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荷泽市单县七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28分,每题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芯临(1 i )粗叶(ku mg)帽悴(qi co)咄咄逼人(zhuo)B.侍弄(sh i )坍塌(d m)啄食(zhu o )人迹罕至(h fin)C.怂恿(scng)诅咒(zti)抽噎(ye)经差小齐(c i )D.虐待(yu 6 )滑不号(j i )(伤(zh mg)随声附和(he)2.(2分)卜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漠不关心花团锦簇众目睽睽烘堂大笑B.大相经庭沉默寡言惊慌失措狗根问底C.眉开眼笑杞人忧天骇人听闻拈轻怕

2、重D.怪诞不精神米奕奕力不瑕供不可救药3.(2分)依次填入卜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止确一项是()(1)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展开了嫩芽。(2)我和同行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互相照应,结构十分严谨。A.逐步反映过度B.逐渐 反应 过渡C.逐步反应 过渡D.逐渐 反映 过度(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做人不要得理不饶人,把是非讲清楚就适可而止。 B.校长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你们教学经验不足, 对老教师要不耻下问,多向他们请教。 C.大家在了解到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后,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D.法网恢恢

3、疏而不漏,畏 罪潜逃的人终究也不会逃脱法律的制裁。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考前他特地到文具商店购买了三角板、直尺和一些文具。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 ,使我重新认识了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的必要性。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么广阔。(2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用“令尊” “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D. “立”是开始

4、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2分)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所写, 讲述了 “我”和伙伴们去爬悬崖遇险, 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脱险的故事, 让“我”获得了人生启示:面对远大目标,要一步步去做, 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远大的目标。C.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 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

5、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5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 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学习方法等。宋朝的朱熹将它与大学、春 秋、孟子合称为“四书”(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盖以诱敌止有剩骨意将隧入攻其后也又数刀毙之A.恐前后受其敌一狼得骨止C.目似瞑,意暇甚D.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8分)古诗文默写,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2)天阶夜色凉如水, 。(杜牧秋夕)(3)夜雨寄北中写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诗句是:) 。(4)孔子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做过辩证的论述,他说: “,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采用间接抒情将自己渴望杀

6、敌报国的梦想付诸 梦境,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4分)名著阅读。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其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又叫,大 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为西天取经立下 汗马功劳,后被封为。二、阅读理解(42分)(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 的写法和 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诗人“秋日胜春朝”的观点。(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怀?(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7、,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 性 非淡泊无以明 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11分)阅读猫选文,完成文后各题。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 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

8、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 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 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9、”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 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 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 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 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都是针, 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 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

10、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 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第段“我”刚看到鸟死了,就认定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为什么?判断正确的项是()猫“畏罪潜逃” 了“我”不喜欢这只猫猫常对着鸟笼凝望“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A.B . C . D .(2)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愤怒)(无奈)(3)第段中说“我开始觉得我错了 ,我“错”在哪里了? “我”认识到“错”的根据是 什么?(4”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8 分)我说,你听她曾经

11、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 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

12、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 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大声说“好”。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 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 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 这与她的教 学方式密切相关。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

13、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 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 梗,大脑80%昆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 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 出。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 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

14、样。“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11年第17期有改动)(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一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一 。(2)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

15、 “我”怎样的情感?)(3)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选择第 句。赏析:(11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请你记得歌唱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 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

16、也不 去学校。母亲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 亲母亲难过地别过头:“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他只能接受现实, 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次序,老师嘴巴动一个,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报名参加北京 市、区中小学生朗读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 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努力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

17、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它的同学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 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 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 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是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说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第二天音乐考试,轮到他上台了。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唱”歌。他刚 张嘴,教室里的同学己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

18、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教室里不知何时己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着,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的鼓掌。他就是梁小昆,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 时下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摄影界己经小有名气,而且前不久刚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无疑。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 严、坚持和快乐?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

19、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歌唱”的理解。(3)第8小节的画线句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读了本文,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你如何回答文章结尾一段的疑问?三、写作( 50 分)16 ( 50 分)请以“那天,我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要求: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再写作文。 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 分。2019-2020 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

20、答案与试题解析28 分,每题 2 分)1du o“粗犷”的“犷”应读作“ gung; “咄咄逼人”的“咄”应读作“坍塌”的“坍”应读作“ t由”;C.正确;D. “虐待”的“虐”应读作“ n u 6;”故选:C。2 【解答】A.有误,“烘堂大笑”的“烘”应为“哄”“狍根问底”的“狍”应为“刨”“怪诞不精”的“精”应为“经”B.有误,“大相经庭”的“经”应为“径”C.正确;D.有误,“力不瑕供”的“瑕”应为“暇”故选:C。3 【解答】 解答这道题,我们可以采用反选排除法,抓住最有把握的一个进行排除,第二个空“反映”同“反应”又是一种类型的同音词,它们只是音同,在意义上则是有严格区别的。 “反映”

21、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 、 “反映问题” 、 “群众的反映” 等。 “反应” 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比如, “他还没反应过来。 ” “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 “反应”多用在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据此,我们排除AD.第一个空“逐渐”有渐渐的意思,逐步强调的是一步一步的按照步骤,故是逐渐,答案就很明确了。 TOC o 1-5 h z 故选:B。 【解答】ACD正确;B.有误,“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

22、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该成语用 错对象,它指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来形容新教师向老教师请教。故选:B。.【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与失败”;B.有误,不合逻辑,应将“和”改为“等”;C.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D.正确。故选: D。6 【解答】A.表述正确;B.表述正确;C.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可知小明应该属“鸡” ;D.表述正确。故选:C。 【解答】ABC正确;D.有误,论语共20篇,“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故选:D。.【解答】A句意为:担心前面后面受到才M攻击。敌:攻击。攻击 /句意为:原来是

23、用来诱引敌人的。敌:敌人;.句意为: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止:停止/句意为:只有剩下的骨头。止,同“只”只有;C.句意为:神情悠闲得很。意:神态/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意:打算;D.句意为: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之:是代词,指狼。 / 句意为:又几刀砍死了狼。之:是代词,指狼故选:D。 【解答】 答案:1 )河流大野犹嫌束2 )卧看牵牛织女星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历的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名著内容

24、,按照时间顺序理清孙悟空的经历和名字的变化,然后正确填写即可。答案:菩提老祖定海神针 如意金箍棒五行山 行者 斗战胜佛二、阅读理解( 42 分) 【解答】( 1 ) 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辨析能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意思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作者将古代文人墨客对秋天的看法与自己对秋天的看法进行比较,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我言秋日胜春朝”说出了作者对秋天的看法,从表达方式来说,是议论。2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首诗一反常调,另辟蹊径,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豪壮情怀。

25、答案:1 )对比;议论。2 )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豪壮情怀。【参考译文】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12 【解答】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句意为: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励,振奋。句意为: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冶,修养。句意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2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

26、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成: 达成, 成就; 句意为: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3 )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理解。阅读全文,了解大意,文章主要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全文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由此可见本文写作,意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句提醒儿子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答案:1)达到 振奋 修养明确、坚定2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3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

27、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3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为“我”不喜欢这只猫,再结合第段“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的内容,所以第段“我”刚看到鸟死了,就认定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故选Co(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梳理概括。细读选文-?段可知,在得知芙蓉鸟是被猫吃掉的时候, “我”愤怒,由“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可见;后来“我”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很“后悔、自责” ,由“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可见;想

28、补救自己的过失,但无法补救,很“无奈” ,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可见;最后猫死去, “我”很 “悲痛”, 由 “我对于它的亡失, 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 更难过得多”可见。(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段中说“我开始觉得我错了”,前面第段“我”刚看到鸟死了,就认定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 ,太主观臆断了,所以说“我”错了。第二问可到前面段落寻找答案, 结合语句 “隔了几天, 李嫂在楼下叫道: 猫! 猫! 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作答。(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要根据第三只猫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因为

29、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 “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我”更难过的原因还在于“我”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地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答案:1) C2 )后悔;难过3)“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怪自家的猫偷吃了鸟。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我”分明看见一只黑猫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意识到错怪自家的猫了。4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

30、补救的。 【解答】( 1 )本题考查情节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题目提示找出事件,然后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文章先写“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 “我” 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 然后写她拒绝了学校的照顾, 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退休。最后写老师脑梗严重,但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若无其事”,是在老师巧妙的提醒走神的学生之后, 她这样的表现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 不想让更多的学生知道这个学生走神了,表现出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含义, 结合人物当时的

31、处境分析人物的心情。 “喷涌而出”表现我泪水之多,是因为我看到老师的病情很严重,心里的难受之情难以控制,表现我对老师的关爱之深,也含有对老师的爱怜与同情。( 3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 、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 、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可以抓住修辞的效果来赏析。 第句也用了比喻, 但也可抓住句中的联想与想象, 词语等进行赏析,关键要看自己理解最深刻的是哪一种。答案:(1)“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老师脑

32、梗严重,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2)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意思对即可。“雕塑”意思是像雕塑一样不动,含有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木偶”的意思是机械、呆板,含有贬义,因此不合适。( 3)示例一:第(1)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 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示例二:第( 2 )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 【

33、解答】1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在通读文本,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以“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的格式表述即可。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梁小昆,事件是他坚强面对命运的打击-耳聋, 努力练习歌唱;结果是他获得了成功,唱响了一曲人生之歌。将这些要点用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2 )本题考查标题中关键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出词语的深层内涵。从字面来看,标题“请你记得歌唱”中的“歌唱”指的就是唱歌;结合文末处的“在失败的时候, 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 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等句子,可以看出这里的“歌唱”还指的是唱响生命之歌。3 )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理解。梁小昆在歌唱时,同学们先是嘲笑,但是过了一会同学们安静了下来,而且同学、老师的眼里都有“亮晶晶”的东西,可以看出这是他们的眼里闪出了泪花,因为“他刚一张嘴,教室里的同学己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 ”他的这种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