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工具的改变_第1页
论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工具的改变_第2页
论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工具的改变_第3页
论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工具的改变_第4页
论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工具的改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网络时代文学创作工具的改变在网络时代前,提到文学创作工具,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纸和笔绝对是相当基本的创作工具。当然,在21世界的当下,创作工具绝对不止限于纸笔而已。在网络时代,电脑科技乃至信息工具的发明与发展,正在或是已经改变了写作这件事。脑,任何桌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到手机、手写板,乃至平板电脑,相对于古老的纸与笔,都是另一种新形态的创作工具。人类使用何种创作工具创作与书写,本来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创作工具绝对是创作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创作工具的特性、书写效率,乃至于书写的媒体、载体,对于创作的影响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如果将网络时代的书写,笼统称为“网络写作”,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

2、实际上是人们使用电脑这个工具创作。网络是一种将许多电脑与信息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而不是单指任何一项硬件。如果以为有电脑就可以书写,那就错了,实际上使用者得先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从开机,登入电脑系统,从硬件到软件每个环节,都得先搞清楚电脑是怎么回事。在这个过程里,使用者得学会操作键盘与鼠标,人类不是用超能力或心电感应控制电脑,人类是用键盘和鼠标与电脑沟通的。、电脑键盘不但是一种科技,更是一种选择电脑是这回事,使用者第一个看见的是键盘,另一个是鼠标,当今的大多数电脑不能不依靠这两个工具来操作。虽然在2011年的当下,触控屏幕、手写板这一类直接以手指或电子笔,在电子屏幕或专用绘图板上的输入方式已经流

3、行起来。虽然当已经有触控荧幕、手写笔这些科技,但是这些技术在概念上类似过去的纸笔书写,所以本文打算先讨论键盘,其后再一一将纸笔与手写板等互相比较。美国COMPRTE杂志的专栏作家FredD'Ignazio于1984年著述了HowToGetIntimateWithYourComputer1o此书以幽默的叙述手法试图化解人在面对电脑这种新科技时,能会产生的恐惧与不适。这样一本电脑入门书,距现在2011年已经有数十年之遥,然而,书中对人类操作电脑可能会产生的抗拒,对于未曾使用过电脑的使用者,面对满满键盘不知如何下手的心态,书中写来的种种情景,依然适用于现代的人类。例如其的障碍之一。不仅成年人

4、对它心存畏怯,小孩也一样。在可见的将来,我们仍然会用键盘来和电脑沟通。但是渐渐地,我们会愈来愈疏远键盘,而改用麦克风、耳机的配备。我们坐下来,带上耳机,对着麦克风讲话,从耳机里听到电脑的回答,而书面就在显示屏上出现"。2中提到人类对键盘的恐惧感电脑键盘是人类和电脑之间最大不幸的是,20多年过去了,到了21世纪,键盘仍然敞开肚皮,骄傲地向创作者展示它那如牙城森严的“键阵”。但是因此,人类就因键盘而对电脑打退堂鼓吗?在当今的中国,如果半数以上的网络人口,那么就几乎能够等同于使用电脑的人口,因为网络是无数电脑连结而成得结果,欲上网就得学会使用电脑。因此,本文几乎可以说,创作者之所以选择何种

5、创作工具,例如纸笔或键盘,其实是一种选择。创作者会依自己的习惯、喜好选择纸笔或键盘书写。键盘是电脑入门的门槛,但不代表就能挡住越来越多的人类加入这一块领域。反过来说,不懂得操作电脑的操作者,几乎就不会使用键盘一一虽然事情并非如此,创作者就算不懂或不熟悉电脑键盘,依然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借由电脑创作。可以确定的是,创作者采用电脑键盘书写是一种选择,不是必然,却是一种无法忽视的趋势。网络时代,除了纸笔外,创作者还有电脑可以选择,创作者同时面对纸笔与键盘输入时,这其中就很多问题可以探讨,譬如以下将要探讨的书写效率、成本与输入法。二、输入法与词库所谓问文章,是一字一字连结成的,创作者将文字缀连成文

6、,这是文章的基本。在纸笔书写的时代,创作者用笔在稿纸上勾了文迹,创作者从脑中的字库里挑选文字。但是到了电脑时代,虽然创作者还是凭记忆中的文字书写,然而电脑与键盘的发明,却可能从此改变了书写的习惯。过去的印刷术是鼓励文化流传,一般人在平常时仍然以写字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而个人电脑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个关系,电脑输入法所采用的不是认字,而是过去的“检字”,人在跟它说话或用它说话的过程中,就必须使用它的技术规则。这个技术、规则,就是输入法。不管是那一种输入法,都有其自订的组字规则。比如,在中文全拼输入法中,“同”这个字的输入“tong"”就能打出“同”这个字的同音字。因为中文多同音字,创作者再

7、经由选字选择需要的文字。所以网络上有一句俗话:“从文章的错字,就能知道作者使用何种输入法。”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输入法仅仅只是输入、选字,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事实上,输入法的选字、词库,肯定创作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中文输入法分很多种,有五笔、汉语拼音入法,此外搜寻引擎如Google、Yahoo也都有自行发明输入法。本文重点不在于比较输入法的优劣,而是讨论输入法的选字与词库创作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拼音的选字中文有许多同音字,所以创作者输入某个拼音时,输入法就会将与这个字的同音字全部列出来,供创作者选择。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发音能够对应到40、50个字,以缺点来说,创作者需要花时间切换选字视窗,直到找到

8、需要的文字为止,同时也降低打字速度。但是打字速度与创作活动不一定相关。想象一下,如果创作者在电脑输入时,发现其他同音字,是不是可能舍原来的文字,以其他文字代之?同样道理,可不可能因为“打错字”,因为拼错字根得到另外一个字,意外产生某种美感?正因为是“创作”,所以本文不预设为“错字”,错字可能会造成另外一种文学性。过去的创作,文字库是放在作者脑海里,直接写成文字。然而电脑输入的文字是通篇展现于眼前,整篇文章由键盘输出时,每一个字都可能隐含了文学创造的契机。然而,最大的问题是,虽然选字可能会发现一些少用的文字。反过来说,不在选字列表里的,就不会用到了。这其中第一个问题:手写可能会写错,而笔画的创作

9、造成的文艺效果,无法呈现于电脑输入上。另外一个问题是:僻字、难字、俗字、古体字,可能不在选字库里,或是输入法尚未对应,使用某类输入法就是打不出某些字。这些问题都因为:电脑的文字库是早就决定好的,输入“国”的拼音,都会输出编码一模一样的“国”。不过解决方案其实也非常简单,如果电脑没有这个字,或是创作者故意“写错字”,创作者还可以造字。现代大部分电脑都有造字功能,就想图画一样,创作者可以在造字功能里创造想要的文字。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印刷厂必须特地熔铸一个铅字,现代则可以轻易将独创意义在文里行间,这是个不一样得层次。然而是否如此作为,其实还是由创作者选择而已。(二)词库支援什么是“词库支援”?最简单

10、的理解方式就是:打出一个字,如“文”,备有词库支援的输入法,就会再文后面跳一个相关字词,如“文学”、“文化”、“文艺”、“文物”与“文人”等等。创作者只要打一个文字,输入法就会自动跳出以这个字为开头的相关词汇。但是输入法的词库支援,在创作者输入一个字的同时,电脑会将创作者想得到与想象不到的词汇摆在创作者眼前,任君挑选。创作者可能更容易打出符合流行的词汇,也可能因此更常用,或更少用某些词汇。词库的存在,不但可以节省打字时间,更可以代替创作者联想、寻找、看见与发现某些词汇,如果创作者从来没有意味到它们的存在。三、纸笔书写与电子化书写21世纪当下,人类已经发明了无以数计的文本软件,每一种软件可能都有

11、其独特性,软件就如同输入法是讨论不完的。谈到软件对创作的改变,不如说带来更多的方便。因此,。本文将以当下文本软件的一些共通功能,从复制、剪切、粘贴、搜寻、取代到追踪修订,就这些功能对创作过程都有影响。AnneLamott说:“现在,几乎可以说,比练习写短文更好的另一个概念,是“初稿通常很烂”。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免不了,这也是他们最后能写出尚可的第二份和出色的第三份草稿的原因。3几乎所有出色的创作都是从不忍卒睹的第一次尝试开始。我的一位朋友表示,初稿是下等版你只是写下来。第二份草稿是升级版一一你修改文字,提升品质。第三份草稿是牙医版一一你检查每一颗牙齿,搜寻是否有松脱、不齐或蛀坏的,或者,若幸蒙天助,便会发现他们健全无暇”。AnneLamott认为,创作,其实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渐渐完成的。创作,可能是同一个基地上打舂、灌浆,是一个不断修改、填补,频繁变更设计的工程。没有人知道创作者曾经揉掉多少草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创作完成后,留下一叠又一叠的手稿,不但是弥足珍贵的遗产,学者可以从此了解创作过程,创作者也可以在创作时反复思辨、删减或拯救某段文字。对于创作者而言,手稿是一种累积,在空白处得红色注释,在段落侧面的灵感速记,手稿就像画满涂改几号的纪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