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M-II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说明书_第1页
FD-IM-II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说明书_第2页
FD-IM-II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说明书_第3页
FD-IM-II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说明书_第4页
FD-IM-II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D- IM II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说明书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中国 上海FD-IM-II 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一、概述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它与刚体的质量分布及转轴位置有 关。正确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在工程技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三线摆法测定刚 体的转动惯量是高校理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实验。 为了使教学仪器 和教学内容更好的反映现代科学技术, 复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与上海复旦天欣科教 仪器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并生产了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 该仪器采用激光光电传感器与计 数计时仪相结合,测定悬盘的扭转摆动周期。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物体转动惯量的物理 概念

2、及实验测量方法,了解物体转动惯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实验仪的计数计时仪具有 记忆功能,从悬盘扭转摆动开始直到设定的次数为止,均可查阅相应次数所用的时间, 特别适合实验者深入研究和分析悬盘振动中等周期振动及周期变化情况。仪器直观性 强,测量准确度高。本仪器是传统实验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典型实例,不仅保留了经典实 验的内容和技能,又增加了现代测量技术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果。二、仪器用途1、学习用三线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2、测定二个质量相同而质量分布不同的物体的转动惯量,进行比较。3、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三、仪器的技术指标1、摆线长度 500mm2、启动盘质量 悬盘质量3、

3、仪器体积:实验平台:300mrK 240mrK 740mm计数计时仪:200mr 158mm 65mm4、总重量: 13.6Kg5、计数计时仪量程精度: 0.001S&预置次数 66次1四、仪器的结构及组成119411181278口1591216815II -N10162#图1 总图1、启动盘锁紧螺母2、摆线调节锁紧螺栓3、摆线调节旋钮 4、启动盘5、摆线(其中一根线挡光计时)6、悬盘7、光电接收器8、接收器支架9悬臂10、悬臂锁紧螺栓11、支杆 12 、半导体激光器13、调节脚 14 、底板15、连接线16、计数计时仪17 、小圆柱样品18、圆盘样品19、圆环样品 20 、挡光标记#

4、五、实验内容及仪器使用方法依照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扭角足够小,悬盘的运动可以看作简谐运动,结合有关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公式:M°gRr4二 2H1、悬盘空载时绕中心轴作扭转摆动时的转动惯量为:2、悬盘上放质量为M1的物体,其质心落在中心轴,悬盘和M1物体共同对于中心轴的总转动惯量为:.(Mo MJgRr 十 2J12T14 HJ 0T。质量为M i的物体对中心轴的转动惯量Jmi :3、质量为M2的刚体绕过质心轴线的转动惯量为 J,转轴平行移动距离d时,其绕新轴的转动惯量将变为J丄J M 2d2,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圆柱体 M 2对称的放置在悬盘的两边,并使其边缘与悬盘上同心圆刻槽线相切,如

5、图 3所示,如果实验测得摆动周期为T2,则两圆柱体和悬盘对中心轴的总转动惯量为:(M o +2M 2)gRr 24二2HJ 22T2质量为M2的圆柱体对中心轴的转动惯量 JM2为:1J M 2(J2 - J。)24、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理论公式详见讲义)5、圆盘半径测量及验证平行轴定理示意图如图 2和图3所示。六、仪器使用步骤1、调节三线摆1)调节上盘(启动盘)水平将圆形水平仪放到旋臂上,调节底板调节脚,使其水平。2)调节下悬盘水平将水平仪放至悬盘中心,调节摆线锁紧螺栓和摆线调节旋钮,使悬盘水平。2、调节激光器和计时仪1)先将光电接收器放到一个适当位置,后调节激光器位置,使其和光电

6、接收器在 一个水平线上。此时可打开电源,将激光束调整到最佳位置,即激光打到光电 接收器的小孔上,计数计时仪右上角的低电平指示灯状态为暗。注意此时切勿 直视激光光源。2)再调整启动盘,使一根摆线靠近激光束。(此时也可轻轻旋转启动盘,使其在 5 度角内转动起来)3)设置计时仪的预置次数。(具体操作步骤见后面说明)3、测量下悬盘的转动惯量J01)测量上下圆盘悬点到盘心的距离r和R,用游标卡尺测量悬盘的直径 D,。2)用米尺测量上下圆盘之间的距离H。3)记录悬盘的质量M0。4)测量下悬盘摆动周期To,轻轻旋转启动盘,使下悬盘作扭转摆动(摆角v50),记录20个周期的时间。4、测量悬盘加圆环的转动惯量J

7、11)在下悬盘上放上圆环并使它的中心对准悬盘中心。2)测量悬盘加圆环的扭转摆动周期T1。3)测量并记录圆环质量M1,圆环的内、外直径D内和D外。5、测量悬盘加圆盘的转动惯量 J31)在下悬盘上放上圆盘并使它的中心对准悬盘中心。2)测量悬盘加圆盘的扭转摆动周期T3。3)测量并记录圆盘质量M3,直径D盘。6验证平行轴定理1)将两个相同的圆柱体按照下悬盘上的刻线,对称的放在悬盘上,相距一定的距 离2d - D槽D 小柱 。2)测量扭转摆动周期T2 o3)测量圆柱体的直径D小柱,悬盘上刻线直径D槽及圆柱体的总质量2M2。七、注意事项1、切勿直视激光光源或将激光束直射人眼。2、做完实验后,要把样品放好,

8、不要划伤表面,以免影响以后的实验。3、移动接收器时,请不要直接搬上面的支杆,要拿住下面的小盒子移动。4、启动盘及悬盘上各有平均分布的三只小孔,实验时用于测量两悬点间距离。附:计数计时仪使用说明一、原理 此仪器内设单片机,具有计时和计数功能。设置计数数值后,计数计时仪每接收到 一个下降沿信号就计数一次,直至使用者设定的值。这时可从计时显示中读取发生触发 信号所用的时间,例如:弹簧振动的周期、三线摆的摆动周期等。二、使用步骤1 、将主机后面板的航空插座与操作平台上的光电接收器上的航空插头相连接。 仪器 上的接线柱仅备用,+5V也可作电源(5V , 0.5 A ) , GND是接地,IN是触发信号输

9、 入端,可与传感器输出端相连。2 、打开电源,预置计数值,此时计数显示屏上将显示设定值,仪器处于等待状态, 仪器右上角的低电平指示灯为暗状态, (使用在激光光电传感器上时,等待状态为暗, 每接收到一个触发信号,低平指示灯就亮一次;用在其它传感器上时,此灯等待状态为 亮,接收到一个触发信号,低平指示灯就暗一次。 ) 接收到触发信号后,计数计时仪开 始计时。3 、当计数至设定值后,可读出所用时间。这时再按“设定 / 阅览”键,转换为阅览 功能,可阅览每次触发间隔的时间值。三、用途本计时计数仪可用于单摆、 气垫导轨、测量马达转速、 产品计数等与计时有关的实验。二线摆法测转动惯量(以下实验讲义和实验数

10、据由复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提供)一、概述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惯性的量度。物体对某轴的转动惯量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质 量有关外,还与转轴的位置和质量的分布有关。正确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在工程技术 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正确测定炮弹的转动惯量,对炮弹命中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机械装置中飞轮的转动惯量大小,直接对机械的工作有较大影响。有规则物体的转 动惯量可以通过计算求得,但对几何形状复杂的刚体,计算则相当复杂,而用实验方法 测定,就简便得多,三线扭摆就是通过扭转运动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常用装置之一。二、实验目的1、学习用三线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相同质量的圆盘和圆环绕同一转轴扭转, 实验所得转

11、动惯量不同,说明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有关。2、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3、学习用激光光电传感器精确测量三线摆扭转运动的周期。三、实验原理三线摆是将一个匀质圆盘,以等长的三条细线对称地悬挂在一个水平的小圆盘下面构成的。每个圆盘的三个悬点均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1所示,当底圆盘B调成水图1平,三线等长时,B盘可以绕垂直于它并通过两盘中心的轴线O1O2作扭转摆动,扭转的周期与下圆盘(包括其上物体)的转动 惯量有关,三线摆法正是通过测量它的扭转周期去求已知质量 物体的转动惯量。由节末附的推导可知,当摆角很小,三悬线很长且等长,悬线张力相等,上下圆盘平行,且只绕 0Q2轴扭转的条件下,F圆盘B对0Q2

12、轴的转动惯量J0为:J0m°gRrT22 T 04 H式中g为下圆盘B的质量,r和R分别为上圆盘A和下圆盘B上线的悬点到各自圆心Oi 和02的距离(注意r和R不是圆盘的半径),H为两盘之间的垂直距离,T)为下圆盘扭 转的周期。若测量质量为m的待测物体对于Q02轴的转动惯量J,只须将待测物体置于圆盘上,设此时扭转周期为T ,对于轴的转动惯量为:JiJo(m mo )gRr4二 2HT2于是得到待测物体对于O1O2轴的转动惯量为:8#,(m mo )gRr 2,4二 2HJI f Jo上式表明,各物体对同一转轴的转动惯量具有相叠加的关系,这是三线 摆方法的优点。为了将测量值和理论值比较,

13、安置待测物体时,要使其 质心恰好和下圆盘B的轴心重合。本实验还可验证平行轴定理。如把一个已知质量的圆柱体放在下圆盘中心,质心在O1O2轴,测得其转动惯量为J2 ;然后把其质心移动距离 d ,为了不使下圆盘倾翻,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对称地放在圆盘上,如图设两圆柱体质心离开O1O2轴距离均为d (即两圆柱体的质心间距为2d)时,对于O1O2轴的转动惯量为J3,设一个圆柱体质量为m,则由平行轴定理可得:2 J 3md J 22由此测得的d值和用长度器实测的值比较,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者相符的话,就验 证了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四、仪器和器材新型转动惯量测定仪平台、米尺、游标卡尺、计数计时仪、水平

14、仪,样品为圆盘、 圆环及圆柱体3种。为了尽可能消除下圆盘的扭转振动之外的运动, 三线摆仪上圆盘A可方便地绕O1O2轴作水平转动。测量时,先使下圆盘静止,然后转动上圆盘,通过三条等长悬线的张力 使下圆盘随着作单纯的扭转振动。五、实验内容1、测定下圆盘对于O1O2轴的转动惯量Jo,和理论值进行比较。1理论值公式为: 圆盘(或圆柱体)J= mD2,( D为直径);8圆环J=m(D内+D外),R和r由实验室给出,或按图3所8内外图3示可得 r =逓a32、测圆环或圆盘对于OiO2的转动惯量J,和理论值比较。3、验证平行轴定理。将两个直径为D的圆柱体放置在悬盘上,使它们的间距为2d,如图2所示,d为圆柱

15、体中心轴线与转轴间距离,两圆柱体中心连线通过转轴。测得J3和J2,按 式计算md2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六、实验数据(仅供参考)表一各周期的测定测量项目悬盘质量M0=615.53g圆环质量M1 =235.05g2圆柱体总质量2M2=239.85g圆盘质量M3=221.35g摆动周期数n2020202020周期时间t/ s136.79334.90034.65634.269236.75034.90134.63134.321336.80934.87034.65234.271436.74334.91034.67334.325536.78934.89134.66734.285平均值t/s36.7773

16、4.89434.65634.294平均周期丁 =t/nT0 =1.8388sT1=1.7447sT2=1.7328sT3=1.7147s表二 上、下圆盘几何参数及其间距测量项目D /cmH /cma/cmb/cmR = a /cm3r =b /cm3次数116.79257.7013.825.257.9793.025216.79057.6813.805.24316.79457.6913.835.23平均值16.79257.6913.825.24表三 圆环、圆柱体几何参数测量项目D 内 /cmD 外 /cmD 盘 /cmD小柱/cmD 槽 /cm2d = D槽一D小柱/cm次数16.00412.0

17、1611.9962.99911.998.9926.00612.01811.9973.00036.00412.01611.9963.001平均值6.00512.01711.9963.000gRr4 2HM0T02979.4 7.979 3.0254兀 2 汉 57.69615.53 1.838821、实验计算得转动惯量值:11#4232= 2.160 10 g cm =2.160 10 kg mJigRr4二2 H(M。2M1)T1979.4 7.979 3.02524 -57.692(615.53 235.05) 1.7447#= 2.688 104g cm2 = 2.688 10;kg m2

18、J2|(皿0 2M2)T22 =979.4 979 3.025 (615.53 239.85) 1.732824兀H4兀汇57.69= 2.666 104g cm2 =2.666 10 kg m2gRr4二 2H(M0 M3)T32=979.4979 3.025 (615.53 221.35) 1.714724 二 57.69= 2.554 104g cm2 =2.554 10 kg m2Jm1 二 J1 - J。=2.688 10-2.160 10= 0.528 10 kg m2#JM3-J3 _ J0= 2.554 10J -2.160 10; = 0.394 10;kg m22、理论计算

19、值:j0124232615.53 16.792- 2.17010 g cm =2.17010 kg mJM1Jm D内 D外=1 235.056.0052 + 12.0172 = 0.530 104g cm2- 88二 0.53010 % m21Jm2 蔦 M 2D2小柱M 2d 2竺竺 3.000 2 .238528.99 丫iI 2丿= 0.25610 42g cm0.25610JM323 D 大柱221.3511 .996 20.39810 ' kg m 2JM 2 J。2.666 10-2.160 100.253 10-3kg 肓12#3、误差分析:下悬盘误差:圆环误差:小圆柱

20、误差:圆盘误差:' 0J 02.1701J M1 Jm10.530-0.5281J M 1-0.530J M2 JM 20.256-0.2531JM 2-0.256J M 3 J M 30.398-0.3941JM 30.398-1.2%.5%0.4%1.0%J 0 - J 0#七、思考题1、试分析 式成立的条件。实验中应如何保证待测物转轴始终和 O1O2轴重合?2、将待测物体放到下圆盘(中心一致)测量转动惯量,其周期T 一定比只有下圆盘时大吗?为什么?#附:公式(1)的推导设下圆盘的质量为g ,以小角度作扭转振动时,它沿 OQ2轴线上升的高度h,如图4图4所示,则势能为:Ep = m0gh当圆盘回到平衡位置时,它具有动能为:Ej 灼 2k002式中J0为下圆盘对于通过其质心且垂直于盘面的O1O2轴的转动惯量,锐为回到平衡位置时角速度,略去摩擦力,按机械能守J0 ' 0 - m0 gh2把下圆盘小角度扭转振动作为简谐振动,圆盘的角位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