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学设计_第1页
花城版高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学设计_第2页
花城版高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学设计_第3页
花城版高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学设计_第4页
花城版高中《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学设计一、年级 高中一年级二、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音乐鉴赏三、教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 版)中指出,“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文化”、 “强调音乐实践 开发创造潜能”等教学理念应贯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因此我设计将我国传统曲艺中具有代表性的京韵大鼓带入音乐课堂。 京韵大鼓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 同时在全国的曲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希望学生通过京韵大鼓的学习和艺术实践,了解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我通过采用问题驱动和情境创设,

2、 邀请同学们做啦啦队员加油助威, 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通过学科整合,借助语文学科“书空”手势体验京韵大鼓的唱腔特点, 用微课前置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检验基础鼓点的学习。 将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贯穿全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直接体验。学习与京韵大鼓的相关知识,在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增强艺术表现能力。四、教学目标(一)审美感知1、能听音乐的同时借助语文学科“书空”手势方法,用手划唱词声调等方式,感受京韵大鼓是用北京方言演唱,同时依字行腔说唱结合的唱腔特点。2、通过对比三首不同的京韵大鼓曲目的前奏旋律,能发现固定旋律这一京韵大鼓的前奏特点。3、通过观看视频北京琴书长寿村和京韵大鼓

3、剑阁闻铃这两种类似的曲艺能根据伴奏乐器、固定前奏、传统鼓点等方面准确辨别出剑阁闻铃是京韵大鼓。(二)艺术表现1、能基本依字行腔地演唱丑末寅初第一句,体会唱腔特点。2、左手拿直尺做的模拟书板,同时右手拿笔模拟鼓箭子,能双手配合演奏出京韵大鼓的基本鼓点 “老七点”和 “双七点”, 并能用基本鼓点为 丑末寅初的前奏音乐作前6 小节的伴奏。(三)文化理解1、了解京韵大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住打击乐器书鼓、书板,伴奏乐器三弦、四胡、琵琶和京韵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骆玉笙。2、通过了解京韵大鼓的发展现状,懂得对京韵大鼓保护、传承与发展也是一名高中生的责任和义务, 对曲艺艺术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进而增强

4、民族文化自信。五、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是花城出版社高一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中的重点内容。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 ,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以北京方言声调吐字发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的经典曲目,唱段生动地描绘了,在清晨三四点钟之时,旅客、樵夫、渔翁、书生、年轻女子、牧童等人的种种活动,全曲共分九段,展现出一副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景图(由于篇幅太长,时间有限,本节课重点欣赏前两段)。京韵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

5、骆派”,丑末寅初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曲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一节课根本无法全部讲完。因此,本节课我着重选取京韵大鼓的经典曲目丑末寅初(第一、二段)做讲授,使学生了解曲艺,热爱京韵大鼓,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曲艺艺术。(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京韵大鼓这一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对于广东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 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曲艺艺术缺乏兴趣,知之甚少。但是京韵大鼓的基础鼓点,节奏特点强,简单易学,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设计了聆听、歌唱、体验鼓点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拉近学生与京韵

6、大鼓之间学习的距离感。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京韵大鼓的艺术风格特点。难点:左手拿直尺做的模拟书板,右手拿笔模拟鼓箭子敲击书的中间、边缘,学打京韵大鼓的基础鼓点“老七点”与“双七点”为丑末寅初的前奏音乐配伴奏。七、教学课时1 课时八、教学准备书鼓、书板、鼓架、多媒体课件等九、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视频播放:师生问好后,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并播放北京琴书长寿村片段和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片段,学生初步感受两种相似的曲艺,带着疑惑进行本节课的学习。2、文字介绍:京韵大鼓简介。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第二环节新课讲授(一)京韵唱1、文字介绍: 丑末寅初

7、唱段的内容(本节课学习前两段)。2、京韵大鼓的唱腔特点( 1 )音频欣赏:学唱丑末寅初第一句。学生通过聆听音频和老师教唱找出第一句里的滑音、颤音字。( 2)音频欣赏:欣赏“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慢速的这一句。学生边听音乐边划唱词声调,感受京韵大鼓依字行腔的唱腔特点。( 3 )视频欣赏:丑末寅初的第一、二段。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说”和“唱”的关系是说唱结合。了解京韵大鼓的伴奏乐器。3、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及代表人物骆玉笙( 1)视频欣赏: 骆玉笙演唱的第一、 二段, 引导学生用八个字总结填空题人站唱,自击鼓板”即为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 2)图片和文字介绍:京韵大鼓著名艺术家骆玉笙及其代表作。设计意图:

8、1、感受京韵大鼓用北京方言演唱,依字行腔说唱结合的唱腔特点。体会唱腔中滑音和颤音的特色,感受北京方言的语言魅力。2、通过欣赏骆玉笙演唱的视频学生能够了解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和京韵大鼓的伴奏乐器, 并且能直观的感受到京韵大鼓的表演特点是一人站唱自击鼓板。(二)大鼓奏1 、模拟鼓板的使用熟悉书板和书鼓的使用,了解“上、下、鼓、梆、合”的含义,能用左手拿尺子模拟书板“上板”、“下板”的演奏,右手拿笔敲书的中间和旁边,模拟敲击书鼓“鼓心”和“鼓梆”的演奏。2、京韵大鼓的基础鼓点一一“老七点” 出示口诀、演奏鼓点4/4 X口诀:鼓/ I, FX X上鼓3、京韵大鼓的基础鼓点一一“双七点” 出示口

9、诀、演奏鼓点4 X X4口诀;上鼓4、基础鼓点综合运用老七点1遍+双七点3遍=丑末寅初前奏的前半部分鼓点。5、师生合作根据谱例提示,师生合作完成“老七点”与“双七点”在丑末寅初前 奏中的综合运用。L ;去与去辱孤七*修镰台a算q ;* - I:_i LJ |_ L_L Ld LJ. 7酰 上 破 怫 蛀 台上触上棘11_ti_I Ld|l_i O 31ULU1-1.|合TK . & 上鬓包 上堂告* i s_i u_t |* j_i tj |i_i i_d lj ?_i设计意图:1、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先学后教两个基础鼓点。2、学习基础鼓点这一环节能够让每一位学生从视觉、听觉全方位

10、更直观、立 体的感受京韵大鼓基础鼓点。使学生对京韵大鼓这一说唱艺术产生更加准确而 生动持久的记忆,学生更容易记住其艺术特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观看老师现场表演,一下子就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京韵大鼓这一艺术形式 有了更加直观、真切的感受。第三环节,巩固与拓展(一)巩固1、比一比音频欣赏:老师播放三段京韵大鼓唱段百山图、 红梅阁、将相和, 学生仔细听三段京韵大鼓的开唱前的前奏旋律后发现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即 京韵大鼓前奏特点一一固定前奏。2、辨一i辨视频欣赏:情境重现,老师再次播放北京琴书长寿村和京韵大鼓剑阁闻 铃的视频,提问:亲爱的啦啦队员们,现在你知道这两个节目哪一个是京韵 大鼓吗?你是

11、从哪些方面辨别出来的呢?他们又有哪些共同点呢?学生从固 定前奏、器乐伴奏、鼓点、语言等方面对比这两种曲艺的异同。3、京韵大鼓艺术特点总结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唱腔特点北京方言,依字行腔,说唱结合表演特点一人站唱,自击鼓板伴奏乐器二弦、四胡、琵琶鼓点特点基础鼓点“老七点”与“双七点”前奏特点固定前奏(二)拓展图片介绍:老师展示京韵大鼓现状文章图片及关键词,学生谈谈自己对保护、 传承京韵大鼓的一些做法。设计意图:1、比一比环节通过三段不同的京韵大鼓曲目前奏和丑末寅初前奏相比,学生听出曲目中都出现了固定旋律。2、辩一辩环节情境再现,再次将之前看过的两种容易混淆的曲艺让学生聆听、 观看,检验学生对京韵大鼓

12、艺术特点的掌握。第四环节,小结本课。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我们一起来完成对它的保护、发扬和传承。十、教学反思这节课受到了广大高中生的喜爱,下课后很多同学们都还继续在唱“丑末 寅初,日转扶桑”,无疑他们都沉浸在了学习的快乐中,基础鼓点的学习也是 极有魅力的,在课堂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体验京韵大鼓的唱腔特点,探究唱腔中“说”和“唱”的关系,并且在基础鼓点的学习中,也非常积极的体验。整节课教学环节清晰、紧凑、实践性强,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京韵 大鼓是一门内容丰富,表演艺术造诣很高的传统艺术,我通过采用问题驱动和 情境创设,邀请同学们做啦啦队员加油助威,点燃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通过学 科整合,借助语文学科“书空”手势体验京韵大鼓的唱腔特点,用微课前置先 学后教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检验基础鼓点的学习。还采用探究、对比等方式,让 学生对京韵大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