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中原城市群,支撑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_第1页
重构中原城市群,支撑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_第2页
重构中原城市群,支撑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_第3页
重构中原城市群,支撑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_第4页
重构中原城市群,支撑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构中原城市群,支撑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为了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须重视中原城市群的主体支撑作用。近年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城市群转型升级发展热潮,沿海三大城市群正在向世界级城市群转型升级,伴随着国家经济战略西移,中西部地区城市群顺势崛起,河南省亟待加快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以更高目标为导向重构中原城市群,以问题为导向,寻找突破口。一、打造国家级和世界级的中原城市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原城市群是“新丝绸之路

2、经济带”的龙头,有望成为继沿海三大城市群之外的第四大城市群或第四大经济增长极,加快构建新型中原城市群是国家战略西移的重要支撑。中原城市群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使命。力争2020年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郑州跻身于全国前十位国家中心城市行列,洛阳成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力争2030年中原城市群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郑州跻身于世界城市行列,洛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核心强大、分工明确、紧密互动,一体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城市群。二、世界五大城市群转型升级的经验按照简?戈特曼的标准,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达到城市带的规模,称为世界五大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

3、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纽约大都市圈);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伦敦大都市圈);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巴黎大都市圈);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东京大都市圈)。这五大城市群转型升级的经验主要有:一是经济高度集中、中心城市首位度高、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二是首位城市为世界中心城市(或全球城市),三是空间结构特点为“圈层结构”,四是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布局,五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现代交通网络(或通勤圈),六是注重以战略规划引领发展。三、制约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主要矛盾(一)作为中心城市的郑州市经济实力弱、首位度

4、低、发展滞后根据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作为最大的增长极,其规模、层次和地位决定所在经济区或城市群的规模、层次和地位。由于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龙头和核心增长极,位居国家前列的城市群一定具有位居国家前列的中心城市。郑州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与重庆、成都、武汉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在全国的位次靠后、首位度低。当前制约中原城市群的主要矛盾是郑州中心城市总量规模和综合实力较弱,其根源在于郑州“多中心大都市区”和“一体化大都市圈”没有形成,难以支撑快速集聚发展的需要。(二)“多中心”郑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框架体系没有形成为了适应城市集聚扩张发展需要,我国主要中心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所辖县(市)行政区划调整

5、为市辖区,将都市区发展取向由“单中心”“摊大饼”模式转向“多中心、卫星城”模式。郑州市始终没有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近郊多中心、远郊卫星城”的大都市区空间布局。从体制来说,郑州市所辖六县(市)行政区划调整没有任何进展,“市区与郊县”双轨制的二元结构,没有形成合力和集群优势;从产业来说,并没有形成产业链的紧密关联,中心城区的低端产业并没有向郊县(市)大规模转移扩散;从交通体系来说,中心城区与郊区县(市)之间的地铁或轻轨系统还是空白,通勤圈没有建立起来。(三)“多核心”郑州大都市圈和通勤圈没有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与周边核心城市互动发展,构成“一体化或同城化”大都市圈,形成大城市群的集聚

6、增长核心区,辐射带动外围城市圈层的协调发展,这是世界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国内外经验,“多中心”大都市区或“多核心”大都市圈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便捷的交通圈和通勤圈。郑州市与周边的8个省辖市之间的半小时至一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但是交通圈并没有变成通勤圈,原因在于高铁和高速公路的通过费用较高,不能被一般大众通勤所接受,一般公路和市内道路交通拥堵严重,难以满足通勤需要,通勤圈只能以轨道交通为标准,然而,大众化的轨道交通网络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要想使中原城市群和经济区进入国家级,其郑州中心城市必须首先进入国家级,关键是应提升郑州市目标定位,拉大空间框架,优化空间结构布局,

7、构建大郑州都市区和大郑州都市圈,重构中原城市群。四、构建新型中原城市群的战略重点(一)构建“多中心”的大郑州都市区应瞄准构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创新理念、规划、体制,跳出郑州来谋划郑州,大胆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破除条条框框约束,勇于创新,探索国家中心城市特色发展的“郑州模式”。一是积极构建“2核+3次+5卫+2副”大郑州都市区框架体系;二是推进郑汴同城化,打造“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二)构建“多核心”的大郑州都市圈和通勤圈积极构建“1+8大郑州都市圈”:将大郑州都市区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当然也是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将洛阳市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形成郑州、洛阳双中心格局;将新乡、

8、许昌、焦作、济源、平顶山、漯河等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的障碍,加快一体化乃至同城化发展,提升集聚集群功能,分工协作,协同发展,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将郑州都市圈打造成为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带动中原经济区周边区域快速发展。(三)构建中原城市群“郑州洛阳双中心结构模式”中原城市群当前是“一主两副”模式,即一个郑州主中心城市、洛阳和开封两个副中心城市。当前这个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案,对中原城市群来说,双中心也许是更优化的选择。笔者认为,中原城市群可以采取“郑州和洛阳双中心结构模式”,其中郑州市定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市定位于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实行郑洛双

9、中心模式有利于弥补郑州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足的弱点,形成郑洛工业走廊和都市连绵带;可以将“副中心城市”的名号留给中原城市群的外围(外圈),激发外围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四)构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外围圈层”根据中心地理论,“圈层结构”符合交通、市场和行政等最优化三原则,是效率最大化的空间布局形态。应积极构建“圈层结构”的中原城市群:第一层为中心区,建设大郑州都市区;第二层为核心区,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内圈);第三层为外围区,拥有“若干副中心城市”的外圈。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结构重组、功能优化和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外围城市、外围城市支撑中心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将安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濮阳、周口等外围省辖市设为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这不仅符合市场、交通、行政三个最优原则,而且有利于集聚外省要素资源。同时,周边省份的战略布局已经对河南省的战略空间形成挤压之势,河南省设置若干个副中心城市既符合理论又符合实际,既是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积极应对区域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