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检测试卷_第1页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检测试卷_第2页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检测试卷_第3页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检测试卷_第4页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 轻捷jié 争执zhí 珊瑚shun 俯视fB. 倘假设tng 蝉蜕duì 惭愧kuì 枉然wngC. 鉴赏jiàn 悔恨hu 尴尬n 和蔼iD. 恭敬gng 书塾sh 企盼q 诅咒z2.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 云霄感慨难堪诅咒B. 搓捻啄食畅销 依恋C. 渊博激荡自卑抵达D. 淋漓淀开奥秘惨淡3.以下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

2、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4.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百草园的春天在那时是我的乐园。B.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我很害怕。C.我如今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D.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标准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防震疏散演练中,七2班落实

3、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似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6.名著填空。2分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土?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这四篇作品不属于该散文集的是?。7.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1_ ,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 强欲登高去,_。岑参?行军九月思长安故园?3 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

4、诗句是:“_,_。8.综合性学习8分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标准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遨游语文世界。1拟写标语。2分为营造书香校园气氛,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广告陷阱。4分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其谐音换新意,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复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A.淋浴器随心所浴 B.咳嗽药咳不容缓 C.洗衣机爱不湿手 D.蚊香默默无蚊 3赏评广告。

5、2分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表达了责任与关心,饱含人间温情。请你赏评任选一那么: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二、阅读理解45分一17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 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2分学而不思那么罔 思而不学那么殆 10.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11以下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先帝不以臣卑劣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

7、为不知,是知也。译文: 13.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那么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2分答案7 wng dài8. 2分 愉快 学过旧的知识9 B 2分102分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11.2分 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二 掌 眼刘志学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此,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比方说京城里的宣统爷退位、从陈州府起家的洪宪大皇帝被气死、冯玉祥打

8、下开封等等,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的高祖是穿四爪正蟒袍的贝勒爷,到他这一辈儿,才搬来开封府。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瞜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快乐,去大相国寺后头的寺后街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幅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

9、,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幅?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咕噜咕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二二百块现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场发喘。“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

10、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行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翻开封,从黄河北岸调兵,在骑河镇以南的贯台口架浮桥。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镇上的人都逃了,但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寻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

11、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仍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我假如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突然说。“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突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

12、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有删改14.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一口的里城音儿等外貌描写充分表达了旗人金辨芝的风采神韵。B.金辨芝为?古道青藤图?“搭个眼儿时“只看不语这一细节为小说结尾提醒画作是“新活儿埋下了伏笔。C.金辨芝擅长鉴定字画,明知画作是赝品,却做出了违心的判别,是

13、出于对朋友的保护,怕陈四仙得知真相有性命之虞。D.小说写金辨芝有“一双法眼、看画也看人,到最后“刺瞎了双眼,在照应题目的同时,塑造了金辨芝的荣耀形象。15、文中画线句子着重描写了陈四仙的呼吸,请逐一分析其内涵。5分16、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金辨刺瞎双眼这一情节的设置并不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14、A “充分不确切,金辨芝的风采神韵主要是通过两次“掌眼情节表现出来的。15、第一处:表现他听到画被鉴定为真品后的放松。第二处:表现他对古画落人日本人手中的担忧。第三处:表现他获知真相之后的释然。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5分16、例如一 合理。从情节看:前文金辨芝向陈四仙要银针已埋下伏笔,刺眼应是情节开展的必然结果:前后照应,构造谨严。从人物形象看:金辨芝重友谊,讲义气,爱国家,在“掌眼和“刺眼之间,必然选择后者。从主旨看:刺眼这一情节彰显了对在外来侵略者面前坚持民族气节的精神的表扬。每点2分,只有观点不给分例如二 不合理。从情节看:“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说明金辨芝的刺目于事无补。从人物形象看:刺眼这一鲁莽的举动不符合金辨芝 人情练达的形象特点。从主旨看:金辨芝的无奈的“刺眼之举无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