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穴双株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4页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米一穴双株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技术是改套种为直播,主要采纳宽行窄距、一穴双株,每0.067 hm2穴数2 5003 200穴,每0.067 hm2留苗5 500株以上的栽培形式。该技术模式的综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玉米在高产的要求下,玉米田间消失争水、争肥、不耐倒伏等问题。通过综合技术的应用,达到玉米田间水、肥、气、热、光照等的合理调整。 1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1.1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是玉米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综合应用。它转变了传统单株种植模式,使一穴里种植双株,或少部分一穴

2、三株,玉米每0.067 hm2留苗5 500株以上,采纳专用的播种机、良种、配方肥料,科学合理的行距和穴距,把玉米的通风透光和授粉条件调整到最合理的状态,在株数增加的同时,增加了茎秆的强韧度,提高抗倒伏力量,不但高产而且稳产。地膜掩盖技术有效地提高玉米根系间温度,增加了积温,削减了水分蒸发,加速玉米早期的生长速度,为高产稳产供应了保证。 1.2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的种植方法 1.2.1行距 一般行距80100 cm。 1.2.2穴距 一般穴距0.30.37 cm。 1.2.3每穴株数 通常双株,少部分3株,最高不要超过4株。 1.2.4密度 通常每0.067 hm2留苗数5 00

3、06 000株,最高不要超过6 500株;一般每0.067 hm2目标产量750 kg左右,留苗4 5005 000株为宜;目标产量在1 00015 00 kg的,要求每0.067 hm2留苗 5 0006 000株为宜。 1.2.5穴数 通常每0.067 hm2总穴数2 5003 200穴。 1.2.6实行宽行穴种 为了满意高密植、通风透光要求,就必需改匀行为宽窄行。行距以70100 cm为宜,穴距以3336 cm为宜,玉米一穴双株留苗(少数一穴三株),每0.067 hm2在5 0006 000株为宜。这样,不仅协调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对水肥利用、通风透光、抗倒、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可削减病虫

4、害发生,便于管理,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1.2.7地膜掩盖 采纳70 cm幅宽的地膜,在膜侧外种植两行玉米,隔行铺膜。这样有利于田间管理,同时也利用了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削减了地表蒸发,肥水集中使用,有利于高产。 1.3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的土壤条件 高产田对土壤地力条件要求较高,在原平市主要以滹沱河、阳武河、云中河沿岸的一、二级阶地和冲积平原为高产玉米种植区,这些区域土壤类型为褐土和潮土两大类。其中褐土分布面积较广,约占89.9%,潮土占10.1%。土壤质地以轻壤为主。土壤pH值为7.28.7,平均值为8.2,耕地土壤密度01.4 g/cm3,平均值为1.18 g/cm3。 1.

5、4 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的种子要求 高产田对种子的要求是综合丰产性状好,高产、耐密、抗病虫害、抗倒伏,穗位全都,成熟期全都的品种,而且要求种子籽粒大小匀称全都,相宜机械化播种、喷药(除草剂)、相宜田间管理和收获。 1.5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的肥料要求 高产田不仅要搞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而且要协作宽行种植、高度密植,选用多元素高浓度复合肥,与播种同步进行深施、集中施、随种施,以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一般要求每0.067 hm2底施质量分数45%以上的高浓度三元复合肥5075 kg,拔节至抽穗前再追尿素或相宜用作追肥的专用复合肥2530 kg。经试验示范使用由河

6、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出品的有机硅水溶长效复合肥系列和青岛住商公司生产的速效加长效复合肥是目前适合玉米宽行穴种法配套施用肥料。 1.6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对推动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有重大意义 应用内蒙古农业高校机械厂生产的2BP-2型播种铺膜施肥点播机进行精量施肥播种铺膜一次完成作业,可有效地提高播种质量,削减底肥施量;80 cm以上的行距有利于田间农事作业,尤其是机械化管理,如喷施化学除草剂、病虫防治、中耕、追肥培土、后期喷施叶面肥等作业。收获期玉米成熟期全都、穗位集中,有利于机械化采收、大大削减玉米收获的丢失率。从而为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供应了保证。 2玉米一穴双株地膜掩盖高产栽培技术

7、的综合田间管理技术 2.1播种前预备 2.1.1选地、整地 玉米一穴双株地块,由于是高产高效益农田,所以要求土地平整、土壤肥力高、土层厚,保水保肥力量强,同时要求浇灌条件便利,排水排涝力量强。整地质量要求土壤细碎无坷垃,上虚下实无根茬,要求深耕整地,耕深在23 cm以上。假如前茬是秸秆还田地块,还要求粉碎铺匀。结合整地,每0.067 hm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 0003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100150 kg),纯氮1518 kg,纯磷(P2O5)67.5 kg,纯钾67 kg。提倡秋冬浇地,三九滚压,早春顶凌耙耱。 2.1.2适期早播,杜绝深播。 玉米播种一般在510 cm地温稳定在10

8、以上(为相宜播种期。播深一般在45 cm,土质黏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一些;土质疏松易干燥的沙质土壤可适当深一些,但不行超过7 cm,土壤墒情较差时,播后要镇压或随播随压保墒出全苗。 2.1.3种子处理 (1)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 d,以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一般可提早12 d。 (2)拌种:选择包衣种子,种衣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生长调整剂。没有包衣的种子可进行拌种,拌种分肥料拌种和药剂拌种。锌肥拌种:1 kg玉米种子用硫酸锌6 g兑水拌种,晾干后备用。农药拌种,依据不怜悯况易发生的病虫害进行有针对性地药剂拌种:用质量分数0.5%硫酸铜药液拌种可防黑

9、粉病;防治黑穗病可用20%萎锈灵100 g,可拌种10 kg;用12.5%速保利、15%的三唑酮100 g可拌种5 kg;或用2%的立克秀10 g,拌种1 000 kg;防治地下害虫可用3%的呋喃丹或40%3911、50%辛硫磷拌种或撒毒土、毒饵进行防治。 (3)进行“高巧”二次包衣技术:用高巧1瓶(30 mL)+立克秀1袋(10 mL)对玉米种子进行二次包衣,不仅可以预防黑穗病、病毒病,而且解决了地下害虫和生长期蚜虫为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每0.067 hm2能够平均增产200 kg左右。其特点是:操作简洁,省工、省时、省钱,高巧一套可拌种1015 kg;平安性好,对种子平安,不影响发芽率;对

10、人畜平安,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玉米根系发达,气生根多、根粗、根深,不易倒伏;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光合作用增加;茎秆粗大,穗大粒饱,不秃尖,增产显著;防治蚜虫子、灰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爱护玉米一季不受危害(天花上无蚜虫及其分泌物),并预防矮花叶病、粗缩病等病毒病的发生;对丝黑穗病、纹枯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防效优异;杀灭和驱避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爱护玉米从种到收不受危害。 2.2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目标,要求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2.2.1查苗补苗 在4叶期前,发觉缺苗准时补苗。 2.2.2间苗定苗 在46叶期,去弱留强,大小全都,防止在一穴中大小苗消失。掌握在每穴24苗。定苗后准时中耕

11、除草。 2.2.3蹲苗促壮 出苗初期,尽可能不浇水,促进壮苗,把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此时,留意防治地下害虫,个别弱苗可追施有机肥料或叶面肥。 2.3中期管理 乐观加强水肥管理,一促究竟,同时留意防治病虫害,进行化控防倒,进行隔行去雄。 2.3.1拔节期管理 拔节期是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主攻目标是控秆、促穗、植株健壮,以期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 2.3.2适期追肥、浇水 重点是抽雄前后一个月内的水肥管理。 2.3.3去蘖培土 玉米拔节前后,有的品种秆基部长出分蘖,应准时掰除,为了防止倒伏,应准时进行培土。 2.3.4加强水肥管理 一穴双株对水肥的要求较高,此时也是玉米生长的旺盛期,应准时浇水,并追施尿素2030 kg。 2.3.5准时预防病虫害 此时由于气温高,田间湿度大,简单造成病虫害的集中爆发,应准时观看,准时治疗,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防治在点片阶段。 2.4后期管理 玉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是打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键时期,主攻目标是粒多粒饱,最大限度地保持绿叶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延长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活动,防止早衰。 2.4.1增施攻粒肥 准时补充速效氮肥攻粒质量,保持叶片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