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反思_第1页
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反思_第2页
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反思_第3页
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反思_第4页
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算术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反思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张友兵算术平均数的意义,参照应试,只要学生会做题就行,从概念出发,深入剖析,再经过练习,学生肯定可以掌握得很好,用一节课,有点浪费这应该是一种存在很深的观念。新课标要求既淡化概念,又不可以忽视概念,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让教师讲的学生懂,是要教师通过深入分析,认真设置问题,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导引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将算术平均数与各种统计图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算术平均数的意义。十几年的教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统计知识,很少去深层次挖掘。以前讲到这个内容,无非就是直接告诉公式,分析要点,从问题的训练暴露问题,多几个反复,学生会计算就好。对

2、这个概念在各种题境下的意义,体会的不多。拿到这个要上课的课题,真正静下来考虑,还真不知从何下手。把教材看了几遍,只是感觉着应用是难点,意义的体现不是很明晰。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思路设计:情景导入(让学生在感知中进入新课堂)算术平均数(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递进,导出平均数的公式)算术平均数的意义(再以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学生独立练习(相当于课堂检验)综合应用(学生理解明白平均数的代数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条形统计图,从形的角度解释平均数的几何意义“平均水平”)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小结留有余地,给出思维提升(为下一节的课程作准备。)由于本节课程属于概念课,而平均数这个概念学生并不陌生,我采

3、用由浅入深的问题填空的形式,想淡化纯概念化的教学,但又不脱离概念,同时,又通过问题串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实际应用。我的想法是:让学生尽可能在课程中没有突兀感,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发展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上和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的体会上,我想平均用力。我的思维还是停留在代数计算的层面上。将教案的设计稿与郭卫华和游小蓉几位资深老师一起探讨,马上暴露出问题:选题的层次性不强,考虑学生的层次欠妥,课堂的重心有待调整。在几位老师的指点下,我又调整布局,在选题上下了一番功夫,突出算术平均数在各种统计图表的环境下的运用。问题的细节究竟该如何,吕翌老师又四易教案稿,不断完善,最终定

4、稿。古代一场战争,战前准备很重要,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我们的课前准备,何尝不是如此。经常说,备教材,备学生,备策略落到实处方显出问题,然后知不足,好好揣摩教材在新时期编排的意义,对比过去的思维,统计的教学意义如何体现?很少有过多的思考,这样的内容,课程为什么要这么多?三五节课下来不就行了,更多的是这样考虑。为考试而教学,为教学而考试。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淹没在更多的题海战术中。常说“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真正落到实处,教师个人乃至群体,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参差不齐的一班学生,我们的落脚点究竟放在那个位置?课堂上要求人人都能掌握一般要求?教学目标可以如何渗透?“

5、为学生而教学”,更多的是为学生的成绩,而不是精神与长远的创造力。因为是相互交流,我们付出精力,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认真斟酌,从各自对内容的理解而综合,慢慢地体现了课程的意思,自己也在这种互动之中得到提升。作为一个教师,平时的日常教学,能做到这样吗?好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一个群体智慧的结晶。那么。从统计的角度讲,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要通过问题的呈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有各自什么样的体验?共同形成什么认识?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群,可以有千篇一律的策略吗?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的意义,通过不同题材的问题,反映不同意义的数据的平均水平,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这对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表述

6、,提出一定的要求。学生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分析,计算,得出算术平均数。表述算术平均数的意义,要通过老师的有意引导,学生的归纳综合才得以慢慢体现,所以,课程的安排有了那么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很浪费时间”的动手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结论的问题,相较过去的大量计算题,变化的角度很大。课程的新与旧,没有绝对的推倒重来,而是在已有成功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的要求,求索知识的精神是永恒的,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吕翌老师首先在18中上了一节生动的概念课,面对基础不是很好的一群学生,吕翌老师在内容的导引上下足了功夫,学生对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的体会由浅入深,最终在“用水平线超出部分的垂线段之和等于不足

7、部分的垂线段之和”时,仍是突破不很深入许世红老师用了很经典的总结“我们在用代数的方法计算统计,而不是从统计的角度思考统计的意义”重新斟酌,再次改动,将本节课的定位为“让学生在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从不同的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算术平均数是从平均水平体现一列数据的集中趋势”带着设计用稿来到江村中学交流学习,面对的是一群不爱讲话却是“外静而内动的”优秀的学生,不费多大口舌,学生很快完成基础练习。在课程中,回顾思考的练习2设计难度过大,本想为下节课作铺垫,但冲淡了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的体验。三位女同学在体育训练中测试投掷实心球,成绩如下表:一甲乙丙平均成绩(米)r4.5

8、73.51投掷次数(次)262你可以发现如下信息:三位女生所有投掷成绩的总和为米,总共投掷实心球次,则三位女同学的总平均成绩为米。由于下面这题变式练习设计的不是很好,导致学生大部分选择C,从而集中讲解了很多A.五位同学中小张最节约,小刘最浪费;B.小李比小王每月的花费少;C .小刘的每月平均花费比五位同学 合计的平均花费多;D .以每人每月平均花费不超过 90元为标准, 至少有2人的月平均花费在标准以内。最终导致本节课程没有完全在 45分钟内学习完成右图刻画了小李、小王、小张、小刘、小扬五位同学每个月的平均花费情况.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去掉这两题,效果可能会更好。总的来讲:课程中很好的贯穿了

9、设计理念,紧紧围绕“提取信息,设计方案,体验意义”展开,用自身的激情以激趣,鼓励为主要方式,课堂正面评价学生为主,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学习的很开心,虽说课程没有授完,但有理由相信:学生下去之后一定会很好的加工。教无定法。同样一份设计稿,面对不同的学生群,处于不同教师的手中,会各有差异。总的来讲,也会遵循一种原则:个人智慧与团体智慧相结合,从学生的角度,从新课程的角度思考,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附:算数平均数的意义学习稿第二H一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第1课时算术平均数的意义初二()班姓名:学号:2007年6月日学习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学会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10、,处理数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2、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形成互相帮助、合作探究的学风。学习重点: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学习难点: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学习过程:(导入:从“成长需要责任,年龄是一个标志”请学生在课堂上一小组为单位计算:年龄的平均数是多少?以次为体验的出发点,讲说“你们现在处于准初三阶段,需要继续培养足够的一、回顾思考(请同学们来解决下列问题,看谁做的快又准。)1、某户居民2006年下半年的电话费用如下表所示:月份789101112电话费(兀)75.8045.0076.3065.9055.

11、9045.90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平均每月花费的电话费是元2、三位女同学在体育训练中测试投掷实心球,成绩如下表:甲乙丙平均成绩(米)4.573.51投掷次数(次)262耐心,更持久地毅力,有更充分的准备 的意义)带着我们的体验,我们一起学习算数平均数你可以发现如下信息:三位女生所有投掷成绩的总和为米,总共投掷实心球次,则三位女同学的总平均成绩为米。归纳:请说说你求算术平均数的步骤:变式练习:甲乙两所学校号召学生们向希望小学捐赠图书.已知甲校800名学生平均每人捐书4.5本;乙校学生比甲校少80人.如果要达到相同的捐书总量,那么乙校学生平均每人要捐书本。二、实际应用例1、植树节时,某单位组织职

12、工开展植树竞赛,下图反映的是植树量与植树人数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1)共有名职工参与了植树;(2) 全体职工共植树棵;(3) 平均每人植树棵。(4)结合你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你发现植树总量、植树量的平均数和植树人数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了吗?变式练习: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射击比赛,成绩折线图如下,根据你所获取的信息,甲的咸1ftziatj成曲你认为可以计算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射击成绩吗?如果可以,请计算2、右图刻画了小李、小王、小张、小刘、小扬五位同学每个月的平均花费情况.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位同学中小张最节约,小刘最浪费;B.小李比小王每月的花费少;C.小刘的每月平均花费

13、比五位同学合计的平均花费多;D.以每人每月平均花费不超过90元为标准,至少有2人的月平均花费在标准以内。例2:丁丁所在的初二(5)班共有学生36人,下图是该校初二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图 21.1.2某校初二年级各班人数分布图(1)该校初二年级共有学生人你的计算过程:每班平均人数为人你的计算过程:(2)请计算各班学生人数,并补充完成条形统计图。解:初二班:初二班:初二(3)班:初二(4)班:(3)在上图中画出一条代表平均人数的水平线。思考:水平线上方超出部分之和与下方不足部分之和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变式练习1:初二(4班)篮球队先发上场5人的平均得分为6分,请根据图中所示得分情况,利用给出的

14、平均得分的水平线在右图中补充大罗同学的得分条形图。变式练习2:仍是初二(4)班的这五位同学,又与其它班级进行了一场比赛,一位有心的同学根据各位同学的得分绘制了条形图,可一位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弄了点恶作剧,把条形图中的数据及部分横线全遮了,只留下五位同学平均得分的水平线及四位同学得分的条形图,你能准确地补全大伟得分的条形图吗?变式练习3:天河城百货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6月平均每月销售总额约为60百万元。下图是根据天河城百货2006年16月平均每月销售总额情况绘制的。不进行销售总额的计算,你能将缺少的一点补在虚线恰当的位置上吗?(提示:先绘制代表平均每月销售总额的水平线。)三、学习体会谈:你的

15、建议:初二某班一六人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为(单位:分):90,86,75,78,60,55,则该小组在这次数学测试中的数学平均成绩为分。为提高这个学习小组数学的整体成绩,你可以提出1-2条合理化的建议吗?课后练习,一展身手:1、初二(4)班王宇楷同学四次数学平时测试成绩分别为75,70,80,85,则王宇楷同学的数学平时测试平均成绩为。2、一列数据9,-6,-4,13,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为。3、某股民在六次交易中的盈利情况为(用“+”表示赚钱,用“-”表示亏本):+20000元,+30000元,+40000元,+25000元,-100000元,+9000元,则此股民在六次交易中的平均

16、盈利为元4、学校艺术节举行唱歌比赛,六名评委对小华打分如下:77,82,78,95,83,70,按照规则,需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求平均得分。则小华同学的最后得分5、现有一组数据如下-2,0,X,4,7;它们的平均数为3,则X的值为6、有5个数:a,b,46,44,40的平均数为40,WJa+b=7、广州市2006年中小学共装备计算机8万台,平均每40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2007年在学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计划平均每32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则在现有基础上还要装备计算机万台。思维提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1、一列数据27,44,50,44,60,65,70,80,其平均数是,请你试着将这列数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