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事故二十八案例.doc_第1页
电石炉事故二十八案例.doc_第2页
电石炉事故二十八案例.doc_第3页
电石炉事故二十八案例.doc_第4页
电石炉事故二十八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石炉事故二十八案例电石炉事故三十案例目录电石炉事故案例_21. 新电极焙烧时爆炸1 01.1. 事故经过 .1 012 事故原因 . .111.3.防范措施112. 电极软断1 22.1. 事故经过 .1 22.2.事故原因 .1 22.3.防范措施 .1 33.电石锅倾覆1 43.1.事故经过 .1 43.2.事故原因 .1 43.3.防范措施 .1.44.加料系统发生火灾1 54.1.事故经过 .1 54.2.事故原因 .1 54.3.防范措施 .1 65.电极下滑165.1.事故经过 .1 65.2.事故原因 .1 75.3. 整改措施 .1 86. 电极漏糊186.1. 事故经过 .

2、1 86.2. 事故原因 .1 86.3. 整改措施 .1 97. 炉气灼伤_197.1. 事故经过 . .1972 事故原因 . .1 97.3.防范措施208. 电石烫伤 _208.1. 事故经过2 08.2. 事故原因2 18.3. 防范措施2 19.CO中毒219.1. 事故经过2 19.2. 事故原因229.3. 防范措施2210. 乙炔气爆炸 _ 310.1. .事故经过 .2 310.2. 事故原因2310.3. 防范措施2411.上料小车伤人 _ 511.1. 事故经过2511.2. 事故原因2511.3. 防范措施2612. 电石烧伤 _ 612.1. 事故经过2612.2.

3、 事故原因 .2612.3. 防范措施2713. 机械伤害 _ 713.1. 事故经过2713.2. 事故原因2813.3. 防范措施2814. 设备漏水引起爆炸2814.1. 事故经过2814.2. 事故原因2914.3. 防范措施2915.电石喷水发生爆炸15.1. 事故经过15.2. 事故原因15.3. 预防措施16.电极刺火发生爆炸16.1. 事故经过16.2. 事故原因16.3. 防范措施17.蒸汽烫伤17.1. 事故经过17.2. 事故原因17.3. 防范措施18.风机失水致轴套烧毁设备事故18.1. 事故经过18.2. 事故原因29293132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错误!未定义书签。18.3. .防范措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19. 机械伤害_昔误!未定义书签。19.1. 事故经过 .错误!未定义书签。19.2. 事故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19.3. 防范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20. 机械伤害 _ 220.1. 事故经过3 220.2. 事故原因3320.3. 防范措施3321. CO 中毒 _ 321.1. 事故经过3 321.2. 事故原因3421.3. 防范措施3422. _盲目吹氧致人员烧伤_ 422.1. 事故经过34222 事故原因3522.3. 防范措施3523. 油系统泄漏引起火灾523.1. .事故经过 .3 523.2. 事故原

5、因3623.3. 防范措施3 624. 乙炔气体聚集致燃烧爆炸_ 624.1. 事故经过3 624.2. 事故原因3724.3. 防范措施3725. 受潮电石渣遇热电石发生爆炸_ 725.1.事故经过 . .3725.2. 事故原因 .3825.3. 防范措施3 826. 操作不精心致设备损坏_ 826.1. 事故经过3 8262 事故原因 . .3926.3. 防范措施3927. CO 泄漏中毒 _ 927.1. 事故经过3927.2. 事故原因3927.2.1. 直接原因 . .3927.2.2. 间接原因 . .4027.3. 防范措施4028. 置换不合格致爆炸_4028.1. 事故经

6、过4028.2. 事故原因4028.2.1. 直接原因. .4028.2.2. 间接原因 . .4028.3. 防范措施4 129. 循环水断水致炉盖烧坏发生爆炸_129.1. 事故经过4 129.2. 事故原因4129.3. 防范措施4230. 循环水溺水事故_4230.1. 事故经过4230.2. 事故原因4230.3. 防范措施431. 新电极焙烧时爆炸1.1.事故经过2005 年 12 月 24 日 9 时 10 分,宁夏某电石厂发生重大电极爆炸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2005 年 12 月 2 宁夏某电石厂新建两台电石炉,于12 月上旬安装完毕,下旬开始焙烧 1#炉新电极,前两天

7、电极焙烧正常,第三天电极端头已基本形成固化物,电极底部铁板消耗完毕,第四天中午电极在焙烧过程中炉内散发出大量的电极糊挥发分,此时弧光也很大无法辨别炉况,负责开车的周某见此状况开始压电极, 23 日晚上 10 时左右另一负责人在巡查时发现电极位置较高再次压放电极,次日早上周某发现电极弧光减弱电流变化较快,试着提了一下电极,但见电流无变化就再次提电极,提电极后准备到炉前观察炉况,刚 出操作室,操作工发现电流突然下降,电石炉内冒出大量黑烟,火花四处溅落,见此现状后迅速通知周某,周某即下令停炉。此时炉内发生一声巨响,设备炉门、防暴孔全部炸飞,一名正在外面巡检的工人当场炸死,一名加电极糊工人脸部烧毁达到

8、80%,直接经济损失达 150 万元。1.2. 事故原因1、电极压放过量,电极焙烧硬度不够造成电极变形、有裂纹,在提电极时电极断裂,电极糊外漏产生爆炸。2、负责的工艺员对无法辨别的炉况没有及时停炉观察,盲目操作造成电极断裂。3、操作人员观察不仔细,发现事故不及时,造成事故恶化。4、 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5、工艺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相互沟通探讨,解决问题不及时。6、 管理不当,电极糊质量差灰分、油分过大,电极强度不够。1.3. 防范措施1、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强员工安全防护、保护意识。2、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认真仔细,精心操作,对变化较 大

9、的工艺要及时汇报上级领导说明。3、加强电极糊管理,严格电极糊验收制度,杜绝不合产品进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4、各级管理人员要从细节上观察事物,不能盲目操作指挥,所有人员要认真分析、学习案例引以为戒。2. 电极软断2.1. 事故经过佃 91 年 7 月 5 日 22 时 28 分,河北下花园电石厂,因电炉违章压放电极造成 4 人灼烫死亡,重伤 5 人。5 日 16 时,下花园电石厂李林由8000KVA炉调到了16500KVA炉顶班作业。该班于 18时 15 分压放电极 150 毫米, 21 时 54 分出炉, 22 时 26 分出炉完毕后第二次又压放电极150毫米。压放电极后,经过12 分钟明弧作

10、业。 22 时38 分,炉面操作人员进行压料。但在刚压少量料还未摊开时,3 号电极导电板以下的 100 毫米处突然软断,电极遇融化状态的电石而发生爆燃。将在炉面上工作的 9 名工人全部灼伤,烧伤面积最小为70%,最大者达 94%。烧伤深度均在 23 度,其中 4 人经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22 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压放电极的长度每次压放不超过100 毫米的要求,该班共放两次电极,每次实放都是150 毫米,致使电极过长过重,电极焙烧不成熟,插入炉料电极过长,从而造成电极软断。2、操作人员违反放电极前应先松开顶丝,放后再紧住的规定,未松开顶丝便强行放电极。在放电极后又不紧顶丝,致使电极夹持牢。3、操

11、作人员采用将木棒顶在屋梁和电极顶之间,然后用卷扬机拉电极筒,致使电极和电极筒产生相对位移的方法进行压放,由于拉电极筒的钢丝绳长度不等,木棒位置未位于电极顶木盖中心等原因,致使二根电极带受力不平衡。4、电极带与电极筒之间的焊缝质量低劣,受力后发生断裂。操作人员检查不严格,将未成熟的电极压下。5、 操作人员违反化工部颁发的有关规定,在放电极时明弧作业。6、有关领导违反化工部颁发有关规定,让1 名参加工作仅2 个 月,未受过三级安全教育的合同工担任配电员,致未从仪表变化中发现事故异常。7、 该班为 8000 千瓦炉和 16500 千瓦炉的替班,两台炉的操作参数不同23 防范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

12、规定和工艺规程,加强顶替班组的技术、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2、 岗位要认真执行、落实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切实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3、定期组织安全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同时培养操作工的隐患和事故的查找能力。4、加强电极糊、电极筒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杜绝事故隐患3. 电石锅倾覆3.1. 事故经过5 月 27 日 4 时许,宁夏青铜峡市嘉琪隆冶金化工集团发生电石锅倾覆事故,一辆负责转运的叉车当场着火燃烧,事故已造成一人死亡,5 人受伤。 27日 4 时许,宁夏青铜峡市嘉琪隆冶金化工集团电石厂一满载电石的电石锅倾斜,班长指派一辆负责转运的叉车进行修正,在作业时电

13、石锅突然倾倒,直接倒向叉车,叉车当场着火燃烧,电石辐射热当场将司机烧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5 人受伤,叉车及部分设备烧毁。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0 万元。32 事故原因1 操作工操作不当造成电石锅倾斜,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 班长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对待此事没有认真思考,电石锅倾斜没有合理的处理方法,造成电石锅倾倒。3、 叉车司机不能严格执行叉车司机操作规程,对易燃、易爆、高温的吊装物未经过任何防护就进行装载。4、 电石厂管理不力,电石锅倾斜所属常见事故,没有制定详细的处理办法,致使本次事故的发生。3.3. 防范措施1 加强操作工的培训,熟练操作,严格各项操作要领,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设备进

14、行更换和修复,对待违反操作的指挥要拒绝,绝对不能蛮干2、“懂了才安全,不懂部安全”对班长要进行全面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学 习,只有提高了安全意识,杜绝了违章指挥才能很好的指挥生产。3、电石厂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程,对待事故应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组织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学习,防止发生事故后操作工盲目操作,酿成重大事故。4. 加料系统发生火灾4.1. 事故经过佃 91 年 4 月 26 日下山西某电石厂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佃 91 年 4 月 26 日下午 15 时 25 分,该电石厂正处于交接班时刻,当班操作工发现电石炉12#料仓已三小时未加料,并通知班长料仓料位仪可能坏,班长接通知后就说:

15、“我马上去看看”,班长刚准备去看料仓,此时一楼出炉工说堵不住眼,班长便随出炉工下去,没有去看料仓。15 时 45 分接班人员到后进行交接班,15 时 50 分巡检工上楼巡检时发现电石炉四楼烟雾缭绕,远处伴有火势蔓延,便回头通知班长和调度,调度到达现场见火势猛烈,便后迅速拨打“119” 进行抢救,经过三小时的抢救火势基本熄灭。此事故造成四条皮带全部烧毁,环形加料三台机电极及部分供电设施、部件烧坏,直接经济损失35 五万元,停炉检修设备5 天。42 事故原因1、电石炉料仓缺料,尾气一氧化碳从料管内上升到环形加料机,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并随尾气温度上升而爆炸,使胶皮电缆着火引燃橡胶皮2、料位三小

16、时未加料,没有引起班长重视,操作工在操作时没有认真仔细观察仪表变化,电石炉正常生产时料仓若一小时未加料,就必须指派巡检人员进行检查,防止一氧化碳上移产生爆炸,或者架空后破坏料嘴。3、巡检工没有肩负责任,巡检不认真或者没有巡检,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4、电石厂对员工培训不到位,管理松弛,仪表工没有定期检验。导致员工对类似现象不重视,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43 防范措施1 任何事故是麻痹造成的,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不正常现象要及时的反应和处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2、加强操作工的培训,不合格的员工严禁上岗操作,对不能胜任操作的员工进行辞退。3、严格管理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制定完善的管

17、理制度,从源头杜绝事故的发生。4、设备和电仪处对电石炉设备仪表要高度重视,定期进行检查和效验,防止仪表显示不准确产生大的事故。5. 电极下滑5.1. 事故经过佃 83 年 10 月 24 日 1 时 30 分,河南省焦作市化工二厂2 号电石炉一班在正常出了第二炉电石后,发现该炉3 号电极的电流只接近正常电流的70%,班 长李某在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之后,指挥下放电极。当时,高某拿扳手,王某扶套管,负责该电极南面卡;另一王某拿扳手,唐某扶套管,负责该电极的北面卡。当上述4 人就位做好准备后,班长李某指挥高某松卡,高某松卡后,立即站于紧卡位置,可电极未下落。班长第二次指挥站在松卡位置的另外2 人松卡。

18、在两面同时松卡的情况下,3 吨多重的电极急速下滑。当电极落至接近预定长度时,班长急令“紧卡”。这时,处于松卡位置的另外2 人无法紧卡,而高某的扳手却仍处在松卡位置,来不及紧卡,致使电极失去控制,高速掉入炉内软断流糊。电极四周立即向上喷出大量夹有电极糊的黑色气体,引起全楼着火。高某等4 人当场被烧伤,衣服着火,各自撤离现场。班长和王某跑入 附近一间小房互相灭火,高某却绕炉1/3周,一人跑至较远的北面大门口,劳 保用鞋均已脱落。当李某、王某等听到其声音后,立即前往救援。由于高某腰系反扣宽牛皮带,内穿腈纶长裤,带解不开,裤脱不下,后将衣裤撕破,火苗才被扑灭。高某烧伤面积达 93%,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9、。王某脸部烧伤,因跳楼肢部伤骨。其他2 人为轻伤。52 事故原因1、 高某违反操作程序,不该松卡时松卡,需要紧卡时又来不及紧卡,致使电极失去控制迅速下落软断,引起事故的发生;2、 班长李某安全观念薄弱,事先对加料等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未采取必要的措施;3、 车间对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检查不力,如高某在操作时所穿劳保鞋未系带,撤离时双鞋脱落,致使两脚烧伤极重;4、个别职工不能精心操作53 整改措施1 加强员工的技术、安全教育,使每个员工熟悉本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技术素质,提高执行安全工艺规程及制度的自觉性。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指标,对劳保穿戴不严的不准上岗操作,培养员工

20、良好的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3、公司要制定良好的防护措施,从源头进行治理,使员工精心操作,才能确保安全生产。6. 电极漏糊6.1. 事故经过2006 年 2 月 3 日 12 时 10 分,宁夏兴平冶金化工股份公司5 号电石炉发生电极漏弧,高温气体喷出炉面,造成15 名操作工不同程度灼伤。62 事故原因1、 由于电极糊焙烧不好,发生漏糊现象,导致该公司生产5 号电炉的 2 号电极料面板结,透气性变差发生大面积塌料,造成炉内一氧化碳气体瞬间释放,产生大量易燃易爆气体;2、 电极糊在漏糊过程中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提高了炉内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3、 当时处于冬季,冶炼电石所用的原料水分较

21、高,不仅造成炉料透气性不好,同时在爆炸过程中起到了助燃作用;4、 由于判断失误电极下放过长,焙烧时电极负荷过大导致了漏糊事故。63 整改措施1 加强员工的技术、安全教育,使每个员工熟悉本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技术素质,提高执行安全工艺规程及制度的自觉性。2、 加强管理,严格工艺指标。3、 精心操作,确保安全生产。7. 炉气灼伤7.1. 事故经过2003 年 12 月 15 日 1 点左右,海吉公司电石分厂1#电石炉经过 5 天的停炉后重新启炉至电极焙烧阶段时,电石分厂工艺主管、生产运行主管和当班班长逐个打开观察门观察电极焙烧成熟程度及电石炉内情况,当打开1#电石炉5#观

22、察孔时,从炉内冲出热浪,将当班班长双手和右脸烫伤,致使班长双方和两个月未能上班。72 事故原因1、当班班长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未按要求佩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2、长时间停炉,现场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当观察料面时恰逢3#电极硬断引发此次烫伤事故。3、电石分厂对待员工培训不重视,员工业务操作不精,开炉门时是背对炉门,而不是面向炉门。73 防范措施1、 电石分厂加强员工的二、三级安全教育,以增强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2、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员工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坚决杜绝“三违”现象。3、 加强员工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违反的严格进行处理,杜绝事故再次发生。8

23、. 电石烫伤8.1. 事故经过2004 年 2 月 18 日中班接班后,海吉电石分厂1#电石炉卡锅工李某与天车工配合吊电石坨。由于热电石坨与电石锅粘在一起,于是打算将电石锅放回原位。当李某前去观察情况时,电石锅因在轨道上未放稳而翻在地上,电石立即四处飞溅。电石溅到李某的左脚上而发生烫伤事故,事故造成李某左脚烫伤 90%以上,医药费损失3.5 万元,四个月未上班。82 事故原因1 电石分厂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二、三级安全教育不到位。2、 卡锅工与天车工违章作业,热砣未到规定冷却时间就进行吊坨操作。3、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未意识到热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4、 卡锅工在观察情况时,未采取安全措施,并且未

24、穿防护鞋,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全。5、 电石锅锅底垫料厚度不够,致使电石与锅底粘连。8.3. 防范措施1 电石分厂加强二、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2、 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要求员工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在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制定有效地安全防护措施。3、 加大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的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落实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4、 电石分厂制定电石锅锅底垫料标准,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对不合格的电石锅进行更换。9. CO 中毒9.1. 事故经过2005 年 2 月 5 日 14 点 15 分左右,海吉公司电石分厂电石炉巡检工高某一炉四楼人工操作设备,给电石炉进行加料

25、,加料过程中,一氧化碳 中毒晕倒。人去电石14点40分,电极壳焊接工张某等四人上四楼准备焊电极壳时发现高某一氧化碳中毒倒地,立即将高某抬至一楼,分厂调度联系车辆将其送往医院抢救。92 事故原因1、 气压不足导致电石炉四楼环形加料机刮板自由变为手动,必须人工现场操作加料,致使高某上楼一氧化碳中毒。2、 员工违章作业,在危险部位现场作业时,未携带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仪,未按规定实行双人巡检制,无人监护。3、 电石厂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9.3. 防范措施1、 电石分厂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对高危区域设立固定一氧化碳检测仪,并在醒目处悬挂明显的安全警句

26、标语。2、 严格按规定要求员工进入危险区域工作时,必须携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报警仪,并实行双人巡检制。3、 电石分厂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出现故障及时排除,以免设备事故造成伤人事故。10. 乙炔气爆炸10.1.事故经过2006 年 1 月 21 日晚 0 点 30 分,电石分厂冷破包装工序乙班班长接班后安 排巡检工王某、李某例行巡检设备、皮带,准备上料,破碎工开始破碎电石, 大约在 0 点 50 分左右,当刚破碎完第三砣电石时,听到冷破料仓方向发出巨大 爆炸声,随后赶到现场,发现包装料仓已被炸毁,三、四楼楼板及房顶部分坍 塌,南北墙及窗户严重损坏,东西包装线部分栈桥损坏,皮带机头下坠皮带断 裂,

27、包装库房顶有几处被飞出物砸漏,此次事故造成破碎线停运25 小时,设备损失 30 万元,幸亏无人员在现场。102 事故原因1、停车时间较长,降雪较大而且时间长,空气湿度大,导致料仓内电石分解产生乙炔气体,乙炔气体浓度过大。2、料仓口紧靠栈桥窗口,人孔盖未盖,雪从窗户飘入料仓,皮带上有积雪,由于巡检工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巡检不到位,未发现料仓内和皮带上有积雪,未做任何处理即开启了皮带,致使皮带上的积雪进入料仓,与料仓内的电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乙炔气体,当电石进入料仓时,因撞击产生火花,发生爆炸。3、冷破包装工序主管、当班班长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工作有疏漏103 防范措施1、 电

28、石分厂各级检查落实不到位,对下层员工管理不严,造成长时间不按规定巡检,形成习惯性违章。2、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雪雨天会给电石破碎包装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3、 电石分厂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和交接班制度,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4、 遇雨雪天要在保证正常通风的条件下,及时采取关闭迎风窗户,封闭料仓口等有效防范措施,料仓进料前,要对皮带及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清理,料仓内部通风置换,做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可进料。11. 上料小车伤人11.1.事故经过2006 年 2 月 24 日晚 21 时 20 分左右,电石分厂石灰窑工序巡检工巡检时发现1#上料溜管漏料,通知班长,班长

29、通知机修检修。22: 00 分左 右,机修工来到现场准备检修,班长安排巡检工王某配合机修工进行检修工作。22: 10,机修工钻入上料溜管内对漏点开始焊接作业。巡检工王某看机修工开始焊接后,便去清扫皮带。22: 20 分,巡检工李某准备清扫地坑里的漏料,看到1#上料小车里有满斗料,便启动卷扬机把料送到了窑里。准备清理漏料时,发现电焊机焊线被上料小车卡住,于是上二楼通知巡检工张某提一下上料小车,以便把焊线取出,清理漏料,随后下到一楼,当李某发现机修工被挤压受伤后,立即通知班长,班长紧接着通知当班调度和公司总调度、分厂领导后,马上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当时是22:27 分左右。22: 45 分将机修

30、工送入乌达区医院急救室,经医生诊断已经死亡。11.2.事故原因1、电石分厂机修工安全意识淡薄,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没有特种作业资质;石灰窑工序巡检工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巡检不到位,未仔细检查地坑里是否有人检修,就擅自和指使他人启动卷场机上料小车,巡检工监护不到位,未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擅离职守,导致机修工被上料小车挤压致死。2、石灰窑当班班长安全意识淡薄,在安排工作时,未布置、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3、电石分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岗位安全职责不明确,特种设备任人随意操作。4、电石分厂未执行检修工作票制度,并严格落实设备检修安全措施。5、石灰窑一、二楼三台吊石卷扬机上料系统安全设施不齐全。

31、11.3.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要求员工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在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制定有效地安全防护措施。2、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对检修现场的开关、阀门、启动按钮要标示清楚,并挂牌防止误操作。3、对于检修监护人要明确责任和任务,并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时刻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4、电石分厂要加强管理,制定检修规程,落实检修责任制,违反规定的人员要严厉处罚,12. 电石烧伤12.1.事故经过2006 年 3 月 21 日上午9 点 50 分左右,电石分厂2#电石炉在出炉时倒出炉眼后,由于电石流速快、流量大,出炉工把出炉小车由东侧卷扬机牵 引时,头锅脱离轨道,在反复尝试复位未果后又从西侧卷扬机反方向

32、牵引 出炉小车,致使盛满液态电石的电石锅再次脱离轨道。电石流出将正在做 泥球的李某烧着,李某慌乱之中到处逃窜。事故造成李某腿部严重烧伤, 小车轨道烧毁 10 米。12.2.事故原因1、电石炉工艺不稳定,导致电石流量大不能及时堵住炉眼。2、电石炉拉锅轨道不平整,造成拉锅不平稳。3、拉锅操作人员业务不精,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小车落道现象。4、出炉工自我防护意识差,缺乏自救常识,衣服着火时,四处奔跑,未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导致伤势扩大。12.3.防范措施1、电石分厂加强工艺控制管理,严格制定工艺指标,防止违章操作造成路况破坏。2、设备处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3、加强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