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音乐催眠与意识转换剖析_第1页
梁海燕:音乐催眠与意识转换剖析_第2页
梁海燕:音乐催眠与意识转换剖析_第3页
梁海燕:音乐催眠与意识转换剖析_第4页
梁海燕:音乐催眠与意识转换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考试卷成 绩阅卷老师阅卷时间报考科目姓 名 梁海燕报考系别报考专业14美学学 号 KCB1411007考试时间音乐催眠与意识转换摘要:心灵哲学家丹尼特讲:“意识几乎是当代科学遗留下来 的唯一谜团。”意识科学家瑞文索也说过:“研究意识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大脑的秘密像一股魔力吸引着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和科学家探 索的目光。“科学地研究意识”成为当前意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口号。 特别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意识的研究似乎也越来越深 入。音乐催眠可使意识转换,在跟踪的许多个案中,脑波非常平稳的 维持在8波中的感觉,与烦恼、焦虑是两级,无一丝杂念。处在这个 状态的

2、个案,均不愿意被唤醒清清醒时的 B波状态。关键词:心灵哲学、意识、脑电波、音乐催眠目录:一,科学地研究意识;二,脑子的四个波段;三,打开封锁的门;四,听觉对脑电波的影响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可以算是由笛卡儿的实体二元论 (substance dualism所构成的1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下来 讨论的,心灵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热点,它针对人的心灵, 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推进了人们对于心灵的理解。笛卡儿主张,心与物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其理论中所谓的“心”指的是一个思维的主 体,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各种情感、思考,甚至意识都是 属于“心”这样的东西。而所谓的“

3、物”自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 接触到的这个外在世界的一切可占有空间的事物。一,科学地研究意识当处于一个心理状态有某种感觉时,这个心理状态就是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包括知觉经验状态、躯体感觉、心理意象、情绪体验、正在 发生的思想,等等1。诚如心智哲学家丹尼特所言:“意识几乎是当 代科学遗留下来的唯一谜团。”对此,意识科学家瑞文索做出了精辟 的解释:“研究意识是研究存在的本质,但却并非是物理学和其他科 学研究的那类存在一一诸如原子、星系、海洋、细胞、时空等客观存 在一一而是研究我们个人存在的根本性质,我们的主观存在。”这意 味着“意识”除了存在“功能”之外,还具有活生生的“现象体验”特征。例如,意识不

4、仅帮助“看到”落日余晖发出的夺目红色,而且 还必然伴随体验到红色带来的独特感受质2。大脑的秘密像一股魔力吸引着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和科学家探 索的目光。在2 0世纪的最后1 0年里,欧美掀起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热潮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黑箱”。这个科学家们的新宠试图利用 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揭开人类认知活动的脑机制 弄清人类大脑如何工作的。“科学地研究意识”成为当前意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口号。特别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意识的研究似乎也越来越深入。二,脑子的四个波段你的喜悦、自由意志,实际上都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 分子的集体行为3。著名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德尔曼所述:

5、“在过去,意识研 究是哲学家的专有领域,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都开始 研究起所谓的身心问题,或者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叫做“世界之结”。我们认为,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科学主题来加以研究。”4催眠在心理学与大脑神经学理已有定义。在心理学中,催眠简单来说就是意识的转换,也就是从主意识转换到潜意识,这种意识的转换称之为催眠,而在大脑神经学里,催眠是将人的脑波转换至口或0波。 据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是由140亿个神经细胞和10倍的胶质 细胞所构成,脑细胞在不断扫描接收身体内外的各种信号并做出反应 时会不断的发出能量以及微细的电流脉动,因而成为波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波”。而不同的脑波又对我们

6、的身心起不同的调节作用。目前国际脑波协会针对脑波的振动频率不同,脑波分为B波、口波、e波、S波四种波段:B波14赫兹(1秒内振动的次数)以上,人清醒时,(3波为优势脑波。 在此状态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费较剧,快速疲倦,若没有充份休息,非 常容易堆积压力(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口波8-14赫兹,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现代科学认为0c 波是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0波4-8赫兹,人的意识中断,身体深沉放松,在这样的状态下,由 于意识中断使清醒时所具有的批判性或道德性的过滤机制被埋藏起 来,因而大开心灵之门,对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 (Hyper-sug

7、gestibility)。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定”状态。S波0.4-4赫兹,为深度熟睡,无意识状态。根据科学研究, S波亦 是开发人类直觉雷达系统,以及超能神秘力量的关键。 S睡眠是一种 无梦且很深沉的睡眠状态,通常一夜正常的睡眠周期会出现四至五次。三,打开封锁的门潜意识内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资讯,人类的潜意识,是一种意识下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潜意识资源。受术者在潜意识的不同层面里进行自我调整, 使上述相应的功能 得以开发、修复、整合,进而实现心身灵全面发展。人的忧郁、悲伤、 恐惧、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的讯息都是来源于他的自我深层的创伤 和压抑。任何一份

8、负面情绪的讯息背后都埋伏着引发它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是由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负性事件所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这些情绪的反应 非常快速地在内在进行,属于非理性的部分。通过催眠治疗,将其引 入深催眠状态,以调动其内在资源在潜意识里疗愈创伤,因势利导, 将压抑的相应情绪在催眠过程中释放掉。在此还要强调的是没有人不可以被催眠,每个正常人都能从催眠 中获得益处。汉语里,“催眠”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日本的学者翻译来的,在 这里不能顾名思义,“催眠”并不是让人睡觉!四,听觉对脑电波的影响催眠就是利用脑波中或0波的特色与功能来达到催眠的效果。一个人在正常时候与音乐催眠状

9、下,以及刚刚从催眠状态中回到 正常状态下的脑波情况,这个过程也就是催眠的整个过程,我们利用脑 波仪做一个纪录,以方便观察与研究。才区rr i5otfr Bw图一:催眠前的脑波情况图一是催眠前个案处于精神清醒状态,红色部分是(3波,蓝色部分 是波,绿色部分是0波,粉红色部分是S波,我们看到图一中的红色 脑波部分,可以看出红色部分(B波)占了很大部分,而且总量也很大。图二:催眠状态下的脑波情况图二是个案进入到催眠状态下的脑波,可以看出图中的0c波(蓝色 部分)与0波(绿色部分)占了主要部分,而B波相对性就比清醒时的量 少多了,并且相对性的比与0小与少。图三:刚从催眠状态回到意识状态的脑波图三是个案

10、从催眠状态中回到意识状态时的脑波,可以从图中看出,B波又回到量大值大的情况。要让一个人由B波转换至以口波为主的大脑脑波频率,其实技 术一点都不难,只要一个人眼睛闭上,加上平缓呼吸约3至5分钟,通 常大脑脑波就会出现以口波为主的大脑脑波频率,让脑波进入以口波 为主的频率是不难,但是,要让脑波稳定在或0波的频率是要有技术、有难度的。尤其是是让人进入催眠状态之后所要进行的问题处理才是真正技术难度所在。图四:音乐催眠引导前的脑波图五:音乐引导中的脑波图四是未进行音乐催眠引导前的脑波情况,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此 时的脑波是呈现、B、。与s波都有的脑波,而且B波占大多数时 间。图五是使用正确的音乐催眠进行约 10分钟引导,整个引导进 入到催眠状态的过程单纯只使用音乐,很明显可以看出,图五中所显示 的脑波是非常平稳的维持在口与0波中。在跟踪的许多个案中, 脑波非常平稳的维持在0波中的感觉, 与烦恼、焦虑是两级,无一丝杂念。处在这个状态的个案,均不愿意 被唤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