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法施工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锤击法施工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锤击法施工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锤击法施工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锤击法施工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锤击法施工预应力管桩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公司预应力管桩施工。2作业准备技术准备熟悉图纸,进行管桩施工技术交底。绘制桩位布置图,对桩位进行编号。对进场的管桩质量验收。对上道工序验收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人员配备:每台锤击桩机配备7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机长1人,电焊工2人起重工1人记录及测量1人。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置:锤击桩机1台,电焊机2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锤球1个,锯桩器1台。锤击桩机增加时,其他设备及工器具根据需要增加。材料、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管桩类型及时向厂家购买预应力管桩,要求在管桩进场的时提供产品合格证、材质单等质量保证资料。管桩进场后再检查有无开裂,桩端承

2、力板有无脱空等。3技术要求施工前,首先对进场预应力管桩的质量进行逐根检查,具体要求见(7材料要求)。管桩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桩(不少于2根)。锤击桩时做好沉桩记录,锤击桩标准以达到桩端持力层、最后1m管桩锤击数作为控制标准。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桩的承载力,试桩达到设计要求承载力后,进行大面积施工。根据插打预应力管桩的具体位置结构基底处理要求,绘制整个锤击管桩施工顺序的桩位编号图。确定施工方案、沉桩顺序。沉桩顺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桩的入土深度、管桩规格,依照先长后短、先大后小及先里后外的原则进行。采用的沉桩顺序应尽量减少挤土以及对周围设施的不良影响。4施工

3、程序与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原地面处理施工流程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一测量放样桩机就位锤击沉桩试桩-确定工艺-测量 定位桩机就位对中调直一锤击沉桩一接 送桩一锤击至设计要 验收。第一节桩就位,对中调直沉桩至要求持力层(或桩长)移至下一桩位第n节桩起吊,对桩调整接桩 中间检查验收 桩,沉桩,求持力层一检验 .5施工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前对预应力管桩种类应进行核实,使用材料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沉桩前对管桩质量进行检验。在管桩施工前要试桩。通过试桩来确定锤击桩的设备及工艺。施工试桩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最后imt桩锤击数及试桩的检测记录。管桩的存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按桩的规格、长

4、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宜采用“即用即送”的组织方法进行供桩,减少二次搬运及堆放;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位置分别在桩身两端处。层与层之间可不设置垫木,但底层边缘处的静压管桩应用木塞塞紧或用拉条拉紧,防止管桩滚动。取桩应符合下列规定可用桩机上吊机取桩,对于叠堆层数不超过2层的管桩,可拖拉取桩;叠层堆放超过2层时,应采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拉取桩。施工工艺锤击法管桩施工锤击法沉桩机械通常采用柴油锤、液压锤,不宜采用手动自由落锤打桩机。沉桩顺序,应遵循减少挤土效应,避免管桩偏位的原则。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应尽量避免桩机反复行走,扰动地

5、面土层;送桩、接桩方便。工程桩施工中经常检查,有无因挤压情况造成桩位偏移。沉桩施工质量由第一节管桩控制。首先要调平桩机平台,管桩锤击沉入前要准确定位、对中。第一节管桩下端安装钢桩尖。第一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在锤击沉桩过程中,用经纬仪和吊线锤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监控桩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测量人员对压桩进行全程监控测量,并随时对桩身进行调整、校正,以保证桩的垂直度。按锤击应力控制时,锤击压应力不得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锤击拉应力不得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与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之和的倍。桩帽和送桩器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nrn-10mm;桩锤与桩帽、桩帽和送桩器与

6、桩顶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打击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桩帽和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应采取管桩内腔排气、排水措施及涌土处理。合理调配管节长度,每根桩的管桩接头数不宜超过3个;接桩焊接采可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也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先四点对称点焊,再满焊工艺,焊接时应保持桩的垂直度,桩偏斜时可在焊缝处填塞薄铁片处理。焊后应等焊缝冷却后再静压施工。焊缝冷却时间不少于8分钟。在锤击法沉桩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应暂停施工 沉桩时贯入度剧变; 桩身、桩顶出现严重裂缝、破碎;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

7、重回弹。桩压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及时截除,避免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截除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扳拉截断。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差值在士10cm寸,不截桩与接桩,直接使用该桩。桩顶与基础连接采用10G40颜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应逐根保留沉桩记录,并确保压桩记录的真实性。终桩?按总锤击数控制时,在合理选取锤的情况下,任一单桩的总锤击数:PHC®不宜超过2500、PC桩不宜超过2000。最后1m的锤击数:PHCK不宜超过300、PC桩不宜超过250。6劳动组织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劳务分包作业。施工人员应结合试桩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台

8、桩机人员配备表管理人员2人机长I1人1电焊工2人起重工1人记录、测量人员1人合计7人7材料要求管桩及管桩的外观质量及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管桩(GB13476-201。中的有关技术质量要求。管桩外观质量的验收标准检查项目质量要求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积面积不大于桩身总表面积的%其深度不大于10mm,允许做启效的修补桩身合缝漏浆合缝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允许做启效的修补局邪磕报2磕报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允许做有效的修补内外表面露筋不允许表间裂

9、缝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在此限端向平整度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徽头不得高出端头板平面断筋、脱头不允许。但当预应力主筋米用钢丝且其断丝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寸除外桩套箍凹陷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卸积不大于25cm内表面混凝土坍落不允许桩接头及桩套箍(钢群板)与混凝土结合处漏浆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允许作启效的修补空洞蜂窝不允许其他离心成型后废浆液应倒清管桩的尺寸验收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值(mm)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长度+%L%L采用钢卷尺端部倾斜<%d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靠端面,测其最大间隙外径<600

10、+5-4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测其最大间隙600+7-4壁厚正偏差/、限-5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保护层厚度+10-5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桩身弯曲度L/1000将拉线紧靠端头板,测其间隙处跑离端头板平整度2用钢卷尺或钢直尺管桩桩身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及龄期(常压养护为28天,压蒸养护为1天)后方可沉桩。8.设备机具配置锤击管桩设备配置序号名称型号单位1筒式柴油打桩机能满足锤击沉桩要求1台2电焊机NB3502台3经纬仪J61台4水准仪S31台筒式柴油打桩桩锤参数表柴油锤型号项目25#32#-36#40#-50#60_62冲击体质量

11、、锤体总质量一一一一常用冲程(m)一一一一适用管桩规格(mm)D300D300-D400D40O-D500D50O-D600桩尖可进入的岩土层密实砂层、坚硬土层、全风化山石密实砂层、坚硬土层、强风化岩强风化岩强风化岩锤的常用控制贯入度20-4020-5020-5020-50(mm/10击)桩身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适用范围(KN)600120080016001300-2400180033009.质量控制及检验质量控制成桩的允许偏差在舁厅P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桩身垂直度1%2截桩后的桩顶标图±10桩柱下单桩803顶单排或双排条型桩基100150平(1)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面(2)

12、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4结构基础桩数为24根的桩1005结构基础桩数为516根的桩周边桩中间桩100D/3或150两者中较大者6结构基础桩数多于16根的桩(1)最外边的桩(2)中间桩150D/2质量检验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总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根。检测时沉降量不大于20mm。预应力管桩承载力值表规格外径(mm)壁厚(mm)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单桩坚向承载力:S大特征值(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PHC管桩300701271941188240095228816953390500100315823394678125370127415482PC管桩3007097472114424009517521298259650010024191792358412528352100420010.安全及环保要求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穿工作服,严禁穿拖鞋进入现场起重机作业前,应对转动部位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