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特性研究_第1页
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特性研究_第2页
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特性研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题目: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特性研究引言31 材料与方法71.1 实验材料71.2 主要实验仪器71.3实验方法71.4苦荞中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71.4.1黄酮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准曲线的绘制.71.4.2苦养麦麸皮总黄酮含量测定.81.4.3正交实验设计.81.4.4苦荞黄酮提取工艺.91.4.5苦荞黄酮、苦荞粉,苦荞籽,苦荞壳成分分析.92苦荞黄酮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112.1 DPPH贮备液的配制112.2苦荞黄酮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112.3不同浓度下不同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112.4不同pH条件下各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123 结果与分析133.1 苦荞黄酮的提取工

2、艺研究133.1.1苦荞黄酮得最佳提取条件133.2 苦荞黄酮的提取143.2.1 苦荞粉黄酮提取.143.2.2 苦荞黄酮、苦荞粉,苦荞籽,苦荞壳成分测定143.3 苦荞黄酮抗氧化性能163.3.1 苦荞黄酮、荞籽醇提液、荞壳醇提液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173.3.2 不同浓度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183.3.3 不同pH条件下各抗氧化剂对自由基的清除率.194 讨论205 结论21参考文献22摘要:对苦荞麦黄酮类物质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利用正交实验研究苦荞黄酮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所用时间、乙醇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温

3、度,结果表明: 对提取效果影响冈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h,二级提取,提取率为3.2 ,纯度73.48 。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苦荞粉进行苦荞黄酮的提取分离,再进行纯化,对苦荞黄酮进行成分分析,得到含量高达65 的高纯度苦荞黄酮。以维生素C、芦丁为对照,研究苦荞黄酮、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在不同浓度、不同pH下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苦荞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仅次于维生素C,大于芦丁和荞籽醇提物,远大于荞壳醇提物,清除DPPH&#

4、183;自由基的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在pH=28范围内,pH增大,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先降低后增大,在pH=7时最低。关键词:苦荞黄酮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抗氧化性Abstract: the bitter buckwheat ethanol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flavonoids were studied. With rutin as reference substance with absorbance spectrophotometry, using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study used buckw

5、heat flavone extr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time,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lid-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extraction effect, element followed by ethanol concentration > extraction time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 solid-liquid rat

6、io. Get the best extraction technology conditions for: volume fraction of 70% ethanol, and solid-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70 , extracting time 5h, secondary extraction, extraction rate was 3.2%, the purity of 73.48%. The best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buckwheat powder, buckwheat flavone e

7、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to purify,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buckwheat flavone, get high purity buckwheat flavone content as high as 65%. With vitamin C and rutin as comparison, the buckwheat flavone, seed alcohol extract, shell alcohol extract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e DPPH &#

8、183;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under different p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uckwheat flavone's ability to remove DPPH·free radicals after vitamin C, greater than rutin and Qiao seed alcohol extract, far more than Qiao shell alcohol extract, remove the ability of DPPH · free radic

9、als and its concentrati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pH = 2 8, pH, after eliminating DPPH · free radical ability to reduce, the lowest in the pH = 7.Keywords: buckwheat flavone extraction proces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引言苦荞属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植物,

10、又名春荞、野荞麦,学名鞑靼荞麦,为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原产于我国东北和西南部四川凉山地区。苦荞耐旱耐寒,耐酸耐碱,适应性较强,生长周期短,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原地带,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味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等。更为重要的是含有极为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又称生物类黄酮,是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一大类化合物。苦荞黄酮是存在于苦荞的花、茎、叶和籽粒中的一种多酚类天然产物,主要包括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和桑色素等四种主要成分,其中芦丁含量最高,大约占四种黄酮化合物的85%左右。张琪等1从不同苦荞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和芦丁

11、含量的结果中发现,总黄酮的含量与芦丁的含量有一定正相关性;广西、甘肃、四川、贵州、山西的苦荞总黄酮含量较高;苦荞种子中有效成分高于甜荞;种子贮存时间越久有效成分含量越低。另外,在苦荞中还发现儿茶酸、表儿茶没食子酸、表儿茶酸等生物类黄酮。一般能溶于水、乙酸乙酯、乙醇等极性溶剂中,难溶于乙醚、氯仿和苯。药效学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表明:苦荞功能成分的分布研究以苦荞黄酮最多,蛋白质次之,糖醇最少。苦荞黄酮的含量因不同阶段、不同器官而有所不同,以花、叶的含量最高。朱友春等14用比色法测定三个品种不同时期的总黄酮含量,表明黄酮含量高低顺序为幼苗>植株>籽粒。赵玉平等15通过对苦荞各器官中黄酮含量

12、的研究显示苦荞根、茎、叶、花、籽分别为:0. 51%、1. 25%、5. 39%、6. 28%、2. 13%;并对不同器官及其组织中的芦丁进行定量测定,表明芦丁是苦荞中最主要的黄酮类物质。徐宝才等16对四川苦荞籽粒中各部分的黄酮组分进行测定,结果差异不大,而总黄酮含量为麸皮>外层粉>壳>心粉,麸皮、外层粉、壳中的芦丁占总黄酮的90%以上。Bonafaccia,等17对苦荞及其磨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为:籽粒(11. 1±0. 01)%、麸皮(25.3±0.06)%、面粉(10. 3±0. 02)%。目前D-CI主要从苦荞麸皮中提取。苦荞被称为三

13、降食品,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张月红等18的研究显示,苦荞提取物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阿卡波糖相当;小鼠体内实验显示苦荞提取物可降低实验小鼠口服淀粉、蔗糖后的血糖值,说明苦荞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苦荞内含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物质有关,可能是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祁学忠19通过对苦荞黄酮药效学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苦荞提取物120 mg/kg或125 mg/kg,给小鼠或大鼠灌胃1周或2周,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还可降低肝甘油三酯,说明苦荞提取物有改善脂质代谢异常的作用;苦荞提取物与维生素C联合使用,对降低血脂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降血糖机制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或(和

14、)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敏感性,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等受体后效应而产生降糖作用20。薛长勇等21研究认为苦荞黄酮的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糖苷酶、三酰甘油,激活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和而实现的。由于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复杂,到底是哪种黄酮化合物表现上述作用,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另外,D-CI为胰岛素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信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D-手性肌醇所致。苦荞糖醇可在人体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为D-CI,进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有一定的作用。黄酮作为一种功能成分,具有较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增强心血管功能等。芦丁又名芸香苷、维

15、生素P,是苦荞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现代医学证明,芦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可用来预防和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脑出血、肺出血、出血性肾炎、胃炎、胃溃疡及牙龈出血等。国外还用芦丁制备多种芦丁衍生物,如檞皮素、羟乙基芦丁等。因此,开发苦荞麦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本研究选用云南高寒山区苦荞麦为原料,采用乙醇热浸法提取分离纯化苦荞黄酮,利用DPPH·自由基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可为云南苦荞的集成开发利用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黄酮类化合物以前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苯基的色原酮的化合物,现在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天然植物黄酮类物质具有消炎、消肿、降压、降血脂、清除

16、自由基等多种功能,其提取物质已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中。黄酮广泛存在于一些植物中, 在槐花米、荞麦、蒲公英、桑树叶、银杏中含量较多,对于其提取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从苦荞麦麸皮中提取黄酮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以定苦荞粉为原料, 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等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为苦荞黄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苦荞黄酮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且都各有特点,目前已经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水提法:水经济易得、极性大、溶解范围广,是常用的提取溶剂之一。芦丁等黄酮类成分可溶于沸水,故常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优点是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

17、生产;但缺点是热水提取出的杂质较多,且苦荞中淀粉含量较高,用于煎煮后药液黏度较大,滤过困难。煎煮法属于间歇式操作,即将苦荞原料置煎煮器中,加水使浸没,浸泡适宜时间;然后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滤过,收集滤液;药渣再加水煎煮,合并各次煎煮液,即得。提取工艺主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周瑞雪等对苦荞进行水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总黄酮量及其含量为指标来评价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浸泡时间、料液比等对提取物总黄酮量及其含量的影响,优选出水提取法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9h、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h/次、提取次数两次。水提法得到的苦荞总黄酮纯度可达到10%以上。

18、二、 乙醇提取法:苦荞黄酮类成分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由于甲醇等有一定毒性,在工业提取中应选用无毒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另外,乙醇作提取溶剂也方便回收再利用,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该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所选取的方法。三、 酶提取法:酶法提取技术,是通过加入某些特定的酶,使包裹于植物细胞内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溶媒中。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收率,最大限度地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四、 超声提取法:超声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率、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药物溶出度、缩短提取所用时间的浸泡提取方法。超声波振动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在

19、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液体会被撕裂成很多的小空穴,这些小空穴一瞬间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即称为空化现象。五、 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技术,是利用物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子发生极化,如果外加电场为交变电场,则无论是有极分子电介质,还是无极分子电介质均被反复极化,随着外加交变电场频率的提高,极化的分子电场方向也交互变化,不断地迅速转动而发生剧烈地碰撞和摩擦,这样就将其在电磁场中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本身被加热,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六、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中药材有效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方法。超临界流体(

20、SF)的理化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其相对密度比气体大1001000倍,与液体密度相近,由于分子间距离缩短,分子间相互作用大大增强,因而溶解作用近似于液体。抗氧化剂在阻止食品风味和营养品质劣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抗氧化剂也可以减弱一些疾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合成抗氧化剂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但是其可能有毒性以及在降解过程中形成致癌物质促使人们近些年来一直努力寻找天然抗氧化剂。苦荞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MWatanabe等和RPmybylski等均发现甜荞种子的醇提物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苦荞是中国特有的荞麦品种,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是甜荞的3O倍左右。苦荞黄酮所表现出的生理功能大多是抗氧

21、化作用。黄酮或酚性化合物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各种不同取代的酚羟基,分子中心的、不饱和吡喃酮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于黄酮类化合物在食用油脂中的抗氧化效果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往往仅以一种单一的实验体系来测定其抗氧化特性。这样就难以全面体现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意义,所以,本文研究了苦荞黄酮在两种脂类系统中的抗氧化效果,从而搞清在不同体系的真实效应。由于黄酮类抗氧剂主要是通过酚羟基与氧自由基反应,形成共振稳定的半醌式自由基而中断链式反应。因此共振半醌式自由基的稳定性与抗氧化剂活性成正相关。所以,抗氧化剂形成半醌式自由基前后的生成热之差(AHOF)是最好的衡量其活

22、性的理论参数。HOF越低说明自由基越稳定。相应的抗氧化剂活性越强 。从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上分析,B环酚羟基与A环酚羟基有两点差别。首先,前者的两个OH多处于邻位,而后者多处于间位。显然邻位OH被抽氢产生自由基后可借助形成分子内氢键得以稳定,因而抗氧化活性更高;而且,邻位OH 的自由基可通过共振形成邻苯醌,这也可降低其内能、提高自由基的稳定性,而间位酚羟基不具备这两种稳定机制。其次,A环与c环的共轭较好,从理论上分析色原酮类 C环的吸电子性质使A环OH的0一H键能增大,不利于H的解离,因而降低A环OH的活性,而与c环共轭较差的B环受这种影响较小。儿茶素的C环由于具有一定的推电子性质,故A环酚羟基

23、反而得到一定的活化,总体来看,A环与B环的这两点判别可能是导致B环OH活性高的原因。黄酮类化合物所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在一些体系可能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另外一些体系则有可能是主要某一因素起作用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原料:苦荞粉,苦荞壳,苦荞籽均为昭通鹤乡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试剂: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无水乙醇;芦丁(HPLC98%,成都思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维生素C(湖南南化化学试剂厂);DPPH(2,2-二苯基-1-苦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美国Sigma-Aldrich公司);1.2 主要实验仪器仪器 72

24、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HZ-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电热鼓风干燥箱 (上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常州市华普达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感量为0.0001g (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1.3实验方法 苦荞粉粉碎过60目筛加70乙醇70浸提过滤浓缩含量测定1.4苦荞中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1.4.1黄酮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一定量样品液置于25ml容量瓶,用70乙醇补充至lOml。先精确加5亚硝酸钠溶液1.0ml,摇匀,放置6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1.0ml,摇匀,放置6min;再加lmolL氢氧化钠溶液lOml,用蒸馏

25、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放置15min。以不加样品为参比,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的制作: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12O干燥至恒重)1091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适量,微热使溶解,待凉后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吸取此溶液1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每毫升含无水芦丁0218mg)。准确吸取上述母液10、20、30、40、50和6O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依前述方法进行比色测定,作标准曲线。最小二乘法作线性回归,得芦丁标准液浓度(mg/mL)C与吸光度A的关系曲线的回归方程:Y = 0.8867X0.004

26、9,相关系数R2 =0.9952。1.4.2苦养麦麸皮总黄酮含量测定 取烘至恒重的苦荞麦粉末100g于三角烧瓶中,加入1000ml体积分数70的乙醇,70浸提5h,并同时搅拌,将提取液趁热减压抽滤过滤,二级提取,合并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棕黄色固体物46g。取干燥的提取物40mg,用70 的乙醇溶解并定容至l0ml,取lml稀释至25ml,测定入max处的吸光度, 由回归方程计算黄酮含量,同时计算黄酮得率。取烘至恒重的荞麦麸皮lg,按上述要求浸提,提取液过滤,定容至10ml。取lml稀释至25ml,按“标准曲线制作” 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被测样品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同

27、时计算黄酮得率。1.4.3正交实验设计 为系统考察乙醇提取法的工艺参数,根据已有的资料及实际情况,选用浸提温度(A)、乙醇浓度(B)、浸提时间(C)和料液比(D)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以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设计来选择最佳提取条件。编制因素水平表,结果见表1。表1 苦荞黄酮提取方法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C浸提时间(h)B乙醇浓度(%)D料液比(g/mL)A浸提温度()14601:105025701:156036801:2070 相同实验条件同一批次,同一批 次平行 3份样品。按“1.4.2 ”项下测定各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实验结果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2、表3。从以上结果可知,

28、各试验因素及因素水平对苦荞黄酮类物质提取量大小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在所选因素水平下4种因素的最佳组合应为A3B2C2D1,即用7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 l:10,70条件下浸提5h,总黄酮浸出率最高。由方差分析可知,在正交设计表中的实验条件下,各因素影响的次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浸提时间有一定的影响,而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在所选水平范围内影响较小 。1.4.4苦荞黄酮提取工艺 滤渣 溶剂回收 上清液 离心 真空干燥 苦荞粉70%乙醇70热浸提5h减压抽滤浓缩 水混浊液 底部沉淀 加85%乙醇溶液,充分搅拌,静置1h,离心。 真空干

29、燥成品(苦荞粗黄酮) 沉淀物 苦荞黄酮上述提取工艺黄酮的提取率按下式计算: 物料提取所得物重(g)提取率(%)= 物料中所含提取物的重(g)1.4.5苦荞黄酮、苦荞粉,苦荞籽,苦荞壳成分分析(1)黄酮的测定:同1.4.2 。(2) 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标准溶液为牛血清蛋白。重复测定三次。(3) 氨基酸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重复测定三次。(4) 总糖的测定:蒽酮-硫酸比色法,标准溶液为葡萄糖。重复测定三次。(5) 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重复测定三次。(6) 灰分的测定:重复测定三次。(7) 水分的测定:重复测定三次。2苦荞黄酮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2.1 DPPH贮备液的配制准确称取

30、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标准品5m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转入100ml的容量瓶中,再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05mg/ml的DPPH贮备液,置于4冰箱中备用。2.2苦荞黄酮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取试管,在试管中依次加入3.9ml 0.05mg/ml的DPPH溶液和0.1ml浓度均为1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维生素C标准溶液、苦荞黄酮溶液、苦荞壳醇提取液以及苦荞籽醇提取液,混匀后静置40min后用1cm比色皿在51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并记为Ar;加入0.05mg/ml的DPPH溶液用1cm比色皿在51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

31、,测定值标记为A0 。按下式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 (A0 Ar)/ A0 × 100% 2.3不同浓度下不同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在预先加入了3.9ml DPP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浓度梯度为0.1mg/mL、0.2mg/mL、0.4mg/mL、0.8mg/mL、1mg/mL的Vc标准溶液、芦丁标准溶液、苦荞黄酮溶液、苦荞壳浸提液、苦荞籽提取液,其余步骤同2.1.2,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2.4不同pH条件下各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的测定 将苦荞黄酮溶液、苦荞壳浸提液、苦荞籽提取液、抗坏血酸、芦丁标准样液的pH值分别调至2、4、6、8

32、、10、12六个梯度,再按2.1.2 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其清除率。3 结果与分析3.1 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3.1.1苦荞黄酮得最佳提取条件 以测得的浸提样品中总黄酮(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表设计,其L9(34)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表2 苦荞黄酮提取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Tab.2 Design and Results of L9(34)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flavonoids extraction from tartary buckwheat实验号ABCD黄酮得率(%)11(4)1(60)1(1:10)1(50)2.628212(70)

33、2(1:15)2(60)2.580313(80)3(1:20)3(70)2.53942(5)3312.528522122.483623332.72173(6)1212.502832222.590931132.676T17.7477.8068.0257.628T27.7067.8507.6327.850T37.7947.5917.7597.739X12.5822.6022.6752.553X22.5692.6172.5442.617X32.5982.5302.5302.579R0.0160.0870.1450.064较好水平A2B2C1D3表2可以看出,四种考察因素对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影

34、响程度不同,其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的提取条件为A2B2C1D3,即在料液比1:10,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提取时间5h。3.2 苦荞黄酮的提取3.2.1 苦荞粉黄酮提取通过1.4.4 提取工艺,按照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得到的苦荞黄酮及经过纯化后的纯度如表3,提取率为63.28%。表3 苦荞黄酮的纯度表Tab.3 Purific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黄酮样品吸光值纯度苦荞粗黄酮0.47554.05%苦荞黄酮0.70373.48% 本提取工艺设备要求简单,投资少,提

35、取率较高,提取溶剂可以循环利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能快速大量的生产出纯度相对较高的黄酮,是一条较好的提取生产路线。3.2.2 苦荞黄酮、苦荞粉,苦荞籽,苦荞壳成分测定通过1.4.5测定得到苦荞黄酮及苦荞粉,苦荞籽,苦荞壳的成分组成,结果如表4,由表可以看出,所提取的黄酮不仅纯度相对较高,而且营养也十分丰富,可以加工很多保健食品,也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配料。在苦荞粉,苦荞籽,苦荞壳中,苦荞粉黄酮含量较高,苦荞籽次之,苦荞壳含量最低,在工业化提取分离黄酮时,可以直接选用苦荞籽来作为原料,可以节省脱壳的工序,节省时间和成本。苦荞粉属药食兼用的食物,含各类营养元素,营养丰富。表4 苦荞黄酮、苦荞粉,苦荞

36、籽,苦荞壳成分Tab.4 Ingredient of flavonoids of tartary buckwheat, tartary buckwheat powder and tartary buckwheat hull样品总黄酮(%)总蛋白质(%)总氨基酸(%)总糖(%)脂肪(%)酸不溶性灰分(%)水分(%)苦荞黄酮73.484.781.349.847.001.364.86苦荞粉2.6612.050.23525.12.4127.5515.4苦荞壳0.6231.80.0664.70.0411.66.52苦荞籽2.7311.50.13627.32.41.7910.93.2.3 提取级数的选择

37、称取lOg苦荞粉末,加入lOOml70的乙醇,70下浸提5h,过滤,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次提取,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由回归方程计算各级提取得率,结果见表4。 表 4 各级提取过程中苦荞麦麸皮中总黄酮的得率 Table 4 Rate of total flavones in bitter buckwheat peers at diferent extraction stage提取级数Extraction stage一级1二级2三级3四级4脂肪(%)酸不溶性灰分(%)水分(%)提取率()71.519.77.51.57.001.364.86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二次提取,苦荞粉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92,

38、提取产品得率 3.2。3.3 苦荞黄酮抗氧化性能3.3.1 苦荞黄酮、荞籽醇提液、荞壳醇提液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 根据2.1 的测定方法进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测定。依据DPPH·自由基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为517nm,其乙醇溶液呈深紫色,当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存在时,由于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其吸收逐渐消失,其褪色程度与接受的电子数成定量关系,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来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从而评价某种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其能力用清除率表示,清除率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苦荞黄酮及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能力

39、如图6。 图1 苦荞黄酮、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 Fig.1 Compare of the removal capacity of flavonoids of tartary buckwheat, tartary buckwheat powder and tartary buckwheat hull for DPPH·free radical从图6可看出,所提取的苦荞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仅次于Vc,强于芦丁和苦荞籽醇提物,远大于苦荞壳醇提取物。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以看出,苦荞黄酮的主要成分为

40、芦丁,这与文献中的报道一致,所提取的苦荞黄酮中,除含有芦丁外,可能还含有少量的其他的抗氧化活性较高的黄酮类物质,使得苦荞黄酮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稍大于芦丁。3.3.2 不同浓度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不同浓度苦荞黄酮、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根据2.1 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苦荞黄酮、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测定,清除率随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2 不同浓度苦荞黄酮、荞籽醇提液、荞壳醇提液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Fig.2 Compare of th

41、e removal capacity of tartary buckwheat flavonoids, tartary buckwheat powder and tartary buckwheat hull for DPPH· in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样液浓度的增加,Vc、芦丁、苦荞黄酮、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加。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的提取液由于黄酮含量低,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使得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较为明显。而提取的苦荞黄酮和Vc,芦丁标

42、样相同,纯度较高,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使得在浓度增加到0.5mg/mL时,即达到最大清除率90%以上,再继续增加浓度,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增加不明显。 3.3.3 不同pH条件下各抗氧化剂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根据2.1的方法进行测定在不同的PH条件下它们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清除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图3 不同pH条件苦荞黄酮、荞籽醇提液、荞壳醇提液的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Fig.3 Compare of the removal capacity of tartary buckwheat flavonoids, tartary buckwheat powder and tartary buckwheat hull for DPPH· in the different pH value 由图可以看出,Vc标准品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而苦荞黄酮随着pH降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缓慢降低而后增大,在pH中性时最低,但在酸性或者碱性时的抗氧化能力均大于或接近于Vc。而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随着pH的变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变化规律相同,但由于黄酮含量低,成分较为复杂,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