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施工_第1页
膜下滴灌施工_第2页
膜下滴灌施工_第3页
膜下滴灌施工_第4页
膜下滴灌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膜下滴灌项目一般规定工程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当地农业种植习惯、社会 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划等方面资料,特别应了解和掌握项目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 水平0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水利、农业发展等规划要 求,并与灌排设施、林带、道路、供电等系统建设和土地开发规划、农业结构调 整等规划相协调。工程规划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系统选型和管网规划。水源机井建设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 GB/T50625-201Q定。水源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硼定。控制面积较小的地块,在地形、水源及环境条件比较简单的灌区,可 将规划、设计合并成一个阶段进行。应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2、GB/T50363 中规定。水量平衡计算水源供水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滴灌工程规划必须对水源水量、水位和水质进行分析,并确定设计供水能 力。由已建水源工程供水的滴灌系统,供水能力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行情况确 定;对于新建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应根据水源类型和勘测资料确定。.滴灌工程以井为水源时,应根据已有资料分析确定供水能力。无资料时, 应进行试验或调查,并应分析计算供水能力。.2.2用水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滴灌用水量应根据设计水文年的降雨、蒸发、玉米种类及种植面积等因素 确定。.当有滴灌试验资料时,应由试验资料计算确定滴灌用水量。缺少资料的地 区可参考条件相近地区试验资料或根据气象资料分析技

3、术确定。.2.3水量平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水源供水流量稳定时,滴灌面积可按下列公式确定:10Ia(5.2.3-1 )无淋洗要求时IaEa有淋洗要求时(5.2.3-2 )Ia Ea Il式中:A一灌溉面积(hm2);Q一水源可供流量(m/h );I a设计供水强度(mm/h ;Ea设计耗水强度(mm/h ;(5.2.3-3 )I l一设计淋洗强度(mm/h ;td一水泵日供水小时数(h/d);“一灌溉水利用系数。5.3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参数滴灌系统技术参数系统水力设计1系统流量设计q 弛(5.3.3-4)1000式中:Q一系统设计流量(m3/h);qd一滴头设计流量(L/h );n一同时工作

4、的滴头个数。2管道沿城水头损失计算h f f 4(5.3.3-5)d式中:hf一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f一摩阻系数;L一管道长度(项;Q流量(m3/h );d一管道内径(mm ;m-流量指数;b一管径指数。滴灌系统的支、毛管(滴灌带)为等距、等量分流多孔时,其沿程水头 损失可按下式计算:hf Fhf(5.3.3-6) . . 式中:hf 一等距、等量分流多孔管道沿程水头损失(项;F多口系数。3管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2hj 工(5.3.3-7)2g式中:hj一局部水头损失;(一局部阻力系数;v一管道流速(m/s);g一重力加速度(9.81m/s2) o技术参数计算1灌水小区滴头设计允许流量偏差

5、率、流量和水头偏差率、工作水头与流量 偏差率此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4.0.6、4.0.7、4.0.8中的有关规定。2 土壤湿润比(5.3.3-8)p 旦 100% S式中:p设计土壤湿润比;S一毛管(滴灌带)间距(项; S湿润带宽度(nD ;3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及其在滴灌带(毛管)和支管上的分配 hhv hdhii hh22 h式中:h 一小区允许水头偏差(nj);hv 允许水头偏差率(% ;hd孔口设计水头,与qd相对应(n);储、0 2一允许水头分配给毛管(滴灌带)和支管的比例; %、h2 一毛管和支管允许的水头偏差(n 。4灌溉制度的确定M 0.

6、1ZP(max min)(5.3.3-9)TM/Ia(5.3.3-10)t 1Mse Sl(5.3.3-11)qd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丫一土壤容重;z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Qnax、Qn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T设计灌水周期(d); 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Se一滴头间距(项; qd一滴头设计流量(L/h );I a一设计供水强度;.3 首部枢纽设计首部枢纽设计包括过滤器,施肥罐及水泵的型号选择。玉米膜下滴灌系统水源为井水,有一定的含沙量,所以选用旋流水砂分离器 加筛网组合过滤器。选配施肥罐。根据设计扬程及设计流量选择潜水电泵,具配套功率及效率相应确定。玉米膜下滴灌典型

7、小区设计典型小区管道设计,采用干、支管地埋式,毛管地面式布设滴灌系统。膜下滴灌带(管)选择单向直线布设,顺玉米行间布置。模式为:一膜一带 (毛管)二行,垄宽100cm,垄上行距40cm垄间行距60cm毛管选用16mmi翼迷宫式滴灌带,滴头间距300mm单孔流量(常用)2-3L/h。 毛管极限长度不应超过70m考虑到地块大小及轮灌编组优化,毛管铺设长度以 65m左右为宜。辅管垂直毛管布置,双侧布置。支管通过竖管与地面辅管连接并与辅管平行,支管采用0.4MP&75PE管,支管长度以200m左右为宜。干管与支管和泵管出口连接,将水源引入田间。玉米膜下滴灌田间种植技术参数耕地参数.三年深松耕地一次,深

8、松深度 35cm 40cm.两年翻地一次,翻深深度 20cm 22cm,.每年旋耕一次,旋耕深12cm- 15cm,达到土壤松碎,每平方米3cm直径 的土块不超过5个。除(灭)荏参数上荏农作物为玉米或高粱等硬荏作物,除(灭)荏作业完成后,田间残荏长 度不得8cm,荏管破碎率不得0 5股。整地参数大珑100cm珑高12cm- 15cm珑台宽60cm,珑台中心不应出现“墟沟” 且应平整。播种模式大珑上双行,大行距60cmem小彳T距40cm,株距22cm- 25cm,亩保苗株数 必须在4500株4700株以上。种子质量要求种子纯度95%种子的净度98%种子发芽率90%品种要求应选择紧凑型耐密植品种

9、,生育期应比当地常年种植常规品种生育期所需有 效积温高100c150c的品种。地膜选择原则地膜应具备的性能指标:.透光性好,光反射率低。.热传导性小,保温性强。.透水透气性低,保水保埔性好。.耐低温性好,脆化温度低。.柔软性和延伸性好,拉伸和撕裂强度高,不易破损。.耐酸碱,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不会因沾染农药、化肥而变质。.可焊接性好,便于拼接修补。.质轻,成本低。.生产日期不超过一年。.每卷重量小于20kg,断头少于3个。3.3.8推荐使用的地膜.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又名LDPEM膜。.线行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又名 LLDPEM膜。.高密度聚乙烯地膜,又名HDPE*膜。.可降解地膜、抗拉伸地膜

10、等环保膜。.3.3.9 地膜的用量1地膜用量地膜用量取决于地膜种类及其规格、覆盖率和行距配置。同一种地膜其用量 主要取决于覆盖率(地膜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2地膜覆盖率地膜覆盖率理论计算如下式:理论覆盖率() 二%一二 100%平均行距 2式中:膜宽:由压入土中和起珑的部分组成,即商品股宽。平均行数X 2:即宽行距+窄行距之和。如:玉米覆膜。宽行距为60cm窄行距为40cm,使用80cm宽地膜。5.4 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一般要求此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7、8 中的有关规定。膜下滴灌系统的组成由水源、首部、输配水管网和滴灌带四部分组成。.水源 本规范的水源

11、特指机电井。.首部 包括水泵、动力、控制阀、安全阀、水表、水质净化装置、施肥装 置以及保护装置等。.输配水管网 包括干(分干)、支、毛管(滴管带)及水阀门(栓)和连接 件等。.毛管(滴灌带)膜下滴灌通常采用薄壁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毛管与滴头 一体),使用年限一年。.4.2施工与安装首部除水泵以外,均设置于地面井房内、或井房外。输配水管网的系统布置1.干管地埋模式 干管采用0.4MP旌160PP1,出地面处设置出水栓。2.田间系统 支管用0.4MP旌75P第,毛管通过旁通安装在支管上,在玉 米珑上行距中心铺设一条毛管(滴灌带)。4.毛管布置单行毛管(滴灌带)沿玉米珑向直线布置。毛管的极限长度决 定

12、了支管的最大间距,毛管单向或双向铺设,单向长 50mfc右为宜。5.4.2.3 首部安装.过滤器安装自动冲洗式过滤器的传感器等电器元件应按产品说明书接线图安装;设备出入水口,按设备水流方向标记安装,不得反向。.施肥和施农药设备安装此设备应安装在过滤器上游。如与上下游用软管连接,软管应严禁扭曲打折。.机泵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量测仪表和保护设备安装安装前应清除封口和接头处的油污和杂物, 压力表宜安装在环形连接管上。如用直管连接,应在连接管与仪表之间装控制阀。 水表应按设计要求和流向水平安装。.4.2.4地埋管道地埋管埋深80cmem此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0203-2006农田低压管道输

13、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中的有关规定。.4.2.5地面管、带连接应按设计要求将管带平顺地铺设在珑表面,不得悬 空和扭曲。铺设滴灌带时,要将滴灌带铺设在珑台上的两行玉米中间,铺平、铺 直,防止扭曲。管道水压试验和系统试运行此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9中的有关规定工程验收此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10中的有关规定5.5播种与覆膜播种时期人工先覆膜后播种应在地膜下突然耕层表面5cm-7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7c时,既可播种。温度是决定玉米播种期的主要因素, 玉米膜下滴灌种植,由于覆膜 增温。播期可比当地不覆膜品种提前播种 5d7d。播种方法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的人工播种费时、费力,在技术要求中最主 要的一项要求是行距,如果行距达不到宽窄行种植要求, 改善不了田间的通风和 透光条件,将影响产量的提高。使用玉米膜下滴灌专用播种机,省工,省时、优质。玉米膜下滴灌 专用播种机是一种新型多功能联合作业播种机,模块式设计,可与小型拖拉机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1开始作业前,应装好滴灌管、地膜、种子和化肥。先从管卷上轴出滴灌管 一端、用地锚扎在珑台中央面上固定好;然后再从膜卷上抽出地膜端头放及珑面, 并两侧用土封好,然后开始作业。2作业过程中,机手和辅助人员要随时检查和观察作业质量与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