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_第1页
中华饮食文化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中华儿女凭借勤劳的双手 和聪明才智, 创造出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历史贡献, 展示了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因此,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 是 960 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56 个民族自有史以来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以及行为文化的总和。 在这其中,历史发展到今日, 有些文化始终贯穿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思维方式之中, 有些文化只有少数文化继承人在传播, 还有些文化已经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消 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有到博物馆里也许才见得到。 虽然中国人现在不是受过教育的人

2、都会 写毛笔字, 不再崇尚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中医也不再兴盛,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仍然有一 种文化依然亘古不变地传承着,那就是中华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个时代, 吃饭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华饮食文化因其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 迎的一种中华传统文化。 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华饮食文化, 也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 璀璨明珠。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最容易感受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饮食文化。 可以说, 中 华饮食文化不仅易于中国人的传承和发展,而且也是最易于在世界其他国家得到传播的文 化。邀请外国人品尝中国美食, 是吸引外国人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因此,

3、作为 对外汉语老师, 我们应该多多了解中华饮食文化。 本文从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 制作方法及 用具、 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人餐桌上的礼仪、继承和发展中华饮食文化五个方面,来 介绍中华饮食文化。(一)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最早的中华饮食文化,起源于燧人氏时期,通过钻木取火,熟食诞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 烹调方法有四种:炮,就是钻火使果肉炸开;煲,把食物用泥巴包裹起来,然后烧;用石臼 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到了神 农氏时期,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 为制作发

4、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黄帝时期,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 始为灶神, 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迅速变 熟。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 但结构与现代不同, 周秦时期农作物 主要是稷,也就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 叫黄梁。到了汉代, 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 归功于汉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从西域 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 豆、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淮南王刘安发 明豆腐

5、,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 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 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唐宋时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 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所谓烧尾宴,专 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足与“满汉 全席”相媲美。烧尾宴上美味陈列,佳肴重叠。其中有 58 款佳肴留存于世,成为唐代负有 盛名的“食单”之一。这 58种菜点有主食,有羹汤,有山珍海味,也有家畜飞禽,其用料 之考究、制作之精细, 叹为观

6、止。 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 继承和发展了唐宋食俗,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人工畜养的 畜禽成为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二)制作方法及用具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 炒、炸、绘、爆、溜、卤、扒、酥、炯、拌等。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 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

7、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典型代表就是八大菜系一一川菜、粤菜、淮菜、鲁菜、苏菜、浙菜、湘菜、徽 菜。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比如湖北菜的煨、滑,鲁菜的蒸、烤,川菜的涮、 炒等等。中华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是用筷子吃饭,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称赞为艺术的创造。中华饮食传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 品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

8、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方面 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 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依然美不胜收, 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三)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呈现出许多特点。首先, 中华美食风味多样。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 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菜系上体现为八大菜系。其次,中国人善于 根据四季变化搭配食物, 夏天多吃清淡爽口的食物,冬天多吃味道浓厚的食物。第三,中华饮食还很讲究美

9、感。 中国人吃食物不仅讲求味,还讲究欣赏之美,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卷心菜,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还讲究食材,食具,以及环境的搭配与和谐。另外,中华 饮食文化还很注重情趣。 中国人喜欢给食物取一些富有诗意或是出自典故的名字,例如“蚂蚁上树”、“狮子头”、“叫花鸡”、“东坡肉”、“龙凤呈祥”等。中华饮食文化从从为什么吃的这一角度,也很有特点,蕴涵着浓厚的情感文化。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功能。比如现代的中国人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婚礼葬礼,朋友离合,送往迎来, 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喜悦或悲伤的心情。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

10、调节功能。就像是古代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这是因为中华饮食文化中,吃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吃的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四)中国人餐桌上的礼仪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中华饮食文化也同样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 大关系。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自周朝,中国就有了丰富而严格的餐桌礼仪,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等等都体现着“礼”,贯穿在饮食活动全过程中。在现代的中国社 会,虽然不如古代礼仪那样纷繁复杂,但是依然有很多礼仪需要我们注意。 比如, 进餐的顺 序,家里长辈必须先动筷,晚辈才可以开动, 在工作场合则是领导先动筷

11、, 这和西方人所注 重的女士优先完全不同;长辈应坐在最中间的主席, 其他人按辈分依次而坐, 通常夫妻要坐 在一起;筷子不可以插在米饭上,这是类似于祭祀的行为,是不吉利的;吃饭不能咂嘴,喝 汤、吃面条也不能吸溜,要闭上嘴嚼;吃饭时,一手拿筷子,一手拿碗,不能把手放在桌子 下面;不能用筷子、勺子敲打碗筷,这是乞丐的行为;因为共餐制,所以也不能一个人“吃 独食” ,对自己喜欢的菜肴狼吞虎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餐桌礼仪上的细节, 这些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 就可以把餐桌上的 礼仪文化传承发展下去。(五)继承和发展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因其自身与人民生

12、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 成为了生命力极强, 不断得到 传承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 虽然当今中国社会并不是人人都会下厨房, 做美食, 但是每家一 定都会有研究厨艺, 负责烹饪料理的人。 中国地域辽阔, 物产丰富,各地都有当地的特色美 食,我们一代一代传承着本地的特色美食就足以延续这一文化的发展。 这是相比其他传统文 化在当今社会继承发展中的优势。仅仅从如何传承制作美食的角度来思考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判 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 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多种多样的手段可以让我 们学习到如何制作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华传统菜肴。如同清代袁枚的烹饪书籍随园食 单,现代也出版了很多菜谱类的书籍, 这些书籍对于想认真学习中华烹饪技术的人来说是 很容易获取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只依赖于纸质版的书籍来获取信息, 网络 上很轻松就可以搜索出制作一道菜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序。 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如何制作美食的 APP,也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