使用实验法,这不仅会增大教师工作量,因为在上课前需要教师自己亲自实验过,确保这些实验的安全性,还需要精心的备课,由此对教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药品及仪器。而且由于上课花大量时间操作实验并与学生互动,因此一节课的

27、时间教师教授知识不多,学生接收的知识量也不够,教学进度过慢。其次,实验法在课堂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霞浦十三中化学实验室的仪器与药品并不齐全,教学设备并不够完善,难以做到书本上每个实验都可以在课上实验一遍,因此实验法并没有办法应用于每节课。再来,实验法与问答法相结合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可能只适用于当前霞浦十三中的初三学生,因为各个中学的教师教学能力不同以及学校教学设备的配备问题,因此这个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中学,因此在实行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最后,实验法与问答法相结合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不一定,会因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有所变动,在每个班级里面都学习能力较优秀的学生,也有学习能

28、力较弱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本身对于知识的接受速度以及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这些教学方法可能会因为这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也有可能会让一些无法适应该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的学生成绩忽然下降。4.3.2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策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改善当前课堂教学的对策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教师方面入手,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时,首先要明确得以教师为改革的主导者,由教师来判断当下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其次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校打造高效化的课堂,是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最后要明确学生在当前的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接受知识的不足以及接收知识的好处,保留当下教学好处

29、的一部分,而有所判断的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更新。比如教师可以不在每一堂课内都使用实验法进行教学,而对某一些特别重要的实验进行实验法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个重要实验的全部步骤以及特性,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了解。第二从学生方面入手,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教师和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意见进行采纳,让学生来指出当下,他们认为教学方法存在失误以及让他们提出相应的更改意见,利用学生的意见并结合当前学生的成绩现状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第三从学校方面入手,在学校方面学校不能主动要求每一个老师都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学校应该对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判断出哪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

30、有效且可以被别的老师借鉴的,而哪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相应的失误,并且给这些老师直接指出不足以及值得一直保留的地方,而且学校要对专门的学科进行教学方法的研讨会,让每个老师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果,供别的老师来借鉴,利用学校的力量促进整个学校的课堂高效。最后还应该从家长方面入,汲取家长的意见,以及家长在家庭中看到孩子的作业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改相应学科的教学模式来帮助更加高效的学习。5结语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追求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学生是作为高效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更

31、新换代。在面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有所舍取,有所保留,有所应用并且有所综合,而不是使用一沉不变的教学方法。参考文献1高莉霞.浅谈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化学趣味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2012(19):352.2赵春华.浅谈初中化学创设高效课堂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2013(16):50.3何文菊.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9(36):30-31. 4张声威.浅议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构建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12):35-36. 5刘霞.浅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86-91.6张晓文. 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

32、学策略研究D.山东:济南大学,2019. 7李鑫艳. 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9. 8梁康.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36. 9郭欣,陈小莉,任凯,周颖.高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以“陕西延安中学高效课堂改革”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4):15-16. 10杨孝恒.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起来J.甘肃教育,2018(12):74. 11焦志强.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57-58. 12江凯瑞.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浅析J.中国高新区,2018(11):93-94.

33、13李有林.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118-120. 致 谢时光如梭,为期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已经结束了,在实验期间我得到了我校薛岚老师和霞浦十三中林秉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亲切关怀。由于他们专业的知识、耐心的指导、严谨的科学态度帮助我顺利完成了实验及毕业论文素材的收集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在此我向他们致以我最真诚的感谢。感谢霞浦十三中以及我的母校宁德师范学院提供具有磨练性的平台,在毕业论文素材的收集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最感谢的是一直以来喜欢我、支持与包容我的学生们,你们用你们的努力,为我的毕业增添了色彩。你们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和骄傲!感谢百忙之中审阅、指导本

34、文的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组的专家、老师们!附录一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用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初步形成根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问题的解决,培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准备仪器与药品:矿泉水瓶1个;烧杯2个;集气瓶3个;玻璃片3个;纸花6朵

35、;表面皿4个;蜡烛2支;喷瓶2个;镊子2个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溶液;蒸馏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 谜语激趣,引出课题通过生活中与二氧化碳利弊有关的谜语引出二氧化碳,进一步激疑,引出要探究的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谜语竞猜: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指出它的含量过高,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你们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倾听并争先恐后回答】谜底:二氧化碳。利用猜谜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同时为本节后续的学习埋下问题的伏笔。【提问】你见过二氧化碳吗?你了解二氧化碳吗?展示生活中CO2的图片。【回答

36、】碳酸饮料、舞台道具干冰发现生活中的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感受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教学环节二 解密谜底,合作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回顾生物知识,解密“植物粮食”,引出常温下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溶解、反应)。通过师生合作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揭开“灭火先锋”的原理。通过分组完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解密二氧化碳作“粉刷匠”的原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什么把二氧化碳称为“植物粮食”?【展示】植物光合作用图片。【追问】常温下二氧化碳会被水吸收吗?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指导实验】1.让学生先观察二氧化碳,再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注入蒸馏水,拧紧瓶塞后振荡。

37、2.再让学生取等量瓶内水、蒸馏水,分别滴加石蕊溶液,振荡。【提出问题】1.石蕊溶液有什么变化?(指导阅读P118注解)2. 让石蕊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总结】CO2不仅能溶于水,而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阅读资料提取信息】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与水反应产生淀粉与氧气。【探究并讨论】1.观察二氧化碳;通过塑料瓶壁向内凹陷,分析其变璃的原因,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回答:1.石蕊溶液变红 2.碳酸 H2CO3通过分组讨论设计不同方案,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对比各方案的优劣,选择最佳方案。培养学生观察并分析现象,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提出问题】让石蕊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请

38、4位同学上台进行对比实验。第一组纸花喷稀醋酸;第二组纸花喷水;第三组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组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问】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实验中纸花呈现不同的现象呢?【总结】二氧化碳与水接触后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碳酸。【提问】碳酸具有什么性质呢?【展示】烘烤上面变红的湿纸花。【分组讨论】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水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观察并思考】变红的湿纸花烘烤后重新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通过对比实验,指导学生学会类比等方法,分析实验现象,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进一步得出科学的结论。【提出问题】为什么把二氧化碳称为“灭火先锋”呢

39、?【实验】将二氧化碳倾倒到烧杯中,烧杯内提前放好两支燃着的蜡烛,并呈阶梯状排列。【提问】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了什么实验结论?【展示】二氧化碳灭火器图片【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小组讨论后得出下列结论:1.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可燃: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提出问题】为什么把二氧化碳称为“粉刷匠”?【讲解】介绍石灰水的成分,说明粉刷内墙的常用涂料与其成分相同。【知识回顾】如何检验CO2气体?【展示】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回答】澄清石灰水【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溶液变浑浊。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理CO2的物理性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