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六店站主变雷击事故的分析_第1页
110kV六店站主变雷击事故的分析_第2页
110kV六店站主变雷击事故的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k V 六店站主变雷击事故的分析嘉兴市电力局朱维政中图分类号 : TM86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6 - 6357 (2004) 01 - 0042 - 02(2) B 相高压线圈上部端部线段匝间断股 12 股 ,断线处为表面换位线 。(3) B 相中压线圈从下数约 6 饼处 ,有多个线饼间的 匝间放电 ,其中断线为 12 股 。(4) C 相高压调压线圈有绝缘击穿痕迹 ,为调压线圈 自身的匝间绝缘击穿 ,未断股 。(5) 高 、中压线圈绕制较松散 ,特别是故障线段线 饼 间松散较为明显 ,表现为 : 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线圈在同 油道处 ,在高度上其位置因松散而发生移动 ;

2、高压线圈故 障部位有一线饼上下线匝有“翻滚”现象 ( 即 : 上 、下线匝 错位) 。2 . 3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现场的测试报告以及事故变压器吊罩和解体情 况分析 ,认为 :(1) 制造质量有问题 。从返厂吊罩解体情况看 ,变压 器损坏点和面比较多 ,包扎不规范 ,走线不合理 ,垫块大 面积散落 ,线圈在制作工艺上及轴向压紧力不够 ,且油中 有杂质 。检查还发现在高压线圈故障部分有一线饼上下线匝有“翻滚”现象 ,极易造成绕组匝间绝缘损伤 ,其中 B相高压绕组可能因换位剪刀口处绝缘早期已有损伤 , 而 在制造工艺上对该处绝缘又未作特别加强 , 绝缘有薄弱 点 。(2) 8 月 10 日六店站地区

3、因大范围内雷击 ,110 kV 及35 kV 进线雷电侵入波引起 # 2 主变高 、中压线圈匝间绝 缘击穿损坏 。(3) B 相高压绕组受雷电波作用 ,在绕组端部线段及C 相中性点处造成绝缘损伤 。(4) C 相高压调压线圈的绝缘击穿应为雷电侵入波反 射而引起 ,或为中性点电位升高对 C 相高压调压线圈绝 缘薄弱点形成反击所致 。(5) B 相高压绕组发生匝间击穿后 ,其它匝间平衡被 破坏 ,产生较大的短路力 ,使高压线圈在故障处出现轴向 上下窜动 ,同时高压线圈的轴向窜动和高 、中压线圈间的 机械力使中压线圈发生变形和位移 , 致使 B 相中压线圈 发生绝缘损伤 。1事故概况六店站 # 2

4、主变型号为 SSZ8231500/ 110 的三相三线圈有载压变压器 ,从 1996 年 5 月江西变压器厂出厂 ,1996 年 7 月投运以来 ,设备在运行中未发生异常情况 ,各预试 年度中绝缘状况等检查试验均为合格 ( 最近一次预试为2003 年 5 月) 。2002 年 2 月 26 日该站曾发生 35 kV 线路 开关爆炸引起 35 kV 母线短路故障 ,但 # 2 主变线圈变形 试验及其它试验检查均正常 。2003 年 8 月 10 日傍晚 ,六店站地区雷雨交加 ,18 时01 分 # 2 主变差动保护动作 、主变本体重瓦斯动作 , # 2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2事故调查分析2 . 1

5、 事故后检查试验情况(1) 主变本体色谱分析 : 乙炔含量达153 . 5pp m ; 总烃 为 311pp m ;氢气为 223pp m ,较事故前 ( 2003 年 5 月) 的预试数据呈大幅上升 ,但油色正常 ,未发现游离碳 。(2) 本体瓦斯继电器内有大量气体 。经色谱分析 ,主 要成份为氢气和乙炔 。其数据为 : 乙炔为 3181 . 5pp m ,总 烃为 20996pp m ,氢气为 24552pp m 。(3) 110 kV 和 35 kV B 相绕组直流电阻较正常值约增 大 1 倍 。(4) 变压器本体介损 、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及吸收 比 以及套管试验 、全所接地电阻和 #

6、 2 主变三侧氧化锌避雷 器试验均为合格 。(5) # 2 主变 110 kV B 相避雷器计数器无法动作 。2 . 2 解体检查及损坏情况根据现场检查 、试验结果 ,初步认为 # 2 主变 B 相高 、 中压绕组在雷击中造成匝间故障 ,从高 、中压 B 相线圈直流电阻增大的现象分析 ,为绕组匝间断股所引起 。为此 ,决定委托江苏华鹏变压器厂对该变压器进厂大修并解体 检查 ,解体检查情况如下 :(1) 下节油箱内有大量垫块散落 ,最外层高压调压线 圈上部铁轭垫块大面积散落 ,其中 B 相柱为最严重 ; 同时降 ,已有可能低于避雷器的残压 。松散 、油中含有杂质等情况 。(4) 提高变压器的抗短

7、路能力 。制造厂家应进一 步 优化设计 ,提高制造质量和抗短路能力 。运行单位应采 取措施防止变压器近区短路 ,遭受近区短路后 ,应及时做 线圈变型试验 、直流电阻测量 、油化试验 ,对遭受近区短 路故障次数多的变压器应缩短大修周期 。(5) 加强变压器的全过程管理 ,特别要加强变压器的 监制工作 ,从源头上控制变压器的质量 。(6) 在新线路设计时 ,应考虑线路耐雷水平适当低于 变电设备的耐雷水平 。(7) 重点研究多雷区的变压器防雷工作 。近两年 浙 江省范围内遭受雷击损坏的变压器已发生多起 , 都是在 多雷电活动区 。收稿日期 :2003 年 10 月 13 日 朱维政 嘉兴电力局 浙江

8、省嘉兴市城北路 99 号 314003防范措施(1) 加强 110 kV 变压器的选型和选厂工作 。目前 ,有 相当部分制造厂在变压器出厂试验中未进行冲击耐压试 验 ,因此 ,必须强调制造厂在出厂试验中所有试验项目和 标准的完整性 , 特别是对变压器冲击绝缘水平的考核试 验 。(2) 加强对变压器的防雷保护工作 ,重视避雷器残压 等参数的选择工作 , 应对运行几年后避雷器的特性进行 抽检 。因受条件的限制 ,对避雷器现场的预防性试验只 能验证密封情况 , 而运行几年后避雷器的特性是否变化 无法验证 。(3) 对国内厂家生产的免吊罩结构的变压器在基建 安装时应吊罩检查 。从我局这几年对免吊罩结构

9、的变压 器吊罩检查情况看 ,曾发现垫块松动 、压紧力不够 、铁芯(上接第 41 页)由于该线路运行近 20 年 ,加之历史上曾受到过三相 短路接地故障的冲击及暂态过电压 ( 如操作过电压) 等 , 导致其油质变差 ,且套管内绝缘纸松 ,导致套管发热 ,油 中部分溶解气体超标 。根据引用的标准和分析 ,可得到 三相套管内部存在隐患的结论 。决定更换运行近二十年 且有缺陷的三相套管 。5建议对终端套管 、接头盒内使用的硅油或聚异丁烯等的作用 、标准 ,各电缆附件制造商有不同的理解 ,对其性能 指标电缆制造商一般也不公开 , 这样给用户运行维护带 来困难 。因此 ,今后在采购此类电缆附件时 ,我们应

10、要求 供应商提供相关技术资料 ; 另一方面 ,建议针对不同的附 件 ,制订出相应的选用 、运行维护方面的电力行业标准或 国家标准 。同时修订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 / T66421999) ,并制定相应红外温度场诊断的标准 ,为 终端瓷套管等的选用 、维护和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 :2003 年 7 月 30 日 胡宝年 宝钢股份公司 上海市宝山区宝钢股份能源部 2009414套管更换后的情况从 7 月 1 日套管更换后通过 109 kV 、51 Hz 、30min 变 频串联谐振试验投运情况 , 以及每天一次远红外温度跟 踪情况来看 ,新套管运行正常 。套管的相间最大温差为0 . 3 。重要通知2004 年中国城市供电学术会议原定于 2004 年 1011 月份举行 ,现拟安排提前于 910 月份举行(地点另通知) ,因此会议征文截止日期相应提前至 2004 年 6 月 30 日 ,特此通知 。 有关征文推荐主题内容及征文具体联系事项详见本刊 2003 年 5 期 ,6 期插页 。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