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械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报告_第1页
某机械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报告_第2页
某机械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报告_第3页
某机械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报告_第4页
某机械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第四部分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报告2004年8月目 录第一章 行业服务体系内外部分析1.1. 机械院各二级单位均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机械院各二级单位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内多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长期的积累,使得机械院及其下属二级单位拥有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各类面向行业进行服务的组织包括:标委会、检测中心、认证中心、学会、协会等等。通过协会等行业组织多年来的运作,机械院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起紧密地联系。尽管相比机械行业为数众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我们的会员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某些诸如模具协会、表面工程协会的会员从绝对量上来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2、各类行业组织通过不同的形式向机械行业内的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层次的服务,一个行业服务组织同时对外提供着不同的服务,而同时一种类型的服务亦可能同时有着不同的行业组织提供。标委会、学会、协会这样典型的行业服务组织一般都会同时承担起为政府服务和为行业内的企业服务的两大职能。尽管在具体的内容上和侧重点上都有着不同,但在某些诸如技术服务、培训等的业务上,这三个组织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交叉的领域。1.2. 行业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力量分散效能较低通过此次研究我们也了解到,尽管一些所已经在努力尝试联合办公以提高行业服务的效率(如哈焊所对行业学会和行业协会实行联合办公,机电所也专门成立了行业中心来分管行业内的各种

3、资源),但多数行业组织仍是各自为阵,缺乏实质上的沟通与合作。同时,由于我们已有的行业组织过去多是为国家/政府服务,在行业内充当着管理者和“二政府”的角色,在科研体制改革后,没有能很好地转变角色,在行业服务仍然带有很强的 “政府作风”,大大影响了各所为行业内企业服务的效能和效率。而另一方面,从已有的行业组织来看,由于各自成立的时间和目都不一样,使得不同类别的行业组织,在行为方式、收入来源的方面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进入行业服务的外部市场分析之前,让我们首先对行业服务的内涵进行一个界定。应该说,行业服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某一特定行业/行业群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或者说是无形

4、产品)。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以技术为主的行业服务以外,行业服务还可以按照其提供服务的功能的不同分为政策类、技术类、管理类、法律类、金融类、信息类、综合类和其他类八大类。机械院/集团及其下属二级所所主要提供的行业服务为技术类行业服务及其与之相关的一部分政策类、管理类、信息类和综合类行业服务。下面,我们将分别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类:政策类、技术类、管理类,对其分别地进行外部市场分析。1.3. 政策类行业服务标准首先,我们挑选政策类行业服务中的重要业务分支标准的制定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作为机械院这样转制后的科研院所,其2003年所承担的各类标准在全部标准中所占的份额已经变得非常小。这种现象在国家标

5、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方面表现得尤其的突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比例已经不足5%。仅仅是在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上,由于我们转制科研院所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的人才和经验,使得我们在这两类标准的制定中仍占有了15%左右的份额。但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经济将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链条中,这种融入表现在制造业,一方面将会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在国际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重新整合,另一方面则会表现为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因此,导致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制订总量的减少。而从行业标准的制定上看,国家相关的政策也随着整体科技体制的改革发生了一定的调整,逐渐将企业,特别是特定行业内的大型企业,

6、放到了行业政策制定的主体位置上,而留给科研院所的,就只是一些技术标准的制定。由于企业技术能力的限制,这些标准企业往往不能做,同时由于这类标准大多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企业也往往不愿做。总之,转制科研院所在标准制定中的份额将会随着国际国内标准统一的进程和国内企业制定标准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小,而留下来的一些技术类标准的制定,抛开社会效益而言,也只是一块企业不愿涉及的鸡肋。其他一些政策类行业服务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标准制定相类似的情况,如为政府制定行业法规、政策、战略等提供预案,这类业务的发展预计在未来将不会出现快速的增长。1.4. 技术类行业服务技术服务与咨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技术类行业

7、服务的发展情况。从总体上看,技术合同有四个种类,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技术服务和咨询是“四技”合同中的两类。而从历史发展来看,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自1988年以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在2003年总量第一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在市场中,各主体技术交易额均呈上升趋势,但在1998年后,企业的技术交易额上升速度开始加快,并于2001年前后,首度超过科研机构而成为技术交易市场上最大的卖家。从比例上看,这种赶超的态势就显得愈加地明显:一方面,1991年后科研院所在技术合同交易中所占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形成向下的台阶状;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在98年开始扩大,到2001年变为最大,

8、形成了一个喇叭口状。前面我们按照技术交易市场上不同的卖者对技术交易市场上各类卖方的实力进行了一个比较分析,下面我们再依据技术交易合同的不同类型来对技术类行业服务进行一个分析,并将焦点聚焦到我们关心的技术服务和咨询上。从技术交易的类型上看,各类技术交易的变化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其中以技术开发近几年来的增长最为迅速,其成交量在1999年超过技术服务成为了交易量最大的技术合同类型。从相对比例来看,技术咨询多年来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大约占整个市场7.5%的比例,而技术服务继1999年出现下降后,于2002年又开始出现缓慢上升。配合我国99年后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先降后

9、升的现象与我国工业企业的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先前我们分析了,科研院所作为一个整体,在技术交易市场上的整体是逐渐减小的,进一步,我们来看一下中央部门属的科研院所在技术服务和咨询中所占的份额有什么变化。从时间上看,1999年后,中央部门属科研院所从事技术服务/咨询的收入下降较为明显,不过,这种下降势头在2002年得到了遏制,这两年开始有所回升。从比例上看,经过几年的变化,中央部门属科研院所已逐渐失去了过去在技术咨询和服务中的绝对优势,从而在技术服务和咨询的市场上形成了中央属,部门属,地方属“三分天下”的总体格局。进一步看从行业的角度看,科研院所针对制造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的总量自1999年后,

10、也呈现出较大的下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进入1999年后,针对制造业的技术服务/咨询总额开始快速的下滑,这一方面可能与企业对技术服务和咨询的需求有关, 1999前的几年,中国企业的数量逐年减少。同时,从供给的角度,随着1999年的改制,科研院所对于外界提供技术服务/咨询的能力亦有着一定的削弱。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技术类行业服务的市场近几年来在总体上呈现出比较好地发展态势,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技术服务/咨询市场,科研院所,尤其是中央部门属的科研院所,市场份额正逐渐下降,表现在制造行业中的这种趋势显得更为明显。1.5. 管理类技术服务认证1市场状况接下来,我们以认证业务为

11、例来看一下管理类行业服务市场发展的趋势。目前机械院的认证业务主要有两大类: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产品认证多属于国家强制性认证,我们不做过多分析,接下来的分析将主要集中在体系认证领域。从发展趋势上看,将质量(ISO9000)、环境(ISO14000)和卫生安全(OHSAS18000)认证同时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是21世界企业认证的趋势,同时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的敲门砖。一方面,这种准入机制构成了我国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壁垒”;而另一方面,这种准入机制也催生了国内认证市场这几年来的高速发展。下面,我们从一组国际、国内的统计数据来看一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全

12、球及我国的发展。1992年以来,全球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截至2002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56万之巨。但从增长率上看,则呈明显的放缓趋势。而继1992年首批通过ISO9000认证的10家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参与到ISO9000认证的热情就一直没有消退。中国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总数一直在增长,尽管这种增长的趋势不可避免的随着基数的上升而有所放缓,但相比全球平均增长率,仍高出许多。同时,随着认证的中国企业数量的不断攀升,中国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数量在全球总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003年,在全球新增认证企业的总量中中国已排名第一。从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装备行业通

13、过认证的企业在全球ISO9000认证企业的行业分布中排名靠前,仅次于冶金、光电设备和建筑行业列第4。2市场容量/分布经过了这几年认证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认证市场仍然有着比较大的空间。我们从最新的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及通过认证的企业数据来看,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愈11万家通过认证的企业仅仅占到全国企业数量的2%。这一数字仅是欧盟40%认证率的5%,市场仍有很大空间。从区域上看,我国通过认证超过8000张的省市地区只有三个,都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地区均具有很大的市场开拓潜力。进一步从行业上看,全国机械及设备行业的企业共认证了万余家,占全部认证企业的10.5%。

14、按照保守的数据,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认证的数量尚不足全部企业的一成,市场仍具有很大的潜力。2市场准入从上面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认证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空间。那能够参与到这一市场上的认证机构有多少呢?市场的准入情况又如何?我们接下来就来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截至6月30日,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共98家。其中的67家,也就是近七成的认证机构设在北京,其竞争程度可想而知。但随着国家对认证机构管理的逐步规范和法制化,预计未来几年内认证市场的竞争程度能够得到比较好地控制,如表1-1所示。表1-1:认证机构中国市场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壁垒内容要求高设立认证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固定的场所

15、和必要的设施有符合认证认可要求的管理制度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0万元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管理严2004年2月3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公告中明确指出:为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经国家认监委研究决定自即日起,暂停受理认证机构及认证培训、咨询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不对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第五十八条中明确规定“经批准设立的境外认证机构代表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认证活动的,责令改正,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批准文件,并予公布”总之,随着中国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不断推进,未来我国的认证市场总体上将会保持持

16、续地快速增长,同时由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限制,认证市场上已有认证企业在未来35年内的利益也将得到保证。1.6. 未来行业服务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一些行业服务组织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未来行业服务组织将会向着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台湾的工研院,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服务方式,向行业内的企业同时提供包括技术、认证、法律咨询、金融支持、信息、培训等的服务,让接受服务的企业真正地感受到一站式服务的方便和高效。同时,根据所服务企业的规模及发展阶段“量体裁衣”的提供各种“服务组合”。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往往核心技术尚没有过关,同时缺乏资金上的支持,因此将行业服务的侧重点放到技

17、术类和金融类行业服务上;而随着企业的成长,相关的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开始上升,此时又将行业服务重点转向管理类和法律类;等到企业经过前两阶段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又适时地根据这些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综合类、管理类的服务,让企业能够成功地步入到科学管理阶段。采取这种行业服务方式的行业服务组织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焊接研究所,他们会根据要求加入会员的企业不同的规模、行业和发展阶段向其提供一个服务组合建议书,客户企业便可以通过这种形式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和需要的行业服务组合,真正做到了行业服务地个性化定制。第二章 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2.1 行业服务功能定位结合前面的内外部分析,我们认为,机械院/集团未来的行业

18、服务应面向制造业行业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以技术类行业服务为主,综合政策、管理、法律、信息、综合等各项行业服务。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行业组织,在中短期内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市场化程度采取分类发展的模式,但总体而言应逐渐从政府导向型转变为企业服务导向型。其次,未来集团的行业服务体系首先应该摒弃当前各自为阵的运作模式,打造统一的行业服务平台。2.2 行业服务业务定位中短期,应根据不同业务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的差异来进行不同的发展模式设计。中长期则应根据集团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赢利性业务中有选择的选取部分与未来集团发展匹配度高的业务采取产业化运作,为集团未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形成以技术服务/咨询为核

19、心的盈利性行业服务体系。2.3 行业、产业与科研的定位从整体上看,未来集团的行业服务体系应发挥如下三大平台功能:面向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政府资源的获取平台;面向科研开发体系,成为科研体系的技术交流平台;面向自身产业体系,成为产业体系的营销宣传平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行业服务应通过提供、推广标准化技术,避免与集团自身产业的发展发生冲突。从行业服务体系与自身产业发展体系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机械院/集团自身的产业与行业服务体系服务的对象处于同一个行业生态圈中,当我们通过技术开发类行业服务为这一生态圈内的企业提供服务时,势必会对我们自身的产业构成竞争。因此,在未来行业服务体系的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情

20、况发生。 总结上述定位,我们建议机械院/集团将未来行业服务的总体目标设定为:“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同时,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设定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中短期为“界定业务,分类发展”,中长期为“一个平台,两种运作”。第三章 行业服务运作模式和步骤行业服务运作模式的设计,首要的问题就是选定未来行业服务统一运作的平台。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行业组织都可以面向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服务。但鉴于机械院/集团众多的行业服务组织,我们先参照如下几个原则(表3-1)对行业服务的组织进行一次初步筛选。表3-1:行业服务模式选择原则原则内容综合性该行业组织能够在内涵或者外延中包含我们已有的行业服务业务兼

21、容性该行业组织能够在同时兼容盈利性的行业服务和非盈利性(也就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行业服务衍生性随着行业服务本身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新的行业服务类型(如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亦能够纳该行业服务体系专业性体现所处专业领域的专业特色和技术能力经过初步的筛选,在机械院/集团众多已有的行业服务资源中,研究所、行业协会和生产力促进中心落入了我们的视野。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服务平台及其代表的不同的行业服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3.1. 机械院/集团行业服务运作模式选择与设计 首先,我们先对各种不同模式的行业服务组织进行以下优劣势的比较。表3-2:三类行业组织优缺点比较行业组织优 点缺 点研究所l 长

22、期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服务品牌l 事业性单位,可免征部分所得税l 需要以研发实力为支撑,运行成本高l 国家政策模糊,充满不确定性l 走回头路,与产业发展相矛盾协 会l 公益性组织,容易得到企业承认l 会员会费免征所得税l 属挂靠组织,成长壮大后的收益权没有办法保障l 公益性组织,将会给某些业务未来的发展造成限制生产力促进中心l 国家支持l 符合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特点l 全资子公司,能够保证收益权l 能够兼顾公益性业务和盈利性业务的共同发展l 对于某些成立时间较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而言,服务品牌尚待积累l 需要上缴所得税从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所模式与产业发展相矛盾及行业协会作为公益性组织,无法

23、保证集团未来进行行业服务的收益权,构成了这两种模式的硬伤。而生产力促进中心需上缴所得税的缺点,可以通过注册高科技企业的形式来将税收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加之行业服务中“四技”合同本身的免税,和科技部拟将生产力促进中心注册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方案和计划,都为这一缺点的化解创造了条件。而对于品牌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容许在一段时间内几种行业服务组织在行业服务时名称的同时出现,实现逐渐过渡,而另一方面,政府重视加之媒体关注,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行业服务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快速的上升。这些都将有利于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个品牌作为行业服务的主力军在行业企业中的传播。比较了三类组织的缺点,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优点。相

24、比其他两种组织,生产力促进中心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政府支持”。在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中的第十四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为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政策支持。”紧接着的第十五条又进一步说明:“科学技术部将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产业化环境建设,每年安排相应的财政拨款。各级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纳入当地的科技发展计划,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就支持的力度,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上提到:“将来我们的中心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一般中心,第二是示范中心、第三是

25、重点中心。对于重点中心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参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强度给以资助,我们下决心在“十五”期间能够建设若干个国内一流、在国际上也能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或者台湾的中国生产力中心相抗衡的有实力的中心”而我们从2003年中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情况快报中看到,当年投入中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资金为亿元,其中政府投资为亿。尽管相比政府官员在公开言论中透露的信息,国家真正投入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经费显得少得可怜,而其中分到我们院/集团生产力促进中心下面的就更加少。但与其他两个组织而言,这样的支持已经显得很宝贵。鉴于如上分析,我们建议机械院集团的行业服务体系平台的打造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统管,以行业协会

26、已有会员为依托,借网站、杂志的宣传作用向行业内企业进行辐射并提供各种行业服务业务。具体模式示意图如3-1所示。图3-1: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行业服务体系平台3.2. 机械院/集团行业服务运作模式实施步骤未来行业服务平台的打造建议按照近期、中短期和中长期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按照行业服务自身发展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平台建设工作,下表3-3列明了行业服务个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和主要工作。表3-3:行业服务体系阶段性目标及对应措施时间 内容近期中短期中长期阶段目标归并增效界定业务分类发展一个平台两种运作主要问题所一级行业服务的清理和归并按照业务的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及其面对客户的不同对业务进行分类构建集团整体的行业服务平台,并将技术服务/咨询分离,以产业化模式运作平台建设政府资源的获取平台科研体系的技术交流平台产业体系的营销宣传平台第一阶段行业服务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各国内行业资源的整合,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个:1建立所级行业服务组织联席办公机制并辅以适当的利益挂钩机制2清理所内行业服务资源第二阶段的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